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葡萄糖 B.激素 C.氨基酸 D.DNA聚合酶 2.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 3.如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土,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4.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C.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別的物质 6.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 A.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 D.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8.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C.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形成 D.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9.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牛排尿量减少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猴子在水里玩耍 10.2018年1月5日媒体报道,屠呦呦团队在获诺贝尔科学奖两年后,又有突破性发现,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青蒿素(Art)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机构开展了青蒿素和地塞米松(Dex)抑制T细胞增殖的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B.青蒿素除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外,还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 C.达到200μmol·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 D.与低剂量处理比,25〜200μmol·L-1的Art和Dex的抑制率差异显著 1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 B.2,4-D C.细胞分裂素 D.IAA 12.下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箭头是③和④ B.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时,根表现出向地性 C.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顶芽 D.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对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1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C.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D.前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14.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B.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C.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1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16.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加快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不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7.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突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1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9.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B.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也可能形成森林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0.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小球藻 B.草鱼 C.硝化细菌 D.田螺 21.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b=h+d+f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C.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2.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中有机物可不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直接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属于信息传递 24.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 A.种群数量多,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 C.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 25.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屮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迠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总计50分) 26.(10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缝衣时,指尖偶尔受到针刺,会引起缩手反射,同时也会产生痛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指碰到针尖产生痛觉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 向的。 (2)针刺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导至 时会产生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3)与缩手反射有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由 组成。生病输液前需要做皮试,这时并未将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 的调控。 27.(10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和 实现的。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休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 28.(12分)近期,我国南、北方省份的流感确诊住院有所上升。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其中多数为乙型流感导致。 (1)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特有抗原,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 ,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 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毐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乙型流感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除产生相应抗体外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 。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受到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 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4)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29.(8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梢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你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 。 (2)另一向学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30.(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孝感某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某农庄一人工鱼塘(静水)一次性放养适量的鲢鱼苗(鲢鱼、青鱼、草鱼和鍵鱼合称“四大家鱼”,主要生活水层不同,鲢鱼在流动的水中才能繁殖),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家鱼生长。 (1)该鱼塘的所有鲢鱼、动植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的原因是 (2分)。 (2)该鱼塘鲢鱼的种群数量 (填“会”或“不会”)呈“S”型增长,原因是 。输入鲢鱼的能量,一部分 ,—部分 。 (3)人工鱼塘与天然湖泊相比, 稳定性低,输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 (“大于” “等于”“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量。 (4)四人家鱼混合立体饲养是提高池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四大家鱼分布属于群落的 结构,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混合立体饲养可以 。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个2分) 1—5DCDAD 6—10BDCBB 11—15DACBA 16—20ABAAA 21—25DCBAC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每空2分) (1)单 (2)大脑皮层 神经一体液调节 (3)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 27.(10分,每空2分) (1)负反馈调节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对而不全不给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高效(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8.(12分,每空2分) (1)T细胞 特异性 (2)记忆细胞(或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对而不全不给分) (3)淋巴因子 浆细胞 (4)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其中两点才给分,不全不给分) 29.(8分,每空2分) (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 图1中乙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则植物将弯向光源生长 (2)①c<a=b<d ②c<a=b=d 30.(10分,每空1分,除特殊标注外) (1)缺少分解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分) (2)不会 人工鱼塘为静水,鲢鱼不繁殖 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用于鲢鱼的生长发育 (3)抵抗力 大于 (4)垂直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