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提前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提前班)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 1.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2.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发生在图中①和②过程 B.受精作用发生在图中③过程 C.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中①②过程中 D.图中子代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概率是1 4.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中的三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用于与之测交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cc C.A与a可用于研究分离定律 D.A、a与B、b可用于研究自由组合定律 5.三大遗传规律在下列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 ( ) A.人类 B.玉米 C.蓝藻 D.大豆 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7.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 B.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 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 8.1株一年生、自花授粉、椭圆形叶子的杂种植物,其叶形由1对基因(A、a)控制。经观察发现第2年、第3年、第4年椭圆形叶植株:掌形叶植株比均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 B.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A或含a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 C.植株的性状不都是由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D.2: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9.某植物红花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l开红花,再将Fl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如果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和aabbcc B.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 C.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 D.随机选择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都是AaBbCc 10.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 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 11.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基因型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数目 203 196 205 199 A.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 B.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 C.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 D.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12.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D.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 13.桃树的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A.甲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 B.只能根据乙组杂交结果,来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 C.若甲组中乔化蟠桃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为1:2:1 D.据甲组杂交结果,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下面是对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阐明其遗传实质的是 ( ) A.不同性状受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B.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15.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D.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16.荠菜果实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8/15 B.7/15 C.8/16 D.7/16 17.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8.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4个四分体 B.有四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1和3间的片段互换属于交叉互换 D.A和C间的片段互换属于交叉互换 1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与一个精子相结合 B.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 C.子代性状表现的多样性只有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决定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 20.下图能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的是 A. B. C. D. 21.下图中甲、乙细胞是某个体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两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分别是2和1 B.乙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C.乙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D.甲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23.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Bb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Xa、Y、Y B.Xa、BY、BY C.bXa、BY、BY D.BXa、Y、Y 24.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可能是精原细胞 B.一般情况下,将要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 C.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数量之比为 1∶2∶2 D.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与③相比,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 25.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细胞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 A.1对 B.2对 C.4对 D.8对 2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 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多 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27.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对应图②中的BC段 B.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图①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28.下图是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 B.该图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图中含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该时期没有核膜和核仁 29.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出现星状射线 30.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 D.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二大题,共40分) 31.(20分)Ⅰ、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用Ⅰ、Ⅱ、Ⅲ、Ⅳ填空)。不考虑变异前提下,一个甲细胞可以产生______种丙细胞。 (2)若细胞甲是人体造血干细胞,可能会发生的分裂过程是__________(用Ⅰ、Ⅱ、Ⅲ、Ⅳ填空),在分裂过程中,能复制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3)N、n是人类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父亲基因型为Nn,母亲基因型为nn,他们生了一个基因型为NNn的21三体综合征孩子,则双亲中_____________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异常,请简述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A、B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 (2)B细胞中A与a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阶段。 (3)C图中fg阶段可能存在Y染色体的条数是____________条。 32.(20分)Ⅰ、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Ⅲ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Ⅱ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Ⅱ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甲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Ⅱ、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B、b,H、h)控制,让灰毛兔与白毛兔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杂交实验可知,基因B、b与基因H、h位于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亲代灰毛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中纯合黑毛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2黑毛兔与白毛兔杂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下)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提前班)参考答案 1.C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不同,如AA和Aa都表现出显性,B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子一代形成的配子生活力相同,且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错误;故选C。 2.C 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Dd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D选项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3.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A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作用发生在图中③过程,B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②过程中,即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C正确;图中子代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概率是1/3,D错误。故选D。 4.D 图示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中A和B连锁、a和b连锁,若无交叉互换发生,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是ABC∶ABc∶abC ∶abc=1∶1∶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_B_C_∶A_B_cc∶aabbC_∶aabbcc=9∶3∶3∶1,可见,该植物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测交是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用于与之测交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A与a为一对等位基因,可用于研究分离定律,C正确;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于研究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5.C 人类进行的是有性生殖,可以发生发生遗传的三大规律,A正确;玉米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可以发生发生遗传的三大规律,B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会发生遗传的三大规律,C错误;大豆进行有性生殖,可以发生发生遗传的三大规律,D正确。 6.D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在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A正确;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正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遗传现象,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C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D错误。 7.C 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A错误;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是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B错误;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亲本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这属于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可能属于融合遗传,也可能属于不完全显性,但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8.D 据题干可知:叶形由1对基因(A、a)控制,亲本为椭圆形的杂种植株,说明椭圆形叶为显性,掌形叶为隐性。则椭圆形基因型应为A—,掌形叶基因型为aa。由分析内容可知,若掌形叶植株aa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从而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且AA纯合致死,这样可使Aa经过自花传粉,在第2年、第3年、第4年椭圆形叶植株(Aa):掌形叶植株(aa)比均为2︰1,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A与含a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含A与含a的雌配子的比例也是1:1,B正确;生物体的性状是由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和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以及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的,所以植株的性状不都是由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C正确;由于椭圆形叶和掌形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D错误。 9.B 已知两个亲本都是白花,而AABBCC表现为红花,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2红花占总数的27/64,红花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1/3)3=1/27,因此在F2红花中,有1/27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是红花,B正确;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植株花色的等位基因至少3对,假设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为3对,则纯合白花植株AABBcc与纯合白花植株aaBBCC杂交,则后代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D错误。 10.D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 11.C 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对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 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AB正确;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不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C错误;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1AAbbCC、1AabbCc、1AabbCc、1aabbcc,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D正确; 12.C A. 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可知,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B.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1为YyRr,其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B正确;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C错误; D. 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其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D正确。 13.C 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A正确;由于乙组实验中,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B正确;若甲组中乔化蟠桃亲本基因型为DdHh进行自交,其后代乔化蟠桃:矮化圆桃比为3:1,C错误;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故据甲组杂交结果,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C。 14.C 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等位基因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而它们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也有非等位基因,但是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可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但是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错误。 15.C 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错误;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1/12+1/12=1/6,C正确;根据“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说明红色窄叶和白色窄叶中都有致死的基因型,由于红色窄叶中死亡占3份,而白色窄叶中死亡占1份,进而确定是控制叶型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D错误。 16.A 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1∶2∶2∶4∶1∶2∶1∶2,其中,每对基因都存在隐性基因的个体,即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的个体,它们的自交后代都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8/15。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17.B 依题意可知:子代中的YY∶Yy=1∶1,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YY与Yy;子代中的RR∶Rr∶rr=1∶2∶1,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Rr。综上分析,双亲的基因型是YYRr×YyRr,B正确,A、C、D均错误。 18.D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A错误;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1和2为姐妹染色单体,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A和C为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片段互换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19.C 由于存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故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由于精子是由精细胞变形而成,进入卵细胞中的只是精子细胞核,细胞质几乎没有进入,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多于来自精子的,B正确;子代性状表现的多样性除了由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决定外,还可以由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决定,C错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D正确. 20.B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B正确;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错误. 21.C 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精细胞,B错误;乙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甲细胞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22.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在c~d,A错误;由题图可知,e点细胞核中DNA数目为2C,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一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目为N。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在图中的f点前,B错误。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图中的e点前,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图中的f点前,C错误;由分析可知,a~c是间期,c~e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即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D正确。故选D。 23.A 该精子中含有等位基因B、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和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因此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bbXaXa、YY;因此基因型为BBbb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bXa、BbXa,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Y、Y。综合以上可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Y;故选A。 24.D 根据分析可知: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A正确;细胞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C正确; 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子细胞含有 2条染色体,2个DNA分子,D错误。 25.B 由图可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且配对的染色体有2对,因此,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本题答案选B。 26.D 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变小,染色质染色加深,A错误;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不是全能干细胞,C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正确;故选D。 27.C 图①细胞中具有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对应在图②中的BC段,A正确;据图①可知,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B正确;细胞分裂间期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核糖体活动旺盛,而图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核糖体活动不旺盛,C错误;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正确. 28.A 根据分析可知,该图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A错误;该图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含有8个核DNA,8条染色体,B正确;由图可知,在细胞两极含有中心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可形成纺锤体,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前期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在末期核仁和核膜重新构建,故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核膜和核仁,D正确。 29.C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进行DNA的自我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 B错误.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分配依靠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植物细胞靠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把细胞质分成两部分,C正确.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通过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高等植物细胞出现纺锤丝, D错误. 30.D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及成肌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错误。 31.Ⅱ和Ⅲ 2 Ⅰ 中心体 父亲 父亲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含基因N的原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未分离,进入细胞同一极 有丝分裂后期 0 e→f 0或1或2 【详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Ⅱ和Ⅲ;杂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甲通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四个两种精细胞丙。 (2)人体造血干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只能进行图中的Ⅰ过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够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根据题意分析,父亲基因型为Nn,母亲基因型为nn,21三体综合征孩子的基因型为NNn,则该孩子的两个N只能都来自于父亲,说明父亲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含基因N的原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未分离,进入细胞同一极,形成了含有两个N的异常精子,再与正常的卵细胞(n)结合。 Ⅱ、(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 (2)据图分析,B细胞中A与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对应C图的e→f (3)C图中fg阶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可能不含Y染色体,有可能含有1条或2条(后期)Y染色体。 32.易饲养,繁殖快 EEBBvgvg 灰体长翅膀 (BbVgvg)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II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灰体 会 (1)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多等优点,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丙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则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EEBbVgvg,让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由于两对等位基因(BbVgvg)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因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 (3)甲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乙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EeBbVgVg,表现型为灰体(长翅);F1雌雄交配,只看EeBb这两对等位基因,即EeBb×EeBb,F1为9E_B_(灰体):3E_bb(黑体):3eeB_(黑檀体):1eebb,即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