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兰州一中学2018-2019-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 一、单选题 1.下图中,能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细胞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细胞失水逐渐增多,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随着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又不断的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所以图中A符合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故A正确。 2.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 加酶前后,在烧杯和漏斗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在题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猪膀胱膜作为渗透膜。蔗糖为二糖,不能直接通过渗透膜,蔗糖酶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能够通过渗透膜。 【详解】长颈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漏斗内溶液浓度比漏斗外溶液浓度高,故水通过猪膀胱膜进入漏斗中,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单糖分子增加,单糖分子透过猪膀胱膜的速度比水分子慢,故液面会先上升后下降,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加酶前后,由于蔗糖无法通过猪膀胱膜,故烧杯中均无法检测出蔗糖,C 选项错误;加酶后,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够通过猪膀胱膜,蔗糖酶无法通过猪膀胱膜,故烧杯中能够检测出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检测出蔗糖酶,D选项错误。 3.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溶液变红。这是因为 A. 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会破坏膜的结构,从而使生物膜(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水则不会;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这样能保证化学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活化能=没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故选:B.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5. 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m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有肽键( ) A. n个 B. m 个 C. (m+n)个 D. (m-n)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m个氨基酸组成n条肽链,应含有m-n各肽键,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 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 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所以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在一定范围内,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增大不断增大,但载体数量有限,转运速率会达到最大,B错误;转运方向是由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决定的,C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7.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B. 图中t1 和t2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 正常人体细胞内酶活性一般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t2时酶活性较低,适当降低温度,调节至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逐渐升高,A正确;高温可能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低温不会改变其空间结构,B正确;高温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低温更适合酶的保存,C错误;正常人体细胞内酶活性一般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为人的体温是稳定的,D正确。 考点: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酶相关知识的总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8. 幼小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断增大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断减小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不参与代谢反应 ②结合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③自由水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④自由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的介质,自由水又参与一些代谢过程,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时,代谢加快。 考点:此题考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 ) A. 氧气、甘油 B. 乙醇、水 C. 水、二氧化碳 D. K+、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说明细胞吸收物质消耗了能量,是主动运输。 氧气和甘油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乙醇和水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水和二氧化碳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钾离子和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10.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 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考查,回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A、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更复杂,因此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比线粒体外膜高,故A选项错误;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B选项错误; C、由于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消耗的能量多,因此与腹肌细胞相比含线粒体多,故C选项正确;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尾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1.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下列有关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大 B. 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大,自由水比例减小 C. 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大 D. 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或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结合水在细胞中的含量较低,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越多,植物的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参与细胞中代谢作用,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生物代谢旺盛,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降低,生物代谢减缓,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上升。 【详解】温度升高,细胞中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故自由水的比例增加,结合水的比例降低,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温度降低,细胞中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细胞的代谢活动减弱,故自由水的比例降低,结合水的比例增加,C、D选项错误。 12.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人体通过静脉注射ATP来治疗心肌炎,则ATP进入心肌细胞至少要穿3层细胞膜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答案】A 【解析】 ①活细胞均能合成ATP,故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①静脉注射ATP,ATP进入心肌细胞至少要穿3层细胞膜。③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 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答案】B 【解析】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0,在pH为10时,胃蛋白酶彻底失活,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没有变化,B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活性影响因素。 1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酶能催化所有的酶水解,导致其活性丧失 B.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C. 旺盛生长的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最多 D. 细胞内发生的吸能反应都由ATP水解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有ATP直接供能。 【详解】酶是蛋白质或RNA,故蛋白酶只能催化部分酶水解,A选项错误;酶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B选项正确;生长旺盛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旺盛,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最多,C选项错误;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不一定都由ATP水解供能,如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太阳能,D选项错误。 15.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错误;激素是信息分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的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 A. 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B.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 C. 细胞质和液泡膜的分离 D. 细胞质和细胞膜的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子会向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膜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出现了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这种现象为质壁分离。 【详解】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质壁分离中的“壁”是指细胞壁。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 磷脂和蛋白质 B. 多糖和蛋白质 C. 胆固醇和多糖 D. 胆固醇和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被镶嵌进去的物质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是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因而选B。 考点:糖蛋白的功能。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8.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噬菌体、HIV和人体神经细胞共有的元素是C、H、0、N、P B.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C. 常吸入汽车尾气,可能在体内积累Pb等元素,因此Pb是人体需要的 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明确细胞鲜重和干重条件下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种类,掌握细胞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噬菌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HIV的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人体神经细胞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还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质、无机物等多种化合物,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0、N、P,蛋白质共有的元素是C、H、0、N,因此噬菌体、HIV和人体神经细胞共有的元素是C、H、0、N、P,A正确;正常人体细胞中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B错误;常吸入汽车尾气,可能在体内积累Pb等元素,但Pb不是人体需要的元素,C错误;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而Ca是细胞内的大量元素,D错误。 【点睛】 (1)方法技巧——谐音巧记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2)易错易混——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 ①在组成细胞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②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误区二: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 误区三:易混淆“数量”和“含量”。 人体活细胞中氧的含量最多,但氢原子的数量最多。 19.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 ①⑤④②③ B. ③④⑤②① C. ④②⑤①③ D. ③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过程的识记能力。记住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①1926年,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之后又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1857年,巴斯德认为糖类变酒精(酒精发酵)需要酵母活细胞参与;③20世纪80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19世纪,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继巴斯德之后,萨姆纳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综上所述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④②⑤①③,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6 1.10 1.15 A. 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C. 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不同的蔗糖溶液浓度,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不同,说明实验后表皮细胞的体积发生变化,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A正确;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变短,B错误;由实验数据可知,表皮细胞在两组蔗糖溶液中均吸水,且c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b组,因此c组吸水小于b组,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C正确;由实验数据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35时,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小于1;蔗糖溶液浓度为0.40时,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大于1,因此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B、C三种细胞的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A、B、C细胞的结构整理归纳如下:“ +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细胞结构 a b c d e 试样A - - - - - 试样B + + + - + 试样C + + - + + (1)试样A、B、C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的一种。A和C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a、c、e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大肠杆菌 (2). 鼠肝 (3). 细胞核 (4). 叶绿体 (5). 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胞结构a为细胞核,膜上的小孔为核孔复合体;细胞结构bc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细胞BC均有结构b,故b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d为中心体;e为高尔基体。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试样A细胞无细胞核结构,故为大肠杆菌;试样C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且不含中心体,故为菠菜叶; (2)结构a含有有小孔的双层膜结构,故a为细胞核;结构c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且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故c为叶绿体;结构e为囊状结构重叠而成的细胞器,故e为高尔基体。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类细胞结构的形态与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各个细胞结构的名称以及各个试样细胞所属的种类。 22.根据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肽,形成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在__________(细胞器)上合成。 (4)请写出第3种R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4 (2). 脱水缩合 (3). 4X-3×18 (4). 核糖体 (5). —CH2—COOH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之间会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多个氨基酸以肽键的形式连接形成的长链称为多肽。 【详解】(1)根据题图可知,图中的多肽链中有3个肽键,故该化合物为四肽;形成多肽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该四肽化合物在脱水缩合反应中会失去3分子水,水的相对分子量为18,故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4X-3×18=4X-54; (3)多肽链的合成部位为核糖体; (4)氨基酸的通式满足,故根据题图可知第三种R基为—CH2—COOH。 【点睛】本题考查多肽的形成、分子量的计算和合成部位以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链状多肽分子形成时,有N个氨基酸分子参与合成会脱去N-1个水分子;环状多肽分子形成时,有N个氨基酸分子参与合成会脱去N个水分子。 23.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 处理 现象 1 2 mL H2O2+2滴蒸馏水 产生气泡很少 2 2 mL H2O2+2滴FeCl3 产生气泡较多 3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很多 4 2mL H2O2+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基本同1 5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HCl 基本同1 6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NaOH 基本同1 7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号试管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淀粉酶,检验结果可滴入1~2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效性 (2). 高温使酶失活 (3).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4).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蒸馏水 (5). 碘液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特定的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故具有特异性。 【详解】(1)2号试管中FeCl3为无机催化剂,3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中含过氧化氢酶,故2号与3号试管相比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2)4号试管中猪肝研磨液经过煮沸,与3号试管相比可发现4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酶失效,故可说明高温会使酶失活; (3)设置5、6、7号试管,其中的变量为溶液的pH值,故是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4)根据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故7号试管的处理为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蒸馏水; (5)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设置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则可通过碘液检测淀粉水解的程度判断酶的活性。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的实验探究。在探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时,对于酶催化对象的选择也需要根据选择探究的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如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的影响,故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4.下图是ATP的分子结构,请据图回答: (1)ATP的分子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4)在生物体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P~P~P (2). 腺苷 (3). ATPADP+Pi(或磷酸)+能量 (4). 细胞内 (5). 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分析】 ATP为腺苷三磷酸,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其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和1个普通磷酸键,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有ATP直接供能。 【详解】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2)虚线部分的组成为含氮碱基和五碳糖,故为腺苷;(3)ATP与ADP在酶的作用下不断的转化循环,ATPADP+Pi(或磷酸)+能量,在细胞中ATP与ADP不断转化为代谢提供能量,故反应场所为细胞;(4)生物体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功能。ATP是细胞生命代谢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和ADP在细胞内不断地进行循环转化,故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不高,代谢活跃的细胞中,ATP与ADP的转化更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