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4剖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4剖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解析版

‎4.剖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时间:15分钟)‎ ‎1.(2019·盐城三模)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糖原是肌糖原 B.X分解产生Y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图示能量中,转移到ATP的是少部分 解析 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图中的糖原是肝糖原;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Y(丙酮酸);人体的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是产生乳酸,M、N分别代表乳酸和水;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答案 D ‎2.(2019·博雅闻道二联)古代人们往往在活毛竹上挖孔,孔中装满樱桃等新鲜水果后将其封住,以此来保鲜水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鲜果有机物消耗量最少 B.毛竹通过光合作用为鲜果提供有机物 C.鲜果释放的CO2可抑制自身细胞呼吸 D.鲜果用水浸泡后再储藏,效果会更好 解析 无氧条件下,鲜果进行无氧呼吸,消耗有机物并非最少,A错误;毛竹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不能提供给储存在里面的鲜果,B错误;毛竹内为密闭环境,鲜果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抑制自身的细胞呼吸,减少鲜果有机物消耗,达到保鲜的目的,C正确;若用水浸泡鲜果,导致鲜果中自由水含量增多,细胞代谢强度增加,大量消耗有机物,不利于储存和保鲜,D错误。‎ 答案 C ‎3.(2019·西安五校联考)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乙醇和CO2,或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玉米幼苗的根部在完全浸水的情况下同时产生乙醇和乳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根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由无氧呼吸产生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只有上述三种酶中的一种 C.外界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玉米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4‎ D.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ATP的合成 解析 玉米根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错误;从题干信息分析,玉米幼苗根部细胞在完全浸水的情况下能同时产生乙醇和乳酸,说明玉米根细胞中同时存在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B错误;外界环境可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 答案 C ‎4.(2019·海南卷,1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植物细胞中ATP的合成都是在膜上进行的 C.遮光培养可使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D.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有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植物细胞中ATP不一定都是在膜上合成的,如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也可以合成ATP,B错误;合成叶绿素需要光照,遮光培养会导致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C正确;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答案 B ‎5.(2019·黄冈八模)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D.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图示过程减弱,脂肪分解增加 解析 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故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A正确;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其产物是丙酮酸、少量[H]和ATP,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B正确;题图表示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糖代谢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二碳化合物,经复杂变化可以用于合成脂肪酸,而酒精是某些植物或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代谢产物,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糖尿病病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下降而细胞供能不足,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加,D正确。‎ 答案 C ‎6.(2019·江苏七市三模)(多选)右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碳元素部分转移途径,其中A、B代表物质,①~⑥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 4‎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A、B可表示含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 B.过程①②④中都伴有[H]和ATP的生成 C.过程③④分别发生在核糖体和线粒体中 D.过程①~⑥需要不同种类的酶催化 解析 物质A(丙酮酸)、B(三碳化合物)可表示含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过程①④中伴有[H]和ATP的生成,②中没有[H]和ATP的生成;过程③不发生在核糖体中,核糖体中是氨基酸形成肽链的过程,不是糖类转化成氨基酸的过程;过程①~⑥都是不同的化学反应,故需要不同种类的酶催化。‎ 答案 AD ‎7.(创新实验)(2019·开封市一模)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请完成如下相关实验及其分析。‎ Ⅰ.材料用具(略)‎ Ⅱ.实验步骤:‎ ‎(1)如图1,用注射器反复抽取空气后,夹上弹簧夹备用。‎ ‎(2)如图2,吸取25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 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号A组。________,夹上弹簧夹,编号B组。‎ ‎(3)将A、B两组装置置于25 ℃的环境中,观测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 ‎(4)从A、B两组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________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分别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A、B组均由蓝变绿再变黄。‎ Ⅲ.实验分析:‎ ‎(1)上述实验步骤(1)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步骤(3)中为何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________________。‎ Ⅳ.实验结论: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Ⅴ.实验讨论: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___________分离,补充________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4‎ 解析 Ⅱ.(2)实验设计需遵循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氧和无氧),因此B组为用注射器吸取25 mL酵母菌培养液。(4)A、B两组酵母菌培养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A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酒精产生,因此甲组遇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不变色;B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酒精产生,酒精遇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灰绿色,因此乙组变为灰绿色。‎ Ⅲ.(1)实验步骤(1)中反复抽取空气的目的是去除锥形瓶内空气中的CO2。(2)A组中含有氧气,其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在A组气体体积变化前停止培养的目的是防止A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Ⅴ.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相同,均为细胞质基质,但后面阶段进行的场所不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发生反应,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分离,补充丙酮酸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答案 Ⅱ.(2)用另一注射器吸取25 mL酵母菌培养液 (4)酸性重铬酸钾 甲组不变色、乙组变为灰绿色 Ⅲ.(1)去除锥形瓶内空气中的CO2 (2)防止A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Ⅴ.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