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1.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答案】B ‎【解析】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名师点睛】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 ‎2. 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A. 果树的整枝修剪 B. 摘心促进侧芽发育 C. 无子果实的发育 D. 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答案】D ‎【解析】果树的整形修剪,降低生长素在侧枝的分布,促进侧枝生长,A正确;摘心,即去除顶端优势,降低生长素在侧枝的分布,促进开花结果,B正确;无籽果实的获得:在未传粉之前,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得到无子番茄,C正确;嫁接与植物激素无关,D错误。‎ ‎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答案】A ‎【解析】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正确;细胞外液中含有葡萄糖,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细胞外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细胞外液中含有氨基酸,故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D错误。‎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4. ‎ 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 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B. 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C. 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 D. 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答案】D ‎【解析】大量运动后,血液中葡萄糖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即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故选D。‎ ‎5.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 ‎②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增强 ‎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 ‎④尿的排出减少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从而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平衡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 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了生长,这说明虫蛀的部位是( )‎ A. 种子 B. 外果皮 C. 中果皮 D. 内果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果实的过程中,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正在发育的桃 子被虫蛀而停止生长,说明被虫蛀的是发育中的种子,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 的生物现象的能力。‎ ‎7. 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 )‎ A.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B.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C.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 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茎向光生长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导致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茎的向光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 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 B. 顶端优势 C. 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 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向光侧,背光侧都是促进,A错误;顶端优势是顶芽促进生长,侧芽抑制生长,B正确;生长旺盛的部位只有促进生长,C错误;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不能说明高浓度抑制生长,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a直立生长,A错误;c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错误;d若果只转动盒子,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发育与生长素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细胞分裂素调节的 B.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导致产生顶端优势 C. 植物在太空中其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失去了两重性和根的向地性 D. 农业生产上,常在花蕾期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生的雌蕊柱头获得无子果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三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杂交,二倍体的花粉刺激子房合成大量生长素,而这些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细胞分裂素调节的,A正确;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的运输给侧芽部位,导致侧芽生长素过高,抑制了侧芽生长,B错误;植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失去了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依然存在,C错误;花蕾期是指从现蕾开始到大部分花朵开放的这段时间,当花朵处在花蕾期时,雌雌蕊有可能已经被授粉,所以,应在花蕾前期,去雄并用一定浓度的生长激素处理。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熟悉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11. 山东省农科所一位研究员曾发表一篇题为《慎用除草剂》的文章,一般不要在使用过除草剂2,4-D丁酯的麦茬地里种植秋花生和大豆。其主要原因是( )‎ A. 2,4-D丁酯会对秋花生和大豆造成严重污染 B. 土壤残留的2,4-D丁酯会抑制秋花生和大豆的生长 C. 土壤残留的2,4-D丁酯会使秋花生和大豆发生染色体变异 D. 土壤残留的2,4-D丁酯会促进脱落酸的形成,加快植物衰老 ‎【答案】B ‎【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高浓度能抑制甚至杀死双子叶植物。由于花生和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故使用过除草剂2,4-D丁酯的麦茬地里残留有较高浓度的2,4-D丁酯,会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因此不宜种植秋花生和大豆,故选B。‎ ‎1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 ⑤血浆蛋白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二氧化碳和氧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综上所述,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②③④⑤,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标准是存在于细胞膜以外、生物体以内的化学物质。‎ ‎13.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①错误;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中,②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多,③错误;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没有蛋白质水解酶,④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15. 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 )‎ ‎①胰岛素 ② 胰高血糖素③ 肾上腺素 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①错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②正确;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③正确;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没有直接的关系,④错误。因此,具有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故选C。‎ ‎16. 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 ‎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 ‎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 ‎ ‎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 ‎ ‎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 ‎ ‎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可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就会导致尿糖,①正确;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使血糖增高,如果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可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则出现尿糖,②正确;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无法从血液摄取糖,使血糖增高,如果超过肾脏重吸收阈值,则出现尿糖,③正确;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过高,刺激肝脏糖异生,糖原分解,使血糖增高,如果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则出现尿糖,④正确;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则组织细胞摄取糖减少,导致血糖增高,如果超过重吸收阈值,则出现尿糖,⑤正确;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会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影响下丘脑对血糖的神经调节,从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⑥正确.D正确。‎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的调节 ‎17. 糖尿病病情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尿液中葡萄糖与含氮量的比值。该比值越高,病情越严重,此时( )‎ A. 尿液中几乎没有尿素 B. 尿糖很高,蛋白质分解很少 C. 几乎不能利用糖,蛋白质分解加强 D. 细胞利用的糖很多,而合成的蛋白质很少 ‎【答案】C ‎【解析】尿糖的原因是糖代谢发生紊乱,不能正常分解提供能量,而这个时候机体的能量显然是分解脂类、蛋白质类得来的,因此是糖类几乎不能利用,而蛋白质利用过量,分解过量,故选C。‎ ‎18. 甲和乙的体重和体液情况相同。二者各吃了一份相同的高盐快餐,乙多喝了一瓶纯水。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循环系统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比乙低 B. 甲循环系统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比乙高 C. 两者抗利尿激素水平一样 D. 乙将比甲产生的尿少 ‎【答案】B ‎【解析】‎ ‎19. 关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排出的途径中,只有肾脏调节水的平衡 B. 通过线粒体的代谢过程不能提供水的来源 C. 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量是绝对相等的 D. 水排出的四条途径都能以水的摄入量调节水的排出量 ‎【答案】A ‎【解析】水可以通过肾、皮肤、肺和大肠排出。水排出的途径中,排汗、排便、呼吸这三条途径,无论摄入多少水,都是以比较平均的量在排出,只有肾脏排尿,则是喝水喝得多就排得多,喝得少就排得少,即只有肾脏能通过对水分的重吸收来调节水平衡,A项正确,D项错误;水的来源有食物、饮水和代谢水(线粒体中有氧呼吸、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等),B项错误;水平衡是指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大致相当,而不是绝对相等的,C项错误。‎ ‎【考点定位】水盐调节 ‎20. 当环境温度从35℃降至1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 增加、减少、不变 B. 减少、增加、不变 C. 减少、减少、降低 D. 增加、减少、降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从35℃降至15℃时,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在寒冷温度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由于体温不变,故体内酶的活性不变,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 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 A. 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 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 C. 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 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 ‎【答案】A ‎【解析】皮肤和汗腺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皮肤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散热,其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散热,当外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不能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只能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了解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和汗腺,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22. ‎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扦插繁殖 ‎23.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答案】C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名师点睛】本题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实验示意图”为依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抓住问题的实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并准确判断甲乙图中的A、B端何为生态学的上、下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4.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将培养在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B和D的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如下图所示。一周后,下列蚕豆幼苗最不可能发生弯曲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A不接受光照,也没有水平放置,不会出现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可能弯曲。‎ ‎2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 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 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A ‎【解析】不同器官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A错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顶端优势说明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生长素的浓度往往抑制根的生长,C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疏花疏果,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名师点睛】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①顶端优势 概念: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靠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解除:去掉顶芽,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就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0‎ ‎②根的向地性:由于根对生长素十分敏感,所以当植物横放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升高,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而远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生长快,于是表现为根的向地性。‎ ‎26. 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匀)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  )‎ A. 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来提供营养 B. 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 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D. 光照不均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答案】B ‎ ‎ ‎27. 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内,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玉米,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 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下生长 D. 根水平方向生长,茎水平方向生长 ‎【答案】D ‎【解析】‎ 把一株植物水平放在地面上,由于根、茎内的生长素受重力作用分布不均匀,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而在宇宙飞船中,水平放置的幼苗所受的微重力,对幼苗的生长几乎无影响,故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故选D。‎ ‎28.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故A错误。过氧化氢酶是细胞内的酶,故B错误。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载体一侧是细胞膜一侧是细胞内部,故C错误。吸收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分泌的激素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9.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个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液成分稳定时,内环境不一定处于稳态,因此可能会发生疾病,A错误;‎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的温度、PH相对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A.‎ ‎30. 人体内环境中所含物质的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 A. 营养物质类,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 B. 信号分子类,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 C. 代谢产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 D. 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氧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解:A、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31. 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uU/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65‎ ‎100‎ ‎153‎ ‎220‎ ‎420‎ A. 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越来越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越来越高,A错误;因为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需分解血糖氧化供能,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不断降低,但不会持续下降的,B错误;当血糖下降时,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同时促进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使人体内葡萄糖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为维持血糖浓度在相对平衡状态,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32. 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还常用上述两种试剂进行疾病的诊断。能够诊断的疾病是(  )‎ A. 糖尿病、肠炎 B. 糖尿病、胃炎 C. 肾炎、胃炎 D. 糖尿病、肾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肾炎的尿液中含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所以选D;胃炎和肠炎病人消化功能减弱,但尿液都正常。‎ 考点:本题考查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3. 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A. 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B. 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 C. 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D. 肾小管滤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答案】A ‎【解析】醛固酮通过调节肾小管对于Na+、K+来调节Na+/K+平衡的,而腹泻丢失的Na+不是由肾排出的,而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因此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故选A。‎ ‎34. 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 A. 甲状腺 B. 胰腺 C. 肾上腺 D. 脑垂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切除的腺体具有维持水盐平衡的功能,所以切除的最可能是肾上腺,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具有保钠泌钾、调节水盐代谢、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的作用,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肾上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5.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 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 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 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 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答案】D ‎【解析】在0.5小时饮水1升后,饮清水的人机体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机体的尿的生成量急剧上升,在1小时后,尿的生成速率达到峰值;饮生理盐水的人,体内的渗透压变化不大,机体总的排尿量少于饮清水的人,3小时后两曲线会再发生交叉或重叠。‎ 第Ⅱ卷非选择题 ‎36. 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①液为________,④液为__________,⑥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⑧_____________。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①④⑥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正常人④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物质。 ‎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如图所示中的[ ]_____液体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5)若该图为胰腺组织细胞模式图。胰岛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血浆中需要穿过_____ 层膜。‎ ‎【答案】 (1). 淋巴 (2). 血浆 (3). 组织液 (4). 内环境 (5). ④⑥ (6). 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⑥中的蛋白质含量少 (7). 7.35-7.45 (8). 缓冲(物质)或缓冲对 (9). ⑥组织液 (10). 0‎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①表示淋巴液,②表示毛细淋巴管,③表示毛细血管,④表示血浆,⑤表示血细胞,⑥表示组织液,⑦表示组织细胞,⑧表示内环境。‎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是淋巴液,④表示血浆,⑥表示组织液,⑧表示内环境;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图中的④和⑥。‎ ‎(2)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质,而⑥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少。‎ ‎(3)正常人④血浆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HCO3和HPO4)。‎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较低,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⑥组织液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5)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的,所以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到血浆中需要穿过0层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中各个液体的名称,并且弄清楚各种细胞生活的具体的液体环境。‎ ‎37. 利用萌发的玉米种子和胚芽鞘进行试验.‎ I.下图为萌发后的玉米种子。‎ ‎(1)图一为横放萌发的玉米种子, 其中的生长素主要来自芽的________和根的__________。‎ ‎(2)玉米种子萌发初期,淀粉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同时_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分裂加快;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的体积增大。‎ ‎(3)研究发现,根冠分泌物X可能影响根的生长。为探究其影响状况,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图二)所示。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根尖的生长状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无影响。‎ II.取玉米胚芽鞘ab段,设计实验如下图。‎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__________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__________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__________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答案】 (1). 顶端(分生组织) (2). 尖端(生长点或分生区) (3). 细胞分裂素 (4). 生长素 (5). 根尖向左弯曲生长 (6). 根尖向右弯曲生长 (7). 根尖不弯曲不生长 (8). 甲和丁 (9). 乙和丁 (10). 甲和丙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和运输,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及和题干和题图信息进行解答。‎ Ⅰ.(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根尖、发育中的种子等,萌发的玉米种子,其中的生长素主要来自芽的顶端(分生组织)根的尖端(生长点或分生区)。‎ ‎(2)淀粉酶促进淀粉水解,因此种子萌发初期淀粉酶活性增强;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细胞体积增大。‎ ‎(3)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根冠分泌物X对根的生长的影响,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X可能促进根生长,可能抑制根生长,也可能对根生长无影响。‎ ‎①如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则根尖向左弯曲生长;‎ ‎②如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根尖向右弯曲生长;‎ ‎③如分泌物X对根生长无影响,根尖不弯曲不生长。‎ Ⅱ.(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分析题图可知,甲→丁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与形态学上端接触的是甲和丁,因此一段时间后甲和丁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为了遵循实验设置的单一变量原则,在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特点时,应选用甲和丙或者乙和丁作为对照实验,但是后者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到实验设计严格遵守除形态学位置不同外,其它无关变量应该一致,通过这一原则即可确认Ⅱ(2)的答案。‎ ‎38.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 ‎(1)胰岛A细胞能分泌 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刺激Y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 ‎(2)从生命活动调节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________调节,其中①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②结构位于____________ 。‎ ‎(3)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_______ ,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是 ________ 。‎ ‎(4)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胰高血糖素 (2). 血糖含量降低 (3). 胰岛素分泌增加 (4). 神经 (5). 传入神经(纤维) (6). 下丘脑 (7). 肝脏(肝细胞) (8).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9). 神经递质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刺激X为血糖含量降低,通过①→②→③→胰岛A细胞过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素,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刺激Y为胰岛素分泌增加,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靶细胞上“受体”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 ‎(1)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刺激X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是胰岛素分泌增加。‎ ‎(2)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神经调节,其中①为传入神经纤维,②为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4)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浓度调节过程,根据图中的符号确定X、Y分别表示的刺激的种类,明确通过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为神经调节。‎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