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 D. 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 内环境的稳态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实现 ,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 ‎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如尿毒症等,C正确; ‎ D. 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D正确。‎ ‎2.人类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无关 B. 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 婴儿尿床和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的原因类似 D. 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人类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的,而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能控制憋尿和排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控制,因此,婴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不能控制排尿,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完善,能够控制排尿。‎ ‎【详解】A. 根据题意,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由逼尿肌主动收缩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控制排尿,因此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无关,A正确;‎ B. 人类憋尿的控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B正确;‎ C. 婴儿尿床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是由于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受损,两者的原因不同,C错误;‎ D. 根据题意,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正确。‎ ‎3.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b上的传导速度和c处的传递速度相同 B. 刺激a,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的过程属于反射 C. 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方向是e→d→c→b→a D. Ⅰ处产生的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Ⅱ处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是感受器,I表示突触前膜、Ⅱ表示突触后膜。‎ ‎【详解】A. 兴奋在结构c中要经过突触结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而在结构b中都是以电信号传导,所以速度不相同,A错误;‎ B. 刺激a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的过程不属于反射,B错误;‎ C. 据分析可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方向是e→d→c→b→a,C正确;‎ D. Ⅰ处产生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可能引起Ⅱ处兴奋或抑制,D错误。‎ ‎4.下列有关神经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 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神经元的突起中可能存在线粒体等细胞器 D.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在反射弧中的功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A正确;‎ B、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是神经元,B正确;‎ C、神经元的突起中可能存在细胞器,如轴突末端含有线粒体,C正确;‎ D、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反射弧中的功能也不同,D错误。‎ 故选D。‎ ‎5.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过程中主要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减少以维持体温恒定 B. 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该过程既有神经又有体液调节 C. 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小脑、脊髓参与调控 D. 运动员对同一动作长期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人脑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运动过程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 B、在运动过程中,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脑干,所以该过程既有神经又有体液调节,B正确;‎ C、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小脑、脊髓参与调控,C正确;‎ D、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D正确。‎ 故选A。‎ ‎6.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 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C. 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D. 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所以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感受、传导、分泌、调节等,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中枢,B正确;‎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正确;‎ D、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垂体,使得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D。‎ ‎7.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故A项正确;‎ 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故B项错误;‎ 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项正确;‎ 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 ‎【名师点睛】1.图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 ‎8.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大量唾液。这是典型的条件反射.‎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现象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 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其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唾液腺,B正确; C、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神经中枢,C错误; D ‎、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是必然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9.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原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  2、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的防御功能。‎ ‎【详解】减毒的蛇毒作为抗原,注入家兔体内,经过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结合少数抗原的直接刺激,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即得到抗蛇毒毒素血清,这一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 ‎【详解】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B正确。‎ 故选B。‎ ‎11.下列行为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 A.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B.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C.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D.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 ‎【答案】C ‎【解析】‎ ‎【分析】‎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但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如打喷嚏、咳嗽)传播,也不能经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或马桶座传播。‎ ‎【详解】“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故ABD不正确;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输入含有HIV的血液”会传染艾滋病,C正确。‎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免疫过程的是(  )‎ A.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B. 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 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 D. 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A、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 B、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释放出抗原,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C正确;‎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属于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细胞免疫的过程,才能准确解答该题,细胞免疫过程如下:‎ ‎13.下列哪一项生产措施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 果树修剪使树冠丰满 B. 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C. 二倍体无籽番茄的培育 D. 用成熟的香蕉催熟生柿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果树的修剪,意在解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A错误;‎ 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利于成活,B正确;‎ C、无籽番茄的培育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C错误;‎ 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利用了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理,D错误。‎ 故选B。‎ ‎1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类似物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 生长素由植物上端向下端的运输叫极性运输 C.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促进生长 D. 生长素是一种信号分子发挥完作用后被灭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详解】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错误;‎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错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C错误;‎ D、生长素是一种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灭活,D正确。‎ 故选D。‎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的脱落 B. 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休眠 C. 乙烯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植物生长,抑制种子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能显著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茎秆生长,还能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萌发、延迟衰老。‎ ‎【详解】A. 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的脱落,A正确; ‎ B.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 C. 乙烯的功能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 D.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16.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 种内斗争激烈的种群更易呈现集群式分布 D.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而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详解】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B正确;‎ C. 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C错误;‎ D.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D正确。‎ ‎17.‎ 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含量越高 B. 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多于乙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渠道是丙→甲→乙→丁 D. DDT和重金属都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和浓缩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 ‎【详解】A. 重金属会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含量越高,A正确;‎ B. 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包括同化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多于乙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正确;‎ C. 据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渠道是丁→乙→甲→丙,C错误;‎ D. DDT和重金属都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和浓缩,D正确。‎ ‎18.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 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 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 标志物脱落 D. 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正确;‎ B、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导致调查结果大于实际值,B错误;‎ C、若标志物脱落可能导致重捕数统计量减少,与实际比较,应偏大,C错误;‎ D、若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则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导致调查结果大于实际值,D错误。‎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9.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 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C. 培养用具须严格灭菌,培养液不需灭菌,但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D.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能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开始时营养物质和空间比较充足,因此酵母菌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数量有下降的趋势,A正确;‎ B、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错误;‎ C、培养用具和培养液均须严格灭菌,但不必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错误;‎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的菌体,D错误。‎ 故选A。‎ ‎20.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B. 与针叶林中动物分层现象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 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该地群落演替的过程为:草丛→针叶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常绿阔叶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种类数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据此答题。‎ ‎【详解】A、在原来有生物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 B、针叶林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垂直结构较草丛复杂,动物分层也较草丛复杂,B正确;‎ C、人类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才逐步得以恢复,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 D、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包括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明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时逐级递减 B. 每个营养级总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C.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群落 D. 每个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 ‎【详解】A. 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时逐级递减,A正确;‎ B. 每个营养级总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B正确;‎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正确;‎ D. 在生态系统中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因为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D错误。‎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生态系统常趋于稳态 B. 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 C.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功能越完善 D. 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这使得生态系统趋向于稳态,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一般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A.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趋向于稳态,A正确; ‎ B. 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B错误;‎ C.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营养结构越复杂,功能就越完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正确; ‎ D.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由自我调节来实现的,D正确。‎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正确叙述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 沼泽地改造成人工林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因为物种多,食物链或食物网结构复杂性增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详解】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导致多种生物物种的出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A错误;‎ B. 人工林物种种类较少,沼泽地改造成人工林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 C. 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C正确;‎ 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D错误。‎ ‎24.下列关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降低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B.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具有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点。‎ ‎【详解】A、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A错误;‎ B、“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效的部分,B正确;‎ C、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误;‎ D、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会带来环境的污染,D错误。‎ 故选B。‎ ‎25.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可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于秸秆中的能量;生态农业中增加了对能量的利用途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能沿食物链单向传递,而不能进行循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进行分解,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属于分解者。‎ 考点:本题结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成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26.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可用于基因诊断、法医鉴定、判断亲缘关系 C. 需要合成特定序列的引物 D. 需要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对PCR技术的理解。明确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过程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PCR技术是一项在体外快速复制DNA的技术,该技术依据DNA双链复制的原理,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项正确;扩增得到的大量相同的DNA分子可用于基因诊断、法医鉴定、判断亲缘关系,B项正确;该过程通过加热使双链DNA解旋,不需要解旋酶,但需要热稳定性DNA聚合酶和特定序列的引物,C项正确,D项错误。‎ ‎27.依据蛙的血红蛋白基因序列制成DNA探针,对样品进行检测,以下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 A. 蛙红细胞的DNA B. 蛙白细胞的mRNA C. 蛙红细胞的mRNA D. 蛙白细胞的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探针的应用所依据的原理是DNA杂交,DNA杂交是指DNA片段在适合的条件下能和与之互补的另一个片段结合,对最初的DNA片段进行标记,即做成探针;蛙的所有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只在红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合成相应的mRNA,据此分析。‎ ‎【详解】A、蛙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基因,其DNA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正确; ‎ B、蛙白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不表达,所以该细胞中的mRNA不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B错误;‎ C、蛙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会转录形成相应mRNA,该mRNA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C正确; ‎ D、蛙白细胞的DNA中含血红蛋白基因,能与探针形成杂交带,D正确。‎ 故选B。‎ ‎28.2010年曲阜某蔬菜基地栽种了一种抗虫大白菜,这是运用转基因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作为重组载体应具备的结构有( )‎ A. 目的基因、启动子 B. 起始密码子、目的基因、终止密码子、标记基因 C.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D. 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其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其中启动子在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是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质粒后,要想目的基因得到成功表达,还需要在目的基因前插入启动子,在目的基因后插入终止子;此外为了便于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还要求运载体上有标记基因。因此,作为重组载体应具备的结构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弄清楚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各个成分的作用。‎ ‎2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 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C.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D. 转入外源基因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详解】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A错误;  B、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出现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B正确;  C、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会被动物体消化吸收,所以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错误;  D、转入外源基因的甘蔗也可能会通过花粉扩散外源基因,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因此存在安全性问题,D错误。 ​故选B。‎ ‎30.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工程只能改造现有的蛋白质而不能制造新的蛋白质 B. 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性状不遗传给子代 C. 蛋白质工程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 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和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工程的概念: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3、与基因工程的关系: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包含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领域。‎ ‎【详解】蛋白质工程可以制造新的蛋白质,故A错误;蛋白质工程需要对基因进行修饰或基因合成,所以性状可以遗传,故B错误;要对蛋白质进行改造,最终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来完成,所以需要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故C错误;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故D正确。‎ ‎3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抗体、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无机盐、水、蛋白质等。‎ ‎【详解】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正确; ‎ ‎②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 ‎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存在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 ‎ ‎④突触小泡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③,A正确。‎ 故选A。‎ ‎32.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 插花保鲜的时间长短受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 C. 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 瓶插的七天时间内清水组的脱落酸的含量都比其它组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同时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四条曲线对比可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而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详解】A、由四条曲线对比可知,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 B、植物生命活动是受多种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插花保鲜的时间长短受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 D、该实验研究的是细胞分裂素,没有涉及脱落酸,因此由四条曲线对比,无法得出脱落酸的含量哪组最高,D错误。‎ 故选D。‎ ‎33.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 B. 电刺激蛙心1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 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 D. 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 ‎【答案】C ‎【解析】‎ 由于离体的蛙心需要保证其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给蛙心灌注的任氏液相当于蛙心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正确;两个离体的蛙心在实验刺激之前,生理功能基本相同,所以它们的收缩频率应是基本一致的,B正确;由于连接两个蛙心的是导管,所以蛙心1的电信号不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C错误;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通过测频仪器得到的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对比,蛙心2的收缩频率跟随变慢,说明蛙心1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仅自身受到产生某种抑制性化学物质使其收缩强度变慢,还随任氏液流到蛙心2,引起蛙心2的收缩强度也变慢,D正确。‎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巨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 淋巴细胞不需要抗原的刺激,就能形成效应细胞 C. 只要接触到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远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T细胞识别和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如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如吞噬处理抗原,以及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详解】A、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错误;‎ B、在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的呈递,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免疫中,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B错误;‎ C、初次接触某种抗原时产生的记忆细胞寿命长,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但记忆细胞也是有一定寿命的,C错误;‎ D、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D正确。‎ 故选D。‎ ‎35.下图是正常人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引起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B. AB段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 C. BC段机体的散热速率大于产热速率 D. D点以后只需及时补充大量水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正常人在‎25℃‎下,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由‎25℃‎到‎15℃‎时,开始时(5~10分钟)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然后(10~15分钟)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由‎15℃‎~‎33℃‎时,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33℃‎~‎38℃‎时,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增加较缓。‎ ‎【详解】A. 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A正确;‎ B. 肾上腺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调控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错误;‎ C. BC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说明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机体的散热速率等于产热速率,C错误;‎ D. CD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明显,D点以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D错误。‎ 故选A。‎ ‎36.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 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 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 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分析:‎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 ‎(5)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下降,然后有抑制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由图可知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窝苣幼芽促进其生长,只是促进作用下降,D错误。故选:D。‎ ‎37.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 B. 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 C. GFP可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D. 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培育乳汁中含L1蛋白的转基因羊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根据题意,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其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属于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鉴定。‎ ‎【详解】A. 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先用内切酶处理获得L1基因和GFP基因,并将二者连接,故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A正确;‎ B. 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E1、E4双酶切可以有效减少载体自身连接和融合基因自身连接,保证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准确连接,B正确;‎ C.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 D. 为了获得L1蛋白,可将表达载体转入受精卵中而不是乳腺细胞,用于培育乳汁中含有L1蛋白的转基因羊,D错误。‎ 故选D。‎ ‎38.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乙 B. 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C. 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D. 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识图和理解分析能力。‎ ‎【详解】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由于食物减少, 死亡率增大,种群数量减少,符合图甲,A错误。‎ 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如图中的ab段,B正确 种群乙变为丙所示情况,有可能是外界条件更改善,环境容纳量增大,如有了充足的食物和空间,C错误。‎ 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都先增加,然后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长,所以在增长曲线都符合“S”型,D错误。‎ ‎【点睛】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环境恶化时,K值减小.‎ S型和J型曲线都是种群的增长曲线。‎ ‎39.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B. 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 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 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质粒,作为运载体;②为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③为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④为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⑤为转基因植株。‎ 详解:⑤为转基因植株,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说明转入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了,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棉花细胞的染色体上,B错误;细胞中的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即使④的染色体上含抗虫基因,⑤也不一定能够表达出抗虫性状,C错误;②重组质粒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而DNA聚合酶一般用于DNA复制过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酶,能够区分识记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并掌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检测与鉴定的方法。‎ ‎40.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本实验主要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 C. 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 D. 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因变量是三刺鱼对水蚤的进攻次数,由此可推断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故A、B项正确;翠鸟是三刺鱼的天敌,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没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喜欢取食高密度的水蚤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即此时饥饿的三刺鱼对高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当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会转移到水蚤低密度区去捕食,即此时三刺鱼对低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由此可推知,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1.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在大脑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突触传导,影响学习记忆。‎ ‎(1)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生理作用。当全身多数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时,患者表现出甲减症状。但若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的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转变为__________。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3)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学习能力下降。蔬菜水果中富含槲皮素。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BDNFmRNA(相对值)‎ BDNF(pg/mg pr)‎ ‎ ______‎ ‎1.00‎ ‎26‎ ‎ 高脂膳食 ‎0.65‎ ‎19‎ ‎ 高脂膳食+槲皮素 ‎0.95‎ ‎25‎ 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上表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_______,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合相关信息和上图结果,推测槲皮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 (2). 外负内正 (3). 神经递质 (4). 正常膳食 (5). 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6). 血液 (7). 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静息电位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详解】(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时,由于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不足,使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导致过量。‎ ‎(2)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3)实验目的是研究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为了说明结果,需要有正常膳食的组作为对照,故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正常膳食。表中数据显示,高脂摄食组与正常摄食组对照,高脂摄食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少于正常摄食组,而高脂膳食+槲皮素组中BDNFmRNA和BDNF含量均高于高脂摄食组,且与正常摄食组的BDNFmRNA和BDNF含量接近,说明槲皮素可以使BDNF基因的表达量恢复,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 ‎(4)由于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为了检测激素的含量,可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血液,并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T4浓度、TSH浓度小于高脂膳食组小鼠,而T3浓度高于高脂膳食组小鼠,结合“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可推测槲皮素通过提高脱碘酶的活性,促进T4转变为T3。‎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机理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42.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 ‎【答案】 (1). 神经递质 (2). 信息交流 (3). 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4). 加强 (5). 下降 (6). 偏高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胰岛素与其受体InR结合后,发挥了四个作用:①促进了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促进钙离子的吸收;②抑制细胞的凋亡;③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抑制葡萄糖的吸收;④促进GLUT转运葡萄糖。‎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2)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 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明确图中胰岛素的两个促进作用的过程和两个抑制作用过程,根据具体问题分析答题。‎ ‎4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在草莓果实发育至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 ‎(1)ABA和IAA等激素通过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从而对植物体生命活动起着__________作用。这些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显著,体现了植物激素__________的特点。‎ ‎(2)科研人员测量草莓果实发育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内IAA和ABA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果实发育初期,发育着的__________中合成IAA,促进草莓果实由小绿变成大绿。大绿果到全红果的过程中,两种激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从而使果实逐渐成熟。‎ ‎(3)为了进一步研究ABA和IAA在草莓果实成熟中的相互作用,用大绿果期的草莓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 ‎ ‎①据图2分析,IAA抑制果实成熟,理由是与对照组相比IAA处理组__________。两种激素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是__________关系。‎ ‎②结合图2和图3推测,果实成熟后期,ABA能够通过__________,使果实由纯白变为全红。‎ ‎③综上分析,草莓果实成熟是两种激素__________的结果。‎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若草莓运输过程中利用激素进行保鲜,可选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 ‎【答案】 (1). 信息 (2). 调节 (3). 微量高效 (4). 种子(果实) (5). 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渐降低, (6). 绿果个数明显增加 (7). 拮抗 (8). 抑制IAA的合成 (9). 共同调节 (10). IA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IAA一般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合成,根据图1显示,果实成熟过程中变化为:小绿→大绿→浅绿→纯白→始红→片红→全红,因此根据其颜色变化可判断果实成熟程度;大绿果到全红果的过程中,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渐降低;图2中,时间相同浓度的ABA和IAA,ABA组中绿果个体数明显减少,多红果和全红果的个数比对照组和IAA组都多,说明时间ABA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图3中,ABA处理组中IA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施加ABA会抑制IAA的合成。‎ ‎【详解】(1)ABA和IAA等激素通过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从而对植物体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这些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显著,体现了植物激素微量高效的特点。‎ ‎(2)科研人员测量草莓果实发育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内IAA和ABA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果实发育初期,发育着的果实中合成IAA,促进草莓果实由小绿变成大绿。大绿果到全红果的过程中,ABA含量增加,IAA含量逐渐降低,从而使果实逐渐成熟。‎ ‎(3)①据图2分析,与对照组相比,IAA处理组中绿果个数明显增加,说明IAA抑制果实成熟,而ABA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绿果个体数明显减少,多红和全红个体数明显增加,因此,两种激素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是拮抗关系。‎ ‎②结合图2和图3推测,果实成熟后期,ABA能够通过抑制IAA的合成,使果实由纯白变为全红。‎ ‎③综上分析,草莓果实成熟是两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若草莓运输过程中利用激素进行保鲜,可选用的激素是IAA。‎ ‎【点睛】本题植物体内激素和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获取结论。‎ ‎44.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疾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疟原虫可侵入人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等被____________细胞摄取,然后该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下丘脑的________,最终由于__________收缩导致血流量降低、面色苍白:_________收缩,引起寒战。‎ ‎(2)疟原虫侵入机体后,可促使T细胞分泌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__________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__________,此物质与疟原虫结合并凝集,阻断其传播扩散。此外,疟原虫的一些抗原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_________细胞。‎ ‎(3)用青高素治疗疟疾,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1). 吞噬 (2). 体温调节中枢 (3). 皮肤毛细血管 (4). 骨骼肌 (5). 淋巴因子 (6). B (7). 抗体 (8). 靶 (9). 不属于 ‎【解析】‎ ‎【分析】‎ 疾原虫属于原生动物,与人体的关系是寄生关系,其入侵人体后可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结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分析。‎ ‎【详解】(1)疟原虫可侵入人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等被吞噬细胞摄取,然后该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由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降低、面色苍白:骨骼肌收缩,引起寒战。‎ ‎(2)疟原虫侵入机体后,可促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该物质作用于B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此物质与疟原虫结合并凝集,阻断其传播扩散。此外,疟原虫的一些抗原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被疟原虫感染的细胞,即靶细胞。‎ ‎(3)用青高素治疗疟疾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点睛】本题以疟原虫为素材,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45.干扰素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的免疫活性蛋白质,若人的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内表达,产生的抗病毒性较低且保存困难,若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造为丝氨酸,则生产出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性是原来的100倍,且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下图是构建干扰素工程菌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过程将B导入大肠杆菌,需用____________对大肠杆菌进行处理,使其处于_________态。‎ ‎(2)要检测B是否导入大肠杆菌,将③过程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于含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的培养基上,在前者培养基上能生长而在后者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是导入B的工程菌。‎ ‎(3)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之后,在短短40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成为生物科学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工业、环境、能源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展示出美好的前景,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上面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部分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甲、乙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PstI酶和SmaI酶切割基因后将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图中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乙可代表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提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以避免目的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用此二酶切割质粒产生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__种。‎ ‎【答案】 (1). Ca2+ (2). 感受 (3). 氨苄青霉素 (4). 四环素 (5). 重组质粒 (6). 番茄细胞 (7). PstI酶 (8). SmaI酶 (9). 2‎ ‎【解析】‎ ‎【分析】‎ 观察构建干扰素工程菌的过程示意图,质粒A中a为四环素抗性基因,B为重组质粒,可知重组质粒中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③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该过程需用CaCl2处理,使大肠杆菌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成为感受态细胞。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图示中,①表示构建重组质粒,②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根据鱼抗冻蛋白基因两侧限制酶和质粒上限制酶切点可知,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SmaⅠ、PstⅠ。‎ ‎【详解】(1)③过程将B导入大肠杆菌,需用Ca2+对大肠杆菌进行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2)根据题图可知,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四环素抗性基因的结构遭到破坏,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结构完好,因此没有导入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不含上述两种抗性基因,在含有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的培养基中都不能生长;导入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含有上述两种抗性基因,在含有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结构遭到破坏,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结构完好,因此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但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将③过程后的大肠杆菌进行筛选时,先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淘汰没有导入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的则是含有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二者都含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的大肠杆菌;然后将该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用“盖章”的方法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是含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将两个培养基进行位置对照,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该位置没有菌落出现,则属于导入重组质粒的工程菌。故要检测B是否导入大肠杆菌,需将③过程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在前者培养基上能生长而在后者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是导入B的工程菌。‎ ‎(3)据图可知,图中甲代表的是重组质粒,乙可代表番茄细胞,可用SmaⅠ酶和PstⅠ酶提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以避免目的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用此二酶切割质粒产生的DNA片段有2种。‎ ‎【点睛】本题结合构建干扰素工程菌和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46.随着人口增长,某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生态学家对该湖泊水体的理化指标和各类浮游植物丰富度进行了监测分析,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 ‎ ‎(1)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 ‎(2)单细胞藻类植物个体微小,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__________下对浮游植物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 ‎ ‎(3)据图分析,该湖泊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逐渐替换为__________。该湖区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 ‎(4)环境因子对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蓝藻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浮游植物丰富度 水温(℃)‎ 总氮(mg/L)‎ 总磷(mg/L)‎ 氮磷比 蓝藻 ‎+ + +‎ ‎–‎ ‎+‎ ‎–––‎ 绿藻 ‎–‎ ‎+ +‎ ‎+‎ ‎+‎ 硅藻 ‎–‎ ‎+ +‎ ‎+‎ ‎/‎ 其他藻类 ‎/‎ ‎+‎ ‎/‎ ‎/‎ 蓝藻占比 ‎+ + +‎ ‎––‎ ‎/‎ ‎–––‎ ‎ 注:“+”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表示无相关性。“+”、“–”多少表示程度。‎ ‎(5)基于以上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请提出该湖水华治理的建设性措施: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 (2). 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 (3). 显微镜 (4). 蓝藻 (5). 次生演替 (6). 水温 (7). 总磷 (8).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污水处理后排放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题图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生物占浮游植物的百分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蓝藻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在5-7年后蓝藻成为优势类群。‎ ‎【详解】(1)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固定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单细胞藻类植物个体微小,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浮游植物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 ‎ ‎(3)据图分析,该湖泊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逐渐替换为蓝藻。该湖区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4)据表分析,水温和总磷含量与蓝藻成正相关,因此可知,水温和总磷是蓝藻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5)基于以上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湖水华治理的建设性措施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污水排放前进行处理,减少水体中P的含量等。‎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