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河南省商丘市一高等九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2017-11)
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3.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组织液、血浆 B.血浆、淋巴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 4.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手足抽搐 C.组织水肿 D.尿毒症 5.下图为神经元及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乙处距离甲、丙处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兴奋时该细胞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B.丙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丙处释放的神经递质可通过胞体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D.刺激乙处,甲、丙同时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外均为正电位 6.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 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7.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 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这是一个反射活动 B.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无关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能量 D.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 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9.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10.下列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 ①顶端优势 ②茎的向光性 ③根的向地性 ④茎的背地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B.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D.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2.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1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个星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14.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 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要通过神经中枢才能到达胰腺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D.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的调节,也受体液的调节 15.某一蛋白质异物入侵人体,人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来对抗蛋白质异物,人体的免疫系统需 要(甲)浆细胞、(乙)抗原呈递细胞、(丙)B细胞及(丁)辅助T细胞等四种免疫细胞参 与反应,在不考虑B细胞直接与抗原结合的条件下,上述细胞参与免疫的正确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丙→乙→丁→甲 D.乙→甲→丁→丙 16.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 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B细胞 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 17.切除垂体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 ) A.智力低下,尿量改变 B.甲状腺重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 C.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下降 18.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19.如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为证 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最好应选择(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20.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 (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生长关系的是( ) 21.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 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 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2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②①③② B.①②③①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4.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大胆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 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5.下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为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 膜上动作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B中,药物对神经元的作用可能是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小 C.图B中,药物对神经元的作用是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图A甲区域的膜电位是Na+外流形成的 26.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27.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如图所示,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若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但刺激左肌肉却不能引起右肌肉收缩,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类似于突触结构。 B.直接刺激③会引起左肌肉和右肌肉收缩 C.直接刺激③,可在①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 28.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等。引发Ⅰ型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有患者 体内产生的ICA(抗胰岛细胞抗体)能破坏胰岛B细胞,从而使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 Ⅱ型糖尿病的常见病因有:(1)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此时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 岛素含量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2)胰岛素分泌缺陷等。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CA破坏胰岛B细胞属于免疫缺陷病 B.组织细胞仅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C.已知胰岛素受体为糖蛋白,其形成与内质网无关 D.有的Ⅱ型糖尿病也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29.下图是分泌细胞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B.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其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 30.阻遏是生命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可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下列不属于阻遏现象的是( ) A.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抑制近地侧的生长 B.负反馈调节抑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 C.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减缓了侧芽生长 D.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性激素的分泌也减少 3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侧光影响植物芽尖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芽尖以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细胞分裂素不能促进植物体生长,生长素可以 C.幼芽可利用色氨酸来合成生长素,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D.喷洒赤霉素使健康水稻幼苗明显增高,能证明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3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 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3.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34.将某植物叶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 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绿素含量 作比较,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对照组中叶绿素的分解不受激素调节 B.BA的类似物可能被应用于蔬菜保鲜 C.GA可以延缓叶绿素分解,而BA没有此作用 D.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一定具有协同作用 35.草莓果实随着发育而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去除即将成熟的草莓果实表面种子(去籽),分 别喷施等量的水、生长素类似物(NAA)和生长素抑制剂(POA),一段时间后测定果实中花 色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莓果实的绿色、红色分别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液泡中的花色素有关 B.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所产生的生长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C.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可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 D.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NAA,可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50分) 36.(12分)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病毒被自身免疫细胞攻击的同时,胰岛B细胞也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I型糖尿病,原因是 。 (2)持续的高血糖是人体内环境失调的具体表现。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现有Ⅰ(正常)、Ⅱ(胰岛B细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3)胰岛素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 状态。 37.(14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灰质中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运动,对外界刺激_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的症状。 (2)“糖丸”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预防脊髓灰质炎还有一种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行预防接种。分析这两种疫苗的制备方式,可以推知 ①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要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在接种剂量上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要加大。 ②在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方面,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上述两空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 38.(12分)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1处丁部位的放大图及其电位变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甲神经元兴奋时使Ca2+内流,甲与乙在突触部位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甲释放神经递质后,丙神经元的膜电位大小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 )变化,乙神经元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图2Ⅰ中A测量的电位对应Ⅱ中______点的电位,该点电位产生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然后刺激甲神经元,乙处是否能够得到如图2中Ⅱ的电位变化?__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9.(12分)分析图1和图2,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分析图1,当生长素的浓度从2a增至2.5a时,生长素对A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向光侧与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比为1﹕2,则根据图1中A曲线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2)若图1的两条曲线表示水稻和双子叶杂草,则曲线A和曲线B分别表示 。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研究α-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预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以及检验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时配制溶液的浓度范围应该为_______。 ③下列________不需要通过预实验来探究(单选)。 A.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枝条上芽的数量 B.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枝条上叶的数量 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时的NaHCO3溶液浓度 D.观察重力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实验中光照的有无 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DBCAB 6--10 CDCBC 11-15 BDBCB 16-20 DDCBB 21-25 CADDA 26-30 DCDCD 31-35 CCDBD 36.(12分,每空2分) (1)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抗原(答案合理即可) (2)摄取、利用和贮存(至少答两点) Ⅲ>Ⅰ>Ⅱ (3)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空腹(或饥饿或低血糖) 37.(14分,每空2分) (1)不能 有 (2)高温会杀死减活后的病毒 (3)①减活 灭活 ②两者都 减活疫苗 3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发生 兴奋 抑制 (3)C K+外流(2分) (4)否(不能) 神经递质无法释放(2分) (5)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2分) 39.(12分,每空2分) (1)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a (2)双子叶杂草和水稻(顺序不能颠倒) (3)①科学性和可行性 ②2--6c/ppm ③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