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 ‎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为(  )‎ A.组织液 B.消化液 C.内环境 D.细胞内液 ‎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3.当饮水过多时,体内发生的正常反应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D.尿量减少 ‎4.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5.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C.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D.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 ‎6.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 B.植物处于黑暗中 C.植物处于强光下 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脱落 C.生长素只能促进茎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8.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一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9.如图表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  )‎ A.a B.b C.c D.a和b ‎10.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11.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它们的种间关系属于(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12.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必须要有(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D.消费者和分解者 ‎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开屏 B.工蜂中侦查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外出时撒尿留下气味做“记号”‎ ‎14.下列哪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15.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禁止砍伐树木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本题共4小题)‎ ‎16.如图为某一植株的一段枝条,据图回答:‎ ‎(1)A芽优先生长,B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  .‎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时  生长,高浓度时  生长.‎ ‎(3)要使B芽迅速发育成枝条,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 ‎17.如图表示人体反射弧和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结构①表示  ,结构④表示  .‎ ‎(2)图Ⅰ中结构④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表现为  电位.如果施加强刺激于④处,则②处  (“能”或“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3)图Ⅰ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按  (填“单”或“双”)向传递,原因是由图Ⅰ中的[  ]  ‎ 结构决定的.图Ⅱ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 ‎(4)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与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患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无力.此时神经递质受体被免疫系统当作  ,在免疫学上,此类疾病被称为  .‎ ‎18.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饭后30分钟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  细胞.‎ ‎(2)若图中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的物质对靶细胞﹣﹣垂体细胞起  作用(填“促进”或“抑制”),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 ‎(3)临床上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因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通过  运输.‎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较  (填“快”或“慢”).‎ ‎19.如图1所示为温带草原食物网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蛇位于第  营养级,是  级消费者.‎ ‎(2)鹰与蛇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 ‎(3)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恢复力稳定性较  (填“高”或“低”).‎ ‎(4)如图2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图中的A、B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  .‎ ‎ ‎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为(  )‎ A.组织液 B.消化液 C.内环境 D.细胞内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体液: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 ‎【解答】解:A、人体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为细胞外液,也就是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共同构成细胞外液,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A错误;‎ B、消化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 C、人体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为细胞外液,也就是内环境,C正确;‎ D、人体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D错误.‎ 故选:C.‎ ‎ ‎ ‎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浆中pH的维持.‎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解:A、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A正确;‎ B、碳酸可以与碱性物质产生反应,B错误;‎ C、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钾离子主要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D错误.‎ 故选:A.‎ ‎ ‎ ‎3.当饮水过多时,体内发生的正常反应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D.尿量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水盐平衡调节 ‎【解答】解:A、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 B、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 C、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尿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 ‎ ‎4.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效应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关系 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抗原呈递给T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活性,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故选:B.‎ ‎ ‎ ‎5.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C.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D.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RNA病毒.‎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4)由于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基本丧失,因此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感染其它病原体等.‎ ‎【解答】解: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A正确;‎ B、“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属于血液传播途径,B错误;‎ C、“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属于血液传播途径,C错误;‎ D、“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属于血液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A.‎ ‎ ‎ ‎6.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是由于(  )‎ 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 B.植物处于黑暗中 C.植物处于强光下 D.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缘故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因此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 ‎【解答】解:A、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的反应是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A错误;‎ B、植物处于黑暗中会直立生长,B错误;‎ CD、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C错误,D正确;‎ 故选:D.‎ ‎ ‎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主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脱落 C.生长素只能促进茎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解答】解:A、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A正确;‎ B、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脱落,B正确;‎ C、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同时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也能促进生根等,C错误;‎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D正确.‎ 故选:C.‎ ‎ ‎ ‎8.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一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 ‎【解答】解:在食物(养料)充足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呈现J型,说明种群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 故选:A.‎ ‎ ‎ ‎9.如图表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  )‎ A.a B.b C.c D.a和b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年龄结构是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结构的个体数量的比例,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解答】解:据图分析,甲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乙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年龄结构属于稳定性;丙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故选:A.‎ ‎ ‎ ‎10.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说明原来已经有植物存在,因而属于次生演替.‎ 故选:C.‎ ‎ ‎ ‎11.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它们的种间关系属于(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种间关系:‎ ‎(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解答】解: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养料,二者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说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故选:D.‎ ‎ ‎ ‎12.如果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必须要有(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D.消费者和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解者将生态系统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解答】解: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没有消费者,这个过程也可以进行,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 故选:B.‎ ‎ ‎ ‎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开屏 B.工蜂中侦查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外出时撒尿留下气味做“记号”‎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解答】解: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开屏”属于行为信息,A正确;‎ B、工蜂中侦查蜂所跳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 D、看家狗外出时撒尿留下气味做“记号”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D.‎ ‎ ‎ ‎14.下列哪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解答】解: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即减少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A错误;‎ B、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错误;‎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即减少了物种丰富度,抵抗稳定力减弱,D错误.‎ 故选:B.‎ ‎ ‎ ‎15.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禁止砍伐树木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解答】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正确;‎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合理利用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C错误;‎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D正确.‎ 故选:C.‎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本题共4小题)‎ ‎16.如图为某一植株的一段枝条,据图回答:‎ ‎(1)A芽优先生长,B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 顶端优势 .‎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时 促进 生长,高浓度时 抑制 生长.‎ ‎(3)要使B芽迅速发育成枝条,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剪去顶芽(A芽) .‎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体现了既促进又抑制的特点.图中A为顶芽,BC为侧芽,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浓度B>C>A.低浓度促进A顶芽的生长,高浓度抑制BC侧芽的生长.‎ ‎【解答】解:(1)A顶芽优先生长,B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3)要使B侧芽迅速发育成枝条,常用的有效方法是剪去顶芽(A芽),促进侧芽的发育.‎ 故答案为:‎ ‎(1)顶端优势 ‎(2)促进 抑制 ‎(3)剪去顶芽(A芽)‎ ‎ ‎ ‎17.如图表示人体反射弧和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结构①表示 感受器 ,结构④表示 传出神经 .‎ ‎(2)图Ⅰ中结构④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表现为 负 电位.如果施加强刺激于④处,则②处 不能 (“能”或“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3)图Ⅰ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按 单 (填“单”或“双”)向传递,原因是由图Ⅰ中的[ ③ ] 突触 结构决定的.图Ⅱ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⑥→⑦→⑧ .‎ ‎(4)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与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患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无力.此时神经递质受体被免疫系统当作 抗原 ,在免疫学上,此类疾病被称为 自身免疫病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Ⅰ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突触、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图Ⅱ中⑥是树突,⑦是轴突,⑧是下一神经元的轴突.‎ ‎【解答】解:(1)图Ⅰ中②上有神经节,所以结构①表示感受器,结构④‎ 表示传出神经.‎ ‎(2)图Ⅰ中结构④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外流,所以膜内电位表现为负电位.如果施加强刺激于④处,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则②处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3)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图Ⅰ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向传递.图Ⅱ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⑥→⑦→⑧.‎ ‎(4)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患者表现为肌肉收缩无力.此时神经递质受体被免疫系统当作抗原,在免疫学上,此类疾病被称为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传出神经 ‎(2)负 不能 ‎(3)单 ③突触 ⑥→⑦→⑧‎ ‎(4)抗原 自身免疫病 ‎ ‎ ‎18.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饭后30分钟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将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是胰岛 B 细胞.‎ ‎(2)若图中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的物质对靶细胞﹣﹣垂体细胞起 抑制 作用(填“促进”或“抑制”),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反馈 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下丘脑 .‎ ‎(3)临床上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因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通过 体液 运输.‎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较 慢 (填“快”或“慢”).‎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微量高效 ‎ 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3、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解:(1)饭后30分钟,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将增加.‎ ‎(2)若图中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的物质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下丘脑.‎ ‎(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运输途径是体液运输.‎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但反应速度较慢.‎ 故答案为:‎ ‎(1)增加 B ‎ ‎(2)抑制 反馈 下丘脑 ‎ ‎(3)体液 ‎ ‎(4)慢 ‎ ‎ ‎19.如图1所示为温带草原食物网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蛇位于第 三 营养级,是 次 级消费者.‎ ‎(2)鹰与蛇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竞争、捕食 .‎ ‎(3)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恢复力稳定性较 高 (填“高”或“低”).‎ ‎(4)如图2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 、 逐级递减 .图中的A、B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分解者 、 呼吸作用 .‎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图1:图1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都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植物将能量传递给鹰,如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 分析图2:图2为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表示分解者,B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解:(1)蛇所在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蛇位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 ‎(2)鹰与蛇都以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而鹰又可以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因此鹰与蛇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3)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层次复杂,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结构层次简单,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抵抗力稳定性弱.‎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A代表分解者,B代表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 ‎(1)三 次 ‎(2)竞争、捕食 ‎(3)高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分解者  呼吸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