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的( ) ①葡萄球菌、青霉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硝化细菌、酵母菌、蓝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将得到 3 种物质 ④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RNA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答案】A 【解析】 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硝化细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绿藻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②正确;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种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因此将得到 6种物质,③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②,故选A。 2.如图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视野 B. 甲为细菌,乙为动物细胞 C. 丙为亚显微结构图 D. 甲为原核生物,乙、丙、丁为真核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考查对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区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根据有无细胞壁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详解】乙中细胞具有细胞壁,且为多细胞生物的组织,为光学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应可看到核糖体等细微结构,A项、B项错误;丙中细胞没有细胞壁,为光学显微镜下的动物细胞,C项错误;甲为细菌模式图,丁中含有细胞核和膜结构细胞器,乙、丙、丁均为真核生物,D项正确。 【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核糖体)内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种类 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真菌、植物、动物 3.2014年2月,非洲地区再次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据国外媒体报道,此次疫情已导致非洲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两千人死亡,目前仍无很好治疗方法,引起了全世界对非洲疫情及病毒传染性的关注与警惕。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获得大量埃博拉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培养 B. 该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因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 该病毒结构简单,因此属于原核生物 D.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病毒,考查对病毒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判断其繁殖特点,进而确定其培养方法。 【详解】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不能培养病毒,A项错误;病毒能够繁殖,属于生物,B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C项错误;病毒只含有DNA或RNA,D项正确。 【点睛】病毒的相关知识整合 4.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D.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学说,考查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学说内容、建立过程的理解,可在理解生命系统含义的基础上判断水、蛋白质分子是否是生命系统以及草履虫的生命系统层次。 【详解】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项错误;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项正确;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C项错误;施莱登和施旺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细胞学说,D项错误。 【点睛】系统≠生命系统 (1)系统: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整体,水、蛋白质分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能独立存在,并表现出生长等生命现象的系统。病毒虽然能繁殖,但在细胞外不能表现代谢、生长等现象,不属于生命系统。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的目镜为10 x、物镜为10×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M/4个 B. 将斐林试剂加入还原糖溶液中,试管中即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C. 蛋白质变性后遇双缩脲试剂不会出现紫色现象 D. 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有机物的检测,考查对显微镜放大倍数、有机物检测方法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的机理和蛋白质变性机理判断蛋白质变性后能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的放大倍数,物镜换成40×时,长度的放大倍数增加4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增加16倍,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M/16个,A项错误;将斐林试剂加入还原糖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项错误;蛋白质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遇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现象,C项错误;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由于苏丹Ⅲ易溶于酒精,可以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D项正确。 【点睛】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项目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视野中一行细胞数量 c c×(1/n) 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 d d×(1/n2) 6.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从图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④⑤ D.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②,同时提升镜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考查镜头的识别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解答此题,可根据镜头长短判断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大小,根据图中细胞体积的大小判断物镜放大倍数的大小。 【详解】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项错误;丙为高倍镜下的视野,从图乙转为丙,应先移动标本,使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增大光圈,使视野明亮,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B项正确;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高倍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更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③⑤,C项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把像移到视野中央后,不改变目镜,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D项错误。 【点睛】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7.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 HIV②桔子树③灵泉寺山上所有鸟④观音湖中所有鲫鱼⑤一大片桔子树树林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⑦一个桔子⑧人体内的血液⑨传出神经元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 A. ⑨⑧⑦②④⑥⑤ B. ①⑩⑨⑧⑦②④③⑥⑤ C. ⑩⑨⑧⑦②④⑥⑤ D. ⑨⑧⑦②③⑥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理解,可在理解生命系统各层次含义的基础上判断各叙述是否属于生命系统,然后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详解】① HIV属于病毒,不属于生命体系统;②桔子树属于个体;③灵泉寺山上所有鸟不属于同种生物,也不包括山上所有生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④观音湖中所有鲫鱼属于种群;⑤一大片桔子树树林包括其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⑦一个桔子属于器官;⑧人体内的血液属于组织;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⑨传出神经元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⑨⑧⑦②④⑥⑤,选A。 【点睛】辨析种群和群落: (1)种群:一定自然区域之内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是生物繁殖的单位,也是进化的单位。 (2)群落:一定自然区域之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多个种群。 8.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糖原、胰岛素、纤维素 B. 磷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 C. 淀粉、乳糖、脂肪 D. 抗原、抗体、血红蛋白 【答案】C 【解析】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定含C、H、O、N四种元素,糖原和纤维素只含C、H、O元素,A错误;脱氧核糖含C、H、O元素,磷脂和核糖核酸含C、H、O、N、P元素,B错误;淀粉、乳糖和脂肪都只含C、H、O元素,C正确;抗原的化学本质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其元素组成,D错误。 考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9.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糖类、无机盐、氨基酸、元素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可在熟记无机盐作用、糖、氨基酸、元素种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各叙述是否正确。 【详解】天然谷物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①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能量,②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③错误;钙属于大量元素,④错误,选D。 【点睛】无机盐功能的“一、一、二” 10.若下图中的各部分彻底水解,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蛋白质、基因的表达,考查对核酸、蛋白质组成、翻译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进而分析其彻底水解后产物的种类。 【详解】①为mRNA,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核糖、4种碱基,共6种化合物;②为核糖体,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rRNA,彻底水解后最多可得到20种氨基酸、磷酸、核糖、4种碱基,最多可得到26种化合物;③为tRNA,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核糖、4种碱基,共6种化合物;④为肽链,彻底水解后最多可得到20种氨基酸,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是②,选B。 【点睛】核酸(DNA与RNA)与蛋白质的比较 项目 核酸 蛋白质 DNA RNA 元素 C、H、O、N、P C、H、O、N等 组成单位 4种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形成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中复制产生 主要在细胞核中转录生成 核糖体 分子结构 一般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为单链结构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11.下表关于人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化学组成 作用机理 A 激素 蛋白质或脂肪 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调节生命活动 B 酶 蛋白质或RNA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物质分解 C 受体 蛋白质与糖类 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接受信息 D 抗体 蛋白质与糖类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激素的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生长激素)、多肽(胰高血糖素)、氨基酸类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和固醇类激素(性激素),作用机理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生命活动,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酶具有高效性,但不一定是催化物质的分解,B错误;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由多糖和蛋白质组合,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C正确;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参与体液免疫,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细胞膜的功能 【名师点睛】1、激素的化学本质: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类激素;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12.某39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O原子数目减少一个 B. C原子减少12个 C.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 肽键数目减少8个 【答案】D 【解析】 在该过程中,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7分子水,增加7个氧原子,而每个丙氨酸含2个氧原子,共去掉8个氧原子,因此O原子数目减少1个,A正确;由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每个丙氨酸含有3个C,脱去4个丙氨酸,C原子减少12个,B正确;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去4个氨基酸形成4条短肽链后,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因此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增加3个,C正确;在该过程中,脱去8号、18号、27号氨基酸时每脱去一个氨基酸需要水解2个肽键,脱去39号氨基酸时只脱去一个肽键,因此脱去4个丙氨酸需要水解7个肽键,因此肽键数目减少7个,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多肽中氨基、羧基、肽键、O原子数目的变化。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理解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3.如图甲、乙、丙为某些化合物的示意简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细胞中的甲可在核糖体中合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B. 噬菌体中的乙共有4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碱基种类的不同 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乙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成红色 D. 马铃薯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由丙构成的大分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蛋白质合成、核酸、淀粉结构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首先应识别图中甲、乙所代表的物质,然后根据蛋白质合成、加工场所和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甲基绿吡罗红的用途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甲为氨基酸,酵母菌细胞中的氨基酸可在核糖体中合成肽链,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A项错误;乙为核糖核苷酸,噬菌体含有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甲基绿吡罗红可用于细胞中DNA和RNA 的分布,核糖核苷酸不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C项错误;马铃薯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大分子,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只考虑了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而忽略了后半句“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14.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II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6中终产物 B.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 C. 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氨基酸 D.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答案】A 【解析】 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包括4种碱基、核糖和磷酸,A项正确;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此种特殊的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能自由进出,B项错误;这种可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属于非编码RNA,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C项错误;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HSATⅡ)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D项错误。 【点睛】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相关计算 (1)DNA(基因)、mRNA上碱基数目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1/3 mRNA碱基数目=1/6 DNA(或基因)碱基数目。 (2)蛋白质合成中的“最多”和“最少” 因为DNA(基因)、mRNA上有一些碱基不编码氨基酸(如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等),所以实际上编码n个氨基酸,mRNA上所需的碱基数目大于3n,基因上碱基数目大于6n,故一般题干中求氨基酸数有“最多”、求碱基数有“至少”等字样。在回答有关问题时,也应加上“最多”或“至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 (3)基因中碱基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计算 若基因中有n个碱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合成含m 条多肽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18(-m);若改为n个碱基对,则公式为·a-18(-m)。 15.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 若B代表的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与其合成、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 C. b→B的生理过程完成的场所在核糖体,且有水的产生 D. a、b、c、d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促性腺激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可知,a是甘油和脂肪酸,b是氨基酸,c脱氧核苷酸,d是性激素,A是脂肪,B是蛋白质,C是DNA,在动物细胞内糖元是储存能量物质,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与其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蛋白质合成是脱水缩合过程,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设计实验探究元素X是否属于必需矿质元素,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本实验中采用甲组、乙组之间的空白对照,以及乙组中实验前(无X元素)与实验后(有X元素)之间的自身对照,其中属于对照组的分别是( ) A. 甲组、实验前 B. 甲组、实验后 C. 乙组、实验前 D. 乙组、实验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照实验,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明确对照组、实验组含义的基础上判断各组实验属于对照组还是实验组。 【详解】甲组、乙组之间,甲组是模拟自然条件,属于对照组,乙组是人为、刻意处理的,属于实验组;乙组中实验前(无X元素)与实验后(有X元素)之间,实验后加入X元素是刻意处理的,与实验前对照,实验前为对照组,试验后属于实验组,选B。 【点睛】对照组、实验组的区分:对照组一般在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下进行,实验组在人为、刻意处理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探究某一问题。 17. 2011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⑤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⑥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低,有利于抵抗不利的条件,故①正确;衰老的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降低,故②正确;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高,故③错误;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故④错误;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高,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故⑤错误;由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有水的生成,则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的生成,故⑥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与代谢的关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和Bgl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 ( ) A. BamHⅠ和 EcoRⅠ B. BamHⅠ和 HindⅢ C. BamHⅠ和 BglⅡ D. EcoRⅠ和 Hind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考查对限制酶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应根据图示判断各限制酶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详解】据图可知,EcoRⅠ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是—TTAA,HindⅢ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是—TCGA,BamHⅠ和BglⅡ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均是—CTAG,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选C。 【点睛】与DNA相关的五种酶的比较 名称 作用部位 作用结果 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将DNA切成两个片段 DNA连接酶 磷酸二酯键 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 DNA聚合酶 磷酸二酯键 将单个脱氧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 DNA (水解)酶 磷酸二酯键 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 解旋酶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将双链DNA分子局部解旋为单链,形成两条长链 19.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使人类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培育新的生物品种 B. 基因工程技术是唯一能冲破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 C. 基因工程的实施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基本工具 D. 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均打破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新品种。 20.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是c;②是b;③是a B.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 ①是c;②是a;③是b 【答案】A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a破坏了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失去了抗青霉素的抗性,分析表可知a应是③,B、D错误。B破坏了抗四环素基因,失去了抗四环素的抗性,所以②是b,C错误。而c两种抗性基因都没有破坏,所以都能生长,①是c,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载体所具条件的意义 条 件 意 义 稳定并能自我复制 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扩大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生质体的结构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 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后,可以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其活力进行检查 C. 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D. 人的胰岛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体上,是因为它们的DNA都是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而且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考查对基因工程、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原理和受精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应明确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的不同,根据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判断观察到的细胞的活性。 【详解】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A项错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经过染色等步骤,会导致细胞的死亡,B项错误;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C项错误;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奶牛的染色体DNA均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脱氧核苷酸,因此人的胰岛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体上,D项正确。 【点睛】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的不同: (1)原生质体:细胞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得到的即是原生质体。 (2)原生质层: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22. 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母)细胞的参与 B.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C. 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 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答案】A 【解析】 克隆羊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形成的,试管羊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形成的,转基因羊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A正确;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本,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试管羊是体外受精的产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错误;克隆羊、转基因羊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三个成就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D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名师点睛】克隆羊是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的,属于无性生殖,其核基因来自供核亲本,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试管羊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其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转基因羊是转基因技术、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属于无性生殖。 23.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医学专家将含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入人体表达后使人获得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病毒抗原基因与质粒重组时需要DNA连接酶 B. 病毒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 C. 注射DNA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D. 重组质粒在内环境中表达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病毒抗原基因与质粒重组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故A正确;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故B正确;注射DNA疫苗后,当DNA疫苗表达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C正确;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表达后分泌到细胞外,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4.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 蛋白质工程的产品已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而是经过改造的,具有了人类所需要的优点的蛋白质 C. 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 D.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A正确;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B正确;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C正确;对蛋白质结构的改造是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对基因直接进行操作,进而改造蛋白质分子,D错误。 25.利用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下列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 B. 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相同 C. 获得植株B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 获得幼苗①、②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考查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判断①、②过程所依据的原理,进而分析植株A、B、C的基因组成。 【详解】植株A是芽尖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植株B是经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子,与A的基因型不同,B项错误;亲本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C项正确;①、②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对单倍体育种理解不全面,认为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仅仅是染色体变异。亲本产生花粉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才使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使短时间内获得优良品种成为可能。 26.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 )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A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D 培养基区别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工程操作的不同之处。 【详解】在植物细胞融合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前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分散细胞,A项正确;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用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而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用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来进行,B 项正确;植物细胞工程可用于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培育等,可以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项正确;植物细胞培育时,常用蔗糖作为离体组织的碳源,而不是葡萄糖,D项错误。 【点睛】大多数合成培养基也均以蔗糖作为唯一的碳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个方面:①同样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蔗糖较葡萄糖能更好地维持培养基内的低渗环境。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培养基,蔗糖形成的渗透压要明显低于葡萄糖,若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易使植物细胞脱水而生长不良。同时,植物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要明显慢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所以蔗糖形成的渗透压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②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培养基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最适合的是葡萄糖,而较少利用蔗糖,因此采用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生物的污染。③从能源供应来说,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蔗糖比葡萄糖提供的能量多。 27.关于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m+n)条染色体 B. 过程②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 C. 过程③不存在细胞分裂 D. ⑤过程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细胞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考查对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图示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过程及其所用的方法或原理,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有二者所有的染色体,共(m+n)条染色体,A项正确;细胞融合过程是随机的,过程②结束后需要淘汰自身融合的细胞,B项正确;过程③是新细胞壁的再生过程,不存在细胞分裂,C项正确;⑤过程为脱分化,存在有丝分裂及细胞分化, 但不存在减数分裂过程,D项错误。 【点睛】植物有性生殖与体细胞杂交中遗传物质变化的区别 若两个不同品种的植物细胞A、B进行融合,A含有2X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bb;B含有2Y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ccDd,则: (1)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新植株应为四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X+2Y,基因型为AabbccDd,从中不难看出,体细胞杂交即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不管是染色体数、基因型还是染色体组都采用直接相加的方法。 (2)植物有性杂交获得的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为X+Y、基因型为AbcD或abcD或Abcd或abcd,即先减半再相加。 28.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细胞核、内细胞团 B. 图中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C. 完成过程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D. 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避免远缘杂交不亲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操作步骤、核移植技术操作流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和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知识、基因工程原理判断①、②所示结构名称,进而判断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的优点。 【详解】图中③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①所示的结构是细胞核;过程④为转基因技术,受体细胞②为囊胚中具有全能性的内细胞团细胞,A项、B项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法,C项正确;图示方法获得的胰岛B细胞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患者,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项错误。 【点睛】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生物种类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常用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适用于双子叶植物) 基因枪法(适用于单子叶植物) 花粉管通过道法 显微注射技术 感受态细胞法 受体细胞 体细胞或受精卵 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表达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9.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克隆的基础,如下图所示,a、b、c表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如果是核移植技术,则①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 b如果是体外受精技术,②的产生属于有性生殖 C. c如果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①②③中的受体均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A错。体外受精技术为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融合为受精卵,为有性生殖,B正确。胚胎分割技术子代由于都是来自同一个胚胎,基因型相同,但是表现型会受环境影响,不一定相同,C错。超数排卵处理所用激素是促性腺激素,而同期发情处理所用激素为雌性激素或孕激素,D错。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0.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子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出现两个极体,观察题图可知,C正确。 二、填空题 31.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______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______。 (2)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常用__________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 (3)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 ______。 【答案】 (1). 获能 (2).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 第一极体 (4). 促性腺激素 (5). 人干扰素基因 (6). 终止子 (7). 标记基因 (8). 显微注射法 (9). 受精卵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考查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基因工程操作流程的理解。培育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应使人干扰素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据此可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与人干扰素基因连在一起,实现这一目的。 【详解】(1)体外受精模拟自然受精过程,精子经获能处理,才能参与受精;卵母细胞需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参与受精,此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发育,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可使其超数排卵。 (3)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应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和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连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除人的干扰素基因(目的基因)、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外,基因表达载体还必须包括标记基因、 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由于动物的受精卵全能性容易表达,培育转基因动物,一般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 【点睛】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终止子的来源 ①如果目的基因是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基因中已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不需要在质粒上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 ②如果目的基因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或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则目的基因是不含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与质粒结合之前,在目的基因的前后端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 32.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奖。工业上青蒿素一般从青蒿植株中提取,产量低,价格高。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学家先通过紫外线处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植株。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高产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关的一种关键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获得的突变基因导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______________,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结合位点。 【答案】 (1). (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及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2). RNA聚合酶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组成,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各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位点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详解】据图可知,质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中均含有SmaⅠ识别、切割位点,用SmaⅠ切割时,会破坏目的基因和质粒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使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被破坏。重组质粒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位点,可以启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点睛】选择限制酶的方法 (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如图甲可选择PstⅠ。 ②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如图甲不能选择SmaⅠ。 ③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甲也可选择用Pst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 (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相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②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限制酶SmaⅠ会破坏标记基因;如果所选酶的切点不止一个,则切割重组后可能会丢失某些片段,若丢失的片段含复制起点区,则切割重组后的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将不能自主复制。 33.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致残性强。研究表明,该病的病理改变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密切相关,而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下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 (1)图中的抗原A是______________,HAT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医疗上,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___________”,借助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技术。 【答案】 (1). 肿瘤坏死因子-α(或TNF-α) (2).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3).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 生物导弹 (5). 特异性强 (6). 灵敏度高 (7). 动物细胞融合 (8). 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及其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效应B淋巴细胞能产生单一抗体、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分析注射抗原的原因和杂交瘤细胞特点,根据细胞融合的随机性分析HAT培养基的作用。 【详解】(1)制备抗TNF-α单克隆抗体,首先应向小鼠体内注射抗原TNF-α,刺激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能分泌抗TNF-α抗体的浆细胞。由于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在融合时是随机的,且不会100%发生融合,融合体系中存在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因此需要通过HAT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具备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2)利用抗体可以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可以制成“生物导弹”,借助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 (3)与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可大量制备的特点。图示过程中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点睛】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两次筛选的方法及目的 项目 第一次筛选 第二次筛选 筛选 原因 诱导融合后得到多种杂交细胞,另外还有未融合的细胞 由于小鼠在生活中还受到其他抗原的刺激,所以需经过选择性培养 筛选 方法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BB”细胞、“瘤瘤”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B瘤”细胞)才能生长 用多孔培养皿培养,在每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筛选 得到杂交瘤细胞 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目的 34.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肉毒梭菌属于_______(“真核”或“原核”)生物。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_______种单体,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分子水,该反应是在_________(填细胞器)完成。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_。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原核 (3). 5 (4). 4 (5). 核糖体 (6). 脱水缩合 (7). 高温改变了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蛋白质结构、功能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肽键数目推算氨基酸数目,根据不同氨基酸的R基是否相同判断氨基酸种类,根据缩合反应特点分析氨基酸数目和失去水分子数目的关系。 【详解】(1)据图可知,肉毒类毒素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肉毒梭菌属于属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2)图中含有四个肽键,含有5个氨基酸,5个氨基酸的R基不同,即该片段含有5种氨基酸,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5—1=4分子水,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 (3)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高温会破坏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肉毒类毒素失活。 【点睛】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种类: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成千上万个氨基酸,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R基相同的氨基酸属于同一种氨基酸。 35.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请观察图一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_;②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___的原料。 (2)图二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图中所示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此结构常由__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分子,一条单链中相邻两个核苷酸是通过____________键连接,两条单链对应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键连接。 【答案】 (1).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 RNA (3). 脱氧核糖 (4). 2 (5). 磷酸二酯键 (6). 氢键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考查对核酸结构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五碳糖种类判断核苷酸种类,或根据碱基T或U判断核酸种类。 【详解】(1)①图1中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腺嘌呤,则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参与RNA的组成。 (2)图二中核苷酸链含有碱基T,应为脱氧核苷酸链,其中的五糖糖2应为脱氧核糖,DNA分子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一条单链中相邻两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单链间对应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互补配对。 【点睛】“三看”法快速确认DNA、RNA 36.下图所示过程为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1)表示的是采取______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如果想快速提高其数量,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对相应的DNA片段进行扩增,扩增原理是____________,该技术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写出四个) (2)图中过程(2)是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3)是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B用_________处理,使细胞处于能吸收外源DNA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细胞,再与溶于缓冲液的表达载体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4)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原因是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上都有_____________。 (5)如果把导入了普通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的现象是有的能生长,有的不能生长,其中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______(能/不能)生长。 (6)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 (1). 逆转录 (2). PCR技术 (3). DNA双链复制 (4). Taq酶、引物、dNTP、模板 (5).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6). 钙离子(CaCl2) (7). 感受态 (8). 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9). 不能 (10).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判断(1)(2)(3)所代表的基因工程步骤,根据图示判断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位置,从而根据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判断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详解】(1)图中过程(1)由人生长激素的mRNA合成人生长激素基因,表示逆转录过程。通过PCR技术可对人生长激素基因进行扩增。PCR扩增依据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体外大量复制DNA,除需要模板和原料dNTP外,该技术还需要引物和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的催化。 (2)图中过程(2)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剪接为重组质粒,属于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即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稳定复制并表达。 (3)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大肠杆菌内,一般将大肠杆菌B用钙离子(CaCl2)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能吸收外源DNA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4)据图可知,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中,质粒中的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未被破坏,由于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上都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大肠杆菌,应是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 (5)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中,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6)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应采取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点睛】生物体内DNA复制与PCR反应的区别 体内DNA复制 PCR反应 解旋 在解旋酶作用下,细胞提供能量,部分解开 加热至90 ℃,双链全部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引物 一小段RNA 可以是RNA或单链DNA分子片段 合成子链 在引物基础上,一条链连续合成,另一条链不连续合成 分别从两条链的引物端开始,都是连续合成,控制温度72 ℃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体外迅速扩增 Taq DNA聚合酶 不需要 需要 循环次数 受生物体自身控制 30多次 相同点 生物体内的DNA复制和PCR体外DNA扩增都需要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且都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