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南昌十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单选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有关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某植物体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不可能是多倍体 B. 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果实、种子较大,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 D.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使染色单体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下面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 基因型Abcd的生物含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3.下列有关生物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B. 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的移接属于基因重组 A.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 A. 杂交育种 B. 基因工程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5.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就是单倍体 B.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多倍体 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族中进行 B. 遗传病患者的父母或祖辈中一定有遗传病患者 C. 原发性高血压、哮喘病为多基因遗传病 D. 猫叫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均可以通过基因诊断来确定 7.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 C.联会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 8.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太空椒 ②无子西瓜 ③矮秆抗病杂交水稻 ④青霉素高产菌株 ⑤三倍体无籽西瓜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9.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 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 C. 一般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 D.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10.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体细胞有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Y型)患者的孩子,病因是 ( )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 D.无法判断 12.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 均为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B.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 均为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 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13.有关“低温诱导大蒜(二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 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 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14.分析下列所示的细胞图,它们所含有染色体组的情况是( ) A. D,G,H图细胞中都含有1个染色体组 B. C,F图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A,B图细胞中都含有3个染色体组 D. 只有E图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1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作用于氢键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某基因数目占其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即为该基因的基因频率 B. 人类用杀虫剂消灭农业害虫,由于选择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 C. 在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发生的情况下,一个大的植物种群进行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在基因频率上保持不变但基因型频率可能会有变化 D. 环境条件剧变后,某大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有较大改变 1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 B. 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C. 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人类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D. 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18.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B. 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 C. 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 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B.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C.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20.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21.图是某海岛上蜥蜴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是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 岛上蜥蜴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定向变异 C.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A. 蜥蜴新物种的形成不影响同一岛上其他生物种群的进化 2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B.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呼吸需穿过9层生物膜 C. 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 D. 血浆中胆固醇、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2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绝对稳定 B. 血红蛋白、胰岛素和葡萄糖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生存必需的,需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 D. 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细胞內液和血浆 24.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及适宜的环境 B. 若机体出现组织水肿,则可能是血浆渗透压减小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造成的 C. 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 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液的 25.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类物质不能通过1进入C液 B.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C液减少 C. 1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 D. 淋巴从毛细淋巴管渗出成为组织液 2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27.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 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2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9.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解旋酶、Cl-、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 C. K+、血浆蛋白、性激素 D. Ca+、载体蛋白、胃蛋白酶 30.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31.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群中若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0.4增加到0.6,a的基因频率由0.6下降到0.4,因为无新基因产生,可认为该种群没进化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对水稻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二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是三个物种 32.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 3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 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 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34.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逐渐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B.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 C.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 D.种群1、2、3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一个基因库 35.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蜗牛自然种群内,无条纹个体占 20%,有条纹个体中的杂合子占 1/2,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让其他蜗牛之间自由交配,子一代中 A 基因和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 81.25%,37.5% B. 75%,37.5% C. 81.25%,5% D. 75%,25% 36.某岛屿,男女比1:1,男性群体中的色盲率为20%,女性群体中的色盲率和携带者分别为4%和32%。该岛屿的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 15% B. 20% C. 24% D. 30% 37.右上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表示细胞内液 C. 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 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38.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糖尿病 ⑤高原反应 ⑥发烧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39.某昆虫的a基因是抗药性基因,研究人员从农场的某昆虫群体中随机捕捉100只,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为16、48、36。在使用农药杀虫的若干年后,再从该农场中随机捕捉100只该昆虫,aa、Aa和 AA的个体数分别为64、20、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a和Aa相互交配的后代出现AA,Aa和aa三种基因型,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A基因频率从60%降至26%,不能说明昆虫发生了进化 C. 抗药性昆虫数量逐渐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三种基因型频率均发生了变化,说明选择直接作用于昆虫的基因型 40.在欧洲的人群(理想)中,每2500人就有9个囊状纤维病的患者,此病为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现有一男性携带者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患病的率是( ) A.3/100 B.141/5000 C.3/50 D.3 /106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40分) 41.如图:A中的甲表示细胞内的一条染色体片段中基因排列的顺序,B、C是该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请回答: (1) 与甲相比,乙、丙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 B图含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C图中含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B、C图代表的植物N若是由植物M的花药培育而成的,则植物M是几倍体:_________,植物N是几倍体:_________,植物N与植物M杂交的后代是否可育以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杆易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 在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中,其中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 过程④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 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 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①,⑤,⑥最大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 (4) 与过程⑦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 (5) 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纯合高杆目标品种的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 , 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____________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_______. (2) 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组成一个新的种群,测知显性个体占95%,显性中的杂合类型占12/19,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______ ,其下一代杂合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 (3) 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 (4) 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 . 44.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有条纹 无条纹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000 1.蜗牛壳上有条纹(显性)与无条纹(隐性)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1000只蜗牛中,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 ⑵由表中数据可推断,壳上________(有条纹、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 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 ________(增大、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 ________实现的。 2.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2)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3)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变小。 45.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写数字,在“__”上写名称.4表示细胞,1、2、3表示三种细胞外液,A、B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1)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与2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________ . (2) 1﹣4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 ],1的来源是[________ ]. (3) 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________ ]渗透压升高,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 (4) 目前普遍认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能让健康人的内环静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达到动态平衡。 46.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D分别表示体液的什么成分?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 A和B液体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___ (结构)完成的. (3)A、B、C三处液体中O2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高二生物试卷第 南昌十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B C A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C B C B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D C A D C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C D B B C A C D 二 非选择题 41(1)染色体(结构)变异; 2 ; 4 (2)四倍体;单倍体; 否,染色体联会紊乱 42.(1)1/9; (2)基因重组 (3)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 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5)[⑨] 诱变育种 43.(1)2x106; 环境; (2)65%; 45.5% (3)2%; 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4.(1)70% (2)有条纹;增大;自然选择 2.(1)D (2)自然选择 (3)基因库 45.I(1)2→3→4;蛋白质 (2) [4];[3] (3) [3];组织水肿 (4) 神经—体液—免疫 46(1)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内液;淋巴 (2) 毛细血管(壁) (3) A>B>C 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第1页 共1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