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彬州市阳光中学 、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7月)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彬州市阳光中学 、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7月)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考试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 )‎ A. 大脑 B. 神经细胞 C. 大脑皮层 D. 神经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试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冥思苦想,参与这一活动的主要是大脑皮层。‎ ‎【详解】参与思考活动的最小结构是神经细胞,故选B。‎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脱氧核苷酸各部分连接关系的是( )‎ A. 磷酸一核糖一碱基 B. 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碱基 C. 磷酸一碱基一脱氧核糖 D. 脱氧核糖一磷酸一碱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详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据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淀粉主要组成元素:C、H、O;②葡萄糖主要组成元素:C、H、O;③脂肪 主要组成元素:‎ - 23 -‎ C、H、O;④磷脂的 主要组成元素:C、H、O、N、P; ⑤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 ⑥核酸。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核酸的主要组成元素:C、H、O、P、N。‎ ‎【详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矿质元素氮和磷被植物吸收后随水分运输到茎和叶,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而磷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磷脂,淀粉、葡萄糖和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氮和磷。‎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和单位以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识记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距离大小。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获得最大倍率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知识: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向量,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目镜越长,放大的倍率就越低。物镜越长,放大的倍率越大。 最大倍率的观察效果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大,因此应选用最大物镜②和最大目镜③,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距离大小应是近即⑤ ‎ ‎【详解】A、①是低倍物镜,不符合题意,A错误;‎ B、④是低倍目镜,不符合题意,B错误;‎ C、②是最大物镜和③是最大目镜,故该组合能获得最大倍数,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距离大小应是最近即⑤,C正确,‎ D、④是低倍目镜,与题干部分不符,D错误。‎ 故选C。‎ - 23 -‎ ‎【点睛】‎ ‎5.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太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C.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太湖中所有的鱼”,是由多种鱼类组成的一个群体,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B错误;病毒不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解种群的含义,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误将“太湖中所有的鱼”看作是一个种群。‎ ‎6.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大约有20种,它们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中多肽片段含有5个完整的氨基酸,但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都是-CH3,还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都是-H。‎ - 23 -‎ ‎【详解】肽键的结构式为-CO-NH-,图中多肽含有4个完整肽键,而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所以图中含有5个氨基酸,它们的R依次是-CH3、-H、-CH3、-CH2CH3、-H,由此可见,该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5个,3种。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 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 该蛋白质共有121个肽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多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在形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根据题图,氨基和羧基总数都是17个,R基上羧基有15个,则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个,A错误;‎ B. 由题意可知,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目+肽链数,可得肽链数=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目=17-15=2个,B正确;‎ C. R基上的氨基数=氨基总数-肽链数=17-2=15个,C错误;‎ D. 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个,D错误。‎ ‎8.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载体也可运输葡萄糖 - 23 -‎ B. 骨骼肌收缩与血红蛋白有关而与结构蛋白无关 C. 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能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D. 胃蛋白酶从胃腔进入小肠后其催化活性将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能正确辨析蛋白质的各种功能及实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 在细胞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的载体有专一性,肝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载体不可运输葡萄糖,A错误;‎ B、 骨骼肌收缩需要细胞呼吸产生能量,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而结构蛋白参与收缩过程,B错误;‎ C、激素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故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能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C正确;‎ D、胃蛋白酶在胃腔催化蛋白质的分解,其进入小肠后pH改变,会使其催化活性将降低,D错误。‎ 故选C。‎ ‎【点睛】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9.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能得到四种核苷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 - 23 -‎ 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正确;‎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DNA与RNA,其初步水解产物均是四种核苷酸,D正确。‎ 故选A。‎ ‎10.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知,共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则它们最可能是 A. 两个单链DNA分子,一个单链RNA分子 B. 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RNA分子 C. 三个单链RNA分子 D. 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两种核酸的比较:‎ 英文缩写 基本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详解】共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说明既有DNA也有RNA,DNA含有两条链,RNA含有一条链,3个核酸分子一共4条链,故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RNA分子。‎ 故选B。‎ ‎11.下列有关细胞中脂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23 -‎ B. 脂肪仅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C.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 磷脂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脂肪仅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 C.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C正确;‎ D.磷脂是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D。‎ ‎12.蓖麻种子的胚乳组织中的脂防含量为种子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脂防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进两转化为蔗糖、葡萄糖 B. 图乙中第7-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的下降有利于促进种子的萌发 C. 图乙中,前7天干重在增加,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 D. 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种子在萌发过程脂肪含量下降,葡萄糖含量会上升;乙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先上升再下降。 等量脂肪与糖类比较,脂肪的含O、H量更高。‎ - 23 -‎ ‎【详解】A、图甲中脂防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转化为蔗糖、葡萄糖,A正确;‎ B、图乙中第7-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的下降是因为无光合作用,且萌发过程中不断消耗有机物,B正确;‎ C、图乙中,前7天干重在增加是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的量大于种子萌发消耗糖类的量,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C错误;‎ D、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D正确。‎ 故选C。‎ ‎13.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不仅限制甜味食品摄入,而且对于米饭、馒头等主食也要定量,其原因是( )‎ A. 甜味食品、米饭、馒头都会使人发胖 B. 米饭、馒头含有大量的淀粉,食用过多增加肠胃负担 C. 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用后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使病人血糖浓度更高,加重病情 D. 米饭、馒头含能量太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糖尿病人体中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使人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等症状,为了防止出现高血糖的症状,糖尿病病人要限制糖类饮食。‎ ‎【详解】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用后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使血糖浓度更高,故糖尿病病人要限制糖类饮食,多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少食用一些糖类食物。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下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3 -‎ A.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 B. 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发生改变 C. 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 D. 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般来说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多,老熟的器官比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多;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A正确;‎ B、种子的鲜重在成熟过程中由于含水量降低的幅度大于干物质增加的幅度,因此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小而减小,B正确;‎ C、种子中水分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体自身的调节,C错误;‎ D、种子成熟期间干物质相对含量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下降,种子萌发时干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水的相对含量下降,D正确。‎ 故选C。‎ ‎【点睛】‎ ‎15.请判断下列几则广告用语,有几条在科学性上存在明显的错误(  )‎ ‎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 - 23 -‎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糖类的分类和分布、无机盐的功能、氨基酸的分类和分类依据、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综合性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①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①错误;‎ ‎②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错误;‎ ‎③20种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须氨基酸有8种,③错误;‎ ‎④钙不是微量元素,是大量元素,④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中的多糖,无机盐的功能,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分类和分类依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对生活中的广告用语进行分析鉴别的能力。‎ ‎16.水对生物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强度越小 B. 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抗性越大 C. 相同质量的糖类、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生成水最多的是糖类 D.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详解】A.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强度就越大, A错误;‎ B.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抗逆性越小,B错误;‎ C.相同质量的糖类、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生产水最多的是脂肪,C错误;‎ - 23 -‎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D正确。‎ 故选D。‎ ‎17.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明确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18.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根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①预期蛋白质分子结构组成→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②合成DNA,故选C。‎ ‎【考点定位】蛋白质工程 ‎【名师点睛】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而基因工程原则上能生产自然界原有的蛋白质。‎ ‎19.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 A.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需对基因进行操作 B.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 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答案】B ‎【解析】‎ - 23 -‎ ‎【分析】‎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区 别 原理 中心法则的逆推 基因重组 过程 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实质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蛋白质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基因的异体表达)‎ 结果 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联系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因为是对现有蛋白质的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所以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实现 ‎【详解】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A错误; B、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产生它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但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B正确;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也是分子水平操作,C错误; D、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故蛋白质工程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D错误。 故选B。‎ ‎20.科学家构建了含有大洋鳕鱼抗冻蛋白基因启动子和大鳞鲑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了大西洋鲑的细胞中,获得了生长速度加快的转基因大西洋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基因大西洋鲑体内抗冻蛋白明显增加 B.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 23 -‎ C. 大鳞鲑鱼生长激素基因不能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 D. 转基因大西洋鲑生长激素含量增加导致生长速度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转基因大西洋鲑体内抗冻蛋白有所增加,但是不会明显增加,A错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大鳞鲑鱼生长激素基因能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C错误;转基因大西洋鲑生长激素含量增加导致生长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D。‎ ‎21.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生产人参皂苷干粉,应分别选用的编号是 A. ④② B. ③② C. ③④ D. ④③‎ ‎【答案】B ‎【解析】‎ 图中①为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胚状体,④为新植体。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因此,要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择编号③;要获得细胞代谢产物,应该培养到愈伤组织。因此,生产人参皂苷干粉,应该选择编号②,故B正确。‎ ‎2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23 -‎ B.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D. 草莓、马铃薯等脱毒苗的培育成功表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详解】A、愈伤组织形成时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 ‎ 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 C、用花粉能培育成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 D、草莓、马铃薯等脱毒苗的培育采用了植物组织技术,而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明确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3.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甲(2N=P)和二倍体植物细胞乙(2M=Q)通过细胞融合形成杂种植物丙,植物丙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及其名称分别是 A. 2(P+Q)、二倍体 B. (P+Q)、二倍体 C. 2(P+Q)、四倍体 D. (P+Q)、四倍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倍体植物细胞甲(2N=P)和二倍体植物细胞乙(2M=Q)通过细胞融合形成杂种植物丙,植物丙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二者之和P+Q,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 - 23 -‎ 对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的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类似于精卵结合,属于有性杂交技术,因此产生的后代相当于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应为四倍体。‎ ‎24.关于动物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活动或特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通常贴壁生长 B.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C. 细胞之间有接触抑制现象 D. 细胞的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贴壁生长,有接触抑制现象。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能存活传到40~50代,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株。细胞株传到50左右不能再继续传代,部分细胞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变细胞的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这部分细胞称为细胞系。‎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贴壁生长,A正确; ‎ B、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增多的过程,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正确;‎ C、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C正确; ‎ D、原代培养的细胞具有继续增殖能力,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传代培养过程中,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改变,成为不死性的细胞,D错误。‎ 故选D。‎ ‎25.精子的变形过程中( )演变为精子的尾 A. 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变形过程中,细胞核为精子头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在尾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直至脱落。‎ ‎【详解】A. 高尔基体发育成精子的顶体,故A错误;‎ B. 细胞核变成精子的主要部分,故B错误;‎ C. 内质网等变成原生质滴,故C错误;‎ D. 中心体演变成精子的尾,故D正确。‎ 故选D。‎ - 23 -‎ ‎26.在下列哪种溶液中可以完成体外受精( )‎ A. 在一定浓度的肝素的溶液中 B. 在盐溶液中 C. 在获能溶液或受精溶液中 D. 在一定浓度的血清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注意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和受精等几个这个注意步骤。其中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受精的过程。‎ ‎【详解】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都能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精子和卵子一般要放在培养液滴内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受精。‎ 故选C。‎ ‎27.卵子受精的标志是( )‎ A. 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B. 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 精子接触卵细胞膜 D. 精子头部入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 ‎【详解】A、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A正确;‎ B、顶体反应属于受精过程,不是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B错误;‎ C、精子接触卵细胞膜属于受精过程,不是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C错误;‎ D、精子头部入卵属于受精过程,不是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D错误。‎ 故选A。‎ ‎【点睛】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 ‎28.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的原则 - 23 -‎ A. 经济效益最大化 B. 循环经济 C. 生态效益最大化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建设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即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详解】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物质循环再生原则,故选B。‎ ‎29.珊瑚虫与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生产力,得益于实现了“1+1﹥2”的“( )原理”。‎ A. 物质循环再生 B. 生物多样性 C. 系统整体性 D. 协调与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详解】珊瑚虫与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分析可知,实现了系统整体性的原理,故选C。‎ ‎30.“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 其手段之一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原理”有关。‎ A. 物质循环再生 B. 生物多样性 C. 系统整体性 D. 协调与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 - 23 -‎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学生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解题。‎ ‎【详解】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当成资源重复利用,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有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_____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2)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2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_。‎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65℃水浴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现象的是________溶液。‎ ‎(3)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艾滋病病毒等样品,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后忘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 ‎ ‎①含有水、DNA、RNA、糖原及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 ‎②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肽聚糖(糖类与蛋白质结合面成的化合物)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③只有DNA和蛋白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双缩脲试剂 (2). 稀蛋清 (3). 淀粉酶溶液 (4). 斐林试剂 (5). 等量淀粉溶液 (6). 淀粉酶 (7). 小白鼠组织 (8). 乳酸菌 (9). T2噬菌体 ‎【解析】‎ ‎【分析】‎ 多肽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1)双缩脲试剂可以将上述溶液分为两组,发生显色反应的为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不发生的是葡萄糖和淀粉,然后通过斐林试剂将葡萄糖区分出来。‎ ‎(2)淀粉酶溶液可以与淀粉溶液反应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不会有上述现象。‎ - 23 -‎ ‎(3)①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故为小白鼠组织;②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故为乳酸菌;③T2噬菌体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 ‎【点睛】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 ‎3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1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c是构成a的一种元素,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构成HIV的丙是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合成的,b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在人体细胞内,a有___________种,细胞中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___种。‎ ‎(3)利用___________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图1中甲、乙在细胞中的分布。图1中的甲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2中m为碱基T,则图2所示结构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核糖体 (2). (3). 8 (4). 8 (5). 甲基绿、吡罗红 (6).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或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解析】‎ ‎【分析】‎ DNA与RNA结构区别 元素组成 ‎ C、H、O、N、P 分类 ‎ 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 ‎ ‎ 核糖核酸(RNA单链)‎ 单体 ‎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成分 磷酸 ‎ H3PO4 ‎ - 23 -‎ 五碳糖 碱基 脱氧核糖 ‎ 核糖 ‎ A、G、C、T ‎ A、G、C、U ‎ 功能 ‎ 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 ‎ 存在 ‎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甲基绿)‎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吡罗红) ‎ 题图1分析:a表示核苷酸,b表示氨基酸,c表示P元素;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 ‎【详解】(1)图1的丙是蛋白质,是在中构成HIV的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的,b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2)a为核苷酸,在人体细胞内,a有8种,细胞中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分别为5种碱基,两种五碳糖和一种磷酸。‎ ‎(3)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图1中甲DNA、乙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主要在细胞核中,乙主要在细胞质中。DNA中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主要原因是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或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具有存储大量遗传信息的能力。‎ ‎(4)若图2中m为碱基T,因为T是DNA特有的碱基,故图2所示结构的中文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点睛】掌握核酸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辨析DNA和RNA在结构上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33.中药材半夏中的半夏凝集素(PTA)具有高效复合抗性,研究人员将PTA基因转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后,积累的PTA 蛋白能够帮助烟草防治鳞翅目害虫。回答下列问题: ‎ ‎(1)构建PTA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PTA基因的首端插入__________,该序列在转录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目的基因的监测和鉴定,重组质粒上还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 ‎(2)将PTA 基因导入烟草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时,不宜使用农杆菌转化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除了农杆菌转化法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还有_________。‎ ‎(3)为了检测PTA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检测到PTA 基因成功导入了叶绿体基因中,但是烟草未获得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启动子 (2). 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 (3). 标记基因 (4). 农杆菌转化法会将PTA基因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5). 基因枪法 (6). DNA分子杂交 (7).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 PTA基因在烟草叶绿体中无法正常表达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表达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目的基因的表达与检测。‎ ‎【详解】(1)构建表达载体时,需在目的基因首端插入启动子,在转录时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结合启动转录过程;为了便于目的基因的监测与鉴定,重组质粒上还应该有标记基因。‎ ‎(2)农杆菌转化法会将PTA基因整合到核基因组中,而题干要求将PTA 基因导入烟草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除了农杆菌转化法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还有基因枪法。‎ ‎(3)为了检测PTA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需要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检测到PTA 基因成功导入了叶绿体基因中,但是烟草未获得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能力,其原因可能是PTA基因在烟草叶绿体中无法正常表达。‎ ‎【点睛】目的基因的检测可以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成功导入,或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蛋白质是否成功表达。‎ ‎34.细胞融合技术已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请根据有关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融合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植物细胞,以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不能在低渗溶液中进行,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融合的标志是_________。‎ ‎(3)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通常选择骨髓瘤细胞和_______________‎ - 23 -‎ 细胞融合,原因是骨髓瘤细胞具有_______的特点,细胞融合后要置于选择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以除去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 电击法、离心、振动等 (3).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4). 原生质体吸水涨破 (5). 形成新的细胞壁 (6). 浆 (7). 无限增殖 (8). 非杂交瘤细胞 ‎【解析】‎ ‎【分析】‎ 细胞融合技术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理;植物细胞需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进行细胞融合。‎ ‎【详解】(1)细胞融合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电击法、离心、振动等。‎ ‎(2)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前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获取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不能在低渗溶液中进行,目的是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植物细胞融合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 ‎(3)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通常选择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可无限增殖,而浆细胞可产生抗体;细胞融合后要置于选择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以除去非杂交瘤细胞。‎ ‎【点睛】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需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5.《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现实。2017年底,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科学院诞生(过程如图所示), 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 ‎(1)①需将MⅡ中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一并吸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进行后续操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常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重组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是因为受体对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重组胚胎干细胞理论上可获得无数克隆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需要对胚胎分割,尤其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应注意 - 23 -‎ ‎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获得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 (2). 去核卵母细胞细胞质可激发移植细胞核的全能性 (3). 显微注射法 (4). 胚胎发育 (5). 重组胚胎没有排斥 (6). 胚胎干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7). 对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8). 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解析】‎ ‎【分析】‎ ‎①显微操作去核,②体细胞核移植,③胚胎移植,④胚胎发育。‎ ‎【详解】(1)将MⅡ中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一并吸出,目的是获得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选择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去核卵母细胞细胞质可激发移植细胞核的全能性。‎ ‎(2)体细胞核移植常通过显微操作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④表示胚胎发育的过程。‎ ‎(3)重组胚胎在受体内能够存活,是因为受体对重组胚胎没有排斥.‎ ‎(4)利用重组胚胎干细胞理论上可获得无数克隆猴,这是因为胚胎干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5)如果需要对胚胎分割,尤其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应注意对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点睛】移植细胞核的全能性需要MⅡ中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来激发。‎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