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烈面中学学校高二下期期中学考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30每题一分,30-40每题两分) 1.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 A.包埋法固定操作最简单 B.包埋法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 C.包埋法固定化具有普遍性 D.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2.灭菌的标准是( ) A.杀死所有的细菌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C.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D.使病原菌不生长 3.下列各项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 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 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 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4.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种类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5.一学生拟检测盒装牛奶是否被污染,在无菌条件下将牛奶稀释液 0.1mL 滴在培养基上,选择的涂布工具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C.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D.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7.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图一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8.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以营造无氧环境 B.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C.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9.关于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区域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要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第一区和最后一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D.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10.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 1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过程中,制备标准显色液和对滤液起净化作用用到试剂分别的是 A.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铝溶液 C.氯化镉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铝溶液 12.下列不是细菌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的是 A.灼烧接种环 B.高压灭菌 C.于超净工作台操作 D.靠近火焰 13.图所示的酶固定化技术中属于包埋法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15.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A.兼氧、无氧、有氧、无氧 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 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 D.无氧、有氧、无氧、有氧 1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决定种群密度 B.将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约K/2 C.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增加速率不成正比 D.种群数量增加时,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1 1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获得充足的氧气 B.参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中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 C.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 D.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1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吲哚乙酸、乙酸、2,4-D均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B.喷施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蔬菜水果的储存保鲜 C.用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可产生无籽西瓜 D.播种前将小麦种子浸泡一段时间,有利于胚释放脱落酸促进萌发 19.下列对HIV和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被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不会感染HIV B.HIV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 C.2018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D.与已感染HIV但未发病的人发生性行为没有感染风险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 2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22.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⑦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⑥过程可合成ATP并伴随热量的释放 B.若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则①和②的速率大致相同 C.碳元素沿着甲→丙→丁的传递不消耗生物体的能量 D.③、④、⑦过程中碳元素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 23.近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存有能在一定阶段内抵御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输注到患者体内进行临床治疗,开展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 B.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病毒后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C.“血浆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D.“血浆疗法”的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 24.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B.溶解度高的 C.相对分子量小的 D.所带电荷多的 25.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某些条件下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 B.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 C.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26.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 B.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 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2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慢 C.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丁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 D.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28.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1酶和Cx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B.通过连续划线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直接获得单菌落 C.可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选择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将一直增加 29.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的路径不同而得以分离 B.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 C.大分子物质后被洗脱出来,小分子物质先被洗脱出来 D.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30.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下列关于发酵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由青霉的菌丝构成的 B.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该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D.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乳酸菌大量增殖形成的 31.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B.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 C.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添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D.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 32.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对于样品的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洗涤时离心速度过高、时间过长,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B.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C.洗涤过程中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33.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污染,在处理葡萄时应先除去枝梗再冲洗 B.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C.果酒制作所需要的酵母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D.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酸味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乳酸 34.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 3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大白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B.通过连续划线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培养后获得单菌落 C.可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鉴别尿素分解菌 D.C1酶、Cx酶两种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36.下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醋的制作,后用于果酒的制作 B.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b C.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反应场所不同 37.α淀粉酶被固定在污水处理器中,以便不断水解废水中的淀粉。这种对酶的利用方式,其优点是( ) ①可连续反应 ②易回收 ③可重复利用 ④酶的产量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8.菌株甲为大肠杆菌的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乙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分别受a、b基因控制,在基本培养基(M)上不能生长,但可在添加相应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将上述两菌株的菌液混合一段时间后,从中筛选出4种菌株,4种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见表。 菌株 培养基 M M+Met M+Thr M+Met+Thr 菌株Ⅰ - + - + 菌株Ⅱ - - - + 菌株Ⅲ - - + + 菌株Ⅳ + + + + 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菌株甲可能缺少合成甲硫氨酸的酶 B.菌株Ⅰ和菌株Ⅲ分别为菌株甲和菌株乙 C.菌株Ⅱ和菌株Ⅳ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b、AB D.菌株Ⅳ一定来自菌株甲或菌株乙的基因突变 39.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固定化酶可以反复使用,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无影响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固定化细胞含有多种酶,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40.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所有平板进行计数,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 C.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个 D.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没空一分,41(3)第5、7小问41(4)第2小问2分) 41.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 (3)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四类,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 (4)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 42.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时若要提高产量,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家庭酿酒过程中不必对发酵瓶严格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红葡萄酒具有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其中的红色物质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2为某同学制作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简图,则集气管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则造成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3.近年来城市修建了一些人工湖泊以改善环境,但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N、P等元素大量流入,湖泊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一些湖泊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鳙鱼和以水草为食的草鱼对该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1)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_有限。 (2)该湖泊修复后,有水草、藻类、草鱼、鳙鱼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食物网由_________交织而成,它反映了群落中_________的关系。请完善该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___。 (3)为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需研究湖泊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从湖泊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并密封。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__________,若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白瓶溶氧量为B mg•L-1,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L-1•d-1。 (4)为确定鳙鱼和草鱼的投放量,还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为保证鳙鱼和草鱼成活率,应捕杀______________。 (5)投放鳙鱼和草鱼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_______的目的。 (6)鳙鱼和草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可以通过合理密养、立体养殖增加渔业产量。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请分析回答有关微生物及其应用的问题: Ⅰ、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图1)。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微生物M,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__。(填编号)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2)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酶活性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比较图2中的三种工艺,最好选择_________ 工艺。 Ⅱ、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3)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使用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4)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要倒置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5)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别取0.1mL已稀释了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个。 (7)噬菌斑(如图4 )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图5)。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多选) A.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 45.猕猴桃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制成猕猴桃果汁、果酒等。下图为生产猕猴桃果汁和果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 (1)在生产猕猴桃汁的流程中,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在压榨前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处理1小时。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生成________。 (2)猕猴桃汁在保藏期的某阶段会产生酚类物质导致果汁褐变或二次浑浊,后来人们发现,漆酶能有效降解酚类物质,使果汁澄清。将漆酶应用于果汁澄清的过程中,可采用交联法固定该酶,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工业上固定化酶的方法还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________等。 (3)制作好的果汁也可继续用于猕猴桃酒的生产。在进行发酵前需要在猕猴桃汁中接入的菌种是________,同时添加适量蔗糖,主要目的是________。在发酵时,当出现________现象,即表示发酵完毕。 (4)当主体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续贮藏,此时为了防止“酒液”变酸,加入容器中“酒液”的量应为________(A.注满 B.2/3 C.1/3 D.无特殊要求〉,以保证果酒的品质。 生物参考答案 1-5:DBDDB 6-10:DDADC 11-15:BBBAD 16-20:CDADD 21-25:BDAAD 26-30:DBCCC 31-35:DABCB 36-40:DCDAD 41. 纤维素 葡萄糖 红色 透明圈 氮源和无机盐 不能 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没有琼脂)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粉 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42.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等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红葡萄皮中的色素 防止杂菌污染 CO2 装置密闭不严 除去水中溶解氧和微生物 盐的用量 12 43.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食物链 捕食 溶氧量 B-C 捕食对象/被捕食者/食物/上一营养级/水草、藻类和浮游动物 天敌/捕食者/下一营养级/鳜鱼 比例/相对大小 水质 充分利用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群落对资源的利用能力)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4.B 酶的固定化 C ④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的培养基中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 防止冷却过程中凝结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5.6×108个 ABC 45.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 可重复利用,易与产物分离 包埋法 酵母菌 提高果酒的酒精度或甜度(含糖量) 停止产生气泡 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