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作业(湖北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作业(湖北专用)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作业 (湖北专用)‎ ‎1.(2019·山师附中模拟)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表现型比为1∶1∶1∶1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解析 可用分解组合法对选项逐一分析。A项中Ee×Ee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Ff×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EeFf×EeFf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9∶3∶3∶1。按此方法B项组合的后代比例为(3∶1)×(1∶1)=3∶3∶1∶1。C项为(1∶1)×(1∶1)=1∶1∶1∶1。D项为1×(1∶1)=1∶1。‎ 答案 C ‎2.(2019·山东潍坊模拟)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 解析 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一定是纯合子。‎ 答案 B ‎3.某动物只产生一种配子类型,则该动物为(  )‎ A.纯合子 B.杂合子 C.雄性个体 D.雌性个体 解析 该动物只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此动物一定是纯合子。‎ 答案 A ‎4.(2019·山东烟台模拟)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 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 解析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的实验需要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F1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错误;F1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由于性原细胞数量及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它们的数量没有一定的比例,B错误; 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YYRR)占1/9,C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答案 C ‎5.(2019·山东K12联盟)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376,黄色皱粒124,绿色圆粒373,绿色皱粒1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 B.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4‎ C.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有四种表现型 D.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中,r基因的频率为1/3‎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某人用黄色圆粒Y_R_和绿色圆粒yyR_的豌豆进行杂交,后代黄色∶绿色=(376+124)∶(373+130)≈1∶1,圆粒∶皱粒=(376+373)∶(124+130)≈3∶1,因此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A正确;F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4,B正确;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或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两者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2=4种,C正确;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或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中,Rr∶rr=(2/3)∶(1/3)=2∶1,因此r的基因频率=2/3×1/2+1/3=2/3,D错误。‎ 答案 D ‎6.(2019·山东德州模拟)‎ 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2YyRr∶2Yyrr∶1yyRr∶1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解析 依题意可知:子代中YY∶Yy∶yy=1∶2∶1,说明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Yy;子代中Rr∶rr=1∶1,说明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和rr。综上分析,双亲的遗传因子是Yyrr×YyRr,A、B、C均错误,D正确。‎ 答案 D ‎7.(2019·山东泰安模拟)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参与受精。请回答:‎ ‎(1)在做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做      处理,以避免自交或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 ‎(2)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后,共得16株植株,有9株表现为紫茎,有7株表现为绿茎,产生该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基因型AaBb和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填“相同”或“不相同”)。‎ ‎(4)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则子代植株中紫茎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5)用紫茎高秆(AACC)与绿茎矮秆(aacc)的植物杂交得F1,将F1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为1∶1∶1∶1,则F1中产生了    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中“        ”这一基本条件。‎ 解析 (1)在做杂交实验时,为了避免自交或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和套袋处理,且去雄要彻底。‎ ‎(2)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由于统计的后代数量较少,导致后代紫茎与绿茎比例为9∶7,而不是3∶1。‎ ‎(3)‎ 由于AB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而AB的卵细胞可以,因此用基因型AaBb和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 ‎(4)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1∶1,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1∶1∶1,则子代植株中紫茎抗病植株(A_B_)所占的比例=1/4+1/4×1/3+1/4×1/3=5/12。‎ ‎(5)用紫茎高秆(AACC)与绿茎矮秆(aacc)的植物杂交,F1基因型为AaCc,其测交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F1产生了4种基因型的配子;而测交后代的比例不是1∶1∶1∶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条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 (1)去雄和套袋 (2)子代样本数量太少 (3)不相同 (4)5/12 (5)4种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8.(2019·北京海淀模拟)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测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为:4高秆抗病∶1高秆易感病∶1矮秆抗病∶4矮秆易感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基因    (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断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若让F1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占    。‎ ‎(3)F1测交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的原因在于    (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作答)‎ 解析 (1)由题干分析可知,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杂交子一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是1∶1∶1∶1,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a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4∶1∶1∶4,因此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 ab=4∶1∶1∶4;让子一代自交,纯合子的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0×4/10×2+1/10×1/10×2=17/50,杂合子的比例是1-17/50=33/50。‎ ‎(3)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型为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Ab和aB是重组类型的配子,结果是测交后代出现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的重组类型。‎ 答案 (1)符合 不符合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不是1∶1∶1∶1,说明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2)AB∶Ab∶aB∶ab=4∶1∶1∶4 33/50‎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9.(2019·北京通州模拟)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 C.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 D.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4‎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昆虫长翅(R)对残翅(r),直翅(M)对弯翅(m)不适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只有4种,B错误;可以用测交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C正确;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9/16,D错误。‎ 答案 C ‎10.(2019·山东烟台模拟)‎ 某植物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种群中某一紫花植株与任意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紫花植株均占1/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得到子代全为紫花植株的亲本组合有两种 C.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的概率是1/4‎ D.种群中所有白花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紫花植株的概率是1/8‎ 解析 由于花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植株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假设该植物的花色由基因A、a与B、b控制,种群中某一紫花植株与任意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紫花植株均占1/4,说明亲本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得到子代全为紫花植株的亲本组合为AAbb与aaBB,AABB与aabb,即两种,B正确;该紫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AaBb的概率为,C正确;种群中所有白花植株中A、a与B、b基因频率未知,无法计算子代中紫花植株AaBb的概率,D错误。‎ 答案 D ‎11.(2019·山东名校联盟)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B.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 C.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两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解析 后胸正常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出现后胸异常、非卷翅,说明后胸正常对后胸异常是显性性状,卷翅对非卷翅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非卷翅占1/4,说明翅型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后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后胸正常,不会有后胸异常,由于子代出现后胸异常雌果蝇,因此控制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A错误,C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有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B错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答案 C ‎12.(2019·北京平谷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花有两性花(一朵花中同时有雄蕊和雌蕊)、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分别为雄花、雌花)、无性花(花中没有雄蕊和雌蕊)三种类型,花的三种类型同时受到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和b、D和d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类型、是否可育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组成 花的类型 是否可育 B_D_‎ 两性花 可育 B_dd 雄花 可育 bbD_‎ 雌花 可育 bbdd 无性花 败育 A.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植株杂交,应以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作母本 B.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育个体占15/16‎ C.该植物种群中基因b和基因d的频率会逐渐减小 D.两种单性花植株的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败育的后代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基因型为B_D_的植株是两性花,杂交时,既可以做父本,又可以做母本;而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是雌花,只能做母本,因此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植株杂交,应以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作父本,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做母本,A错误;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D_∶B_dd∶bbD_∶bbdd=9∶3∶3∶1,其中只有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不育,因此后代中可育个体占15/16,B正确;由于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是败育的,植物种群中出现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会死亡,导致该植物种群中基因b和基因d的频率会逐渐减小,C正确;两种单性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D_、B_dd,因此二者杂交,其后代中可能出现败育的后代(bbdd),D正确。‎ 答案 A ‎13.(2019·北京四中模拟)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某品系二倍体植物AA(2n=24)的花色基因(A-红花、a-白花)进行研究,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    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 ‎    过程。‎ ‎(2)‎ 在该品系中,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株育性正常。取该植株的体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数量为24条,但染色体的结构异常。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实验:‎ ‎①让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得F1;‎ ‎②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得到F2(假设F2的数量足够多);‎ ‎③统计F2中各花色的比例:‎ 若后代红花∶白花=    ,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 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    (填“能”或“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请画出F1可能的基因及染色体组成图像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原因。‎ 解析 (1)控制每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是成对存在的。已知A基因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正常开红花的二倍体纯合植物的基因型为AA,一个体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后,体细胞中含有4个A基因。可见,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4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过程。‎ ‎(2)依题意可知: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即绝大多数体细胞中含有三个A基因,该种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异常所致,多出来一个A基因的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第二种情况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况,即多出的A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则该植株能产生AA和A两种配子,白色品系植株(aa)只产生基因型为a的一种配子,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a和Aa,F1的基因及染色体组成图像如下图中的图1(基因型为Aa)、图2(基因型为AAa)所示。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有三种杂交组合,即AAa×Aa、AAa×AAa和Aa×Aa;因AAa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1∶1,Aa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所以这三种杂交获得的F2中红花∶白花均为3∶1。‎ 如果属于第二种情况,即多出的A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该植株能产生AA和A两种配子,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a和Aa,F1的基因及染色体组成图像如上图中的图3(基因型为Aa)、图4(基因型为AAa)所示。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有三种杂交组合,即AAa×Aa、AAa×AAa和Aa×Aa;因AAa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1∶1∶1,Aa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所以AAa×Aa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7∶1,AAa×AAa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15∶1,Aa×Aa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3∶1。‎ 综上分析,若后代红花∶白花=7∶1或15∶1,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因为图1与图2杂交以及图1、图2、图3的自交结果均为3∶1。‎ 答案 (1)4 DNA复制(染色体复制) (2)7∶1或15∶1 不能 多出的A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时,F1为图1和图2;多出的A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时,F1为图3和图4。其中图1与图2杂交以及图1、图2、图3自交结果均为3∶1,所以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