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1.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 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磷脂是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C 【解析】 【详解】 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 核酸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错误;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 正确;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C。 2. 下图中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 B. 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C. 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再变化 D. 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可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 【答案】C 【解析】 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跨膜运输的,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一段时间后,图乙中的漏斗液面上升,说明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A项正确;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图丙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植物细胞可以吸收Na+、Cl-,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根毛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时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将图丙所示根毛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因渗透失水而使其体积逐渐缩小,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细胞的体积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因此图丁可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D项正确。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进行的是原核细胞的无丝分裂,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 丙细胞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C. ③部位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D. 观察精巢细胞,只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图像 【答案】C 【解析】 甲进行的是真核细胞(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A错误;丙细胞没有染色体,进行二分裂,B错误;③为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C正确;精巢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故选C。 4.如图表示某原核细胞中的一个DNA片段表达遗传信息的过程,其中①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②③④为核糖体结合位点,AUG为起始密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片段AB间仅包含一个基因 B. mRNA片段ab间仅能结合三个核糖体 C. 蛋白质产物α、β、γ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肽键的数量上 D. 过程甲、乙均符合“嘌呤配嘧啶”的碱基配对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由题图可知,翻译出了三种蛋白质,说明DNA片段AB间应至少有3个基因,A错误; B、mRNA片段ab间可结合多个核糖体,B错误; C、蛋白质产物α、β、γ结构上的差异由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引起,C错误; D、过程甲为转录,过程乙为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条件、场所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D. 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是某种化学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造成胚芽鞘弯曲,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B。 6.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黑鼠→ 黄鼠2378:黑鼠2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 B. 第二组的结果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 C. 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 D. 若种群中黄鼠个体占75%,则黄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由于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说明黄色皮毛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详解】根据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约为2:1),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对于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所以黄色皮毛小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AB正确;黄鼠的基因型只能是杂合子(Aa),后代纯合致死,所以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C正确;若种群中黄色(Aa)个体占75%,则黑鼠(aa)个体占25%,则a的基因型频率为(75+25×2)÷(75×2+25×2)×100%=62.5%,D错误。 故选D。 7.当CO2浓度增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升高,这时的外界CO2浓度为CO2饱和点。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A、B两种绿色植物进行实验探究,下图表示植物A与植物B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在适宜温度下,当外界CO2浓度等于植物A的CO2饱和点时,限制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超过CO2饱和点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甚至受到抑制。从酶和暗反应这两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a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如果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则 ____________ (填“植物A”或“植物B"”)先死亡。 【答案】 (1). CO2浓度和植物种类 (2). 光照强度 (3). CO2浓度升高,使 pH 降低,导致参与反应的酶活性降低 C5再生速率慢,没有足够的 C5用于 CO2的固定 (4). 右 (5). 植物 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植物B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点代表植物A的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由图可见植物A 的二氧化碳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先于植物B达到,说明植物A比植物B更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植物的种类;在适宜温度下,当外界CO2浓度等于植物A的CO2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此时限制植物A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不再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而是光照强度。 (2)根据题意分析,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饱和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甚至受到抑制,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会使pH降低,导致参与暗反应的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五碳化合物再生速率慢,没有足够的五碳化合物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 (3)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此a点将右移;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物A比植物B更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植物B先死亡。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找出图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图中因变量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并分析a、b两点的含义及其可以进行的代谢的大小关系。 8.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二糖 (2). 葡萄糖 (3). 红 (4). 透明圈 (5). 不能 (6).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7). 不能 (8).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分析】 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内切酶作用于无定型的纤维素区域,使纤维素断裂成片段;外切酶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它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或小片段纤维素,从糖链末端开始切掉两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塘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详解】(1)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有关问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酶中的三种酶的水解底物和产物;识记纤维素的鉴定原理、方法和现象等;识记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等知识。 9.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是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当血液中激素c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激素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叫做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经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三肽化合物,促甲状腺激素为糖蛋白,将双缩脲试剂分别加入用a、b、c三种激素配制的三种溶液中,溶液会变紫色的是_____________;激素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分布最广。 (3)通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甲状腺 (2). 抑制 (3). a、b (4). (负)反馈 (5). a、b (6). c (7). 通过体液运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1) 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丙为下丘脑。当血液中激素[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会抑制下丘脑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a] 促甲状腺激素(TSH),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负)反馈调节。 (2)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三肽化合物,[a]促甲状腺激素为糖蛋白,二者均含有肽键,因此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不含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可见,将双缩脲试剂分别加入用a、b、c三种激素配制的三种溶液中,溶液会变紫色的是a和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所以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分布最广。 (3)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下图为分级调节基本模型,其中的虚线为反馈调节),能够结合图示判断各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名称,并与激素调节的特点、检测生物组织蛋白质的知识建立联系。 10.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 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 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F2(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中, 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在该植物中,基因A、a和基因B、b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F2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________。 (2)控制宽叶与窄叶B、b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答案】 (1). 白花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9:3:3:1 (4). X (5). F2的雌株都表现为宽叶,而在F2的雄株中,宽叶:窄叶=1:1(由图可知这对相对性状在雌雄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与性别相关联) (6). 1/6 【解析】 【分析】 由于F2 中雄性和雌性中紫花与白花数量比都为3:1,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中,则F1雌雄植株花色的基因均为Aa。在雌性中只有宽叶,在雄性中宽叶和窄叶数量比为1:1,可推知叶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XBXb,F1植株雄性为XBY,因此,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详解】(1)F1均为紫花,F2中出现白花,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根据F2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9:3:3:1,所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F2的雌株都表现为宽叶,而在F2的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为和性别相关联,所以控制宽叶与窄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根据分析可知,F1植株雌性中的基因为AaXBXb,雄性基因型为AaXBY,所以F2中紫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中能稳定遗传(AAXBXB)的占(1/4×1/4)÷(3/4×1/2)=1/6。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1.蓝纹奶酪,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味辛辣。绿霉菌的繁殖使奶酪形成了漂亮的蓝色花纹,而此时奶酪也就可以食用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蓝纹奶酪的原材料为牛奶,使用的消毒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此消毒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纹奶酪制作所用的初级发酵剂为乳酸菌,初级发酵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灭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纹奶酪制作过程中会向奶酪内接种二级发酵剂娄地青霉,接种后需用不锈钢丝穿刺奶酪,该做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娄地青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奶酪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添奶酪的风味。 (4)娄地青霉属于_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实验室分离培养娄地青霉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汁琼脂”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将该培养基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进行灭菌。 【答案】 (1). 巴氏消毒法 (2). 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且牛奶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3). 缺氧和较低PH值的环境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繁殖 (4). 娄地青霉生长繁殖需要氧气 (5).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6). 真菌 (7). 马铃薯琼脂 (8). 高压蒸汽灭菌锅 【解析】 【分析】 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牛奶,在70~75℃煮30分钟或80℃煮15分钟进行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完好的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都属于微生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细菌,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酵母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真菌。 【详解】(1)蓝纹奶酪的原材料为牛奶,使用的消毒方法为巴氏消毒法,采用此消毒方法的原因是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且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蓝纹奶酪制作所用的初级发酵剂为乳酸菌,初级发酵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灭菌,原因是缺氧和较低pH值的环境可以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繁殖。 (3)蓝纹奶酪制作过程中会向奶酪内接种二级发酵剂娄地青霉,接种后需用不锈钢丝穿刺奶酪,该做法可能的原因是娄地青霉生长繁殖需要氧气。娄地青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奶酪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增添奶酪的风味。 (4)娄地青霉属于真菌,实验室分离培养类地青霉通常使用马铃薯琼脂 培养基,可将该培养基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要求学生识记常见微生物培养灭菌方法的选择、微生物培养条件及不同微生物培养基的选择,难度不大。 12.某基因研究院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绵羊,该绵羊能合成深海鱼体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1)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运用_________方法除去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化学试剂______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 (2)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对供、受体母羊进行__________处理,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同时将omega—3合成酶的基因片段转移到了该羊基因组中,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3)建造海底人工鱼礁,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_______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答案】 (1). 显微操作去核法 (2). 聚乙二醇 (3). 同期发情 (4). 转化 (5). 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6). 协调与平衡 (7). 整体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生态工程,考查对PCR技术、核移植技术和生态工程原理的理解。借鉴细胞融合的方法,可判断核移植技术中将供核细胞与去除细胞核的卵母细胞融合的方法。 【详解】(1)核移植技术的受体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其核,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有物理或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使两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 (2)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对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建造海底人工鱼礁,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增大环境承载力,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的协调与平衡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点睛】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需要的条件: (1)目的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已知,以便于合成引物; (2)需要热稳定性DNA聚合酶(Taq酶)作用,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次添加到以引物开始的脱氧核苷酸链末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