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限制SO2和NO的排放可防治酸雨 B. 水体污染不包括水土流失的冲积物 C. 臭氧减少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D. 气候变暖会使有些树种的分布区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雨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形成,限制SO2和NO的排放可防治酸雨,A正确;‎ B、家庭污水、化学肥料、水土流失的冲积物都是水体污染物,B错误;‎ C、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C正确;‎ D、温室效应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 ‎2.某患者因生长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身材矮小,则其所患的病是( )‎ A. 侏儒症 B. 抗维生素D佝偻病 C. 呆小病 D. 血友病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生长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身材矮小,这种病是侏儒症,A正确。‎ 故选A。‎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B. 有些蛋白质与糖分子相结合 C.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H、O、N4种元素 D. 蛋白质变性后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会呈现紫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A正确;‎ B、有些蛋白质与糖分子相结合,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正确;‎ C、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4种元素,有的含有S,C正确;‎ D、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没改变,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错误。‎ 故选D。‎ ‎4.下列物质中,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血浆蛋白 B. 唾液淀粉酶 C. 胰高血糖素 D. 白细胞介素-2‎ ‎【答案】B ‎【解析】‎ ‎【详解】A、血浆蛋白存在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分泌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D、胰高血糖素和白细胞介素-2存在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C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徒手切片操作时,从后向前拖动刀片 B. 染色后,必须用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 C. 洗去多余染料后,用吸水纸吸干后直接盖上盖玻片 D. 观察到花生子叶切片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都有橙黄色颗粒 ‎【答案】D ‎【解析】‎ ‎【详解】A、徒手切片操作时,从前向后拖动刀片,A错误;‎ B、在油脂的鉴定实验中,染色后通常需滴加50%的酒精以洗去多余染料,B错误;‎ C、盖上盖玻片后,染色3分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C错误;‎ D、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所以观察到花生子叶切片的细胞内和细胞间,都有橙黄色颗粒,D正确。‎ 故选D。‎ ‎6.遗传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婴儿和儿童高于成人 B. 患者后代的发病率,单基因遗传病高于多基因遗传病 C. 21-三体综合征由染色体结构异常造成,患者智力低下 D. 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及家属服务,估测后代的再发风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患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于成人,A正确;‎ B、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B正确;‎ C、21-三体综合征由染色体数目异常造成,C错误;‎ D、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做出诊断,估测后代的再发风险,D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 B. 原核细胞中的D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 C.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都与线粒体有关 D. 原核细胞一般都比较小,大多数原核细胞的直径为2~8nm ‎【答案】A ‎【解析】‎ ‎【详解】A、真核细胞的质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原核细胞中的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 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 D、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为0.1~2微米,D错误。‎ 故选A。‎ ‎8.如图是研究植物幼苗在单侧光下生长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 实验的自变量是遮光的不同部位 C. 实验证明幼苗背光面的细胞伸长得快 D. 实验证明幼苗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性,A正确;‎ B、本试验的自变量为遮光部位,目的是探究幼苗的感光部位,B正确;‎ C、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苗尖端下面背光面生长快,但是不能明确背光面的细胞伸长得快,C错误;‎ D、由实验结果罩住尖端的直立生长,在罩住尖端以下的向光弯曲生长可知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D正确。‎ 故选C。‎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载体蛋白的形变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B. 肌肉做功后恢复原状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C. 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ATP的水解 D.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结构单元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A、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不需要ATP提供能量,A错误;‎ B、肌肉收缩过程中需消耗能量,ATP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是吸能反应,肌肉恢复原状的过程不需要能量,B错误;‎ C、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吸收太阳能储存在ATP中,C错误;‎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蝇的红眼性状突变为白眼,是形态突变,也是生化突变 B. 单因子杂交实验后代出现新的表现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同一花生植株上的果实大小不同是因为基因型不同 D. 果蝇的棒眼是多了一条X染色体造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可以认为是形态突变,严格地讲一切突变型都是生化突变型,A正确;‎ B、单因子杂交实验后代出现新的表现型,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而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同一花生植株上的果实基因型相同,C错误;‎ D、果蝇棒眼性状是由于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导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故选A。‎ ‎1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 B. 突触后膜是肌细胞细胞膜的一部分 C. 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扩散到突触后膜处 D. 突触后膜兴奋时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A错误;‎ B、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树突膜或轴突膜,B错误;‎ C、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扩散到突触后膜处,C正确;‎ D、突触后膜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而此时钾离子的通透性小,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将糖类等有机物水解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 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嵴 C. 检测是否释放CO2,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人的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为争取时间而消耗了较多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胞呼吸中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中存在有机物,A错误;‎ B、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错误;‎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C错误;‎ D、厌氧呼吸也能释放少量能量,是细胞为争取时间而消耗较多能量的办法,D正确。‎ 故选D。‎ ‎13.为了鉴定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5S B.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 C.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D. 烟草花叶病毒RNA经RNA酶处理后侵染烟草,能使烟草出现感染症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A、35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A错误;‎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错误;‎ C、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越高,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RNA经RNA酶处理后,RNA被水解,侵染烟草,烟草不出现感染症状,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 B. 低温时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 C.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代谢产热 D. 人从5℃环境进入25℃环境时,皮肤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A正确;‎ B、寒冷时,细胞代谢增强,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B正确;‎ C、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另外还有肌肉、脑等组织,C正确;‎ D、人从5℃环境进入25℃环境时,皮肤血管发生反射性舒张,D错误。‎ 故选D。‎ ‎15.变异、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 物种形成过程中种群的基因库通常不发生变化 C. 新种群形成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 D. 新形成的物种通常对环境较适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些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A正确;‎ B、物种形成过程中种群的基因库通常发生改变,B错误;‎ C、一般情况下,种群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越少,种群中基因就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新种群形成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C正确;‎ D、新物种的形成说明生物适应新环境,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正确。‎ 故选B。‎ ‎16.如图是细胞中DNA包装成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了其基本骨架 B. 若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4%,则双链中A+T占48%‎ C. 减数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占1/2‎ D.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可用6种材料代表不同基团 ‎【答案】D ‎【解析】‎ ‎【详解】A、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了其基本骨架,A错误;‎ B、依据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4%,不能得出双链中A+T所占的比例,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能每个子细胞都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C错误;‎ D、制作DNA模型时具备6种材料,它们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四种碱基,D正确。‎ 故选D。‎ ‎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染色体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 B. 中期,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组型 C. 后期,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例为2:1:2‎ D. 末期,动物细胞形成环沟,植物细胞形成细胞板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配对,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中期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分析,B正确;‎ C、后期无染色单体,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动物细胞膜内陷形成环沟,D错误。‎ 故选B。‎ ‎18.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的鱼腐烂会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 B. 有害物质在肉食性鱼类中的含量低于水生植物 C. 湖泊中所有的鱼类构成群落,该群落处于演替过程中 D. 图示调节方式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反馈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量的鱼腐烂后,需氧型的微生物增多,耗氧量增加,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A正确;‎ B、肉食性鱼类营养级较高,通过富集作用,有害物质含量高于水生植物,B错误;‎ C、湖泊中所有的鱼类不能构成群落,C错误;‎ D、图示调节方式是正反馈调节,而自然界最常见的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A。‎ ‎19.CDC7抑制剂能特异地诱导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衰老,进而肝癌细胞被特异清除。CDC7抑制剂对正常肝细胞无诱导衰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 )‎ A. 正常肝细胞中存在基因TP53‎ B. 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C. CDC7抑制剂会影响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 CDC7抑制剂作用后的肝癌细胞代谢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基因TP53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A正确;‎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B正确;‎ C、CDC7抑制剂能特异地诱导基因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衰老,影响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C正确;‎ D、CDC7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衰老,代谢减弱,D错误。‎ 故选D。‎ ‎20.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B. ②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C. ③过程与rRNA的作用相关 D. ④过程发生于病菌的宿主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A正确;‎ B、②表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B正确;‎ C、③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上,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C正确;‎ D、④过程只能发生在被少数病毒侵染的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21.下列关于抗原-MHC复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原-MHC复合体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细胞上都存在 B. 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只存在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 C. 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膜上嵌有抗原-MHC复合体 D. 抗原-MHC复合体可以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至体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同组织细胞均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MHC分子,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上均具有抗原-MHC复合体受体,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膜上嵌有抗原-MHC复合体,C正确;‎ D、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D错误。‎ 故选C。‎ ‎22.基因型为BbXAY的动物体中,处于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某细胞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B. X染色体上出现A、a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C. A和a的分离与B和b的分离发生在不同时期 D. 该细胞分裂一次后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BAX、BaX、bY或bAX、baX、BY,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A正确;‎ B、X染色体上出现A、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因为该动物基因型为BbXAY,B错误;‎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 D、该动物基因型为BbXAY, 且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判断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一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B。‎ ‎23.某种酶受pH和温度影响的曲线如图甲、乙。该酶在pH7.0,温度30℃条件下处理一定量的底物,底物剩余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丙中曲线b。在t1时刻进行一定的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上升到8.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c B. 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下降到6.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a C. 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快速上升到5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 D. 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缓慢下降到2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上升到8.0,酶活性升高,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a,A错误;‎ B、在t1时刻将pH从7.0快速下降到6.0,酶已经失活,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B错误;‎ C、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快速上升到50℃,酶已经失活,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e,C正确;‎ D、在t1时刻将温度从30℃缓慢下降到20℃,曲线b将转变为曲线c,D错误。‎ 故选C。‎ ‎24.下列关于次级生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次级生产量等于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量 B. 动物的次级生产量等于摄食量减去呼吸量 C. 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D. 海洋次级生产量只有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一半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次级生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AB错误;‎ C、次级生产量是除生产者外的其它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C正确。‎ D、海洋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率比陆地动物利用植物效率高,海洋次级生产量远高于陆地次级生产量,D错误。‎ 故选C。‎ ‎25.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R/r)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E/e)。下表是4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组合 P F1‎ ‎①‎ 红眼♀×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 ‎②‎ 白眼♀×无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③‎ 无眼♀×红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④‎ 红眼♀×无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合①的F1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3‎ B. 组合②母本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个白眼基因,不一定含有无眼基因 C.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组合①、③和④均支持该结论 D. 若组合①F1红眼雌蝇与组合④F1红眼雄蝇随机交配获F2,F2中红眼概率35/48‎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分析,组合①EeXRXr、EeXRY,F1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子的概率是1/6,A错误;‎ B、组合②母本的基因型为Ee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卵母细胞中有2个白眼基因,不一定含有无眼基因,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控制有眼和无眼、白眼和红眼的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②亲本基因型是不论是EeXrXr×eeXRY还是XErXer×XeRY,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因此不能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③‎ 的后代有眼雄性都是白眼,因此母本无眼果蝇2对等位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杂交后代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说明红眼♂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1:1,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④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共有8种组合,说明两个亲本一个产生4种配子,一个产生2种配子,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组合①亲本基因型是EeXRXr、EeXRY,后代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E_XRX-,组合④亲本基因型是EeXRXr、eeXRY,杂交子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EeXRY,组合①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④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2中无眼果蝇的比例是ee=2/3×1/4=1/6,有眼的比例是5/6,其中白眼的比例是XrY=1/2×1/4=1/8,红眼的比例是7/8,因此F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E_XR_=5/6×7/8=35/48,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6.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域的某种海鲈鱼构成一个______。该海鲈鱼在该水域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该数量称为_______。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让海鲈鱼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该种群数量可以让海鲈鱼种群具有较大的_________。‎ ‎(2)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海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这种分层主要是由温度、_____和_______决定的。海边新建码头的水泥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 ‎(3)海洋生态系统以________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倒立的生物量金字塔,原因是海洋中的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可被整个吞食消化,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4)下图是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数值是太阳能或生物成分同化的能量)。‎ 第一个营养级和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图中D和C在碳循环过程中起_________作用。海洋的含碳量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整个大气圈的含碳量。‎ ‎【答案】 (1). 种群 (2). 环境容纳量(K值) (3). 增长速率 (4). 垂直 (5). 光照 (6). 溶氧量 (7). 初生演替 (8). 捕食 (9). 单细胞浮游植物 (10). 20% (11). 促进 (12). 大于 ‎【解析】‎ ‎【详解】(1)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总和构成种群,所以某海域的某种海鲈鱼构成一个种群,该海鲈鱼在该水域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该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让海鲈鱼保持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2)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海水层,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海洋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溶氧量,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初生演替;‎ ‎(3)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可被整个吞食消化,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出现浮游动物数量多于浮游植物,倒立的生物量金字塔;‎ ‎(4)第一个营养级和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06÷7.5×06×100%=20%,C和D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加速物质循环,对碳循环有促进作用,海洋中有大量浮游植物,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海洋含碳量大于大气圈的。‎ ‎27.下表是钾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蔗糖含量的影响。‎ 钾浓度 ‎(g/株)‎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果实蔗糖含量 ‎(%)‎ ‎0‎ ‎0.18‎ ‎275‎ ‎1.87‎ ‎5.8‎ ‎0.43‎ ‎450‎ ‎0.33‎ ‎200‎ ‎2.27‎ ‎9.0‎ ‎0.53‎ ‎(注:气孔导度描述气孔开放程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上,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光,这些被吸收的光能部分被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能。水在光下裂解为_________。‎ ‎(2)胞间CO2通过_____的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穿过叶绿体的_______层膜后,在叶绿体基质中与_______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分解成3—磷酸甘油酸,在_______的作用下还原为三碳糖。‎ ‎(3)施钾后,________增加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增强光反应。气孔导度增大,而胞间CO2浓度却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三碳糖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转变成蔗糖。施钾后果实中蔗糖含量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光合强度增大,叶肉细胞的蔗糖合成增多,另一方面可能是钾可促进_______。新疆地区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据此可推测,新疆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红光和蓝紫光 (3). 稳定的化学 (4). [H]和O2 (5). 自由扩散 (6). 两 (7). 五碳化合物 (8). [H]和ATP (9). 叶绿素 (10). 光反应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消耗二氧化碳增加 (11). 细胞质基质 (12). 蔗糖合成 (13). 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糖类比较多;夜间温度低,细胞呼吸较弱,消耗的糖类较少 ‎【解析】‎ ‎【详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这些被吸收的光能首先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最终转变成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水光解的产物是[H]和O2;‎ ‎(2)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穿过叶绿体的的两层膜后,在叶绿体基质中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分解成3—磷酸甘油酸,在[H]和ATP的作用下还原为三碳糖;‎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施钾后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增强光反应,而胞间CO2浓度却下降,主要原因是光反应增强,光合速率增强消耗二氧化碳增加;‎ ‎(4)三碳糖转变成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钾可促进蔗糖的合成,新疆白天时间长,阳光充沛,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糖类比较多;夜间温度低,细胞呼吸较弱,消耗的糖类较少,因此该地区苹果特别甜。‎ ‎28.某两性花植物(2n=16)中偶尔会出现三体植株,三体植株减数分裂MI过程中,这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三体植株的配子均可育,产生的子代存活率相同。该植物的高茎和矮茎性状分别由B/b控制,B/b位于4号染色体上,花色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红花(DD)、粉红花(Dd)、白花(dd)。现有一基因型为BBbDd的三体植株,请回答与该植株相关的下列问题:‎ ‎(1)三体植株的变异属于_______变异。三体植株的细胞中最多会出现_____条染色体。这种植物花色的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 ‎(2)该三体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该植株共能产生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bd配子的概率是______。‎ ‎(3)该植株与基因型bbdd的植株杂交,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F1的高茎白花植株中三体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 ‎(4)只考虑株高性状,请写出该植株与正常矮茎植株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 (2). 34 (3). 不完全显性 (4). 高茎粉红花 (5). 8 (6). 1/12 (7). 高茎粉红花:矮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5:1:5:1 (8). 3/5 (9). ‎ ‎【解析】‎ ‎【详解】(1)三体植株多了一条染色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三体植株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会出现34条,花色对应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红花(DD)、粉红花(Dd)、白花(dd),这种植物花色的显性现象是不完全显性;‎ ‎(2)该三体植株的基因型是BBbDd,表现为高茎粉红花,B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BB:Bb:b=2:1:2:1,Dd产生的配子为D:d=1:1,故BBbDd,8种类型的配子,产生bd的概率为1/12;‎ ‎(3)该三体植株BBbDd,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D:BBD:BbD:bD:Bd:BBd:Bbd:bd=2:1:2:1:2:1:2:1,基因型bb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为bd,则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粉红花:矮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5:1:5:1,其中高茎白花的基因型有2Bbdd、BBbdd、2Bbbdd,三体植株占3/5;‎ ‎(4)‎ ‎29.某化工厂涉嫌违规排放污水,工厂附近中学的生物实践小组在河流中采集水样后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据现场观察,排污口下游出现水华现象,由此可推测水体出现了________污染。小组成员在排污口及下游100m、200m、300m采集水样,并采集_______的水样作为对照。‎ ‎(2)水样检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______和______等。检测小球藻数量可用_____计数,也可用______测浑浊度。‎ ‎(3)小球藻生长周期一般较短,死亡后即在水中腐烂。污染水样在自然光照和水体温度条件下培养,请用坐标曲线表示污染水样中溶解氧含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小组还利用水样中的小球藻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活动,先对水样进行_________获得小球藻细胞,再对小球藻细胞进行__________处理,并用_______溶解后得到色素提取液,最后用______法分离各种色素。‎ ‎【答案】 (1). 氮、磷等无机营养 (2). 未污染 (3). pH (4). 氨氮 (5). 血球计数板 (6). 比浊计 ‎ ‎(7). (8). 离心 (9). 研磨 (10). 无水乙醇 (11). 层析法 ‎【解析】‎ ‎【详解】(1)水华现象是由于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多导致的,说明水体出现了氮、磷等无机营养污染,采集水样时,要在不同地段取样,并要采集未污染的水样作为对照;‎ ‎(2)水样检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pH、氨氮等,小球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也可比浊计测浑浊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污染加重,小球藻死亡的增多,水中氧气含量就大幅度减小,几乎被一些微生物耗尽 ‎(4)水样中的小球藻细胞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获取,对小球藻细胞进行研磨,使其破碎释放出色素,小球藻中的色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色素提取液,采用层析法分离各种色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