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练生物试卷(9-4)+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上)周练生物试卷(9.4) 一、选择题(12×4=48分) 1.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2.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3.下列四组蛋白质中,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 B.抗体和干扰素 C.溶菌酶和甲状腺激素受体 D.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能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并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D.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均能在宿主细胞中反向转录生成DNA 5.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结合如图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6.某多肽经测定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C.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0和5 D.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7.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一种病毒)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8.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内在工作机制,分别荣获1994和2012年诺贝尔奖.GPCRs是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多肽链跨膜蛋白,下面是其结构模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蛋白偶联受(GPCRs)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图中所示的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图中﹣S﹣S﹣结构具有维持该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 D.合成该跨膜蛋白时共失去m﹣1个水分子 9.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10.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 蛋清溶液有蛋白质析出蛋白质溶解,得到溶液甲 蛋清溶液有蛋白块产生蛋白块溶解,得到溶液乙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经①②③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 B.经③④过程处理,分别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C.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D.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 1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12.如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二、填空题(4小题,共52分) 13.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 物质,其原因之一是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 . (2)为了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 下观察,可见 的脂肪微粒. (3)油料种子萌发时,细胞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 ;脂肪储存和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线粒体,是细胞器之间 的典型例子. (4)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其原因是 真叶长出之后,干重 ,原因是 . 14.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 水通透速率(cm/s×10﹣4) Ⅰ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 27.9 Ⅱ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 210.0 Ⅲ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80.7 Ⅳ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 188.0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 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翻译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 .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 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 .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 . (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 . (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蛋白A是一种 的推论. 15.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 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该结构数目多.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 (用数字表示).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 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 . (5)图乙中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遗传物质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 . (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 中. 16.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操作的步骤是: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 ;右手拿锥形瓶,将 迅速通过火焰;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 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等待平板冷却 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 在下、 在上. (2)植物的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和激素外, 、 、 等外界条件也很重要. (3)制作果酒用的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的依据是: .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 ;过滤萃取液的目的是: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上)周练生物试卷(9.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2×4=48分) 1.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本题是微量元素的作用,先回忆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哪些是大量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作用,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解:A、Mg元素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错误; B、B是微量元素,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说明微量元素B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B正确; C、Ca元素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C错误;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没有涉及到缺乏Mn能否影响生命活动,因此不能说明Mn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判断,微量元素的作用,解题时应注意对实例的分析,验证某种元素是否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方法是没有这种元素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添加 这种元素则生命活动正常进行.D选项往往因分析不准确而错选. 2.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含有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解答】解:A、ATP、DNA均由C、H、O、N、P组成,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由C、H、O、N、P组成,故A正确; B、甲状腺激素是含I的氨基酸衍生物,组成元素是C、H、O、N、I,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组成元素是C、H、O,故B错误; C、核糖属于单糖,组成元素是C、H、O,核糖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核糖体中含有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P,故C错误; D、淀粉属于多糖,组成元素是C、H、O,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组成元素是C、H、O、N、P,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胞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3.下列四组蛋白质中,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 B.抗体和干扰素 C.溶菌酶和甲状腺激素受体 D.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为止. 【解答】解:A、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产生,胰蛋白酶是胰腺细胞产生,A错误; B、抗体是效应B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B错误; C、溶菌酶多种细胞均可产生,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在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C正确; D、垂体产生生长激素,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能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并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D.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均能在宿主细胞中反向转录生成DNA 【考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结构、功能和检测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知识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综合进行解答. 【解答】解: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甲基绿结合,A正确;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 C、除了脱氧核苷酸连两端的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均连接二个磷酸,C错误; D、RNA逆转录形成DNA需要逆转录酶,没有逆转录酶就不能进行反向转录生成DNA,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理解,DNA分子的结构,中心法则的补充,解题时要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形成知识网络,B选项的分析是易错点,结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一节去分析. 5.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结合如图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考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 【分析】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盐析: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 (3)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4)颜色反应:遇浓硝酸有黄色反应. (5)灼烧:蛋白质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解答】解: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但没有断裂,A错误;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B错误; C、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对于蛋白质变性的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重点掌握蛋白质变形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6.某多肽经测定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C.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0和5 D.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多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氨基酸分子中均只含有一个N原子,因此根据分子式(C21HxOyN4S2)中的N原子数量可知,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组成;根据S原子的数目可知,组成该多肽的四个氨基酸中有2个半胱氨酸;再根据C原子的数目可知,组成该多肽的另外两个氨基酸为苯丙氨酸(C9H11NO2)和亮氨酸(C6H13NO2).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即半胱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A正确; B、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所以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3=54,B正确; C、该多肽是由2个半胱氨酸、1个亮氨酸和1个苯丙氨酸组成,因此其分子式为2C3H7NO2S+C9H11NO2+C6H13NO2﹣3H2O=C21H32O5N4S2,因此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C错误; D、该多肽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3个肽键,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多肽的分子式及几种氨基酸的分子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能根据多肽和几种氨基酸的分子式推断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种类及数目,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7.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一种病毒)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分类和分布、病毒的结构的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解:A、T4噬菌体是病毒,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不能直接利用发酵液中的糖分,A错误;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含有4种核苷酸,B错误; C、乳糖存在于动物的乳汁中,奶牛的肌细胞中不含乳糖,C错误; D、T4噬菌体是DNA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与染色体组成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8.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内在工作机制,分别荣获1994和2012年诺贝尔奖.GPCRs是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多肽链跨膜蛋白,下面是其结构模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蛋白偶联受(GPCRs)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图中所示的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图中﹣S﹣S﹣结构具有维持该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 D.合成该跨膜蛋白时共失去m﹣1个水分子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氨基酸形成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解答】解:A、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因此G蛋白偶联受体是糖蛋白,A正确; B、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 C、肽链中的二硫键具有维持该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C正确; D、该肽链的氨基酸数是m个,因此脱去的水分子数是m﹣1个,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9.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2、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①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不含叶绿体,但其能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 ②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醋酸菌不含线粒体,但其能进行有氧呼吸,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②错误; ③原核生物含有细胞结构,③错误; ④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⑤正确;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掌握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对于“一定”的选项只需找出反例即可. 10.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 蛋清溶液有蛋白质析出蛋白质溶解,得到溶液甲 蛋清溶液有蛋白块产生蛋白块溶解,得到溶液乙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经①②③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 B.经③④过程处理,分别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C.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D.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 【考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1、蛋白质盐析: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析出的蛋白质再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盐析属于物理变化. 2、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受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如铅、铜、汞等)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时会凝结,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即凝结后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成紫色是因为蛋白质中含有肽键. 【解答】解:A、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是物理变化,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不破坏肽键,A错误; B、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不破坏肽键,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正确; C、③过程的处理使蛋白质变性,不消耗水也没有水的产生,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而消耗了水,C错误; D、甲乙两种溶液中均有肽键存在,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也会变紫色,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蛋白质的水解的知识,对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 2、分析题图甲: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 【解答】解:A、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 B、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能是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正确;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图,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2.如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是糖酵解阶段,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M是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 【解答】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H来自于﹣NH2和羧基(﹣COOH),A错误; B、在缺氧的条件下,③过程仍然是葡萄糖的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B错误; C、M物质的葡萄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 D、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4小题,共52分) 13.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 储能 物质,其原因之一是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 多 . (2)为了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 显微镜 下观察,可见 橘黄色 的脂肪微粒. (3)油料种子萌发时,细胞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 脂肪酶 ;脂肪储存和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线粒体,是细胞器之间 协调配合 的典型例子. (4)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其原因是 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 真叶长出之后,干重 增加 ,原因是 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1、脂肪和糖类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但脂肪中C和H的比例比同等质量的糖类高,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能物质. 2、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染色成橘黄色(红色).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会导致干重增加. 【解答】解:(1)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能物质. (2)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染色成橘黄色(红色),因此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微粒. (3)酶具有专一性,细胞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脂肪酶;脂肪储存和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先后依赖于油体、乙醛酸循环体、线粒体,是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的典型例子. (4)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其原因是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真叶长出之后,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干重增加. 故答案为: (1)储能 多 (2)显微镜 橘黄色 (3)脂肪酶 协调配合(分工合作) (4)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 增加 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本题将糖类物质和糖类的氧化分解结合在一起,增加知识点的连贯性,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也要将知识点与具体实例相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 14.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 水通透速率(cm/s×10﹣4) Ⅰ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 27.9 Ⅱ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 210.0 Ⅲ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80.7 Ⅳ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 188.0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 磷脂双分子层 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翻译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 迅速增大 .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明显降低 ,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 抑制 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 部分恢复 .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 空间结构 . (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 受体 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 重吸收 . (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蛋白A是一种 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的推论.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阅读题干和图表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研究蛋白A的功能,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水是自由扩散,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即可. (2)蛋白质是mRNA翻译得到的产物,蛋白质进入导致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收速率增大,体积迅速增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与II组细胞相比,III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明显降低,说明HgC12抑制了蛋白A的功能,比较III、IV组的结果可知IV比III水通透速率有所提高,说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部分恢复,由此推测HgC1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 (4)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作用是促进水分子的重吸收. (5)由以上结果可推知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故答案为:(1)磷脂双分子层 (2)迅速增大 (3)明显降低 抑制 部分恢复 空间结构 (4)受体 重吸收 (5)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功能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点间综合把握运用能力. 15.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 4 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 核孔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该结构数目多.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 1、4 (用数字表示).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 DNA 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 双缩脲试剂 . (5)图乙中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末 期.遗传物质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 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 . (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 线粒体 中.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据图甲分析,1表示核膜,2表示核孔,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 据图乙分析,1表示DNA,2表示蛋白质,3表示染色质,4表示染色体. 【解答】解:(1)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表示核膜,具有2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相对越多.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1核膜、4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 (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表示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鉴定②蛋白质的是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5)图乙中④染色体转化成③染色质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遗传物质呈④染色体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 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 (6)图乙中①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4 (2)核孔 (3)1、4 (4)DNA 双缩脲试剂 (5)末 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 (6)线粒体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有丝分裂、蛋白质的鉴定、转录、DNA的分布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6.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操作的步骤是: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 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将 瓶口 迅速通过火焰;用左 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 培养基 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等待平板冷却 凝固 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 皿盖 在下、 皿底 在上. (2)植物的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和激素外, pH 、 温度 、 光照 等外界条件也很重要. (3)制作果酒用的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的依据是: 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 .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 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 ;过滤萃取液的目的是: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利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分离以及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素的提取考查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先回忆相关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1)倒平板操作的步骤: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这样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分滴到培养基上造成培养基的污染. (2)植物的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和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外,还需pH、温度、光照(脱分化过程要避光,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等外界条件也很重要. (3)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其异化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过滤萃取液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故答案为: (1)棉塞 瓶口 培养基 凝固 皿盖 皿底 (2)pH、温度、光照 (3)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 (4)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简单,往往都是课本上原话,故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以教材为中心,梳理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