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答案】D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B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DNA分子的复制 ‎3.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 A.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途径,检测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 C.将某细胞内的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 H标记后,让其在不含放射性的环境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有4个 D.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含35S的实验组若不搅拌,离心后可能出现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 ‎【答案】D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光合作用 ‎4.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磷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3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亲代DNA减少 A.1000 B.1500 C.1750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亲代DNA中的磷元素全为32P,复制3次后,共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只含32P、另一条链只含31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1000;另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只含31P,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2000;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亲代DNA减少=(1000×2+2000×6)/8=1750.‎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B.mRNA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某非人工合成的DNA与RNA杂交分子,一定在转录的过程中合成的 ‎【答案】B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6.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A.3;900 B.3;420 C.4;420 D.4;900‎ ‎【答案】D ‎【解析】‎ 标记过的DNA分子不管复制多少次,其子代DNA分子中必然有两个DNA分子携带有标记.根据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可知共得到DNA分子16个,DNA分子需要复制4次;根据题中腺嘌呤40个,可知A=T=40,G=C=60个,16个DNA分子共需要60×16个碱基C,除去开始时作为模板的DNA分子,还需要C960-60=900个.‎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7.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小于200个 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 C.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 D.某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G)=0.4,其互补链中该碱基比例为0.4‎ ‎【答案】B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8.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 B.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4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16‎ ‎【答案】C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9.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 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 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 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答案】C ‎【解析】BC表示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其中后期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A错误;E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B错误;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EF段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都含32p,即含有32p染色体一定有8条,C正确;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是4条,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变化曲线: ‎ ‎10.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先后有丝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比、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比分别为 A.1/4 1/4 B.1/2 1/4 C.1/4 1/2 D. 1/4‎ ‎【答案】B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11.已知某DNA 分子片段,一条链为15N标记,另一条链为14N标记。下列说法正确的 A.将此DNA片段在14N培养基中复制1次,离心后检测密度带可确定半保留复制 B.将此DNA片段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有15N的DNA 占3/4‎ C.若此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可能会改变 D.若此DNA 分子中C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p,则T的个数为m(p-2)‎ ‎【答案】C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12.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载体蛋白,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中一种毒素是一条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考虑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 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该毒素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已知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考虑到终止密码子,控制该毒素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33+1)×3×2=204个碱基,A正确.控制该毒素的基因的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由题意可知该毒素合成后要分泌到细胞外,属于分泌蛋白质,而分泌蛋白质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该毒素合成时需要能量,能为生命活性之间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3.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表1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Y活性/酶X活性 ‎100%‎ ‎50%‎ ‎10%‎ ‎150%‎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1‎ 大于1‎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答案】C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2)只改变一个氨基酸;(3)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翻译形成的肽链变短;(4)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翻译形成的肽链变长.‎ ‎14.由一个DNA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中碱基的构成是:20%U、30%C、10%A、40%G。那么,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答案】B ‎【解析】由一个DNA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中碱基的构成是:20%U、30%C、10%A、40%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转录该mRNA的模板链中碱基的构成是:20%A、30%G、10%T、40%C,另一条非模板链中碱基的构成为20%T、30%C、10%A、40%G.又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因此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15%A、35%G、15%T和35%C.‎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15.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酶1和酶2表示同一种酶 ‎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C.图丙过程需要tRNA D.图丙中最终合成的四条肽链上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 ‎【答案】C 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6.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该过程描述了基因的表达过程 B.该过程T与DNA模板链中的A配对 C.以一条mRNA为模板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答案】A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17.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2 A2个体为白色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褐色个体均为杂合子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棕色或黑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8.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 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 mRNA 和 tRNA 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A正确;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为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B错误; 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正确;细胞中有多种tRNA(共61种),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19.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一定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答案】D ‎【考点定位】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0.在试管内离体翻译蛋白质时,若加入碱基序列为(ACACACACACACAC…)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中有苏氨酸及组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碱基序列为(CAACAACAACAACAA…)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含有苏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则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ACA B.AAC C.CAA D.CAC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两种mRNA片段中共有的密码子是ACA,两种mRNA编码的氨基酸共有的是苏氨酸,因此苏氨酸的密码子ACA,A正确;AAC密码子在碱基序列为ACACACACACACAC…的mRNA中不存在,而该段碱基序列可以编码苏氨酸,因此AAC不是苏氨酸的密码子,B错误;CAA密码子在碱基序列为ACACACACACACAC…的mRNA中不存在,而该段碱基序列可以编码苏氨酸,因此CCA不是苏氨酸的密码子,C错误;CAC密码子在碱基序列CAACAACAACAACAA…的mRNA中不存在,而该段碱基序列可以编码苏氨酸,因此CAC不是苏氨酸的密码子,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1.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答案】B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  1、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  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  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2、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  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 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列关系式如下: 3、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 ‎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  (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22.图为DNA分子片段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其中的化学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N元素标记在DNA分子的氨基上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 C.③处的化学键可由RNA聚合酶催化生成 D.①处的化学键在转录和翻译过程均会断开 ‎【答案】B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3.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答案】C ‎【解析】M基因突变后,由于mRNA中A碱基的增加,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增加,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如果插在两个氨基酸之间,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多了1个氨基酸;如果插在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内,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原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2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的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 B.荚膜多糖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C.肺炎双球菌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肺炎双球菌中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必须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才有活性 ‎【答案】C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名师点睛】1、肺炎双球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而S型细菌含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5.家兔体内产生黄脂或白脂,受遗传因素制约。某饲养基地选择健康的黄脂家兔和白脂家兔从事研究。将两种兔子都分成两组,分别喂饲不同饲料:一组饲料中含黄色素的食物;另一组的饲料中则不含黄色素的食物,结果所实验的家兔体内产生脂质的颜色如下:‎ 饲料 带有产生黄脂基因的家兔 带有产生白脂基因的家兔 含黄色素的饲料 黄脂 白脂 不含黄色素的饲料 白脂 白脂 由此结果,可以说明 A.家兔的脂质颜色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 ‎ B.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 C.白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 D.生物的表现型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答案】D ‎【考点定位】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6.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能生长,“-”不能生长) ‎ A B C D E 甲突变菌 ‎+‎ ‎-‎ ‎+‎ ‎-‎ ‎+‎ 乙突变菌 ‎-‎ ‎-‎ ‎+‎ ‎-‎ ‎-‎ 丙突变菌 ‎+‎ ‎-‎ ‎+‎ ‎+‎ ‎+‎ 丁突变菌 ‎-‎ ‎-‎ ‎+‎ ‎-‎ ‎+‎ 分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基因突变对大肠杆菌的生存不利 ‎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C→E ‎【答案】D ‎【解析】突变的大肠杆菌不能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对大肠杆菌的生存不利 ‎,A正确;由题意知,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可以用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C正确;由分析知,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由题干信息,“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紫外线处理的结果是出现了不同的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 ‎27.5溴尿嘧啶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5溴尿嘧啶酮式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5溴尿嘧啶烯醇式则能与鸟嘌呤配对。A-T碱基对复制时加入了酮式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轮酮式5溴尿嘧啶异构为烯醇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发生类似的碱基对种类改变,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B.细胞中发生此改变,可能导致翻译的多肽链变短 C.第三轮复制后,A-T碱基对才能突变为G-C碱基对 D.碱基对种类发生改变,此变异对生物体肯定是有害的 ‎【答案】D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8.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⑥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9.狗的大小差异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影响狗体型的基因有IGF-1基因和S基因,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和IGF-1基因是等位基因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 C.两种基因翻译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D.大型品系的狗不能进行IGF-1基因的转录 ‎【答案】C ‎【解析】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说明S基因和IGF-1基因是非等位基因,A错误;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B错误;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C正确;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因此大型品系的狗能进行IGF-1基因的转录,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密码的特点: (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0.在tRNA的反密码子中,通常含有一个被称为次黄嘌呤的碱基,它可以与mRNA中相应密码子对应位置上的碱基A或C或U配对。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转运几种氨基酸 B.该现象一定导致翻译过程出现差错 C.tRNA种类一定只有61种 D.该tRNA可以消除部分基因突变的影响 ‎【答案】D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1、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2、科学家们发现,密码子除了简并性、通用性等特点之外,还有变偶性,即密码子跟反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配对是严格的,而第三个碱基可以有一定的变动.‎ ‎31.水稻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感病=3:3:1: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1)高秆和矮杆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高秆比矮杆为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均为Aa;(2)抗病和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抗病比感病为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2.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 A.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1/8‎ B.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2次,子代中CC个体占1/4‎ D. 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33.某班同学对某遗传病进行调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Ⅱ-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病 ‎ B.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0‎ C.Ⅲ-11号致病基因一定来源Ⅰ-2‎ D.Ⅲ-9和Ⅲ-10号婚配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D ‎【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遗传图谱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图所示: ; ;.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 ③特点分析: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 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 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 ‎34.右图示基因型为aaBbCc的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有3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可产生1种配子 D.形成该细胞时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答案】A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35.用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后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该精原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马上进行减数分裂,则由该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精子中含有32P标记有个 A.2个 B.4个 C.8个 D.不能确定 ‎【答案】D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6.某二倍体生物进行正常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数量之比为1:4:2:4,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数量之比为1:0:2:2,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数量之比为0:0:1:1,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和同源染色体数目变化:‎ ‎ ‎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 ‎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同源染色体 n n ‎0‎ ‎0‎ ‎0‎ ‎0‎ ‎0‎ ‎0‎ ‎37.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当显性A、B、D、E同时存在时是红色的,当另一个显性基因F也存在时,花为紫色。当A、B、D、E中任何一个基因不存在时,花是白色的。纯合的白花植株甲与纯合的红花植株乙杂交得F1,若将F1植株自交,所得的F2植株中紫花:红花:白花=9:3:4。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一种基因型即可),红花植株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白花植株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DdEeFf的紫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基因型为aabbDDEEFF的植株与乙植株杂交,F1为_______花。‎ ‎(5)以上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____________关系。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aaBBDDEEFF(2分) AABBDDEEff(2分)‎ ‎(2)1/2(2分) (3)7/16(2分) ‎ ‎(4)紫 ‎ ‎(5)线性(填“一一对应”也可) 酶 代谢过程 ‎(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8.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问:‎ ‎(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T)︰(C+G)的比值,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有人提出:“吃小鼠的DNA后人体内就可能出现小鼠的DNA”,你__________(填:“赞成”或“不赞成”)这种观点,试从DNA合成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1)相同 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2分)‎ ‎(2)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分)‎ ‎(3)相同 ‎(4)不赞成 因为DNA被吃入后被消化成脱氧核苷酸被细胞吸收,作为合成DNA的原料,而人体内的DNA分子的序列取决于人体本身的DNA模板(2分)‎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39.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 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和     。‎ ‎(2)据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 ‎     过程,该过程最多有 种tRNA参与。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一条mRNA上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 (填“相同”或“不同”)。‎ ‎(3)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      ‎ A.提高酶a的活性 B.抑制酶b的活性C.诱变使基因B不表达D.提高酶b的活性 ‎【答案】(1)胸腺嘧啶(T) 脱氧核糖 ‎(2)物质C(双链RNA)   翻译 61 ‎ 加快翻译效率(2分) 相同(2分)‎ ‎(3)ABC(2分)‎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0.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 , 。‎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翻译可以发生的细胞部位包括 。‎ ‎(4)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 中。‎ ‎【答案】(1)mRNA 核糖体 肽链(或多肽) ‎ ‎(2)RNA聚合酶 ‎ ‎(3)细胞核(染色体)和叶绿体基质(2分) ‎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2分) ‎ ‎(4)叶绿体基质(2分)‎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41.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对该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观察并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下表不填写,只作为统计用)‎ 野生型 突变型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雄性小鼠 A 雌性小鼠 B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 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 ‎③如果A=0,B= ,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 (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2分)‎ ‎(3)①Y染色体上 ②显性 X染色体上 ‎③0 ④显性 常染色体上 ‎(4)显性性状(2分) XDYd或XdYD(2分)‎ ‎ ④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雌雄性都有突变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 (4)如果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