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1.下列有关细胞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念珠藻、醋酸杆菌都具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等结构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C. 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 D. 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没有异养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 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 DNA 等。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细胞水平。 【详解】A、念珠藻、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等结构,A 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B 错误;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层次也是细胞层次,C 正确; D、原核生物有自养生物,也有异养生物,D 错误。 故选 C。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物种的核酸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B. 磷脂是所有细胞膜必不可少的脂质 C. 甲基绿与 RNA 的亲和力明显大于与 DNA 的亲和力 D.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 2 - (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 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 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 色体上。 【详解】A、核酸分子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核酸分子的特异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则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同,A 正确;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有的细胞膜都含有磷脂,B 正确; C、甲基绿与 DNA 的亲和力大于与 RNA 的亲和力,C 错误;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正确。 故选 C。 3.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时 C. 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 ATP 水解供能 D. 以胞吐方式分泌的物质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 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 是否消耗能 量 示例 自由扩 散 高浓度到低 浓度 否 否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 质,如甘油) 协助扩 散 高浓度到低 浓度 是 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 输 低浓度到高 浓度 是 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 - 3 -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 正确; B、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 体蛋白,B 正确; C、氧气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 错误; D、有些小分子的神经递质也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D 正确。 故选 C。 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Ⅰ是产热的主要器官,Ⅱ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B.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C. 水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 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题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Ⅰ能进行体内 外物质交换,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Ⅰ是肺;Ⅱ表示体外的物质进 入体内,表示小肠,过程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III 表示肾脏,②表示肾小管、集合管 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Ⅳ为皮肤,可将体内物质排出体外。 【详解】A、Ⅰ是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Ⅳ为皮肤,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 肤,A 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影响正常生命活动,但是不一定引起渗透压下降,B 错误; C、水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也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C 错误; - 4 -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 正确。 故选 D。 5.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 A 点农田弃耕,C 点出现灌 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 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D 点之后一定会形成森林 C. BC 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 D. 地表长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A 点之前还没有弃耕,农田由人控制,种群密度低是由于农田管理者不断除草; C 点出现灌木,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失去优势,种群密度减少。 【详解】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A 正确; B、D 点之后不一定会形成森林,取决于当地的气候、降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B 错误; C、BC 段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空 间资源的相对匮乏等,C 正确; D、植被防风固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正确。 故选 B。 6.野生甘蓝的一次变异导致某 mRNA 上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植株 形成大量的生殖枝,经过人工选择成为花椰菜这个甘蓝亚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蓝转录形成 mRNA 需要 RNA 聚合酶 B. 突变后,肽链的氨基酸数目不变 C. 人工选择改变了甘蓝的基因频率 D. 花椰菜和野生甘蓝没有形成生殖隔离 - 5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野生甘蓝发生了一次变异,导致其某 mRNA 上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 成终止密码子,再经过培育得到了花椰菜这个甘蓝亚种”,说明花椰菜这个甘蓝亚种翻译形 成的蛋白质的肽链缩短。 【详解】A、转录形成 RNA 的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A 正确; B、突变后,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变短,B 错误; C、人工选择是定向的,所以选育过程中,野生甘蓝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C 正确; D、花椰菜和野生甘蓝属于相同的物种,没有形成生殖隔离,D 正确。 故选 B。 7.如图是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 4 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某些物质,可被同一细胞的呼吸作用利用,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图中 C 物质是_____________。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测得细胞并没有从外界吸收 E 物质, 也没有向外界释放 E 物质。若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 1 小时产生了 0.12mol 的 A 物质,那么这 1 小时中该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__mol。 (3)在突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 A 物质产生量突然增多,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使 A 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最可能外因是图中 E 物质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 __________阶段限制了光反应阶段。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 (2). 线粒体(顺序可颠倒) (3). ATP(或三磷酸腺 苷) (4). 0.02 (5). 暗反应 【解析】 - 6 -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 是氧气,B 是 NADPH,C 是 ATP,D 是 ADP 和 Pi,E 是二氧化碳,1 是水的 光解,2 是 ATP 的合成与分解,3 是二氧化碳的固定,4 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回顾和梳理光 合作用的过程即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1)据图分析,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和葡萄糖可被同一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利 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氧气在线粒体内膜被利用。 (2)据上分析可知,图中 C 是 ATP ,E 是二氧化碳,题干所述条件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 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产生了 0.12mol/h 的氧气 A,则根据光合 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 0.02mol/h,那么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也应该 为 0.02mol/h。 (3)突然增强光照光反应正确,氧气释放增加,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的原因是图 中二氧化碳 E 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暗阶段限制了光反应阶段。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 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8.促黄体生成素是自青春期开始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它除了参与调控生 殖系统的成熟以外,还与维持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的稳定有关,识别促黄体生成素的“受体 蛋白”直接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等细胞表面。 回答下列问题: (1)促黄体生成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全身运输,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可以有 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阻断促黄体生成素的信号传导,将加速白血病的发病速度,推测促黄体生成 素可能通过调控骨髓造血干细胞内原癌基因和______________基因的正常表达,控制细胞正 常生长分裂,避免其不正常增殖。 (3)冠状病毒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 ACE2 结合后才能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 (1). 体液(或血液) (2). 卵巢、睾丸、骨髓造血干细胞 (3). 抑癌基 因 (4). 信息交流(传递) (5).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分析】 - 7 - 1、促黄体生成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垂体合成并分泌,可以作用于生殖系统及造血干细 胞。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当性激素分泌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 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即通过反馈调节维持性激素含量的稳定。 2、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通过体液运输。 3、细胞膜的功能: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1)促黄体生成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通过体液全身运输,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可以有卵巢、睾丸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细胞。 (2)研究发现,阻断促黄体生成素的信号传导,将加速白血病的发病速度,推测促黄体生成 素可能通过调控骨髓造血干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正常表达,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分裂, 避免其不正常增殖。 (3)冠状病毒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 ACE2 结合后才能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 流的功能。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9.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白花、高茎/矮茎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 表示 控制花颜色的基因、B/b 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该种植物的 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白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 矮茎,但有红花和白花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干信息推测,植株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实验研究,最终确定红花和高茎为显性性状,则乙的表现型是_______,基因型 是________。若将甲与乙杂交的 F1 中的红花植株拔掉 1/3,则 F2 中的高茎植株的比例是 __________。 (3)请以甲和乙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 A/a 与 B/b 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步骤: 让甲和乙杂交得 F1,取 F1 中的红花高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 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 或 aaBb (2). 红花矮茎 (3). Aabb (4). 3/8 (5). 方 案一:实验步骤:自交;方案二:实验步骤:与白花矮茎杂交;方案三:实验步骤:与红花 矮茎杂交;方案四:实验步骤:与白花高茎杂交 (6). 方案一:预期结果:红花高茎:红 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3:3:1 - 8 - 方案二:预期结果: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1:1:1:1 方案三:预期结果: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3:3:1:1 方案四:预期结果:红花高茎:白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矮茎=3:3:1:1 ·【解析】 【解析】 【分析】 纯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一定是显性,纯合子可 能是显性纯合,也可能是隐性纯合。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进行自交。 【详解】(1)结合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植株甲花色基因纯合,株高基因杂合。 (2)结合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植株乙花色基因杂合,株高基因纯合。又因为红花和高茎为 显性,而子代全为矮茎。可知乙的表现性为矮茎红花,基因型为 Aabb。同理可知甲为 aaBb。 因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拔出 1/3 红花对茎高的遗传不构成影响。亲本为 Bb 和 bb,子一 代为 Bb:bb=1:1,子一代自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占 1/2×3/4=3/8。 (3)亲本分别为:Aabb 和 aaBb,杂交产生的红花高茎为双杂合 AaBb,其余个体为红花矮茎 Aabb、白花高茎 aaBb、白花矮茎 aabb。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双杂合 AaBb 自交,见 9:3:3:1; 双杂合 AaBb 与白花矮茎 aabb 测交,见 1:1:1:1;双杂合 AaBb 与一显一杂个体(红花矮茎 Aabb、 白花高茎 aaBb)杂交,见 3:3:1:1。 【点睛】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一定会用到双杂合。可用方法有:双杂合自交,见 9:3:3:1; 双杂合测交,见 1:1:1:1;双杂合与一显一杂个体杂交,见 3:3:1:1。 10.鸽子以各种植物种子和农作物为食物,喜欢群居生活。群居动物中有一种警报系统,只要 有一个动物发现捕猎者,它一发出警报,就可引起全群反应。有人将一只饥饿的苍鹰放出使 之袭击鸽群,观测鸽的种群数量与报警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 9 -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鸽子的该特征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鸽子处于_______营养级,鸽与苍鹰之间的信息传递,体现 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图中数据显示,随着鸽子种群数量的增加,报警的平均距离______________, 被苍鹰 捕杀的机会减小。鸽子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___________(填“属于”或 “不属 于”)互利共生。 【答案】 (1). 种群密度 (2). 标志重捕法 (3). 第二 (4). 调节生物的种间 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加大 (6). 不属于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 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 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 的变化。 2. 营养级反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层次上的生物与另一层次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自养 生物都处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构成第一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 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即食草动物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食肉动 物。依此类推,还会有第四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 3.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其中,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可 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将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 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由于鸽子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 调查鸽子的该特征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2)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鸽子以各种植物种子和农作物为食物,处于第二营养级,鸽 与苍鹰之间的信息传递,体现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功能。 (3)图中数据显示,随着鸽子种群数量的增加,报警的平均距离加大, 被苍鹰捕杀的机会 减小。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 - 10 - 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鸽子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不属于互利共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要求考 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及调查种群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图中的得出鸽的种 群数量与报警距离之间的关系。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欲进行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实验,请分析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 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采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技术制作果酒,固定酵母菌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 __________。将果汁装入发酵装置时,要留有约 1/3 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制作好的果酒用于果醋的制作,主要是利用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_______。 (3)制作腐乳和制作泡菜过程中,应选用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____________(答出三点),这些条件都会影响泡菜中 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依据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___________色染料。 【答案】 (1). 包埋 (2). 细胞的体积大,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3). 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同时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4). 乙醛、乙酸 (5). 毛霉 (6). 乳酸菌 (7). 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8). 对氨基苯磺 酸 (9). 玫瑰红 【解析】 【分析】 1、固定化酶或细胞的方法有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 2、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 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 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因为细胞体积比较大,难以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所以固定化细胞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有约 1/3 的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有利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快速增 殖;又可以为酵母菌呼吸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留出空间,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或瓶塞爆出。 (2)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发酵,醋酸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入 - 11 - 氧气,当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从而导致果 酒变酸。 (3)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在 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4)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等,因此在泡菜 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在盐 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 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估算泡菜 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 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条件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 程中注意积累。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2020 年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肆虐,要想彻底消灭它,需要研制特定的疫苗,这需要漫长的等 待。单克隆抗体技术是新冠疫苗研制的一个方向。 (1)生产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技术和 ___________技术。 (2)制备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给小鼠注射灭活的____________,以获得可生 产相应抗体的 B 淋巴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方法人工诱导细胞融合后,在特定的选择性培 养基上会死亡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将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借助 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原位杀死病患细胞,体现的是单克隆抗体在_______________方面的 用途。 【答案】 (1). 动物细胞培养 (2). 动物细胞融合 (3). 新冠病毒(或抗原) (4). 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或电激 (5).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6).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7). 治疗疾病(或运载药物) 【解析】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用已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有亲本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12 - 2、动物细胞融合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的原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手 段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详解】(1)生产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 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制备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给小鼠注射灭活的新冠病毒,以获得可生产相 应抗体的 B 淋巴细胞。常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或电激方法人工诱导细胞融合后,在特定 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会死亡的细胞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杂交瘤细 胞的特点是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3)将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借助 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原位杀死病患细胞,体现的是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疾病(或运载药物) 方面的用途。 【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 题。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