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新余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 生 物 试 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黑藻、蓝藻、根尖分生区细胞以及叶肉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具有将CO2转变成为有机物的能力 B. 均存在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C. 遗传信息均储存 在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中 D. 均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 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根尖分生区是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 ‎【详解】黑藻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尖分生区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A错误;三者均有ATP的合成和水解,B正确;三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真核生物含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蓝藻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黑藻和蓝藻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尖的分生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最近学校发现神秘禁烟标语 下列关于烟草细胞内五碳糖的种类和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正确的分别是( )‎ A. 1种、4种 B. 2种、8种 C. 2种、5种 D. 2种、4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DNA和RNA化学组成的比较:‎ ‎2、细胞类生物的核酸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烟草细胞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故烟草细胞中含有的五碳糖为两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RNA,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故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为四种,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异噬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B. 溶酶体与囊泡形成异噬溶酶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 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 少量的溶酶体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分为异噬溶酶体和自噬溶酶体,其中异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外来的病原体,而自噬溶酶体的作用是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详解】异噬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正确;溶酶体与囊泡形成异噬溶酶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B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消化病原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正确;溶酶体内的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的PH接近7,酶的活性会受PH影响,故少量的溶酶体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D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B. 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C. 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代谢增强 D. 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哦交换效率越低。‎ ‎【详解】细胞坏死是不正常的死亡,A正确;细胞生长,物质交换效率会下降,B错误;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粘着性下降,C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D错误。故选A。‎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B. 衰老细胞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改变 C. 细胞的自然更新、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种类未发生改变,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含有的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衰老细胞中由于染色质收缩,DNA的解旋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其DNA的复制和转录会受到影响,A正确;衰老细胞与癌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变化,B正确;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由细胞凋亡完成的,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基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6.《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表了颠覆累积突变导致癌症的观点。一些癌细胞能在缺氧环境下占生存优势,而在健康富氧组织中,癌细胞会因没有竞争优势而被淘汰或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传统观点认为癌细胞的产生是由于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 按此新观点,癌症的治疗和药物设计应保证癌变组织缺氧 C. 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 D. 在长期吸烟或压力环境下,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将提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等减少。‎ ‎【详解】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正确;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更占优势,故治疗不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B错误;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故可以镜检其形态结构作为判断依据,C正确;长期吸烟容易诱发癌变,D正确。故选B。‎ ‎7.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 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C.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的植株,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详解】全能性表现的标志是形成个体,而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并未证明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B正确;由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可知,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C正确;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的植株,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8.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C. 漂洗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 无法持续观察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片的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开来,便于观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所以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正确;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C错误;由于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所以无法持续观察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9.科学家用含 32P 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图能找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B. 21.3~40.6 h 为一个细胞周期,共计 19.3h C. 21.3~38.6 时段,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比值始终为 1:1‎ D. 图中可用来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 2~19.3 和 21.3~38.6,此时细胞有适度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概念及特点:‎ ‎【详解】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所以图示中2~21.3为一个细胞周期,21.3~40.6为一个细胞周期,所以上图能找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21.3~40.6h为一个细胞周期,共计19.3h,B正确;21.3~38.6时段为分裂的间期,包括G1、S和G2期,其中DNA复制发生在S时期,间期DNA复制完成后染色体与DNA 的数量比值变为1:2,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可用来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2~19.3和21.3~38.6,分裂间期细胞会有适度生长,D正确。‎ 故选C。‎ ‎10.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 C→D 过程会发生中心体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图乙中有 8 条染色体,8 个核 DNA,0 条染色单体 C. 若将图甲纵坐标改为核 DNA 含量,则更改前后 CD 段形成的原因不相同 D. 图乙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 DNA 数目也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B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加倍,说明DNA分子进行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个DNA分子。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由于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因此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C→D过程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图乙中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0 条染色单体,B正确;若将图甲纵坐标改为核DNA含量,则更改前CD段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更改后CD段表示末期细胞质的分裂,形成了两个子细胞,故更改前后CD段形成的原因不相同,C正确;图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也相同,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 纯合子后代不可能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A错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 釆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不符合题意;‎ B、进行去雄等工作,防止自花传粉,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符合题意;‎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C不符合题意;‎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 孟德尔验证假说的证据是杂合子自交产生3: 1的性状分离比 C. 正确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必须能够预测未知的实验结果 D. 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两亲本一定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显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详解】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未显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后代1:1验证假说的,B错误;正确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必须能够预测未知的实验结果,C正确;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亲本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是AA与Aa杂交的结果,D错误。故选C。‎ ‎1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各自一半用字母D或d标记。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B. 连续抓取了几次DD组合,不应舍去也要统计 C. 桶内两种球的比例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比例必须为1:1‎ D. 两个小桶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两只小桶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每只小桶中的两种小球比例应该相同。‎ ‎【详解】一个精原细胞可以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故可以用小球多的模拟雄性生殖器官,A正确;不能舍去,每次都要统计,B正确;每只小桶内两种球分别模拟的D、d,比例必须相等,C正确;两只小桶内的小球数目可以不同,D错误。故选D。‎ ‎15.关于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C.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 D. 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A错误;在孟德尔的假说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F1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该假说成立,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应产生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B正确;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部分核遗传现象,C错误;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及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的层次.‎ ‎16.人类的白化病是由是由遗传因子(A、a)控制的遗传病,某男及其父母均正常,其弟弟患白化病。他与一白化病女子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1/4 B. 1/3 C. 1/2 D. 2/3‎ ‎【答案】D ‎【解析】‎ 根据该男及其父母均正常,其弟弟患白化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该男的基因型为1/3AA,2/3Aa,与一白化病女子aa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几率是(2/3)×(1/2)=1/3,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1—1/3=2/3,选D。‎ ‎【点睛】遗传计算中的“算少不算多”:本题男子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两种情况下均会生出正常孩子,而只有该男子为Aa时才会生出患病孩子,因此可较容易的算出患病孩子的概率,进而算出正常孩子的概率。‎ ‎17.现有一个由 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随机交配繁殖,而aa个体不具备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子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aa的数量比可能为 A. 4:1:4 B. 4:2:4 C. 4:4:4 D. 4:6:4‎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目已知该种群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一代AA:Aa:aa=9:6:1,即可设亲代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的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求出A、a的基因频率,再根据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求出子一代各基因型的比例,列出等式,求出x。‎ ‎【详解】设亲代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的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则 A的基因频率为x+,a的基因频率比例为,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即等于,可求得x=,即亲代中AA和Aa的比例相等,故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的计算及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18.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A. 红褐色:红色=2:1 B. 红褐色:红色=4:1‎ C. 红褐色:红色=8:1 D. 红褐色:红色=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群牛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则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1/3和Aa:2/3;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 ‎【详解】根据题意亲本的基因型及概率:1/3AA、2/3Aa,且雌∶雄=1∶1,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自由交配的子代中基因型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有1/2为红褐色(雄牛),1/2为红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红褐色个体占4/9+1/2×4/9=2/3,则红色占1/3,即红褐色∶红色=2∶1。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9.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一定出现3种表现型 D.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A和a决定”,老鼠的体色基因型有A+A+、A+A、A+a、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胚胎致死,因此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5种基因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由题可知,老鼠的体色基因型有A+A+、A+A、A+a、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胚胎致死,因此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5种基因型,A错误;由于A+、A和a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该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A+A或A+a,黑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亲本A+A与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表现型为黄色和灰色;亲本Aa与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表现型为灰色和黑色,因此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C错误;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生的3只小鼠的基因型都可能为A+a,因此该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D正确。‎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根据题意确定老鼠的基因型种类和对应的表现型。‎ ‎2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 B. 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 A.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的实验需要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F1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错误;‎ B.F1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由于性原细胞及过程的不同,它们的数量没有一定的比例,B错误;‎ C. 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 R )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YYRR)占1/9,C正确;‎ 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内容的识记,并能用文字和数学方式解释实验内容和基因自组合定律的实质。‎ ‎21.某植物的高茎、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D、d控制:红果、黄果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E、e控制,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为完全显性,红果基因(E)对黄果基因(e)为完全显性。现用纯种高茎黄果个体和矮茎红果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若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有660株,那么F2中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个体理论上应有( )株。‎ A. 990 B. 330 C. 440 D. 77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双杂合子DdEe自交的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本题中的亲本为DDee和ddEE,所以子二代中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6/16。‎ ‎【详解】用纯种高茎黄果个体DDee和矮茎红果ddEE个体杂交得到F1 ,F1基因型为DdEe,自交得到F2,若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为DDee,Ddee,ddEE,ddEe有660株,占6/16,则F2中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DdEe占4/16,应为440株,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表现为小花瓣,aa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为1/3‎ C. 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 D. 子代红色小花瓣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大花瓣红色的基因型是AARR、AARr,大花瓣黄色的基因型为:AArr ‎,小花瓣红色的基因型是:AaRR、AaRr,小花瓣黄色的基因型是:Aarr,无花瓣的基因型是 aaRR、aaRr、aarr。‎ ‎【详解】AaRr自交,后代中,花瓣大小对应的基因型有3种,颜色对应的基因型有3种,故基因型共有3×3=9种,A正确; 子代有花瓣植株有:1AARR:2AARr:1 AArr:2 AaRR:4 AaRr:2 Aarr,其中AaRr占4/12=1/3,B正确;子代共有大花瓣红色、大花瓣黄色、小花瓣红色、小花瓣黄色、无花瓣五种表现型,C正确;子代红色小花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2 AaRR:4 AaRr,全部是杂合子,故比例是1,D错误。故选D。‎ ‎【点睛】注意无花瓣就没有红色和黄色之分,故共有9种基因型,5种表现型。‎ ‎23.某鼠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杂交,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 6:2:3:1 B. 5:3:3:1‎ C. 4:2:2:1 D. 5:1: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黄色短尾的基因型是:YyTt,黄色长尾的基因型是:Yytt,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yyTt,灰色长尾的基因型为:yytt。‎ ‎【详解】因为含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故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YyTt,Yy与Yy交配的后代中Yy:yy=2:1,Tt与Tt交配的后代中Tt:tt=2:1,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即: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易错点:容易忽略显性纯合致死问题,即群体中无YY、TT。‎ ‎24.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 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全为蓝花植 C. 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D. 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蓝色的基因型是D-R-,紫色的基因型是:D-rr或ddR-,白色的基因型是ddrr。‎ ‎【详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四种,A正确;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全为DdRr,表现为蓝花植株,B正确;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DdRr(蓝花):ddRr(紫花)=1:1,C正确;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3D-rr、3ddR-)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1DDrr、1ddRR)所占的比例是2/6=1/3,D错误。故选D。‎ ‎【点睛】蓝色的基因型有4种,紫色的基因型有4种,白色的基因型有1种,共9种基因型。‎ ‎25.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A、a),系谱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该病为隐性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 B. 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 C. II-3与II-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 若Ⅱ-11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0与Ⅱ-11生下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系谱图无中生有,女儿患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无中生有,女儿患病,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Ⅰ1、Ⅰ2的基因型均为Aa,故Ⅱ3的基因型为1/3AA、2/3Aa,B正确;Ⅱ3和Ⅱ5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1/3+2/3×2/3=5/9,C错误;若Ⅱ-11携带致病基因即为Aa,则Ⅱ-10aa与Ⅱ-11Aa生下一个患病aa儿子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海拉细胞系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珊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细胞。 这名美国妇女在1951年死于该癌症,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形成的细胞系被称之为Hela Cells(海拉细胞系)。至今海拉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生物实验或者细胞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的海拉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前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分裂期中,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等于2的时期有________,在利用海拉细胞系研究细胞周期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能够抑制DNA复制的试剂,则处于___________期的细胞数将增多。‎ ‎(2)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其中原癌基因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凋亡;d, 细胞癌变四个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有:__________(填写相关字母)‎ ‎【答案】 (1). 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 (2).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放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丝,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3). 前期、中期 (4). 间 (5).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6). 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7). a、b、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离。抑制DNA复制将使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增加。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1)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是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前期和末期,前期时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丝,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分裂期中DNA已复制,若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等于2,则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此时期有分裂前期和中期。抑制DNA复制的试剂会使DNA复制受阻,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进而使间期的细胞数增加。‎ ‎(2)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其中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是原癌基因。 (3)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以及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细胞癌变是由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造成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细胞癌变相关知识,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以及细胞癌变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以下图甲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图象,图丙是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关图像。请分析回答: ‎ ‎ ‎ ‎(1)图甲中a、c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Ⅱ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1或2)时期。I中细胞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Ⅱ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见放射状星射线是由细胞两极的结构发出的,该结构复制的时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观察图丙中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区细胞,,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图信息画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 ‎【答案】 (1). DNA (2). 染色单体 (3). 2 (4). 0 (5). 1:2 (6). 分裂间期 (7).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8). b (9).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10). 不会 (11). 基因选择性表达 (12). ‎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染色单体有时不存在,存在染色单体时,其数量与核DNA相等,故图甲中a是DNA,b是染色体,c是染色单体。1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末期;2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分析乙图: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丙:b区细胞为分生区,有的细胞正在分裂,c区细胞为伸长区,细胞不分裂,d区细胞为根毛区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DNA含量,c表示染色单体。‎ ‎(2)图乙中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4:8:8,对应于图甲中的2时期。I中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为0。Ⅱ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2。‎ ‎(3)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间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图丙中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根据分析可知,b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所以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b区细胞。该区域的细胞呈现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在分裂期。③过程为细胞的伸长,④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两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均不会发生变化。‎ ‎(5)根据图乙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进入末期姐妹染色体移向两极(此时还没有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还在一个细胞中),末期结束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变为4条。所以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为:‎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8.某豌豆的叶片宽度由两对等位基因(D、d及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两对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叶宽,即每个显性基因均可增加该植物叶片的宽度,且任何显性基因增加宽度的效果相同,叶片宽度只由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例如,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为20cm,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12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全为叶宽16cm。现用叶宽16cm的F1自交得到F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豌豆为材料做遗传学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叶片宽度性状共有______种表现型,叶宽18cm植株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3)一株叶宽16cm植株和一株叶宽14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中叶宽18cm: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约为1: 3:3 :1,则16cm亲本及14cm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叶宽16cm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4)利用上述实验材料,一株叶宽18cm植株和一株叶宽16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能/否)______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5)请写出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品种多、性状差别显著) (3).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 5 (5). DdRR、DDRr (6). DdRr、Ddrr或ddRr (7). 1/3 (8). 能 (9). 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1:2: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两对基因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叶宽,即每个显性基因均可增加该植物叶片的宽度,且任何显性基因增加宽度的效果相同,叶片宽度只由显性基因的个数决定”, 且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为20cm,说明每个显性基因决定的宽度为5cm,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叶宽12cm,说明每个隐性基因决定的宽度为3cm。所以叶片宽度有5种表现型,分别对应含有四个显性基因的(叶宽20cm)、含有三个显性基因的(叶宽18cm)、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叶宽16cm)、含有一个显性基因的(叶宽14cm)、不含显性基因的(叶宽12cm)。‎ ‎【详解】(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且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品种多、性状差别显著),子代数量多等优点,所以豌豆常用作遗传学的研究材料。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DDRR和ddrr杂交的子一代基因型为DdRr,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有9种,根据题意以及上述分析内容可知,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不同,叶宽不同,所以子二代中有5种表现型,即叶宽20cm、18cm、16cm、14cm、12cm。根据分析可知,每个显性基因决定的宽度为5cm,每个隐性基因决定的宽度为3cm。则叶宽18cm的植株应含有三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故其基因型包括DdRR、DDRr。‎ ‎(3)叶宽16cm的植株应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和两个隐性基因,叶宽为14cm的植株应含一个显性基因和三个隐性基因,杂交后代中叶宽18cm: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约为1: 3:3 :1,根据叶宽为12cm的占1/8,可知亲本产生dr的配子概率应分别为1/2、1/4,即由于叶宽14cm的植株产生的配子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所以叶宽14cm的植株产生dr的配子应为1/2,而叶宽16cm的植株产生dr的配子为1/4,故叶宽16cm的植株基因型为DdRr,叶宽14cm的植株基因型为Ddrr或ddRr。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叶宽16cm的植株中,基因型为DDrr(或ddRR)、DdRr,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1/2÷(1/4×1/2+1/2×1/2)=1/3。‎ ‎(4)叶宽18cm植株含三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DDRr或DdRR),叶宽16cm植株含两个显性基因和两个隐性基因(DDrr或ddRR或DdRr),如当DDRr与DDrr杂交时后代可出现叶宽18cm和16cm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所以一株叶宽18cm植株和一株叶宽16cm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5)F1(DdRr)与ddrr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Rr:ddRr:Ddrr:ddrr=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叶宽16cm:叶宽14cm:叶宽12cm=1: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把握运算规律是解题关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9.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3)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答案】 (1). 液泡膜 (2). H+跨膜运输 (3). AABB×AAbb或aaBB×AAbb (4). 深紫色∶浅紫色∶白色=3∶6∶7 (5). 淡紫色∶白色=1∶1 (6).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7). 5 (8). 3/7‎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文: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结合表格,深紫色为A-bb,淡紫色为A-Bb,白色为A-BB和aa--‎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9:3:3:1的变式。 2、两对基因的存在情况可能有三种: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A和B连锁;③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A和b连锁。此时需分情况讨论。‎ ‎【详解】(1)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推测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液泡膜上,控制着H+的跨膜运输。‎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即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3)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比例为淡紫色:白色=1∶1;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4)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 ‎【点睛】本题是知识点是花的颜色的来源,B基因控制性状的机理,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基因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应用,设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