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三校高一3月联考 生物试题(解析版)‎ ‎1.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 肝细胞 B. 第一极体 C. 初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染色体数目是5条(奇数),说明没有同源染色体,而肝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故AC错误,卵细胞是最后的生殖细胞,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体,而图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D错,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 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答案】A ‎【解析】‎ 受精作用中的细胞核中的基因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各一半,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主要由母方提供的,所以A选项错误。‎ ‎3.下图为精原细胞的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假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 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前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①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A错误;②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由于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所以①③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故①和③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②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核DNA比体细胞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故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正确;③是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故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D错误。‎ 故选C。‎ ‎4.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与短毛、狗的卷毛和直毛;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 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是隐性性状,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不一定是隐性性状,B错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aa,C错误;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5.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 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由F2出现了形状分离比“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B ‎【解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其假说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B符合题意;“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的内容,C不符合题意;“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属于其假说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孟德尔“假说—演绎”法在分离定律中的应用 ‎6.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 1/4 B. 1/8 C. 1/16 D. 1/9‎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出现的重组类型占6份,其中的纯合子有2份,而总数有16份,故占1/8,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7.使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算,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为( )‎ A. 1/8 B. 1/4 C. 1/32 D. 1/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2、本题可以先求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然后在求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概率。‎ ‎【详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先求后代和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与AaBbCc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1/2×3/4=3/8,与AAbbCc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1/2×3/4=3/8,故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1-3/8-3/8=1/4,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C. 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D.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花瓣大小和花色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共产生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由于花瓣大小是不完全显性,且aa表现无花瓣,因此共有5种表现型。‎ ‎【详解】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种,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3种,因此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A正确;由题意可知,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故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共5种,B错误;AaRr自交子代纯合子基因型为AARR、AArr、aaRR、aarr,各占1/4×1/4=1/16,故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C正确;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子代有花瓣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和Aa,Aa占2/3,Rr占1/2,因此有花瓣的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2/3×1/2=1/3,D正确。  故选B。‎ ‎9.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 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 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因此只有A基因存在时(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A和B同时存在时(A_B_)植株的花色为白色,没有A基因时(aa__)也表现为白色。‎ ‎【详解】据题意分析,黄色素形成需要A基因,但是B基因会抑制A表达,故有A基因存在无B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A正确;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由于存在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因此F1的表现型是白色,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基因型为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其它均为白色,因此F1(AaBb)自交得F2中A_bb占3/4×1/4=3/16,因此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C错误;F2中的A_B_和aa__均表现为白色,其中A-B-中包含AABB、AaBB、AABb、AaBb共四种基因型,而aa--包含aaBB、aaBb、aabb共三种基因型,因此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D正确。  故选C。‎ ‎10.如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 B. 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 C. 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 D. 该实验须重复多次 ‎【答案】C ‎【解析】‎ 实验中为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A正确;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即D:d=1:1,B正确;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小球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相等,C错误;该实验须重复实验多次,次数越多,越接近理论值,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首先要求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掌握该实验的操作过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明确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义。‎ ‎11.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 Ccaa(父本)×CcAa(母本) B. ccAA(父本)×CCaa(母本))‎ C. ccAa(父本)×CcAa(母本 D. CcAA(父本)×Ccaa(母本)‎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黄色(C)对白色(c) 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雌和雄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和正常类型(A ),所以白、正常(父本)的基因型为ccA-,白、棒(母本)基因型为—aa。在根据子代雄性中只出现了黄色,可知母本白色基因型为CC,根据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均为正常触角类型,可知亲本雄性个体关于触角的基因型为AA。综合分析,可得出答案。‎ ‎【详解】Ccaa(父)×CcAa(母)→子代中,无论雌雄都具有正常型和棒型触角,与题意不符,A错误;ccAA(父)×CCaa(母)→子代中,雄性个体都是黄、正常;雌性个体都是白、正常,与题意相符,B正确;ccAa(父)×CcAa(母)→子代中,无论雌雄都具有正常型和棒型触角,与题意不符,C错误;CcAA(父)×Ccaa(母)→子代中,雄性个体的体色既有黄色也有白色,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12.‎ ‎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 ‎① ‎ 甲(黄色)×乙(黑色) ‎ ‎8(黑):9(黄) ‎ ‎② ‎ 乙(黑色)×丙(黑色) ‎ ‎12(黑):4(黄) ‎ ‎③ ‎ 甲(黄色)×丁(黑色) ‎ 全为黑色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答案】D ‎【解析】‎ 由组合3可以判断黑色是显性,所以甲是纯合子,丁是显性纯合子,故D正确。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数目乙和丙都是显性杂合子,故A、B、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显隐性确定有“三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假设推证法 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13.某个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该鼠群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 B. 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C. F1中黄色长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和yyDd D. F1中黄色长尾鼠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其中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由此可推知DD或YY基因纯合时存在致死现象,因此,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YyDd。‎ ‎【详解】由分析可知,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A正确;由于显性基因纯合时致死,因此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也为YyDd,与亲本基因型相同,B正确;由于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因此F1中黄色长尾(Y_dd)和灰色短尾(yyD_)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和yyDd,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F1中黄色长尾鼠基因型均为Yydd,故F1中黄色长尾鼠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和比例为YYdd:Yydd:yydd=1:2:1,由于YYdd致死,故后代中纯合子占1/3,D错误。‎ 故选D。‎ ‎14.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 )‎ A. 钠离子 B. 氧气 C. 叶绿素 D. 呼吸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要消耗能量,由此确定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植物细胞中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与图示运输方式相符,A正确;氧气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是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并且不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虽然叶绿体膜和细胞膜一样具有选择透过性,但叶绿素一般不能进行跨膜运输,只存在于细胞内,C错误;呼吸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并且呼吸酶不进行跨膜运输,D错误。‎ 故选A。‎ ‎15.下列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 – 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了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 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将分化为相同细胞 C. 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坏死而实现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b过程细胞数量增加,表示细胞分裂,c过程细胞数量未变,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为细胞分化过程。‎ ‎【详解】a过程为细胞生长,间期细胞核内DNA复制完成后细胞体积会增加,但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不是在细胞核,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③④细胞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一定分化为相同细胞,B错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故⑤⑥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凋亡而实现的,D错误。‎ 故选C。‎ ‎16.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葡萄糖溶液。在无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的是 ( )‎ A. 甲 B. 乙和丙 C. 丙 D. 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少量);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甲试管中只含有细胞质基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乙试管中只含有细胞器,但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产生二氧化碳;丙试管中是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培养液,无氧条件下能发生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所以无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甲试管和丙试管,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不同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场所,分析题干信息明确甲、乙、丙试管中的结构和物质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有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7.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3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肽链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B. 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 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 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3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这说明肽酶可作用于肽键中的1处。‎ ‎【详解】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由题意不能确定该多肽属于分泌蛋白,故合成场所不一定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A错误;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水解可以形成两条肽链,B错误;由题目中“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3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的信息可判断该肽酶可催化肽键中的1处,C正确;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只能说至少各1个,不能肯定就是各1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因为不知道R基中是否含有氨基或羧基,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氨基酸的种类,多肽链的水解过程,对肽链中的氨基、羧基、R基和肽键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8.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县发生地震,为防治腹泻等疾病,各方紧急向灾区调拨大量消毒液及腹泻药等物品,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 细胞的拟核中具有大型链状DNA C. 痢疾杆菌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D. 痢疾杆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酵母菌的细胞膜大致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DNA和RNA、核糖体、细胞膜等结构。‎ ‎【详解】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原核细胞的拟核是一个大型环状DNA,B错误;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可进行二分裂,不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均为磷脂和蛋白质,且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痢疾杆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酵母菌的细胞膜大致相同,D正确。‎ 故选D。‎ ‎19.以下四个观察实验,除了哪一项,其余的只有在细胞保持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 )‎ A. 用黑藻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B. 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 用洋葱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D. 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由于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故看到的是死细胞;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实验材料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也会死亡。‎ ‎【详解】观察叶绿体需要保持细胞活性,才能看到绿色的叶绿体,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分解,叶绿体结构不可见,A不符合题意;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需要制作临时装片,需要解离,而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故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不是在细胞活体状态下观察的,B符合题意;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因此用洋葱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需要保持细胞活性,C不符合题意;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需要细胞保持活性才能给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观察线粒体需要细胞保持活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实验开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 B. 图甲中漏斗液面不再上升时,b侧液体浓度大于a侧的 C. 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D. 图丙中细胞液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图甲中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的溶液浓度,且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会由于进入漏斗内的水分子多于进入烧杯内的水分子,而出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现象,随着玻璃管内液面的上升,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减小,故液面上升的速率减小,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后,液面高度差不在发生变化。‎ ‎【详解】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水分进入漏斗的多,A正确;由于最后在高度差和浓度差的共同作用下,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达到了平衡,所以图甲中漏斗液面不再上升时,b侧液体浓度仍大于a侧的,B正确;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半透膜结构的是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C正确;图丙细胞接下来可能会继续失水,也可能会吸水,也可能是处于质壁分离的平衡状态,所以不能判断图丙中细胞液的吸水能力的变化情况,D错误。  故选D。‎ ‎21.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C.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的M值将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甲:酶浓度一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2、图乙:该曲线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升高,超过35℃后,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5℃左右。  3、图丙:该图反映的是不同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PH升高,反应速率升高,超过8后,PH升高,反应速率降低,该酶的最适宜PH是8左右。‎ ‎4、图丁: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延长,氨基酸达到一定量不在增加,说明底物消耗完了。‎ ‎【详解】甲图表明,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此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A正确;超过最适温度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故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使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0.9~1.5,与图示中最适PH为8.0左右不符,C错误;丁图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曲线,温度降低后酶的活性降低,底物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但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总量不变,即M值不变,D正确。‎ 故选C。‎ ‎22.下列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B. 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存在着大量的ATP D. 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生物体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的,P表示磷酸基团。‎ ‎【详解】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大量的ATP,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的结合生成水的过程,故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B正确;ATP在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少的,细胞通过ATP和ADP的快速转化保证能量的供应,C错误;ATP中的A表示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的,故1分子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23.下列选项中,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可以无限制增殖 B. 癌细胞可以转移是因为其表面糖蛋白的含量减少 C. 只有癌细胞里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 长时间的食用腌菜和泡菜,易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形成连续增殖的癌细胞。‎ ‎【详解】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A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含量减少,使其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可形成癌细胞,C错误;长时间的食用腌菜和泡菜,导致体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偏高,部分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形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易导致癌细胞的产生,D正确。‎ 故选C。‎ ‎2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②‎ B.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③‎ C.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①②和①③‎ D. 反应③④没有氧气的参与,故不会消耗〔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装置一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装置内的CO2,则装置内气体变化只是由O2体积变化引起的;装置二中清水对气体没有影响,则装置内气体变化是由O2、CO2变化共同引起的。右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图,①②是有氧呼吸过程,①③或①④是无氧呼吸过程,其中①③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进行。‎ ‎【详解】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消耗了氧气,而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可说明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与放出的CO2体积相等,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却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知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根据分析可知,①②为有氧呼吸过程,A正确;若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不消耗氧气,而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大于氧气消耗的体积,综合分析可知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而①③为无氧呼吸过程,B正确;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消耗了氧,而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消耗氧气的体积,综合分析可知,酵母菌既进行了有氧呼吸又进行了无氧呼吸,而①②为有氧呼吸过程,①③可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C正确;③④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均消耗还原氢,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5. 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2.5 mg B. 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 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答案】D ‎【解析】‎ 黑暗中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代表呼吸速率,光下测定的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是净光合速率,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5=17.5(mg),2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3×5=15(mg),A正确;在20 ℃时,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分别是5×10×14=36(mg)、2×10×14=6(mg),前者比后者多30(mg),B正确;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积累氧气4×4.8=19.2(mg),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消耗氧气1×19.2=19.2(mg),氧气变化量为0,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名师点睛】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1)呼吸速率 ‎①概念: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 ‎②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或吸收的O2量。‎ ‎③测定条件:黑暗条件下。‎ ‎(2)表观(净)光合速率:光照下测定的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 ‎(3)实际(总)光合速率:植物在光下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速率。计算公式=表观(净)光合速率+呼吸速度。具体可表示为:实际光合速率=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呼吸释放CO2的速率或实际光合速率=释放O2的速率+呼吸消耗O2的速率。‎ ‎(4)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如下表):‎ 真正光合速率 ‎ O2产生(生成)速率或叶绿体释放O2量 ‎ CO2固定速率或叶绿体吸收CO2量 ‎ 有机物产生(制造、生成)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O2释放速率 ‎ 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 ‎ 有机物积累速率 ‎ 呼吸速率 ‎ 黑暗中O2吸收速率 ‎ 黑暗中CO2释放速率 ‎ 有机物消耗速率 ‎ ‎(5)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①当净(表观)光合速率>0时,植物积累有机物而生长;‎ ‎②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 ‎③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植物将死亡。‎ 由图乙可看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应为净光合速率的至高点,而非真正光合速率的至高点。‎ ‎26.草莓是盐敏感植物,盐胁迫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 不同盐胁迫对草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处理 叶绿素a ‎(100 mmol/L)‎ 叶绿素b ‎(100 mmol/L)‎ 对照组 ‎1.276‎ ‎0.678‎ NaCl ‎1.110‎ ‎0.551‎ CaCl2‎ ‎1.078‎ ‎0.536‎ ‎(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 ‎(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________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减少。‎ ‎(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________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阶段。其中_______溶液的影响更大。‎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溶解度 (3).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叶绿素) (4). ATP和[H](NADPH) (5). CO2的固定(吸收) (6). 暗反应 (7). CaCl2‎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碳(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孔导度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中CaCl2溶液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更大。‎ ‎【详解】(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基粒)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的速率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快,反之则慢。 (2)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两种盐胁迫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吸收光能减少,使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从而为碳(暗)反应C3的还原提供的ATP和[H](NADPH)少,使暗反应速率减慢。 (3)根据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气孔导度降低, CO2进入减少,使CO2的固定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暗反应)阶段。由图可知,CaCl2液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下降的幅度更大,故CaCl2液对暗反应的影响更大。‎ ‎【点睛】本题考查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27.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盛有适宜培养液的两支试管中,1试管和2试管的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上图曲线1、曲线2。请分析回答:‎ ‎(1)测定净光合速率除了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测定____________吸收量。‎ ‎(2)据图可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CO2浓度为0.05%),实验结果见上表。请根据预实验结果,分析并设计探究实验思路:‎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②同时,还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③预实验中温度为_________℃时,光合速率最大。此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 ‎【答案】 (1). CO2 (2). CO2浓度 (3). 光照强度 (4). 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5). 温度 (6). 光照强度 (7). 小球藻的数量 (8). 40 (9).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 (1)净光合速率属于因变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测定,除了测定O2释放量外,还可以测定CO2吸收量。  (2)分析图表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温度,显然自变量为温度,而因变量是O2的释放速率。对温度的设置要注意参照题中给出的预实验,注意找出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中的“拐点”所对应的温度。‎ ‎【详解】(1)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或者是测定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  (2)据图可知,C点与D点都处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但1号试管比2号试管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高的1号试管净光合速率高于二氧化碳浓度低的2号试管,所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EF段两条曲线重合,随着台灯和试管间距离的加大,曲线1和曲线2表示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所以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F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其含义是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3)①分析图表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温度,故自变量为温度,探究最适温度时需要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可用水浴锅控制好温度。‎ ‎②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氧气的释放速度,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光照强度和小球藻的数量等无关变量,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预实验结果中,40℃时,氧气释放量最多,光合速率最大,叶绿体中ADP的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DP的利用在类囊体薄膜上,故ADP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28.如图表示雄性果蝇(2N=8)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EF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_段,且在______段细胞内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3)CD段时,H的值为______.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DNA数会比H值______(大/小/相等)。‎ ‎【答案】 (1). 4 (2). 8 (3). CD (4). EF (5). 1/2 (6). 小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例值H(H=染色体数/核DNA含量) 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其形成原因是S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可表示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其形成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详解】(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CD段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干信息“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EF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有8对同源染色体。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即图中CD段。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EF可表示减二的后期、末期,故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EF段。  (3)由以上分析可知,CD段时,H的值为1/2。此时,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含量的值会比H值小。‎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9.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 ‎(2)在F2中高茎紫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种和________种。其中矮茎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矮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 将F2中的矮茎紫花植株选出,自交得F3,则F3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一 (2). F2中高茎∶矮茎=3∶1 (3). 8 (4). 5 (5). 3/7 (6). 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5:11‎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研究对象是一对相对性状。  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研究对象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要求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能彼此独立遗传,这是基因自由组合的前提。每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3.根由题意知: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为“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所以紫花:白花=9:7,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是两对等位基因。‎ ‎【详解】(1)由分析可知,亲本为纯合高茎和纯合矮茎植株杂交,子一代均为高茎,子一代自交的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因为“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所以紫花:白花=(162+54):(126+42)=9:7,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基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合白花杂交出现紫花(A_B),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故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Dd,因此F2‎ 的高茎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8种基因型,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共5种基因型。其中矮茎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矮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4×1/4×1/4+1/4×1/4×1/4+1/4×1/4×1/4)÷(1-3/4×3/4)×1/4=3/7。‎ ‎(3)F1的基因型是AaBbDd,F2中的矮茎紫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2:2:4,自交所得F3中表现为矮茎紫花的为:1/9×1+2/9×3/4×1×1+2/9×1×3/4×1+4/9×3/4×3/4×1=25/36,故矮茎白花所占比例为1-25/36=11/36,即F3中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5:11。‎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解准确作答。‎ ‎30.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实验目的 A 杨树根永久装片 ‎--------‎ 高倍镜的使用 B 新鲜的菠菜叶片 无水乙醇、SiO2、层析液 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 C 糖尿病人的尿液 斐林试剂 观察特定颜色 D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表示B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呈现为____________ 色,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复实验观察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D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呈_____________形;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下列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B时期染色体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D (2). CaCO3 (3). 防止研磨时色素(叶绿素)被破坏 (4). 蓝绿色 (5). 红光和蓝紫光 (6). 砖红色 (7). 蓝色 (8). 正方 (9). ADBC (10).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运动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中层析带,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则滤纸条上从左到右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分析细胞分裂图,A细胞两出现,两消失,为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C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D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1)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的细胞形态越大,图中视野D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视野最暗的是D。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 等,故B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CaCO3,其作用是防止研磨时色素(叶绿素)被破坏。滤纸条从左向右的色素带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故图中的色素带c为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为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与斐林试剂不反应,颜色为斐林试剂的颜色,即蓝色。  (4)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期;分析题图,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末期,D为有丝分裂中期,根据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期可以排顺序为ADBC。B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分裂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