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都依靠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原核生物细胞中虽无染色体,但性状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结合所学的细胞的相关知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 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 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是甲基绿与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染成绿色,RNA与吡罗红反应呈红色,对细胞进行染色后根据颜色分布判断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 进行染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呈现绿色,影响观察,因此实验时常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用植物叶肉细胞。 【详解】A. 该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应该先混合,再使用,A错误; B. 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的速率,B正确; C. 叶肉细胞中含有绿色的叶绿体,影响观察效果,C错误; D. 盐酸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错误。 故选B。 3.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在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均为4种 C. 若a为核糖,则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b D.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酸及其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详解】A、若m为腺嘌呤,a可能为核糖或脱氧核糖,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核苷酸由4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核苷酸有4种,B正确; C、若a为核糖,b则为核糖核苷酸,而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DNA,而HIV只含有RNA一种核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注意:图示中若碱基为A,五碳糖为核糖,则两部分之和为“腺苷”,即ATP中“A”代表的含义。 4.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遗传物质RNA和DNA的载体 C. ③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详解】A、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 )的主要载体,但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B错误; C、③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C错误; D、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核孔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D错误; 故选:A。 【点睛】与细胞核有关的3个易错点: (1)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进出核孔。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3)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5.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的结构③的排列式不同 B. 神经细胞去极化时Na+通过②进入细胞,且不需要ATP C. 氧气进入细胞可用 b表示,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D. 将③包裹大分子药物,定向送入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相同,A错误; Na离子通过②蛋白质进入细胞,此过程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正确;①为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b表示从细胞中出来,C错误;将③包裹大分子药物,定向送入靶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D错误。故选B。 6.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 图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7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C.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酶的催化特性。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酶只能改变化合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增加酶的量,或减少酶的量,只能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详解】A、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酶量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也加快,所以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A正确; B、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2.0左右,在pH为7情况下,胃蛋白酶已经失活,不能催化化学反应,与图③不符, B错误; C、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就会加快反应速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能尽快达到最大值,C正确; D、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因此生成物量能尽快达到最大值,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故选B。 7.下列有关ATP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是发菜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C. ATP的合成与细胞放能反应相关联 D. 植物细胞ATP产生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碱基和核糖组成,T代表三个,~是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光能或电能。 【详解】A、发菜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A错误; B、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 C、ATP的合成与细胞放能反应相关联,ATP的水解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关联,C正确; D、植物细胞ATP产生的途径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而硝化细菌等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ATP,D错误。 故选:C。 8. 甜菜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其他阶段的部位与终产物分别是( ) A. 线粒体、丙酮酸 B. 细胞质基质、丙酮酸 C. 线粒体、酒精 D. 细胞质基质、乳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甜菜根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所以其第一阶段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发生反应的部位还是细胞质基质。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代表小分子,A、B、E、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__________,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____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__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细胞。 (3)物质d是__________,物质F是__________。 (4)物质b的名称__________,图中的“?”是指____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 (5)下图是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__________。 【答案】 (1). 核苷酸 (2). 8 (3). 糖原 (4). 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 (5). 雌性激素 (6). 脂肪(纤维素) (7). 氨基酸 (8). N (9). mn-(n-2)×18 (10). -CO-NH-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de小分子分别表示核苷酸、氨基酸、性激素、葡萄糖;ABEF生物大分子分别表示核酸、蛋白质、糖原或淀粉、脂肪。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1)物质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又是病毒的主要成分,所以A表示核酸,a表示核苷酸。由于原核细胞中含DNA和RNA,所以共有8种核苷酸。 (2)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有淀粉和糖原,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分布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3)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是雄激素。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的是脂肪,其碳氢比例高,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从进化的角度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4)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由于A中含P元素,所以B只能是蛋白质,因此图中的?是指N元素,物质b是氨基酸。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 (5)中间是肽键,应为“-CO-NH-”。 【点睛】 熟悉蛋白质、核酸、糖类以及脂质等各种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基本单位以及分布和功能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________,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 【答案】 (1). 小于 (2). 下降 (3). 小于 (4). ③④⑤ (5). 外界溶液 (6). D (7). 渗透吸水 (8). 不能 (9).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10). 不一定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③是细胞膜,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膜。 【详解】(1)据图甲分析,漏斗液面上升,水分是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故a小于b。据图乙曲线分析,漏斗液面上升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故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下降。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与c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相等,因此a仍然小于b。 (2)图甲中c为半透膜结构。图丙细胞为植物细胞,其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④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由于植物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②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根据丙细胞此时的状态,水分进出该细胞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细胞吸收水分,则细胞液>外界溶液;二、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则细胞液=外界溶液;三、细胞失去水分,则细胞液<外界溶液。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由于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故细胞不能无限吸水。 (4)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故细胞不能无限吸水。此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也可能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点睛】了解渗透装置的结构组成,细胞失水、吸水和植物质壁分离的原理,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 11.如图1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比较A、B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细胞器) (2)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是[ ]_____,其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和_____。 (3)在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_____,在不破坏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适用于_____和_____去除该结构。 (4)在B图中,由5产生的气体物质扩散到2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5)如果A图代表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科学家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并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答案】 (1). 8中心体 (2). 11染色质 (3). DNA (4). 蛋白质 (5). 1细胞壁 (6). 纤维素酶 (7). 果胶酶 (8). 4 (9). 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叶绿体,3表示高尔基体,4表示液泡,5表示线粒体,6表示细胞膜,7表示细胞质,8表示中心体,9表示细胞核,10表示核糖体,11表示染色质。 2.乳腺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 【详解】(1)结构8为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 (2)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是[11]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3)在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该结构。 (4)在B图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就双层膜结构,则由5(线粒体)产生的气体物质扩散到2(叶绿体)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5)由以上分析可知乳腺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结果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中a为内质网、b为细胞膜、c为高尔基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由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2.为探究pH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主要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蛋白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完全水解,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双缩脲试剂,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该蛋白酶最适pH约是__________,若pH由13降到7,蛋白质剩余量____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pH的大小 (2). 1小时后蛋白质剩余量 (3). 温度 (4).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 (5). 不能 (6). 蛋白酶是蛋白质,会与该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7). 7 (8). 不变 (9). 在pH是13时,蛋白酶已变性活性 【解析】 【分析】 据图示实验结果可知,横坐标为不同的pH,纵坐标为蛋白质剩余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不同,因变量是lh后蛋白质剩余量。 【详解】(1)据图示可知,横坐标为不同的pH,纵坐标为蛋白质剩余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不同,因变量是lh后蛋白质剩余量。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酶浓度、蛋白质的初始量等,由于温度也会影响酶活性,因此本实验的主要的无关变量是温度。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蛋白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由于蛋白酶是蛋白质,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是否完全水解。 (3)由图可知,该蛋白酶最适pH约是7。蛋白酶在PH为13时已经变性,因此若pH由13降到7,蛋白质剩余量不变。 【点睛】注意:酶在高温、强酸、强碱下会变性失去活性且不能恢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