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科) 命题人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7.11‎ 班级 座号 姓名 ‎ ‎ 第Ⅰ卷 (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2.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 B.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在杀虫剂的刺激下,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将此性状遗传给后代,并且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 C.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 D.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 ‎ ‎3.用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4.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的环节 D.一些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5.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共同进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6.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进入血液中的葡萄糖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 C.肾把代谢废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血细胞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CO2 D.氨基酸 ‎8.人类的大脑皮层中有四个言语区:W区、V区、S区和H区,它们分别对应的语言功能是( )‎ A.听、说、读、写 B.写、读、说、听 C.说、写、听、读 D.读、听、写、说 ‎9.对于人类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生长激素和性激素,从其化学成分上分析( )‎ A.都是蛋白质 B.前者是蛋白质,后者是脂质 C.都是脂质 D.前者是脂质,后者是蛋白质 ‎10.下列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 C.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 D.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11.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于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 ‎12.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人体细胞内外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①比④处胰高血糖素浓度高 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④处CO2浓度低 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 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3.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如下图乙所示。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最可能是( )‎ A.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 C.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 ‎14.在某一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基因型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 ‎15.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16.某人长期挑食,造成体内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引起组织水肿,这是因为 A.淋巴循环受阻 B.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减小 C.淋巴生成率减小 D.组织液回渗速率减小 ‎17.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8.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丙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19.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各点距离: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出现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21.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22.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乙酰胆碱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3.人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靶细胞 C.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D.激素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4.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5.右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6.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27.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依靠的神经中枢是( )‎ ‎①语言中枢 ②听觉中枢 ③嗅觉中枢 ④视觉中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 A.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穿过2层磷脂分子 B.突触后膜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的膜 C.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被酶水解而迅速灭活 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间相同 ‎29.在如图①、④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 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 如果B受刺激时C兴奋,A和B同时受刺激时C不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 ②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将由正变为负 D. 如刺激③点,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30.下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 ‎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 二、非选择题 ‎31.(7分)‎ 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中央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__点。‎ ‎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_____,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_______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 ‎③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2.(8分)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 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 ‎(5)正常人③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物质。 ‎ ‎33.(10分)如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⑦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大量失水后,调节过程为________(填数字),d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 ‎(2)过程④体现的激素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 ‎(3)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⑦使甲所分泌的________增多,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4)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 ,c作用的靶细胞是 、 和 。‎ ‎ 34.(8分)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 ‎(2)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 , ‎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 , ‎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 ‎ 表明部位d受损。‎ ‎35.(8分)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題:‎ ‎ ‎ (1)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下丘脑的 兴奋,引起相关细胞分泌 激素作用于甲,最终促进乙分泌a激素,使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寒冷环境下,人体内血糖消耗量也会增加,血糖浓度下降,下丘脑相关区域产生兴奋并传导至M处 ,此时M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 。兴奋传至胰岛,会促进其分泌 作用于丙,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髙。丙表示 。 ‎ ‎(2)某人一次饮用较多的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体内 降低,下丘脑产生的 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 ‎(3)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重新回到突触小泡中,循环利用。毒品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使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含量 ,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使人产生快感,因此吸食毒品会使人上瘾。‎ ‎36.(9分)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及①②③④四个位点,图乙是某一反射弧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 ‎ ‎(1)图甲中,如果在③处给予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沿 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 ‎(2)图甲所示的①、②、③、④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四个可能位点。若刺激病人手指,病人手能动但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 。‎ ‎(3)人的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会缩手,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而消防队员在火海中救人时双手虽触碰火焰,却不会发生缩手反射,这说明 。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 ‎(4)图乙是 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中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的传导方向是 ,并请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此结构中只能按照这种方向传导 。‎ ‎ ‎ ‎ ‎ ‎ ‎ ‎ ‎ ‎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小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D D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D D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D B C D C D B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50分)‎ ‎31.(每空1分,共7分)‎ ‎(1)抑菌圈的大小 (2)B (3)①b ②不定向的 前 选择 ‎③含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 ‎32.(每空1分,共8分)‎ ‎(1)②③④ (2)自由扩散 6 三 (3)②中蛋白质含量高于③‎ ‎ (4)二氧化碳、尿素等 (5)7.35-7.45 缓冲 33. ‎(每空1分,共10分)‎ ‎(1)①②⑥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2)反馈(或负反馈)‎ ‎(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4)垂体 组织细胞、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 ‎34.((1)(2)每空1分,(3)每空2分,共8分)‎ ‎(1)不属于 (2)不能 ‎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35.(每空1分,共8分)‎ ‎(1)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由负变正 胰高血糖素 肝脏 ‎ ‎(2)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 (3)上升 ‎ 36.(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 ‎(1)传出 (2)① (3)脊髓 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 大脑皮层 ‎(4)突触 从左向右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