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理)科试题 一、单选题 ‎1.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科学研究使用的方法依次为(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 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 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 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答案】C ‎【解析】①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故选:C。‎ 考点:遗传学有关研究方法 点睛: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假说-演绎法应用举例:(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摩尔根验证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时也采用了假说一演绎法;(3)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以及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都是“假说一演绎法”的案例。‎ ‎2、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而在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如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能产生四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是 (    )‎ A. YyRR B. MmNnQQ C. BbDdEe D. Aa ‎【答案】B - 25 -‎ ‎【解析】YyRR能产生YR、yR两种配子,A错误;MmNnQQ能产生MNQ、MnQ、mNQ和mnQ四种配子,B正确;BbDdEe能产生BDE、bDE、BdE、bdE、BDe、bde、bDe和Bde八种配子,C错误;Aa产生A和a两种配子,D错误。‎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刚同学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 得到F1, F1自交得到F2 ,F2的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 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 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 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谱看出:①YYrr、②Yyrr、③Yyrr、④yyrr都是皱粒,A正确;①②③都是黄色,④是绿色,B错误。④与P2的基因型都是yyrr,C正确;①YYrr是黄色皱粒,④yyrr是绿色皱粒,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4. 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5 -‎ A. 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 F1中纯合子占一半 C. 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 D. 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紫翅:黄翅=3: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绿眼:白眼=2:2,说明绿眼的基因型为Gg;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Ppgg。 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pgg或PPgg,比例为2:1,即Ppgg占2/3;Ppgg 自交后代杂合体的比例为1/2;PPgg自交后代全部是纯合子;则杂合体的比例即为2/3×1/2=1/3;则纯合体也就是1-1/3=2/3。‎ 紫翅:黄翅=3:1,可知为Pp×Pp,绿眼:白眼=1:1,可知为Gg×gg,故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故A错误; F1中纯合子概率为1/2×1/2=1/4;故B错误; F1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_gg,与亲本基因相同的概率为2/3;故C错误;F1紫翅白眼自交,即PPgg自交和Ppgg自交,F2中纯合子概率为1/3+2/3×1/2=2/3;故D正确。‎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5. 若让某杂合子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子比例关系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次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无限接近于1,综上所述,D正确。‎ 点睛: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 - 25 -‎ Fn ‎ 杂合子 ‎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2n ‎ 1-1/2n ‎1/2-1/2n+1‎ ‎1/2-1/2n+1‎ ‎   1/2+1/2n+1‎ ‎1/2-1/2n+1‎ ‎6.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 )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 ①②③ B. ③③② C. ②②②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使得基因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MM和mm分开了(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即基因Mm的分开发生在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MM或mm,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由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造成每条染色单体上的MM或mm相互分开,即基因MM、mm的分开均发生在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 甲至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 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 - 25 -‎ C. 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D. 丁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 ‎【答案】C ‎【解析】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A错误;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而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因此没有四分体,B错误;卵原细胞既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也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C正确;根据染色体颜色判断,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有一条白色的较大的染色体和一条黑色的较小的染色体,而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此不符,因此丁不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要知道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的区别。‎ - 25 -‎ ‎8. 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有( )处. ‎ A. 0处 B. 1处 C. 2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①处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①错误;‎ ‎②处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②正确;‎ ‎③处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应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③错误;‎ ‎④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④正确;‎ ‎⑤处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正确.‎ 综合以上可知,①③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分析曲线图:①所处的阶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②所处的阶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所处的阶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所处的阶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所处的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9. 在遗传系谱图中,不可能为伴性遗传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 25 -‎ ‎【解析】①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①错误;②由于双亲患病,生有正常的孩子,因此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男患者的女儿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②正确;③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③错误;④该家系中,女患者的双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④正确。故选:B。‎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点睛:伴X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女儿和母亲都是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男女之间的患病概率没有显著差异。‎ ‎10.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Ⅰ1和Ⅰ2均正常,其儿子Ⅱ2患甲病,据此可推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而其儿子Ⅲ7患甲病可进一步推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与Ⅱ2均不患乙病而其女儿Ⅲ1为乙病患者可推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用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Ⅱ1正常,Ⅲ1患乙病,Ⅲ3患甲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正常,Ⅱ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Ⅲ5的基因型为BbXAX_,因此,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BbXAXa)的概率为1×1/2=1/2,B项错误;II3和II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2×4=8种基因型、2×3=6种表现型,C项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Ⅲ7的基因型为XaXaY,而其父母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因此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项正确。‎ ‎11. 下列关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叙述或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25 -‎ C.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 人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A ‎【解析】细胞类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由此可知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就是DNA,B错误;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RNA,C错误;人的遗传物质是DNA,但这不是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D错误。‎ 考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点睛: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 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 第四组试验中可从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两种肺炎双球菌 D. 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活型细菌 ‎【答案】C ‎..............................‎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点睛:格里菲斯的体外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不能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 - 25 -‎ ‎13. 下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32P标记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C. 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 D. 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会侵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增殖,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不能用放射性标记的含32P的无机盐,A错误。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与上一组相互对照来验证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B正确。图中若只有沉淀物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C正确。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造成部分细菌裂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独立完成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4.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 A. 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 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 C. 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D - 25 -‎ ‎【解析】由题意可知,碱基共有20个,磷酸基有14个,脱氧核糖有20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所以最多可搭建14个脱氧核苷酸,A错误; 由于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则根据公式计算可知,只能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B错误;能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最多能搭建出44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题中提供的条件只能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则A=T有6对,G=C有3对;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 ‎15. 如图为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HIV中有5种③ B. ATP含有②‎ C. P元素存在于③ D. DNA含有②‎ ‎【答案】B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两方面,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有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U。‎ HIV病毒的核酸只有RNA,因此碱基只有A、G、C、U四种,A错误; 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的,B正确; P元素存在于①磷酸基团中,C错误; DNA中含有脱氧核糖,不含核糖,D错误。‎ 考点: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16. 下列关于核酸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在发挥作用时,有三种RNA参与 B. 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加工后部分形成tRNA和rRNA C. 化学本质为RNA的酶在细胞外可发挥作用 D. 在翻译时,mRNA有多少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答案】B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要掌握RNA的分类以及作用。‎ - 25 -‎ 种类 ‎ 作用 ‎ 信使RNA ‎ mRNA ‎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 转运RNA ‎ tRNA ‎ 运载氨基酸 ‎ 核糖体RNA ‎ rRNA ‎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 ‎17. 从某生物组织提取的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含量的46%,已知1号链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22%是胞嘧啶,则1号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和2号链中的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是(  )‎ A. 24% 26% B. 26% 27% C. 28% 22% D. 27% 26%‎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G+C=46%,由于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之间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a链的碱基中的G+C也占该链碱基的46%,又知1号链的碱基中,A=28%,C=22%,因此1号链中G=46%-22%=24%,T=1-46%-28%=26%,则与之互补的b链中的碱基C与a链中的G相等为24%;b链中的A与a链中的T相等为26%。故选:A。‎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点睛:明确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之间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是解题关键。‎ ‎18. 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32P标记 ‎31P 氨基酸 ‎32S ‎35S标记 - 25 -‎ A.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一定含有31P B. 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可能含有32P C.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2S D.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5S ‎【答案】C ‎【解析】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31P和32P元素,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有31P,只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32P,A正确;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C错误;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菌体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35S,D正确。‎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半保留复制 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19.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4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其结果正确的是(  )‎ A. 复制过程中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60个 B. 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个 C. 只含14N的DNA分子占3/4‎ D. 只含15N的DNA分子占1/4‎ ‎【答案】C ‎【解析】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一个DNA中有胞嘧啶40个,解得A=6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1)×40=280,A错误;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3-1)×60=420个, B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只含14N的 DNA为8-2=6,只含14N的DNA分子占6/8=3/4, C正确;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没有只含15N的DNA分子,D错误。‎ 考点:DNA半保留复制方式 ‎20.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25 -‎ A. 图中X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苷 B. DNA的基本骨架是N所示的化学键连接的碱基对 C.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DNA双链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X是磷酸基团,A代表腺嘌呤,故A错误。DNA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故B错误。中间的脱氧核糖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最末端的只连一个磷酸,故C错误。DNA双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21. 某含14N的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 ‎①X层全部是14N的DNA,Y层全部是15N的DNA  ‎ ‎②Z层全部是14N的DNA,W层全部是15N的DNA ‎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 ‎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倍 - 25 -‎ A. ①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将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得到23=8个DNA分子(16条链),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两个DNA分子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X层),其余6个DNA分子均只含15N(Y层)。8个DNA分子共有16条链,加入解旋酶再离心,Z层有两条链,只含14N;W层有14条链,只含15N。‎ ‎①X层的DNA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Y层全部是15N的DNA,①错误;②Z层全部是14N的DNA,W层全部是15N的DNA,②正确;③W层有14条链,Z层有2条链,故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③错误;④X层中含有两个DNA分子,Y层含有6个DNA分子。故X层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倍,④正确。故选C。‎ 考点:DNA的半保留复制 ‎22.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中的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共用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DNA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故选:B.‎ ‎23. 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该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 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 A+C/G+T的比例上 - 25 -‎ D. 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特异性是碱基对的比例,但是A=T,G=C,所以特异性表现在(A+ T)/(G +C),而(A+C)/(G+T)的比例是1,不是特异性,C错误;把DNA放在含有15N培养液中复制两代,所以的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15N,体现了半保留复制方式,D正确。‎ 考点:DNA的复制方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主要是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把准这个知识点就能解决本题。‎ ‎24.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⑦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①正确,②错误;基因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③错误;基因表达即指导蛋白质合成时,离不开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因此基因表达会受到环境的影响,④正确;DNA分子上存在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该片段不是基因,⑤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⑥正确;基因的分子结构不是由摩尔根发现,⑦错误。综上所述,A、B、D均错误,C正确。‎ ‎25. 如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 - 25 -‎ A. 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 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C. 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 过程①②③④⑤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个体的细胞是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基因相同,因此基因1和基因2一般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A错误;图中①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②过程是翻译过程,需要tRNA作为运载工具运输氨基酸到核糖体上,B正确;④⑤过程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C错误;图中①②③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途径,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两点知识:(1)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6. 下列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B. 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 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 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D - 25 -‎ ‎【解析】试题分析:该DNA最终翻译成了5个氨基酸,应有4个肽键(-CO-NH-),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应是以①链为模板链,故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故B、C正确。如果基因突变,如碱基对的替换,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27. 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该图表示的是复制、转录和翻译 B. 该图所示的生物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D. 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该过程表示转录和翻译,故A错误;据图可知,转录没有完成,翻译已经开始,说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故B正确;没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反密码子,故C错误;由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8. 如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 密码子位于mRNA上 B. 图中的核苷酸共有5种 C. 图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与U配对,T与A配对,C与G配对 D. 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 ‎【答案】B - 25 -‎ ‎【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A正确;图中含有DNA和RNA,因此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β-珠蛋白基因的②、④、⑥区和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的碱基配对类型有3种,即A-U、T-A、C-G,C错误;图中③和⑤属于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且①和⑦位于基因结构的非编码区,也不能编码蛋白质,因此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中一条是DNA链,一条是RNA链,且③和⑤属于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 ‎29.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 B. c 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 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D. 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 ‎【答案】C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表示DNA的复制,b表示转录,c翻译,A正确。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原料氨基酸由转运RNA运输,B正确。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因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错误。只有病毒体内才存在d(逆转录)和e(RNA)自我复制的过程,人体内不会发生,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名师点睛】首先从题目过滤出与中心法则有关的有效信息,要清楚中心法则各个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及所需要的条件和产物,同时要了解病毒增殖过程中发生了中心法则中的哪些过程;不管题目怎么设置,这类试题考查的落脚点都是中心法则各个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需要的条件(主要是模板和原料)和最终的产物。‎ ‎30.‎ - 25 -‎ ‎ 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它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它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物X是DNA分子,试管甲中模拟的是转录过程 B. 产物Y是mRNA,试管乙中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 C. 产物Z是蛋白质,试管丙中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D.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则A为RNA分子,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产物为DNA分子,因此试管甲中模拟的是以RNA分子为模板合成DNA分子的逆转录过程,A错误;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为mRNA,试管乙中模拟的是②转录过程,B错误;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蛋白质,试管丙中模拟的是翻译过程,C正确;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 ,而A为RNA分子,故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考点:中心法则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 ‎31.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设基因A(长翅)对a(残翅)显性,基因D(红眼)对d(白眼)显性,图甲表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情况,图乙是图甲果蝇细胞分裂中的细胞图。图丙为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 - 25 -‎ ‎(1)用图甲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甲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其子代中表现型为残翅红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2)图乙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 ‎(3)图丙所示的①、②、③、④中,能与图乙相对应的是_______‎ ‎【答案】 (1). aaXDY (2). 3/8 (3).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4). ③‎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表示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有4对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同型,为XX,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d,在常染色体上有3对等位基因,其中Aa与Bb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乙图:表示果蝇某细胞分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4条非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图:①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为性原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④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 ‎(1)图甲的基因组成是AaXDXd,子代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则另一亲本基因为aa,雌蝇均为红眼子代全为红眼,另一亲本基因为XDY,所以该果蝇是aaXDY。AaXDXd和aaXDY杂交子代表现型为残翅的概率是1/2,子代表现型为红眼的概率是3/4,故子代中表现型为残翅红眼果蝇的概率是3/8。‎ ‎(2)由图乙中①染色体上基因组成可知,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图中染色体行为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由图性染色体组成可知该果蝇是雌蝇,所以乙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4条非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丙图中①表示性原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④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故图丙所示的①、②、③、④中,能与图乙相对应的是③。‎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变化 ‎32.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其中A.B表示两种酶,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25 -‎ ‎(1)甲图过程在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进行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7的中文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的断裂除了需要能量还需要甲图中______酶的催化。‎ ‎【答案】 (1). 细胞核和线粒体 (2). 有丝分裂间期 (3).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是DNA分子复制过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单链d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链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图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条模板链和一条子链,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图乙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脱氧核糖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1)甲图过程即DNA复制过程,而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能进行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进行的时间为有丝分裂间期。‎ ‎(2)乙图中7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其上的碱基是T,故中文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9是氢键,DNA分子中氢键的断裂除了需要能量还需解旋酶的参与,而甲中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因此A是DNA解旋酶。‎ 考点:DNA的复制过程及DNA的结构特点 ‎33. 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的一个核糖体部分放大的图像,据图回答:‎ - 25 -‎ ‎ ‎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____________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2)由图可以看出翻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丁图并参考下表分析: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4)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NARNA蛋白质 (2). 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3). 丙氨酸 (4). 脱水缩合 (5).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解旋酶;②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③表示DNA模板链;④表示翻译合成的多肽链;乙图为翻译过程示意图,其中1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2为肽链;3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4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甲图左图表示转录形成信使RNA的过程,右图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涉及到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2)由图甲可看出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3)图乙中1为tRNA,其对应的密码子是GCU,编码的是丙氨酸,因此该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 25 -‎ ‎(4)蛛丝蛋白为分泌蛋白,故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考点:基因的表达过程 ‎34. 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请回答:‎ ‎(1)显性基因(A)与隐性基因(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 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则“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他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3). 4 (4). Aabb或AAbb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1)显性基因(A)与隐性基因(a)为一对等位基因,它们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据图可知,红脸人只有ADH,说明其体内含有A基因没有bb基因,即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说明其体内含有A基因和bb基因,即基因型有Aabb或AAbb两种。‎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点睛: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5. 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能使小鼠表现出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症状。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酶、小白鼠及等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 25 -‎ ‎(2)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 ‎②补充完整下表,并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组别 A B C D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______ ‎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________‎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3)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4)从注射的物质看,该探究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预测和相关判断看,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NA酶 (2). 生理盐水 (3). A.C组小鼠发病,B.D组小鼠未发病 (4). B.C组小鼠发病,A.D组小鼠未发病 (5). 酶的专一性 (6). 核酸控制生物性状 ‎【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酶的催化特性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②根据酶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DNA;RNA酶可以催化RNA的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RNA。因此表中B处加入的是DNA酶。探究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还需要设置对照组,即D出应该加入的是生理盐水。‎ ‎(3)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B组DNA被水解,而A、C组DNA完好,因此A、C组小鼠发病,B、D组小鼠未发病;②若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A组RNA被水解,而B、C组RNA完好,因此B、C组小鼠发病,A、D组小鼠未发病。‎ ‎(4)由第(2)题可知,注射物质中含有酶,主要是依据酶具有专一性,而实验现象是因为核酸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果有该核酸的存在就会出现相应病症。‎ - 25 -‎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 ‎ ‎ ‎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