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 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虽然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人体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Se导致的克山病,A错误;‎ B.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B错误;‎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两大类,C正确;‎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 A.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B. 有38个肽键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氨基都发生反应了,所以在不考虑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可能没有游离氨基,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肽链含有39个氨基酸,且是环状的,所以有39个肽键,B错误;‎ C、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羧基都发生反应了,又因为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 一COOH),在不考虑其他氨基酸的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至少有4个游离羧基,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有至多少种氨基酸,但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只有20种,D错误。‎ 故选A。‎ ‎3.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 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分析可知,x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y可能是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正确;‎ C、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C正确;‎ D、x、y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也可能存在于线粒体中,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 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 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麦芽糖和乳糖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的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5.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C. 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D. 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正确;‎ B、脂肪含H量高,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B错误;‎ C、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类物质,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脂质主要在滑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 故选A。‎ ‎6.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P是组成磷脂、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 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由水参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A正确;‎ B、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没有P元素参与,B错误; C、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C正确; D、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D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RNA 和 ATP 中都含有腺嘌呤和核糖 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C. 蔗糖可为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提供碳源 D. 碳是构成活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RNA中的腺嘌呤和核糖构成腺嘌呤核苷,ATP中的腺苷A也是腺嘌呤核苷,A正确;‎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蔗糖可为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提供碳源,C正确;‎ D、碳是构成活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但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H、O、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 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D. 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和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A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ATP合成酶,D错误。 ‎ ‎9.今年春季感染人类的病毒是一种新型的 RNA 冠状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冠状病毒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 C、H、O、N、P B. 子代病毒通过囊泡排出细胞说明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性是一定的流动性 C. 冠状病毒相对 DNA 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这是由于 RNA 分子是单链,DNA 分子具有双螺旋的双链结构,因此 RNA 比 DNA 容易发生碱基增添、替换和缺失 D. 冠状病毒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故其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 C、H、O、N、P,A正确; B、子代病毒通过囊泡(生物膜出芽形成)排出细胞,说明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性是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而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相对不稳定,故其相对DNA而言更容易发生碱基的增添、替换和缺失,C正确; D、病毒无细胞结构,故无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醋酸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主要载体不同 B. 都可以合成蛋白质,但翻译场所不同 C. 都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但分裂方式不同 D. 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场所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尖分生区细胞是真核细胞,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但主要载体不同,A正确;‎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可以合成蛋白质,而且翻译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错误;‎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但分裂方式不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C正确;‎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场所不同,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D正确。‎ 故选B。‎ ‎1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12.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系统的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纤维素酶既能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又不损伤其内部结构 C. 少量失水的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未见质壁分离,说明该细胞已失去活性 D.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错误;‎ B、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水解,进而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但又不损伤其内部结构,B正确;‎ C、少量失水的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未见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都有一定的伸缩性,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同步收缩,不能说明该细胞已失去活性,C错误;‎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1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成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B. 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 若该图为人体肝细胞膜,则A侧CO2浓度高于B侧 D. ①②③共同形成的结构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②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在肝细胞内产生,扩散到细胞外,故B侧高于A侧,C错误;‎ D、①②③共同形成的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1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 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的运输 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C. 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 内质网能合成脂质,参与物质的合成,其膜结构联系最广,直接与核膜和细胞膜相连,是物质运输的通道,故也参与物质的运输,A正确;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磷脂的尾部结合,能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B正确;C. 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等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磷脂双分子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C错误;D.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支撑起的空间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有利于细胞的运动、分裂、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进行,D正确。故选C。‎ ‎1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线粒体 ‎②细胞中的 DNA 存在于细胞核,RNA 存在于细胞质 ‎③高尔基体与多种细胞结构直接或间接相连,在细胞内囊泡运输中起着交通枢纽作用 ‎④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细胞重要的代谢场所 ‎⑤不同的氨基酸,其 R 基肯定不同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①错误;‎ ‎②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②错误;‎ ‎③高尔基体与内质网膜、细胞膜等结构间通过囊泡间接相连,在细胞内囊泡运输中起着交通枢纽作用,③错误;‎ ‎④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其中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④正确;‎ ‎⑤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为20种,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区别在于R基不同,⑤正确。‎ 故选B。‎ ‎17.下图表示几种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合成分泌蛋白时,甲将蛋白质运入内质网中进一步加工 B. 乙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其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 C. 丙的内膜弯曲折叠增大膜面积,可以附着更多的催化细胞呼吸的酶 D. 丁中的水解酶催化相关物质分解获得的产物,若对细胞有利,则可以被细胞再利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合成分泌蛋白时,内质网将蛋白质运入内质网中进一步加工,A错误;‎ B、乙是叶绿体,其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形成,其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B正确;‎ C、丙为线粒体,其内膜弯曲折叠增大膜面积,可以附着更多的催化细胞呼吸的酶,C正确;‎ D、丁为溶酶体,其中的水解酶催化相关物质分解获得的产物,若对细胞有利,则可以被细胞再利用,D正确;‎ 故选A。‎ ‎18.科学家发现在酵母菌细胞内存在一类以COP I(蛋白质)包被的膜泡,这类膜泡负责从高尔基体顺面网状区转运物质到内质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 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C. 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不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 D. 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正确;‎ B、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B正确;‎ C、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有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C错误;‎ D、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D正确。‎ 故选C。‎ ‎19.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B. DNA与蛋白质以同种方式进出细胞核 C. 细胞核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主要场所 D. 若核仁被破坏,核糖体的形成不会受到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A、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的载体,A正确;‎ B、DNA不能进出细胞核,B错误;‎ C、细胞核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核仁被破坏,核糖体的形成会受到影响,D错误。‎ 故选A,‎ ‎20.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他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D. 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大,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他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有直接关系,B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主动吸收功能有关,C正确;‎ 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C。‎ ‎2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阶段,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的用途之一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会导致组成膜的蛋白质等物质水解,进而造成膜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22.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 A. 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 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 C. 当漏斗内液面保持不变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面上升的过程中,漏斗两侧浓度差减小,则速率起始最快,之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A错误;‎ B、在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也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只是水分子进去的多,出来的少,B错误;‎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仍然存在水分子的扩散,只是扩散达到动态平衡,C错误;‎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D正确。‎ 故选D。‎ ‎23.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C ‎【解析】‎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 ‎24.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进入细胞 B. 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 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 D. 若X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有些细胞膜上也有水通道蛋白,可协助水分子的跨膜运输,A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为顺浓度梯度,可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在形成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C错误;‎ D、尿素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故与氧气浓度无关,D正确。‎ 故选C。‎ ‎2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B.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C. 甘油出入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的数量 D.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呈正相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入其他某些细胞为主动运输,A错误;‎ B、为维持静息状态下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神经细胞必须时刻进行K+离子的外流,B正确;‎ C、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转运,C错误;‎ D、一定范围内,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但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呼吸作用到达一定强度后,主动运输的数量不再增加,D错误。‎ 故选B。‎ ‎26.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 B. H2O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 C. 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 D. 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的d点右移,但是e点不变,A正确;H2O2‎ 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不变,B错误;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C错误;最适温度下,pH=a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d点右移,而e点不变,D错误。‎ ‎27.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肝脏研磨液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用淀粉和蔗糖溶液、淀粉酶,反应后滴加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用蛋白酶、蛋白块作实验材料,验证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分解 D. 设置pH为3、7、12的条件,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所以应该选用斐林试剂,B错误;用蛋白酶、蛋白块作实验材料,验证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分解,C正确;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1.5-2.0,所以利用胃蛋白酶、蛋清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不能设置成3、7、12,D错误。‎ ‎2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仅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 B.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C错误;‎ D. 细胞分裂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D正确。‎ 故选D。‎ ‎29.下表表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措施 目的 A 稻田排水 避免无氧呼吸产物伤害根细胞 B 种子晒干后再储存 降低含水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C 蔬菜低温保鲜 降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D 醋酸发酵保持无氧条件 利于无氧呼吸,从而利于制作食醋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使根系变黑、腐烂,A正确;‎ B、种子晒干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种子晒干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有利于种子贮藏,B正确;‎ C、水果、蔬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保鲜是最好的方法,能降低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呼吸,C正确;‎ D、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故醋酸发酵时应通入无菌空气,D错误。‎ 故选D。‎ ‎30.科学家用含l8O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发现其转移途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B. 葡萄糖→丙酮酸→水 C. 葡萄糖→丙酮酸→氧气 D. 葡萄糖→氧气→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正确;‎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氧气,B错误;‎ C、氧气是光合作用中水光解产生的,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中的氧转移到丙酮酸中,氧气不是有氧呼吸的产物,D错误。‎ 故选A。‎ ‎31.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生成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点时该植物器官的无氧呼吸最弱,P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 该植物器官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O、Q、R、P四点围成的面积 C. 若AB=BR,则A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D. 储藏该植物器官,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O~A范围 ‎【答案】B ‎【解析】‎ ‎【详解】A、R点时该植物器官的CO2生成量最少,说明呼吸作用最弱, P点时CO2的生成量等于O2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该植物器官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CO2产生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即O、Q、R、P四点围成的面积,B正确;‎ C、若AB=BR,则A浓度下有氧呼吸的CO2产生量和无氧呼吸的CO2产生量相等,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推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之比1∶3,C错误;‎ D、储藏该植物器官,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A,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有机物消耗最少,D错误。‎ 故选B。‎ ‎32.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结构主要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 B. 图乙中的光合色素能有效吸收绿光使植物呈绿色 C. 图乙所示的膜结构位于图甲结构中的①或者③处 D. 图甲所示的④中含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的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是叶绿体,其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而增大,A错误;‎ B、图乙中的光合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B错误;‎ C、图乙所示的结构为类囊体薄膜,来自图甲中的③,C错误;‎ D、图甲的④表示叶绿体基质,含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的酶,D正确。‎ 故选D。‎ ‎3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萨克斯证明水绵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A正确;‎ B、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恩格尔曼证明水绵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错误;‎ 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 故选C。‎ ‎34.晴朗的夏季,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B. CD段比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只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慢 C. 图中D、H两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 D. 从0时开始计算,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量有所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玻璃罩内CO2被吸收得最多,所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A正确;‎ B、CD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了部分CO2,使CO2释放量减少,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图中D、H两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C正确;‎ D、由于I点的CO2浓度低于A点,所以从0时开始计算,经过24小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量有所增加,D正确。‎ 故选B。‎ ‎3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 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 -l) 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 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25℃‎时,CO2吸收量最大,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错误;‎ B、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50(净合成量)+3.00(呼吸消耗量)=6.50mg/h,‎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00(净合成量)+3.50(呼吸消耗量)=6.50mg/h,二者相同,B正确;‎ C、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说明呼吸速率为1/‎4kg.h-1,然后光照4h后重(X+2)kg,说明净光合速率为3/‎4kg.h-1,则总光合速率为‎1kg.h-1,C错误;‎ D、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D错误。‎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 ‎3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包裹物质运出细胞 B. 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内质网可与核膜直接相连,参与物质的运输 D. 液泡和中心体具单层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高尔基体可形成包裹物质的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运出细胞,A正确;‎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真核细胞的内质网膜可以与核膜的外膜直接相连,内质网膜还可与细胞膜直接相连,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桥梁,C正确;‎ D、中心体不具备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ABC。‎ ‎37.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需要能量 B. 大分子物质可通过②两种方式被吸收 C. 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且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D. ③和④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正确;‎ B、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B错误;‎ C、①为主动运输,耗能且需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 D、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C。‎ ‎38.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 分布于③上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 Mg C. ①和②上分布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相同 D. 结构乙的④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相关的色素 ‎【答案】CD ‎【解析】‎ ‎【详解】A、①和②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A正确;‎ B、图中③表示叶绿体的基粒,其上的叶绿素合成需要Mg,B正确;‎ C、①是外膜和②是内膜,两种膜的功能不完全相同,故膜上分布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完全相同,C错误;‎ D、结构乙的④表示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不含有色素,D错误。‎ 故选CD。‎ ‎39.将某植物放在透明密闭容器内,给予不同的光照条件,定时检测密闭容器中CO2 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O2 含量(mg)‎ 时间(s) ‎ 条件 ‎0‎ ‎50‎ ‎100‎ ‎150‎ 黑暗 ‎340‎ ‎347‎ ‎354‎ ‎361‎ 遮光 75%‎ ‎340‎ ‎342‎ ‎344‎ ‎346‎ 遮光 25%‎ ‎340‎ ‎332‎ ‎324‎ ‎316‎ 全光照 ‎340‎ ‎336‎ ‎332‎ ‎328‎ A. 不同组别的温度必须相同 B. 本实验中该植物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是遮光 25%‎ C. 在遮光 75%的条件下,光照强度是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D. 100~150s 全光照条件下植物固定 CO2 的总量为 4mg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温度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所以不同组别的温度必须相同,A正确;‎ B、本实验中,该植物在遮光2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为8mg,最适宜植物生长,说明该植物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是遮光25%,B正确;‎ C、在遮光7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较弱,遮光2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会增大,说明在遮光75%的条件下,光照强度是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C正确;‎ D、100~150s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呼吸强度为7mg,净光合速率为4mg,植物固定CO2的总量为真光合速率,即7+4=11mg,D错误。‎ 故选ABC。‎ ‎40.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干重B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B. C减B的干重差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 C减A的干重差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光合速率 D. A减B的干重差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A错误,D正确;C减A的干重差为圆片一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C错误;净光合速率(C-A)+呼吸(A-B),即C减B的干重差表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B错误。故选D。‎ 三、综合题 ‎41.如图甲、乙、丙是三类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和图乙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图丙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是细胞进行_____的主要场所, ①中产生的 CO2 至少经过_____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②利用。‎ ‎(3)若图甲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图中不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红色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中。‎ ‎【答案】 (1). 核糖体 (2). 没有细胞结构 (3). 有氧呼吸 (4). 8 (5). ②叶绿体 (6). 液泡 ‎【解析】‎ ‎【详解】(1)图甲是植物细胞(真核生物),图乙是原核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图丙为病毒,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的显著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2)图中①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产生CO2,进入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被消耗,线粒体、叶绿体均为两层膜,一层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因此①中产生的CO2至少经过8层磷脂分子层才能被②叶绿体利用。‎ ‎(3)红色果肉细胞没有叶绿体,其红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42.某课外活动小组以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以____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2)图示实验结果中,pH 为 1 条件下的酶活性大于 pH为 3条件下的酶活性,与预期结果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____(填“对照”“对比”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_____和_____的共同作用下分解的。‎ ‎(3)据图示结果,欲更准确地确定该酶的最适 pH,简要的实验思路是_____。‎ ‎【答案】 (1). 不同PH (2). 1h后淀粉剩余量 (3). 重复 (4). 淀粉酶 (5). 盐酸 (6). 在PH为5〜9范围内,降低PH梯度重复上述实验 ‎【解析】‎ ‎【详解】(1)结合题图信息可知:横坐标为不同的pH,纵坐标为淀粉剩余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不同,因变量酶活性,观测指标是lh后淀粉剩余量。 (2)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需进行重复实验观察结果;由于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淀粉酶和盐酸的共同作用下分解的。 (3)据图示可知pH为7时淀粉的剩余量最小,故要更准确的测定最适pH值,需在pH值在5-9之间设置更小的pH梯度,重复上述实验。‎ ‎43.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 1),图 2 是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①~⑤代表反应过程,Ⅰ~Ⅷ代表物质。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去除_____。若将图中澄清石灰水改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不断通入相关气体的情况下,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 ‎(2)图1 丙试管中石蜡油的作用是____,使酵母菌进行图2 中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 2 中物质 II 的中文名称是____,酵母菌内催化该物质合成的酶分布于____。‎ ‎(4)若用18O标记图 2 中的H2O,则图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为_____(填序号)。‎ ‎【答案】 (1). CO2 (2). 由蓝变绿再变黄 (3). 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4). ①和⑤ (5). 三磷酸腺苷 (6).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 Ⅲ ‎【解析】‎ ‎【详解】(1)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先去除CO2,以防止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会随着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的增加,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2)在利用丙、丁试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石蜡油密封,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即①和⑤过程。‎ ‎(3)物质II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所以是ATP,中文名称为三磷酸腺苷。酵母菌合成ATP的部位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催化该物质合成的酶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H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产生CO2,若用18O标记图2中的H2O,则图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为CO2,即图2的Ⅲ。‎ ‎44.图一代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转化过程。图二代表在一定条件下,测量植物A 和植物 B 的CO2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⑥代表_____,[H]为_____(填“N ADPH”或“NADH”)。‎ ‎(2)若将18O2给予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元素 18O_____(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若对此植物进行遮光处理,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后 ATP 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图二中 a 点时,植物 B 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 作用强度。当用光照强度为 b 时,对 A、B 植物均处理 12 小时,则 A 植物比 B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多_____(mg/m2)。‎ ‎【答案】 (1). 丙酮酸 (2). NADH (3). 能 (4). 细胞质基质 (5). 大于 (6). 36‎ ‎【解析】‎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⑥是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之后⑥又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推知⑥为丙酮酸,呼吸作用中的[H]为NADH,是还原型辅酶Ⅰ;‎ ‎(2)将18O2 给予密闭容器中的植物,18O2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18O2,所以元素 18O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中;对此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植物只会进行呼吸作用,容器内的 O2 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此时ATP 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图二中的a点,表示B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植物几乎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叶肉细胞等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当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分析图中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A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 mg/m2·h,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 mg/m2·h,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6 mg/m2·h,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2 mg/m2·h,所以对 A、B 植物均处理 12 小时,则 A ‎ 植物比 B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多(6+1)×12-(2+2)×12=36mg/m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