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 ‎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HIV的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必须是在(  )‎ A.无机环境中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 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2.现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16个羧基和106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6条多肽链时共含有﹣NH2个数是(  )‎ A.6 B.12 C.22 D.100‎ ‎3.在萝卜的紫色块根细胞内,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4.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清水 C.浓盐水 D.质量分数为0.1%的葡萄糖溶液中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糖 C.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细胞壁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7.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⑦ D.②⑥‎ ‎8.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的两层膜结构 C.制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9.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细胞膜 B.核膜 C.溶酶体膜 D.中心体膜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B.遗传信息贮存在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C.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常附着有核糖体 D.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都一样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的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也能出现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具有叶绿体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具有线粒体 C.蛔虫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其细胞内不含有线粒体 D.洋葱根尖细胞,蓝藻细胞内均无叶绿体,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13.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14.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心肌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肝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1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液 B.细胞液属于细胞质基质 C.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器中 D.细胞都含有细胞质基质,但不一定含细胞液 ‎16.假定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7.能够使胰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麦芽糖酶 C.脂肪酶 D.蛋白酶 ‎18.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相同时间内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  )‎ A.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B.水稻根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硅是大量元素,钙是微量元素 D.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19.动物细胞表面有一种物质,就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这种物质是(  )‎ A.磷脂 B.糖脂 C.糖蛋白 D.蛋白质 ‎20.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 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21.对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其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B.前者是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力提高,而后者不影响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 C.两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酶和Fe3+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22.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结合此图,正确的表述是(  )‎ A.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B.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23.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 A.倍 B.倍 C.2倍 D.3倍 ‎24.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物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又顺利进行 ‎2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9是  细胞,其主要成分由  和  组成;‎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9]  、[8]  、[10]  .‎ ‎(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7]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是[10]  .‎ ‎(5)控制人体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4]  中,在[7]  和[10]  中也有少量DNA分子存在.‎ ‎(6)结构3为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7)如果图右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10]  ;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8]  .‎ ‎(8)图中没有编号的细胞器是  .‎ ‎(9)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 ‎27.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分子;C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6)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  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  ,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 ‎(7)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性.‎ ‎28.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  .‎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  实验,该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用  代替10%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  .‎ 若装置Ⅱ的液滴  移动,装置Ⅲ的液滴  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  ;‎ 若装置Ⅱ的液滴  移动,装置Ⅲ的液滴  移动,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HIV的生存和繁殖的场所必须是在(  )‎ A.无机环境中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 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了活细胞病毒无任何生命活动,据此解答.‎ ‎【解答】解:A、病毒在无机环境中不能生存,A错误;‎ B、病毒在有机质的环境中也不能生存,B错误;‎ C、病毒生活在生物体的细胞内而非间隙内,C错误;‎ D、病毒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D正确.‎ 故选:D.‎ ‎ ‎ ‎2.现有100个氨基酸,共含有116个羧基和106个氨基,这些氨基酸缩合成6条多肽链时共含有﹣NH2个数是(  )‎ A.6 B.12 C.22 D.100‎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1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6个,说明R基中共有氨基数为106﹣100=6个;每条肽链的一端是氨基,另一端是羧基,因此这6条肽链中,共含有氨基6+6=12个.‎ 故选:B.‎ ‎ ‎ ‎3.在萝卜的紫色块根细胞内,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其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紫.‎ ‎【解答】解:A、细胞壁原本就具有全透性,A错误;‎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固然会加大,但是这不会导致色素流出细胞,B错误;‎ D、由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花青素无法扩散细胞外,加热后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C正确;‎ D、加温破坏了液泡膜的结构,同时也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D错误.‎ 故选:C.‎ ‎ ‎ ‎4.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清水 C.浓盐水 D.质量分数为0.1%的葡萄糖溶液中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1、题干信息“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说明疟原虫寄生在细胞内.‎ ‎2、人体组织液的浓度为0.9%左右,人体红细胞只有细胞膜,形态为圆形.将其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形状不变;若放入小于0.9%的生理盐水,细胞会吸水,且浓度越小吸得越多;若将其放入大于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会失水,且浓度越大,失水越多.‎ ‎【解答】解:A、若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会维持原状,不破裂,无法观察到细胞内是否存在疟原虫,A错误;‎ B、将血样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吸水涨破,这样容易观察到细胞中的寄生虫,B正确;‎ C、若将红细胞放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不利于观察,C错误;‎ D、血样放在质量分数为0.1%的葡萄糖溶液中可能也不会涨破,不利于观察,D错误.‎ 故选:B.‎ ‎ ‎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糖 C.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细胞壁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多糖)和果胶,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解答】解:A、正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A正确;‎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是多糖,B正确;‎ C、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C正确;‎ D、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错误.‎ 故选:D.‎ ‎ ‎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分析】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解答】解:A、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叶绿体的结构有两层膜,A错误;‎ B、黑藻的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B错误;‎ C、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叶绿体的内部有许多基粒,C错误;‎ D、黑藻的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D.‎ 故选:D.‎ ‎ ‎ ‎7.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⑦ D.②⑥‎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1、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 ‎2、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细胞膜;‎ 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解答】解:①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①错误; ‎ ‎②核糖体核糖体是椭球形粒状小体,没有膜结构,②正确; ‎ ‎③叶绿体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③错误; ‎ ‎④细胞核具有双层核膜,④错误; ‎ ‎⑤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⑤错误; ‎ ‎⑥中心体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没有膜结构,⑥正确; ‎ ‎⑦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⑦错误.‎ 故选:D.‎ ‎ ‎ ‎8.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的两层膜结构 C.制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分析】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最后能观察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解答】解:A、实验前对牙签消毒、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A正确;‎ B、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但这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 C、该实验中用到0.9% 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正确;‎ D、线粒体能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正确.‎ 故选:B.‎ ‎ ‎ ‎9.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细胞膜 B.核膜 C.溶酶体膜 D.中心体膜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系统.其中细胞器膜包括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和溶酶体膜.‎ ‎【解答】解:A、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 B、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正确;‎ C、溶酶体膜是一种细胞器膜,属于生物膜系统,C正确;‎ D、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D.‎ ‎ ‎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B.遗传信息贮存在染色体的蛋白质上 C.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常附着有核糖体 D.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都一样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DNA不能出核孔,A错误;‎ B、遗传信息贮存在染色体的DNA分子中,B错误;‎ C、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常附着有核糖体,C正确;‎ D、核仁同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不一样,D错误.‎ 故选:C.‎ ‎ ‎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的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也能出现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解答】解: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状态,严格的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B正确;‎ C、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所以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不可能出现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状态,D正确.‎ 故选:C.‎ ‎ ‎ ‎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具有叶绿体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具有线粒体 C.蛔虫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其细胞内不含有线粒体 D.洋葱根尖细胞,蓝藻细胞内均无叶绿体,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据此答题.‎ ‎【解答】解: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如蓝藻,A错误;‎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线粒体,如醋酸菌,B错误;‎ C、蛔虫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其细胞内不含有线粒体,C正确;‎ D、洋葱根尖细胞和蓝藻细胞内均无叶绿体,但蓝藻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 ‎ ‎13.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显微结构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解答】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A正确;‎ B、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不附着在高尔基上,B错误;‎ C、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起到快速物质运输的作用,C正确;‎ D、在成熟叶肉细胞中,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B.‎ ‎ ‎ ‎14.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心肌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肝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代谢越旺盛.‎ ‎【解答】解:A、根据题意,细胞核孔数目多新陈代谢旺盛,心肌细胞代谢旺盛,使得核孔数量较多,A错误;‎ 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血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代谢水平较高,使得核孔数量较多,B错误;‎ C、肝细胞代谢旺盛,核孔数量较多,C错误;‎ D、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水平不高,所以口腔上皮细胞核孔数目最少,D正确.‎ 故选:D.‎ ‎ ‎ ‎1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液 B.细胞液属于细胞质基质 C.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器中 D.细胞都含有细胞质基质,但不一定含细胞液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液泡由液泡膜和细胞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 ‎2、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A、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细胞质基质不属于细胞液,A错误;‎ B、细胞液不属于细胞质基质,B错误;‎ C、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 D、细胞都含有细胞质基质,但不一定含细胞液(只有含有液泡的细胞才含有细胞液),D正确.‎ 故选:D.‎ ‎ ‎ ‎16.假定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只质壁分离不复原,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可复原.‎ ‎【解答】解:由于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甲乙两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故选:B.‎ ‎ ‎ ‎17.能够使胰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麦芽糖酶 C.脂肪酶 D.蛋白酶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解答】解:胰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能水解蛋白质的酶是蛋白酶.‎ 故选:D.‎ ‎ ‎ ‎18.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相同时间内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  )‎ A.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B.水稻根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硅是大量元素,钙是微量元素 D.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由植物根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解答】解: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水稻根细胞对可知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故选:B.‎ ‎ ‎ ‎19.动物细胞表面有一种物质,就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这种物质是(  )‎ A.磷脂 B.糖脂 C.糖蛋白 D.蛋白质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解答】解:动物细胞表面有一种物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能够使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从而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故选:C.‎ ‎ ‎ ‎20.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 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既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运动的流动性.‎ ‎【解答】解: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过程中,原生质层收缩,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存在膜的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B.‎ ‎ ‎ ‎21.对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其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B.前者是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力提高,而后者不影响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 C.两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酶和Fe3+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加热是为反应提供能量,加入催化剂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原理是不一样的,A错误;‎ B、前者是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力提高,而后者不影响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B正确;‎ C、加热是为反应提供能量,不是降低活化能,C错误;‎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原理是一样的,D错误.‎ 故选:B.‎ ‎ ‎ ‎22.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结合此图,正确的表述是(  )‎ A.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B.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 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1、呼吸方式的判断 ‎①若只产生CO2,不消耗 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O点).‎ ‎②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2的物质的量多,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ob段).‎ ‎③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b点以后).‎ ‎④d点CO2的总释放量最低,一般表示总的呼吸作用强度最弱,储存室的最佳氧气浓度.‎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O2+C2H5OH+能量,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是无氧呼吸的三倍,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所以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相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 ‎【解答】解:A、氧气浓度到b以后,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 B、氧气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了,所以无氧呼吸最低的是b点,B错误;‎ C、氧气浓度为a时,若cd=ca,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例为3:1,C错误;‎ D、氧气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A.‎ ‎ ‎ ‎23.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 A.倍 B.倍 C.2倍 D.3倍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的应用,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解答】解: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的氧气是6X,释放的二氧化碳为6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Y,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关系式:,解得,所以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故选:D.‎ ‎ ‎ ‎24.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物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又顺利进行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本题是对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的考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并不高,可通过与ADP的迅速转化以维持平衡,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ATP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A正确;‎ B、ATP与ADP不是同一种物质,ATP是三磷酸腺苷,ADP为二磷酸腺苷,B错误;‎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C错误;‎ D、酶的催化作用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又顺利进行,D错误.‎ 故选:A.‎ ‎ ‎ ‎2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色素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说明由丙酮酸和氧参与的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A正确;‎ B、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几乎不耗氧,说明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B正确;‎ C、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说明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C正确;‎ D、本实验无法证明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由有氧呼吸过程知,水是在线粒体中生成的,D错误.‎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9是 细胞壁 细胞,其主要成分由 纤维素 和 果胶 组成;‎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9] 细胞壁 、[8] 液泡 、[10] 叶绿体 .‎ ‎(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7] 线粒体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是[10] 叶绿体 .‎ ‎(5)控制人体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4] 细胞核 中,在[7] 线粒体 和[10] 叶绿体 中也有少量DNA分子存在.‎ ‎(6)结构3为 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7)如果图右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10] 叶绿体 ;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8] 液泡 .‎ ‎(8)图中没有编号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 ‎(9)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细胞核 .‎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图解:‎ 左图为动物细胞,图中1是细胞质基质,2是细胞膜,3是高尔基体,4是细胞核,5是内质网,6是中心体,7是线粒体;‎ 右图为植物细胞,图中8是液泡,9是细胞壁,10是叶绿体.‎ ‎【解答】解:(1)图中结构9是细胞壁,其主要成分由纤维素和果胶.‎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4)叶绿体能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 ‎(5)控制人体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分子存在.‎ ‎(6)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7)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液泡.‎ ‎(8)图中的核糖体没有编号.‎ ‎(9)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细胞核.‎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纤维素 果胶 ‎(2)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3)线粒体 ‎(4)叶绿体 ‎(5)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6)高尔基体 ‎(7)叶绿体 液泡 ‎(8)核糖体 ‎(9)细胞核 ‎ ‎ ‎27.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蛋白质 分子;B代表 磷脂双分子层 分子;C代表 糖蛋白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选择透过性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bcd .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ae .‎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b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a .‎ ‎(6)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 双层膜、有核孔 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 糖蛋白 ,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 ‎(7)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流动性 性.‎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分析图,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D表示糖蛋白(膜外);a、e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解答】解:(1)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支持着蛋白质;D代表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代表的细胞膜外.‎ ‎(2)细胞膜从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4)a、e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在a~e的五种过程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即图中b、c、d,共同点是运输方向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 ‎(5)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而且进细胞,是图中a.‎ ‎(6)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双层膜和核孔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 ‎(7)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内吞和外排,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 ‎(2)选择透过性 ‎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ae ‎(5)b a ‎ ‎(6)双层膜、有核孔 糖蛋白 ‎(7)流动性 ‎ ‎ ‎28.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 C﹣A﹣B(或C﹣B﹣A﹣B) .‎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 对照 实验,该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用 等量的清水 代替10%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 有氧呼吸 .‎ 若装置Ⅱ的液滴 不 移动,装置Ⅲ的液滴 向右 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 无氧呼吸 ;‎ 若装置Ⅱ的液滴 向左 移动,装置Ⅲ的液滴 向右 移动,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Ⅰ.(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 Ⅱ.(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10%的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Ⅱ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 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而装置Ⅲ液滴右移;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Ⅱ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而吸收氧气使压强下降,故装置Ⅱ液滴左移,而装置Ⅲ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吸收的氧气量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则装置Ⅲ液滴右移.‎ ‎【解答】解:(1)①有氧呼吸需要的装置是C﹣B﹣A﹣B.‎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 ‎(2)①遵循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不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 ‎(1)①C﹣A﹣B(或C﹣B﹣A﹣B)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①对照 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 ‎ ‎②有氧呼吸 不 向右 无氧呼吸 向左 向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