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2017年11月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Ⅰ卷和第II卷的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作零分处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在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中,否则无效。)‎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就是指杂交后代不表现出来的性状 B.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羊的长角与短腿;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⑥一对正常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 A.①⑤ B.②④ C.②⑥ D.③⑤‎ ‎3.在遗传学实验过程中,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 B. 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或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 C. 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 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4.豌豆和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它们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豌豆和玉米均为两性植株,进行杂交实验都要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B. 豌豆和玉米均具有一些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区分、观察 C. 豌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D. 豌豆和玉米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 ‎5.将杂合子(Aa)设为亲本,让其连续自交n代,从理论上推算,第n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应为 ( )‎ A. 1/2n B. 1-1/2n C. (2n+1)/ 2n+1 D. (2n-1)/2n+1‎ ‎6.据图,下列选项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的( )‎ A. 雌:雄=3:1 B. 雌:雄=2:1C. 雌:雄=1:3 D. 雌:雄=1:2‎ ‎8.请从下列实验中指出哪一项一定是显性遗传因子 A. 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控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B. 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控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C. 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性状一致,该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D. 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性状一致,该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全部性状的遗传因子 ‎9.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演绎内容 ‎②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③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④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蔡斯和赫尔希分别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使其DNA和蛋白质分别被标记 A. 2项 B. 4项 C. 5项 D. 3项 ‎10.‎ 某种植物的株高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现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 )‎ ‎ ‎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正反交及回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B.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的实验,不能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也不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C. 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花授粉,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D.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由此可见,果蝇的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12.遗传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 B. 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三个遗传学定律 C. 无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D. 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为分子遗传学和多种生物工程技术奠理论基础 ‎13.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又是一个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患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每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②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③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④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⑤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23条染色体 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46条染色体 A. 没有正确选项 B. 一项 C. 两项 D. 三项 ‎14.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 用洋葱根尖易培养、数量多、染色体数量少,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15.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结构 B.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 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6.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下列有关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 B.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C. 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不同 ‎17.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 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 图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为8条 D. 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1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常分裂的人体睾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可能为92条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交叉互换 C.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 D. ‎ 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做出的解释中,关键的一条就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19.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链都用32P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等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等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20.某蛾类为ZW型性别决定,体细胞中仅具有一对常染色体(C1和C2),某基因只位于该蛾类的W染色体上,其突变表型为显性,此种个体会产生具生殖能力且能发出荧光的子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某雌性蛾类产生的染色体组合为C1Z的配子的概率为1/4‎ B. 该蛾类种群中能发荧光的都是雌蛾,雄蛾不能发荧光 C. 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交配,子代中能发出荧光的蛾类占1/4‎ D. 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交配,后代中雌:雄=1:1‎ ‎2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⑦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22.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A、a和D、d控制。图一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二为Ⅱ10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位置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6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 C. 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D. Ⅲ12与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9/48‎ ‎23.若下列家系图中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4种遗传方式,则依次对应的是 ‎ ‎ ‎ A. ③①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2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所做的转化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 C. 不能用3H或180替代32P或35S标记噬菌体 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含有少量放射性的主要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25.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和含氮碱基分别为脱氧核糖和A、T、G、C B. 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基都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相连 C.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G、C对越多的DNA分子稳定性越强 D.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6.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 ‎②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 ‎③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④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 ‎ ‎⑤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分裂不同时发生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2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模板 ‎ 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主要)‎ ‎⑤场所 复制 DNA分子的两条链 四种脱氧核苷酸 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酶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转录 DNA分子的一条链 四种核糖核苷酸 需要 RNA聚合酶 细胞核 翻译 mRNA 氨基酸 需要 不需要 核糖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①②③‎ ‎29.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的发病机理 B. 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 C.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D. 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0.如图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②与⑥是同种物质B. 若②中A+U占36%,则①对应片段中G占32%‎ C. 图中的⑤能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D. 图中的④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 ‎ ‎ ‎ ‎ ‎ ‎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31.(10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 ‎(1)产生卵圆形果实的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 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4) 现有一包种子基因型为AaBB,将其种下所得果实性状应为____________,让其与结卵圆形果实的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每棵植株所结种子数量相等),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约为_______。‎ ‎32.(9分)I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 ‎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 ‎(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4)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____________。‎ ‎33.(11分)家猫中有很多对性状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如有尾与无尾(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睛的黄色与蓝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在上述两对性状中,其中某一对性状的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现从家猫中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作亲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无尾黄眼 无尾蓝眼 有尾黄眼 有尾蓝眼 ‎♂‎ ‎♀‎ ‎0‎ ‎0‎ ‎(1)基因是有________________片段,基因具有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复制时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从而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猫的上述两对性状中,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性状是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只考虑这一对性状)。‎ ‎(3)控制有尾与无尾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猫中控制尾形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4.(7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患有Lesch—Nyhan综合征(简称 LNS)和甲病的患者家系,并绘制遗传系谱如下图(其中甲遗传病用基因B、b表示,LNS遗传病用基因D、d表示)。研究发现在表现正常人群中Bb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 ‎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遗传,LNS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 遗传。‎ ‎(2)进一步调查发现,Ⅱ3的父亲患甲病,Ⅰ1不携带LNS遗传病致病基因。则:‎ ‎①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Ⅱ6个体基因型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②若Ⅱ2与Ⅱ3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若Ⅲ1与Ⅲ3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③若Ⅱ6与Ⅱ7生了一个男孩,则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 ‎35.(13分)下图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其中a、b过程在人体细胞中既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图中没有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中心法则完整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2)在b过程中,与DNA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过程形成的RNA的模板链和非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该RNA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胰岛细胞、癌细胞中,能发生b、c过程但不能发生a过程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①所示为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5N和14N),将该细胞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的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分析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的阶段。‎ ‎ ‎ 生物答案 一、 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A错误。纯合子杂交后代也可能是杂合子,如AA×aa的后代为Aa,B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如Dd×Dd的后代有DD、Dd、dd,C正确。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错误。‎ ‎2.【答案】C【解析】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题目中只有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只有⑥中可以确定这两个夫妇都是白化病遗传因子的携带者,而他们的后代中有一个是隐性性状白化病,其他表现为显性性状正常,所以C正确。‎ ‎3.【答案】C【解析】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A正确;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或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B正确;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但是不能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D正确。‎ ‎4.【答案】A【解析】玉米是雌雄同体异花的植物,所以进行杂交实验时不需要去雄,A错误;豌豆和玉米均具有一些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区分、观察,B正确;豌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豌豆和玉米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都是作为实验的好材料,CD正确。‎ ‎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基因Aa的杂合子自交,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自交F1的基因型为AA、Aa、aa,比例为1:2:1,其中仍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再让其F1都自交,纯合体的后代仍是纯合体,杂合体的后代再出现杂合体的概率仍为12/。因此,让亲代Aa连续自交n代,第n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n,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1/2n。所以B选项正确。‎ ‎6.【答案】B【解析】只有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图形可知A、a和D、d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错误。B、B和A、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正确。A、a和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③正确。C、c和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 ‎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中,主要有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决定两种形式,它们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相反。鸡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ZW的小鸡,由于环境的影响发育成公鸡。则交配是 ZW×ZW→ZZ:ZW:WW=1:2:1其中因为WW缺少Z,所以死亡。故雌(ZW):雄(ZZ)=2:1。‎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方式和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答案】B【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控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控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A错误,B正确;两纯合子交配,可能都是显性纯合,也可能都是隐性纯合,从而产生的子一代性状一致,C错误,D错误.故选:B.‎ ‎9.【答案】B【解析】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实验验证,①错误;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只小桶中两种彩球数目要相等,②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③错误;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错误;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所以不能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⑤错误。综上所述,只有②是正确的,其余四项都是错误的,故选B。‎ ‎1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F1每对遗传因子都是杂合子,所以在F2中表现型应是最高的和最矮的最少,中间的较多,且应是对称分布,故A正确。‎ ‎11.【答案】B【解析】正反交主要判断基因所在的位置,A错误;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出现了粉红色的,不能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也不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B正确;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花授粉,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7/16,C错误;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眼色和性别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2.【答案】B【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A正确;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无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C正确;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之后还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D正确。‎ ‎13.【答案】C【解析】依题意可知:该男子的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与外耳道多毛症有关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该男子的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每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①正确;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或Y染色体,即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或两个毛耳基因,②③错误,④正确;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23或46条染色体,⑤⑥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男性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常染色体和一对X、Y性染色体;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与外耳道多毛症有关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和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据此结合减数分裂的知识即可作答。‎ ‎14.【答案】D【解析】蝗虫精母细胞和蚕豆花粉母细胞都属于原始的生殖细胞,可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正确;桃花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而且数量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桃花的雌蕊中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3个退化,1个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分裂细胞数目太少,不易观察到各个时期,一般不宜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C正确;洋葱根尖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D错误。‎ ‎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图所示细胞处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但赤道板不是真实结构,A错。乙图所示细胞一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而且细胞DNA总量为4N,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乙图所示细胞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但不发生着丝点分裂,C错。丙图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处于该组细胞数目较少,为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因为此时细胞染色体数为2N,D错。‎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6.【答案】D【解析】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可以增加精子染色体组成多样性,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具有多种可能性,增加了配子的遗传组成的多样性,经受精作用,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B正确;有丝分裂整个过程都存在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DNA已经加倍,而染色体复制后并没有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故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都减半,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会暂时增倍,其数目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多,故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不同,D错误。‎ 考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 点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曲线 ‎17.【答案】D【解析】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共8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由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所以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故选:D.‎ ‎18.【答案】C【解析】人体睾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可达92条,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一定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交叉互换后,可形成AB、Ab、aB、ab四个精细胞,C正确。孟德尔的解释中描述的是遗传因子,D错误。‎ ‎1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即都含32P,B错误;‎ C、如果是有丝分裂,DNA复制二次,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有四种,且所在细胞具有偶然性,C错误;‎ D、如果是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所以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一种情况,即每条染色体都含32P,正确.‎ 故选:D.‎ ‎20.【答案】C【解析】该蛾类的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为C1C2ZW,产生C1Z的配子概率为1/4,A正确;根据题意,雌蛾为ZW,雄蛾为ZZ,W染色体上有发出荧光的基因,因此能发荧光的都是雌蛾,雄蛾不能发荧光,B正确;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交配,子代为ZZ:ZW=1:1,所以能发出荧光的是ZW,占1/2,C错误;能发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荧光的雄蛾交配,子代为ZZ:ZW=1:1,因此后代中雌:雄=1:1,D正确。‎ ‎21.【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①正确,②错误;基因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③错误;基因表达即指导蛋白质合成时,离不开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因此基因表达会受到环境的影响,④正确;DNA分子上存在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该片段不是基因,⑤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⑥正确;基因的分子结构不是由摩尔根发现,⑦错误。综上所述,A、B、D均错误,C正确。‎ ‎22.【答案】B【解析】据系谱图可知,甲病中9、10号正常,女儿患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中3、4号患病,儿子8号正常,故为显性遗传病,据图2可知,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Ⅱ6两病皆患,父亲正常,故其的基因型为aaXDXd,B正确;Ⅱ9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Ⅱ10的基因型为AaXDY,故Ⅲ13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1/2×(1/2+1/2×3/4)=9/16,C错误;Ⅲ12基因型为AaXdY,Ⅲ14基因型为(1AA,2Aa)(3XDXD,1XDXd),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3+2/3×3/4)×(1/4×1/2)=6/48,D错误。‎ ‎【点睛】熟悉遗传系谱图并能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C【解析】①系谱图中有一家庭的母亲、父亲均正常,女儿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系谱图显示,父亲患病,女儿均患病,说明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③系谱图中有一家庭的母亲、父亲均正常,儿子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母亲有病,儿子均有病,可进一步推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④系谱图中的患者均为男性,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综上分析,与题意相符的供选答案组合,C正确,A、B、D均错误。‎ ‎24.【答案】A【解析】格里菲思依据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推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但他并不知道这种“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在此基础上,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的DNA能促进“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所以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B正确;因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H、O元素,因此不能用3H或180替代32P或35S标记噬菌体,C正确;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将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含有少量放射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 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D正确。‎ ‎25.【答案】B【解析】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是A、T、G、C,A正确;DNA分子中的大多数磷酸基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大多数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相连,B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其中G、C之间的氢键数多于A、T对,所以G、C对越多的DNA分子稳定性越强,C正确;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正确。‎ ‎26.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每个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正确。②腺嘌呤等于n,则胸腺嘌呤(T)的数量也应是n。因此,G+C的数量=m-2n。所以G=(m-2n)/2=m/2-n,A与T之间是两个氢键,G与C是三个,则总数为2n+3(m/2-n)= ;正确。③腺嘌呤等于n,则胸腺嘌呤(T)的数量也应是n,则 A+T=2n,所以一条单链上A+T的数值就是n;正确。‎ ‎④在②选项中G+C的数量应该是:m-2n。所以G=(m-2n)/2=m/2-n;错误。‎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考查,相对较难,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 ‎27.【答案】A【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①错误;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②正确;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③正确;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④错误;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分裂是同时发生的,⑤错误。故选A。‎ ‎28.【答案】D【解析】DNA分子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①正确;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②正确;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消耗能量,③正确;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催化,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翻译也需要相关酶的催化,④错误;DNA分子复制和转录都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反应发生在核糖体,⑤错误。故选D。‎ ‎29.【答案】B【解析】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如白化病、豌豆粒型的机理,A正确、B错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正确;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并识记两种途径的常见实例,明确基因突变后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的原因。‎ ‎30.【答案】C【解析】图中的②与⑥都是mRNA,A正确;若②中A+U占3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中A+T占36%,则C+G占64%,因此其对应片段中G占32%,B正确;图中的⑤为多肽链,还不具有生物活性,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唾液腺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其中①为DNA分子;②为mRNA分子;③为RNA聚合酶;④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⑤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⑥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31.(10分)【答案】 aabb AABB和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7/15 AaBb、Aabb和aaBb 三角形 AaBb: aaBb=1:1 27:5(或5:27)‎ ‎【解析】分析: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三角形和卵圆形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此还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 ‎(1)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 ‎(2)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角形果实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三角形果实,aaBb、Aabb和aabb表现为圆形果实,三角形:卵圆形=3:1.另选两种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F1和F2‎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说明F1基因型为AaBb,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3)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的基因型特点是不同时具有a和b的个体自交的子代都是三角形的,有以下基因型: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1/16、AAbb1/16它们总共占总数的7/16,但是占15份三角形中的7份即7/15.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和aaBb。‎ ‎(4) 现有一包种子基因型为AaBB,将其种下所得果实性状应为三角形,AaBB与卵圆形果实(aabb)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 aaBb=1:1。AaBb自交,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15:1;aaBb自交,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每棵植株所结种子数量相等),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约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1/2×15/16+1/2×3/4): (1/2×1/16+1/2×1/4)=27:5.‎ ‎【点睛】‎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是一对基因对多个性状有影响,也可以是一个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同时,许多基因间还可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等制约关系,从而导致表现型复杂化,进而导致呈现许多特殊分离比。‎ 一般的,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F1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F1自交 ,在 F2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如果分离比加起来等于 4,如 1:2:1中 l+2+l=4,那么此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分离比加起来等于16,如 15:1中 15+1=16,那么此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2.【答案】 A、B、C、E 体细胞 8 A、D B、E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巢 第一极体 4∶2∶1‎ ‎【解析】由图可知该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主要是考查对细胞图像的辨认,A中细胞的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B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后期。C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是有丝分裂中期。D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中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所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图像。‎ ‎(1)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根据题干分析,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C、E。‎ ‎(2)A是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是体细胞。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所以染色体数目最多是8条。‎ ‎(3)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因为它们是经过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互分离的,所以是A和D。‎ ‎(4)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所以是图中的B和E。B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 ‎(5)如果是雌性动物能观察到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的部位只能是卵巢,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如果是雌性动物,D细胞质均等平分,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初级卵母细胞DNA经过了复制是正常细胞的2倍,次级卵母细胞中DNA含量和正常细胞相同,卵细胞中DNA是正常细胞的一半,所以它们之间的 DNA含量比例为4∶2∶1。‎ 点睛:关于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的,如果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联会、四分体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图像,其余是有丝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细胞质均等平分的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平分的一定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平分的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均等平分的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 ‎33.【答案】 遗传效应的DNA 碱基互补配对 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无尾 AA 常 X F1代雌猫中无蓝眼,雄猫中出现蓝眼 基因的自由组合 AaXBXb AaXBY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条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运用逆推法推出基因的位置及亲本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思路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表格,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或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从而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后代的雌雄个体中都是无尾∶有尾=2∶1,说明后代有尾和无尾的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控制有尾与无尾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尾纯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基因型应为AA。‎ ‎(3)根据(2)题分析可知,控制有尾和无尾的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代雌猫中无蓝眼,雄猫中出现蓝眼,说明眼色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由此可推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由于家猫中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在性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后代中无尾∶有尾=2∶1,亲本基因型为Aa×Aa,后代黄眼∶蓝眼=3∶1,并且只有雄猫出现蓝眼,故亲本为XBXb×XBY。综上所述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34.【答案】 常染色体隐性 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 BbX0Y 5/6 9/16 3/5 1/24000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根据系谱图,判断两病均为隐性遗传。由于Ⅱ2患病,而Ⅰ1不患病,则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NS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然后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 ‎(1)根据系谱图,父母均无病后代患病,因此两病均为隐性遗传。由于Ⅱ2患病,而Ⅰ1不患病,则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LNS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①由于Ⅰ1不携带LNS遗传病致病基因,则LNS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又由于Ⅱ3的父亲患甲病,则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BbXDY。由于Ⅱ2患甲病,双亲均为Bb;Ⅱ1患LNS病,治病基因来自母亲,则双亲基因型为BbXDY、BbXDXd,Ⅱ6个体甲病基因型为1/3BB、2/3Bb,LNS病基因型为1/2XDXD、1/2XDXd,则该个体基因型杂合的概率=1-纯合子=1-1/3×1/2=5/6。 ②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BbXDY,Ⅱ2的基因型为1/2bbXDXD、1/2bbXDXd,因此Ⅱ2与Ⅱ3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1-不患病=1-1/2×(1-1/2×1/4)=9/16。‎ 由于儿子不患病,因此不携带LNS病基因,因此只需考虑甲病即可,Ⅲ1个体甲病基因型为Bb,Ⅲ3个体甲病基因型为1/3BB、2/3Bb,则可获得该儿子甲病基因型为2/5BB、3/5Bb,则该儿子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3/5。 ③由于Ⅱ6个体甲病基因型为1/3BB、2/3Bb,LNS病基因型为1/2XDXD、1/2XDXd,Ⅱ7Bb基因型频率为10-4,LNS病基因型为XDY,则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则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2/3×1/10000×1/4×1/4=1/240000。‎ ‎35.【答案】 a b、 c 线粒体 逆转录和RNA复制 RNA聚合酶 26% tRNA上的反密码子 胰岛细胞 ‎ ‎0个或1个或2个 蛋白质的结构 物质C(双链RNA) 翻译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最前面的图中abc过程可知,a为DNA复制,b为转录,c为翻译。其中①为具有不同标记的双链DNA,②为单链的mRNA,③为核糖体,④为肽链,⑤为tRNA,⑥为DNA复制产物,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双链DNA分子,⑦为氨基酸。‎ 分析中间的图解: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进而控制油菜体内油脂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进而控制油菜体内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但基因B中由于双链都可发生转录,所以当它们同时转录形成的两种mRNA单链就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而形成双链RNA,即物质c;此时就会阻碍基因B合成酶b,继而导致油菜体内PEP转化为某种蛋白质减少,而大量的PEP在酶a的催化下,转化为油脂。‎ 分析最下面的图解:红色色素的形成只须有基因A控制而表现为红花,其基因型为A_bbdd,紫色色素的合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A和B同时存在,此时紫花基因型为A_B_dd;二是含D基因时可合成,此时紫花的基因型为_ _ _ _D_。‎ ‎(1)由图可知,a表示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分别是图中的b和c过程。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发生场所即是DNA分布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少数在线粒体。(人体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2)根据DNA合成所需的特有原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所以为研究DNA复制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这一化合物,原因是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合成情况。‎ ‎(3)在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与DNA结合,才能催化RNA的合成。根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过程形成的RNA的模板链和非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即是模板链中G=29%=非模板链中C,非模板链G=模板链中C=19%;所以与该RNA对应的DNA区段中,G+C共占整个DNA区段29%+19%=48%,该双链DNA区段余下的A+T=1-48%=52%,由于A=T,所以该DNA区段中腺嘌呤A所占的碱基比例为52%÷2=26%。‎ ‎(4)翻译过程通过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内有缺乏细胞核,所以abc过程均不能发生,胰岛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所以胰岛细胞内不能发生DNA复制过程,但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癌细胞由于可以无限增殖,所以a、b、c 过程都能发生。‎ ‎(5)该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中,两条链的N分别为15N和14N,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可能产生的2个细胞是:①1个细胞的2个DNA都是一条链15N和14N,一个细胞的2个DNA都不含有15N,或者②2个细胞都是1个DNA含15N和14N,1个DNA只含14N。第①种情况的2个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4个细胞的情况为:1个细胞的DNA都含15N和14N,3个细胞的DNA都只有14N,或2个细胞的DNA都含15N和14N,2个细胞的DNA只含14N。第②种情况继续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细胞,可能是:2个细胞含的DNA是1个只含14N,1个含15N和14N,另外两个细胞都只含14N的DNA。综上所述,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0个或1个或2个。‎ ‎(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1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导致血红蛋白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导致血红蛋白结构遗传,因此红细胞呈现镰刀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由图可知,高油油菜的产生是因为PEP通过酶a催化形成油脂的过程受到促进,而PEP通过酶b催化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被抑制。由图可知,酶b是由基因B通过转录形成mRNA,然后通过翻译形成,而将基因B的非模板链转录后形成单链RNA,该单链RNA可以与酶b的mRNA结合形成双链的物质C,抑制酶b的mRNA翻译成酶b。‎ ‎(8)。由图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或____D_,因此当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3/4×3/4×1/4+1×1×3/4=57/64,紫花的基因型种类为2×2×1+3×3×2=22种。‎ ‎【点睛】本题中难点在第(5)和(8)小题。第(5)小题涉及DNA分子双链复制后在连续的有丝分裂的细胞内的分配去向;第(8)小题涉及确定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类型有A_B_dd或____D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