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18-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2018-01)

二 0 一七——二 0 一八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 南康中学-于都中学联考生物试卷 第Ⅰ卷 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下图是人体细胞内氨基酸的转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异亮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 利用此过程可大量生产 L-异亮氨酸 C. 细胞内过多的 L-异亮氨酸可能改变了苏氨酸脱氨酶的空间结构 D. 苏氨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过程中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时间越长积累淀粉越多,实验现象也越明 显 B.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三次观察与第二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 现象没有影响 C.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D.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的时间长短对结果影响不大 3、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腺苷的组成元素与 ATP 的组成元素相同 B.ATP 的合成一定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相关联 C.ATP 是活细胞内的直接能源 D.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要消耗 ATP 4、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液浓度的 KNO 3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 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 ) ①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 苏氨酸 α—苏氨酸—丁酸 L—异亮氨酸 最终产物抑制(变构抑制) 苏氨酸脱氧酶 2%的过氧 化氢溶液 原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④⑤ 5、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 ) A.促性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孕激素 6、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下列关于生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只有 4 种 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分离 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D.蛋黄之所以是黄色是因为含有类胡萝卜素 7、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滤纸片上需附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 t3 – t2 来表示 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和 pH 是自变量, 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 滤纸片或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8、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 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 P(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 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 合理的解释是(  ) A. 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 As 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 P 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 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9、甲、乙两个三角瓶中加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 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观察到酒精和 CO2 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 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 C.甲乙两个反应休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D.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 10、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 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 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 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 B.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11、羊通过吃草获得自身所需的元素和化合物,那么羊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合物(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12、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实验是( ) A.用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D.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 13、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所有的癌细胞( ) A.都在合成蛋白质 B.都有染色单体 C.凋亡基因表达增强 D.DNA 含量都相等 14、右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 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若 F 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 B.若 A 代表 02 吸收量,D 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 02 也不释放 02 C.C 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若 A 代表 C02 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 C02 浓度,E 点可能向右下移动 1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 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 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时间段内, 玻璃容器内 O2 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B. 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16、研究棉花光合作用产物从叶片的输出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不当的是( ) A.摘除部分棉铃,测定邻近叶片 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 B.环割枝条阻断有机物的运输,测定该枝条叶片 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 C.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测定未遮光叶片 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 D.“嫁接”更多的叶片,测定叶片中 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 17、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 水中观察,然后用 0.3g/mL 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 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18、为了观察小鼠细胞的染色体,某兴趣小组对小鼠进行适当处理后,取出骨髄中的活细胞 经过低渗溶液处理(使染色体散开)、固定、染色后制片并观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 的是( ) A.骨髄中含有干细胞,适合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 B.在显微镜下可看到骨髓细胞的分裂过程 C.低渗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导致细胞渗透吸水膨胀 D.最好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 19、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 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 的生物分子,如磷脂分子。根据这一观点,试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由基的产生可能会引起浆细胞分泌抗体减少 B.自由基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减少 C.自由基也可能会使光反应产生的[H]、ATP 产生减少 D.自由基会使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的数量减少 20、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 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C.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 D.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 21、人体血液的正常 pH 约为 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 中毒” 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H++HCO3- H2CO3 CO2+H2O H++PO43- HPO42- H++HPO42- H2PO4- 故能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 pH 稳定 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 pH 稳定 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 c(H+)显著减少,pH 值 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 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 CO2 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 值略 减小 22、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 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 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 23、“饥寒交迫”时,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 A.胰岛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2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 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 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 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下面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 O 点为 PQ 的中点,给予 O 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若同时在 O 点、 M 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 M 点的条件是( ) A.不偏转,MP 大于或等于 PQ 的一半 B.偏转,M 在 PQ 段之间 C.不偏转,MP 小于或等于 PQ 的一半 D.不偏转,M 与 P 或 Q 点重合 2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 a、b 两 极置于膜外,在 x 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 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b→a C.在图乙中的 t3 时刻,兴奋传导至 b 电极处 D.t1~t2,t3~t4 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K+外流造成的 26、下列过程中,不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分解 A. ①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27、下图中 X、Y、Z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 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除 Y,则丙的分泌量不变 B.X 和 Y 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若 Z 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 会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 D.甲对 Y、乙对 Z、丙对 X 和 Y 都起促进作用 28、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 4 小时,血液流经胰脏后,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 B.冬泳时,人体皮肤血流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 C.在紧急情况下,人体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这一反应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 D.沃泰默以狗为实验对象设计生理学实验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29、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30、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 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白蛋白减少,O2 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31、某种抗癌药物可以抑制 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 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32、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B.需要多个乙酰胆碱分子才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33、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据此推测: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何种免疫导致的?(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4、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神经冲动通过不同突触的方式不同。电突触的突触 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 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以下关于电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产生神经冲动均可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 元 C.神经递质阻断剂可以阻断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D.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可使细胞内 ADP 的含量增加 35、如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 的(  ) A.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组织液的 Na+溶液中,甲图的 c 点将降低 B. 图甲、乙、丙中发生 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 b、②、⑨ C. 图甲、乙、丙中 c、③、⑧点时刻细胞膜外侧 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 D. 电位恢复过程中 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协助、 36、不同细胞分泌的物质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为消化酶,则一定会被排出细胞到达内环境中 B.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会出现核膜核仁周期性变化 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等物质的受体 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37、下列关于学习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8、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其他方面。下列属于两者区别的是(   ) ①是否具免疫的持久性 ②是否能对抗原保留记忆功能 ③是否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是否具有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分化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39、下列有关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促进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和钠离子的分泌 C.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和钠离子的重吸收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40、有关人体内 B 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 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B.B 淋巴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 C.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周期延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D.若因某些理化因素导致 B 淋巴细胞膜结构改变,则可能患自身免疫病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为研究某植物叶片与果实关系对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 验。 (1)研究者对该植株进行了处理,处理及结果如图 1 所示。 ①进行实验时,Ⅰ、Ⅱ、Ⅲ组要选取相同高度、南面生长的树冠外层枝条作为实验材 料,目的是 。 ②Ⅰ、Ⅱ、Ⅲ组结果表明,库源比(果与叶数目比)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 高。 ③研究者推测,摘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 , 为确定符合生产需求的最佳库源比,研究者还需要测定三组实验的 。 (2)为了探究不同位置源叶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 2 所示。 ①研究者用透光性较好的塑料袋套于枝条底端,扎紧、密封袋口,抽出袋中空气,注入 浓度为 500μmol•mol﹣1 的 l3CO2 和除去 成分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标 记上枝叶、中枝叶、下枝叶时的 13C 含量(见上表)。 ②实验结果表明: 。 ③若需要对图 2 中的枝叶进行修剪,最好剪去 。(填“上肢”、“中枝”或“下 枝”)。 42、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核 DNA 含量的相对值为 2)分裂时的有关图像,据此分析并回 答: 处理 13C 含量(mg) 果壳 种仁 果实总量 标记上枝叶 2.93 26.02 28.95 标记中枝叶 11.44 27.47 38.91 标记下枝叶 8.00 8.37 16.37 (1)欲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应取洋葱根尖__________部分,如果某同学用自 制 的 装 片 观 察 时 , 发 现 细 胞 重 叠 , 看 不 到 染 色 体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 1 中间期包括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B 阶段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________ (填“是”或“否”)。 (3)对洋葱根尖细胞来说,图 2 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D 柱子,原因是 。 (4)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处于图 3 中乙→丙段状态的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丙 →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瘦素是动物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其部分作用机制如 下图所示(“+”为促进、“-”抑制)。 (1)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2)成熟脂肪细胞中,瘦素最终经 分类和包装后,通过 方式分泌到体 液中,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后被 。 (3)当体重增加,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 Y 含量 ,从而 摄食。 (4)现有三组肥胖症小鼠,A 组肥胖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瘦素受体的抗体;B、C 两组肥胖 原因不明,请分析以下实验: 处理措施 血浆中神经肽 Y 含量 摄食量 A 组 注射免疫抑制剂 下降 下降 B 组 注射瘦素 下降 下降 C 组 注射瘦素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前血浆中瘦素含量高于正常鼠的是 组,B 组小鼠肥胖的 原因最可能是 。 44、广西巴马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研究发现该县百岁老人血液中硒含量高出正常人 3〜6 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某些糖尿病患者通过补硒,可在一定程度上促 素 + 进组织细胞加速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为验证硒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某研究小组用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表: 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饲喂的饲料 适量含硒的鼠粮 ? 等量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 用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处理小鼠两周, 测得体内抗体含量 +++++ + +++ 注:“+”越多表示抗体含量越高 ①据表分析,B 组小鼠应饲喂 ; 硒增强了小鼠的 (填 “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依据是 。 ②在体液免疫中,T 细胞产生的 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 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 。 参考答案 第Ⅰ卷 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01—05:CDDAC 06—10:DBADB 11—15:BCADA 16—20:DDBDC 21—25:CACAC 26—30:ACDCB 31—35:CADCC 36—40:CDCA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10 分 (1)①保证各组叶片得到充足且相同强度的光照(1 分) ②越大(1 分) ③升高(1 分) 果实重量(1 分) (2)①CO2 (2 分) ②中枝叶光合产物分配到果实中的总量最高(且叶光合产物向种仁的分 配量 均高于果壳)(2 分) ③下枝(2 分) 42、除标注空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分生区(2—3mm) 没有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 (2 分) (2)A 和 B(或 ABC) 否 (3)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数不会减半(2 分) (4)前期和中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 分) 43、每空 1 分,共 8 分 (1)水 (2)高尔基体 胞吐 灭活 (3)降低(减少、下降) 减少 (4)A、C 不能(正常)合成痩素 44、每空 2 分,共 12 分 (1)摄取、利用、储存 (2)①等量不含硒鼠粮 特异性 A 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数明显高于 B、C 组 ②淋巴因子 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