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普一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范围:必修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有氧呼吸酶、血红蛋白、糖蛋白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⑥ 3.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 )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4.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5.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表示液体,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之间隔以细胞膜 B.b与d之间隔以毛细血管壁 C.b的来源有细胞内液和血浆 D.b的去向有血浆和淋巴 6.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其中①③④表示细胞外液,②⑤⑥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改变会导致⑤的形态发生变化 B.④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可使①中的液体增加 C.图中①③④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正常情况下,①③④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7.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8.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9..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10.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直接减轻臭氧层的破坏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属于就地保护 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可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2.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只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比产热量少 ⑤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和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3.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⑤⑥⑦ 14.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15..下列与图示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 B.图1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图2中a内的神经递质释放至b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2中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16.下列关于人的各级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小脑有关 B.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C.某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其脊髓在腰部横断,针刺足部无感觉 D.某同学因受到惊吓而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受脑干调控 17.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将4株长势相同,具有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其中哪一处理办法最有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 ) 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高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19.对胚芽A作如右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 A.Q处向左 B.Q处向右 C.P处向右 D.不弯曲 20.右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 A.a B.b C.c D.d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C.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单子叶杂草 D.番茄开花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在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番茄 2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3.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24.下列各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A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B 淡水湖泊 鲫鱼 10000kg 34 3600kg C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D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2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能够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C.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D.农业生产中施用生长调节剂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27.在气候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 A.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裸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和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裸岩阶段、地衣和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裸岩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和苔藓阶段 28.下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为0 2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30.下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取决于② 31.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 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3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 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 3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无机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其传粉 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 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 3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凤尾竹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 ②高山上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森林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群落中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④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上的分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3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B. 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共同构成群落 C. 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 D. 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38.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39.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 4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b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C.图丙中两种生物的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D.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0分) 41.(12分) 图甲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解,图乙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二氧化碳库。请据图回答: 图甲 图乙 C A B D 鸟 猫头鹰 蛇 蟾蜍 鼠 昆虫 绿色植物 (1)图甲中,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图甲中再加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蛇占据的营养级有 。 (3)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鸟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鸟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绿色植物 千克。 (4)图乙中D→C的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5)碳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表示 ,B表示 。图中ABCD中,能在食物链中出现的是 。 42.(9分) 如图表示人体内体温调节与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字母代表相应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________激素,该激素起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 (2)当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时,在c的作用下,肌肉和肝脏产热量会________,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如果人体激素c分泌量过多,则通过一定的调节会引起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当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体温上升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皮肤,促使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机体散热增加。 (3)图中d表示_____激素。如果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激素d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后会使尿量_____。 (4)从该图可以看出,由于_________两种方式的协调,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43.(7分)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越低,主根_____ ___。 (2)比较图甲和图乙,施用了10-4mol·L-1IAA的植株主根要比未施用的________(填“长”或“短”),侧根数量比未施用的________(填“多”或“少”),说明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________主根的伸长。 (3)图乙说明促进侧根生长的最适IAA浓度为______________。 (4)将图丙中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侧根数量的变化是_____ ___。 分析原因 44.(12分)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甲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 。 (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的C表示甲种群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 ________kJ。 (4)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 ______(填序号)所对应的能量值。 (5)分析上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 参 考 答 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DCBDD 6--10 DBCDD 11--15 DACDB 16--20 ABADD 21--25 ACDCC 26--30 BADDD 31—35 CBBCD 36—40 CCCC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12分) (1)4,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 (2)捕食和竞争, 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 (3)减少, 25 (4)光合作用 (5)二氧化碳, 消费者, 分解者, A和C 42.(每空1分,共9分) (1)促甲状腺 甲状腺 (2)增加 a、b (负)反馈 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3)抗利尿 减少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3.(每空1分,共7分) (1)越长 (2)短, 多, 抑制 (3)10-6mol·L-1 (4)减少,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有芽和幼叶,如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将导致运输到根部的生长素含量降低,从而使侧根数量减少。 44. (每空2分,共12分) (1). (2). 17% (3). 生长、发育、繁殖 (4). 5.4×107 (5). ⑦ (6). —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有部分传递给了分解者,还有部分存于体内,因此只有一小部分流入下了下一营养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