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 ‎1.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就组成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  )‎ A. C B. H C. O D. N ‎【答案】A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有的还含有S、Fe等元素;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糖类、脂肪只含有C、H、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元素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故选A。‎ ‎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高台跳水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种细胞密切合作 B. 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神经细胞的参与 C. 流感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 草履虫仅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等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高台跳水动作完成需要多种细胞密切合作,A正确;‎ B、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需要神经细胞的参与,B正确;‎ C、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C错误;‎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等多种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 ‎3.研究发现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 该病毒的结构中含有 5 种碱基、8 种核苷酸 D. 该病毒的生命活动不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B ‎【解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含核糖体,A错误,B正确;‎ C、该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因此其结构中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生命活动需要宿主细胞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B。‎ ‎4.台盼蓝(TB)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是否存活。活细胞不会被TB染成蓝色,而死细胞则会被染成蓝色。利用TB鉴别细胞活性的基本原理是(  )‎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组成成分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膜蛋白不同 C. 活细胞的细胞膜可阻止TB的进入 D. 活细胞能分解进入细胞内的TB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台盼蓝(TB)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因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活细胞的细胞膜可阻止TB的进入,不会被TB染成蓝色,而死细胞失去选择透过性,可以让台盼蓝(TB)通过,死细胞则会被染成蓝色,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点睛】注意生物活性膜才具有选择性,理解选择透过性概念,能够根据实例推理相关功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含有多种酶 B. 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C. 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网架结构 D.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 ‎【答案】C ‎【解析】1、细胞质基质:‎ ‎(1)组成: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2)功能: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A正确;‎ 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B正确;‎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C错误;‎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D正确。故选C。‎ ‎6.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 B.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利用的是化学能 C.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利用的是光能 D. 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 ‎【答案】C ‎【解析】化能合成作用是一些生物(如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体外环境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CO2和H2O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过程。‎ ‎【详解】A、 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A正确;‎ B、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硝化细菌氧化氨的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B正确;‎ C、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化学能,C错误;‎ D、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D正确。故选C。‎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不具有生物膜 C. 生物膜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中起重要作用 D. 生物膜为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上的不同的综合性考查,梳理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上异同点相关的知识点。‎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多的生物膜,其功能越复杂,正确;‎ B、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但有细胞膜,也属于生物膜,错误;‎ C、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的转换站,因此生物膜对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起决定性作用,正确;‎ D、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等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保证了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正确。故选B。‎ ‎【点睛】1、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8.有关无机物或无机离子在生物体中存在状况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幼年个体中自由水比例少于老年个体中自由水比例 B. 血液中Ca2+含量过高易引起人体肌肉抽搐 C. 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D. 镁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 ‎【答案】D ‎【解析】1、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含有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幼年个体中自由水比例多于成年个体中自由水比例,A错误;‎ B、血液中Ca2+含量过高易引起人体肌无力,B错误;‎ C、用于留种的晒干种子中所含自由水较少,C错误;‎ D、镁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D。‎ ‎9.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激素,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彻底水解该激素需要消耗8分子水 B. 组成该激素的基本元素包括C、H、O、N、P C. 该激素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9个 D. 该激素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参与 ‎【答案】A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激素,其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链状肽链数=9-1=8个,彻底水解该激素需要消耗的水分子数=肽键数=8个,A正确;‎ B、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激素,其分子式是C46H65N13O12S2,不含P元素,B错误;‎ C、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激素,其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其它如果有存在于R基中,C错误;‎ D、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激素,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所经过的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A。‎ ‎10.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 原核生物都有染色体 C. 酵母菌、放线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 原核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答案】A ‎【解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是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 ‎【详解】A、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C错误;‎ D、少数原核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D错误。故选A。‎ ‎11.下列哪一项描述与内质网无关 A. 细胞中广泛分布,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B. 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C. 在细胞中呈扁平的囊状或泡状 D. 与核膜、高尔基体膜等直接或间接相联系 ‎【答案】C ‎【解析】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并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它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的合成有关。‎ ‎【详解】A、内质网在细胞中广泛存在,能增加细胞内膜面积,A不符合题意;‎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B不符合题意;‎ C、高尔基体在细胞中呈扁平的囊状或泡状,C符合题意;‎ D、内质网膜与核膜之间是直接相连的,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通过小泡间接相联,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下列有关溶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溶酶体一般只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B. 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分解 C. 溶酶体能吞噬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某些产物,可以再次被利用 ‎【答案】A ‎【解析】溶酶体:‎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溶酶体普遍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分解,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酶体能吞噬侵入细胞的细菌和病毒,C正确;‎ D、被溶酶体分解后的某些产物,可以再次被利用,D正确。故选A。‎ ‎1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探索历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欧文顿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B. 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 C.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已完美无缺 D. 荧光标记鼠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等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D ‎【解析】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但欧文顿没有进行证实,A错误;‎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错误;‎ C、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能够解释大多数生物现象,但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C错误;‎ D、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 ‎14.下列实验中需要细胞一直保持活性的是 ‎①伞藻相互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②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③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④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实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在生物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实验等,还有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等。‎ ‎【详解】①伞藻相互嫁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核的功能,需要保持细胞活性,①正确;‎ ‎②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用到盐酸的处理,因此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②错误;‎ ‎③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做切片、染色、洗浮色、观察即可,③错误;‎ ‎④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所以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生活状态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实验需要保持细胞形态,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便可轻松获得新鲜荔枝 A. 低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 B. 低O2、高CO2、零下低温、干燥 C. 无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 D. 低O2、低CO2、零下低温、干燥 ‎【答案】A ‎【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减少水果细胞水分的散失和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低O2,细胞的有氧呼吸弱,而无氧呼吸受抑制,可使有效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无O2,细胞的无氧呼吸旺盛,有机物的消耗增多。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高CO2可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低CO2则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呼吸。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零上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进而降低呼吸作用,但若零下低温,则会冻伤水果。湿润,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丢失,有利于保鲜,而干燥则会加快水果中水分的丢失,不利于保鲜。综上所述,A正确,B、C、D均错误。‎ ‎16.下列措施中哪项不是通过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产量的( )‎ A. 适时给农作物松土 B. 大棚中悬挂红色灯管 C. 向农田中施用有机肥 D.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答案】A ‎【解析】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知道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因为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详解】A. 适时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从而更好的吸收无机盐离子,利用的是呼吸作用原理,A错误。‎ B. 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大棚中悬挂红色灯管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产量,B正确;‎ C. 向农田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可以产生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产量,C正确; ‎ D. 合理密植减少对阳光的竞争,间作和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A。‎ ‎1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用H2O2和H2O2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检测生物组织脂肪的实验中必须用到显微镜进行观察 C. 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应分别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染色 D.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最佳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答案】D ‎【解析】1、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实验方法可以采用切片法或者制备组织样液进行观察;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实验中使用甲基绿、吡罗红复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2、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以后,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部分进行观察。‎ ‎【详解】A、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易受温度影响,高温条件下,即使酶失活,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很快,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A错误;‎ B、检测生物组织脂肪的实验中可以用切片法也可以制备成组织样液进行实验,切片法必须用到显微镜进行观察,而制备组织样液无需用显微镜观察,B错误;‎ C、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应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复合染色剂对DNA和RNA染色,C错误;‎ D、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作为实验材料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细胞的吸收和失水现象,D正确。故选D。‎ ‎1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 颤藻、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C. 原核生物虽然不含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答案】B ‎【解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 B、颤藻、大肠杆菌、乳酸菌等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B错误;‎ C、原核生物细胞中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如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D、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二者成分不同,D正确。故选B。‎ ‎1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一组是 A. 胆固醇、抗体、纤维素 B. DNA、肝糖原、淀粉酶 C. RNA、ATP、胰岛素 D. 性激素、蛋白质、磷脂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抗体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纤维素无N,A错误;‎ B.肝糖原属于糖类,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B错误;‎ C.胰岛素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RNA和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正确;‎ 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元素,D错误。故选C。‎ ‎20.自然状态下,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呼吸方式相同的是 A. 硝化细菌 B. 酵母菌 ‎ C. 乳酸菌 D. 醋酸杆菌 ‎【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根据氧气条件的有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 ‎【详解】A、硝化细菌异养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A错误;‎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C正确;‎ D、醋酸杆菌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C。‎ ‎21.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画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中②和⑤及两者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 B. 若⑥和⑦的浓度相等,细胞渗透系统保持平衡 C. 该细胞一定正在渗透失水,⑦的浓度小于⑥的浓度 D. 形成该图的过程中,⑦的浓度越来越接近⑥的浓度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基质、⑤是液泡膜、⑥是外界溶液、⑦是细胞液。该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或动态平衡状态。‎ ‎【详解】A、原生质层由②细胞膜、⑤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A正确;‎ B、若⑥外界溶液浓度和⑦细胞液的浓度相等,则细胞水分进出平衡,即渗透系统保持平衡,B正确;‎ C、该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该细胞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失水或渗透吸水,C错误;‎ D、形成该图的过程中即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中,⑦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接近⑥外界溶液的浓度,逐渐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故选C。‎ ‎22.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B. 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C. 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Zn、Fe、Ca等微量元素 D. 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答案】A ‎【解析】Ca不是微量元素,而是人体的大量元素;阿胶的主要成分是驴皮,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详解】A、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A正确;‎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 ‎ C、药物的滋补作用主要是因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等,但Ca 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动物细胞中没有纤维素,阿胶不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在植物细胞中含有,D错误。‎ 故选A。‎ ‎2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 B. 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变暗,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C. 用显微镜的凹面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变小 D. 要将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B ‎【解析】显微镜观察的物像是放大、倒立、相反的虚像。显微镜使用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再换用用高倍镜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换成高倍镜,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光圈和反光镜是调节亮暗度的,目镜和高、低倍物镜是放大物像的。‎ ‎【详解】A、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等于物镜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变小,B正确;‎ C、反光镜是调节视野亮暗度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大小不变,C错误;‎ D、物像位于左下方,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故选B。‎ ‎24.与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近的是 A. 大肠杆菌 B. 线粒体 ‎ C. 细胞膜 D. HIV病毒 ‎【答案】D ‎【解析】1、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A、大肠杆菌具有蛋白质、DNA、RNA、磷脂等多种复杂的成分,A错误;‎ B、线粒体具有蛋白质、DNA、RNA、磷脂等多种复杂的成分,B错误;‎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C错误;‎ D、HIV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与核糖体的化学成分最接近,D正确。故选D。‎ ‎25.下图表示人运动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 B. BC段细胞呼吸增强,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会增多 C. 在运动过程中,ATP与ADP之间可以快速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 D. 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肌细胞收缩,导致AB段ATP含量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过程ATP含量逐渐减少,说明ATP的水解,B-C过程ATP含量逐渐增加,说明ATP的合成。人体骨骼肌细胞中,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场所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肌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A正确;‎ B、BC段过程ATP含量逐渐增加,说明ATP的合成,细胞内ADP的相对含量会减少,B错误;‎ C、在运动过程中,ATP与ADP之间可以快速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细胞收缩,导致AB段ATP含量下降,D正确。故选B。‎ ‎26.“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B. 上述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 C. 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 D. 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糖原是动物特有 ‎【答案】D ‎【解析】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据此分析。‎ ‎【详解】A、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应是动物,A正确;‎ B、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题中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B正确;‎ 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C正确;‎ D、淀粉可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被消化为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可以在动物细胞中转化为糖原,D错误。‎ ‎27.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h为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图中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 C. 图中d为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D. 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其中a为细胞质,包括e细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b为细胞核;c为细胞膜;d为细胞壁;e为细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f为细胞器;g为叶绿体;h为线粒体。‎ ‎【详解】A、图中h为线粒体,是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 B、图中c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的参与,如高等植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图中d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不是细胞的边界,C错误;‎ D、g是叶绿体,h是线粒体,并不是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B。‎ ‎28.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 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 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保持完整性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 ‎【详解】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 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C错误;‎ D、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故选D。‎ ‎29.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B.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C. 脂质和糖类的组成元素都只含有三种 D. 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C ‎【解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    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    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详解】A、脂肪与糖类相比,元素组成都是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高,因此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A正确;‎ 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B正确;‎ C、脂质的元素组成有C、H、O,有的含有N、P,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错误;‎ D、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故选C。‎ ‎30.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 肝细胞 B. 衣藻细胞 C. 乳酸菌细胞 D. 棉花叶肉细胞 ‎【答案】B ‎【解析】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则阴影部分表示既有细胞壁,又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说明该细胞应是低等植物细胞。‎ ‎【详解】A、肝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不符合题意; B、衣藻是低等的植物细胞,有中心体、核糖体和细胞壁,B符合题意; C、乳酸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C不符合题意; D、棉花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西瓜的果肉细胞中含有还原糖,________(“能”或“不能”)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为什么?________‎ ‎(2)用口腔上皮细胞来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时,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能够将DNA和RNA染成不同的颜色是利用了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________不同,8%盐酸的作用是能够改变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________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获得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室一般选用(材料)________放置在清水中来获取细胞膜。将不同物种的植物混合种植,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无法进入子房中受精,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答案】不能 西瓜果肉细胞呈红色,会干扰实验现象 亲和力 细胞膜的通透性 DNA与蛋白质 差速离心法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解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实验材料选择富含还原糖的浅色材料,如苹果或者梨。‎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详解】(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选材上要注意选含还原糖量高的,颜色浅的生物组织,这样实验现象明显。而西瓜的果肉细胞呈红色,会干扰实验现象,不能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根据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可以使用复合染色剂;盐酸的作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 ‎(3)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一般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获取纯净的细胞膜,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核膜、没有各种细胞器的细胞器膜。将不同物种的植物混合种植,柱头只能识别同种植物的花粉,而不同物种的花粉不能被识别,无法进入子房中受精,利用细胞间的识别作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中常见的实验以及细胞的结构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内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和实验现象,把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的原理、试剂的作用和实验现象,识记获取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及其特点、获取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和细胞膜的功能,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32.下图为人体唾液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唾液淀粉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该细胞亚显微结构所用的工具是________;图中①是________,⑦是________;与完整的高等植物物细胞相比,该图中还缺少的细胞器有________。‎ ‎(2)唾液淀粉酶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 ]________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相应名称)合成的,此处发生的反应称为______,形成的化学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物膜面积变化的细胞器有_______,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_____。‎ ‎【答案】电子显微镜 细胞膜 线粒体 叶绿体、液泡、(溶酶体) ④ 核糖体 脱水缩合 -NH—CO- 内质网(高尔基体) 胞吐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囊泡,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核糖体,⑤表示内质网,⑥表示分泌蛋白(胰蛋白酶),⑦表示线粒体。‎ ‎【详解】(1)观察该细胞亚显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的①表示细胞膜,⑦表示线粒体;与完整的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图中还缺少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溶酶体和液泡。‎ ‎(2)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④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为:-NH-CO-。‎ ‎(3)根据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参加的结构有④核糖体→⑤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②囊泡→①细胞膜→⑥分泌蛋白,整个过程需要⑦线粒体供能,该过程中发生了生物膜面积变化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 ‎【点睛】本题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为背景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中的结构名称,识记各种细胞结构的组成以及功能,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和分泌过程,把握该过程中参与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能够分析该过程中细胞结构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3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水稻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O2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说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_性。番茄生长需求量小的离子是_______,水稻生长需求量小的离子是________(填“Mg2+”“Ca2+”或“SiO 32-”)。‎ ‎(2)番茄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低于初始浓度,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图2可以判断,水稻细胞对SiO32-的吸收方式是_______。在AB段,离子吸收速率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生理过程)逐渐增强;在BC段,离子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受_______的限制。‎ ‎(4)若要验证Mg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实验思路为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幼苗随机分成等量的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仅缺少_______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________是否有差异。‎ ‎【答案】选择 Si032- Ca2+ 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小于吸收离子的比例 主动运输 细胞呼吸 载体数量 Mg 生长状况 ‎【解析】1、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 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3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32-浓度上升。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32-吸收较多,而对Ca2+吸收较少,而番茄对Ca2+、Mg2+ 吸收较多,对SiO32-吸收较少,这体现了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图2表示主动运输,分析曲线图:氧气浓度为0,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能量,则离子的运输速率较慢;随着氧气浓度增加,离子的运输速率加快;而b点以后,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物质运输速率不变。‎ ‎【详解】(1)由题图可以看出,番茄和水稻在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不同,说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都具有选择性。由图1可知,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Ca2+,对SiO32-吸收较少,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SiO32-,而对Ca2+吸收较少,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 ‎(2)植物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因此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3)根据图2可以判断,水稻细胞对SiO32-‎ 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在AB段,离子吸收速率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细胞呼吸)的影响,细胞呼吸逐渐加强,在BC段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4)用实验证明Mg 是水稻的必需元素的方法:取生长状况相近的水稻幼苗随机分成等量两组,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仅缺少Mg 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生长状况是否有差异。‎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对离子的吸收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柱状图中离子浓度变化的原因以及水稻和番茄对离子吸收的差异性的原因,通过分析坐标图曲线能够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结合所学的主动运输的特点进行判断和分析,把握证明某种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34.下图甲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在温度为25℃(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水分 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①过程称为_______;③过程的正常进行,不只有多种酶参与反应,还需要的物质是________。‎ ‎(2)图乙曲线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可用________(用坐标中的字母)表示;BC段,限制CO2吸收的因素是_______。‎ ‎(3)攀枝花的芒果口感好,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线粒体内膜 光反应 ATP 和C3、[H]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a+b CO2浓度 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 ‎【解析】析图甲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水的光解,发生在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②过程表示[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④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分析图乙可知,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点表示光饱和点时净光合作用强度;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有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点表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②过程表示[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上;③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该过程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因此需要不同的酶催化,除外还需要的物质是ATP 和C3、[H]。‎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呼吸作用强度为a,B点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b,则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a+b;由于B点为该植物光饱和点,根据题意图乙达到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BC段,限制CO2吸收的因素是除了温度以及横轴以外的其它因素,如二氧化碳的浓度。‎ ‎(3)攀枝花的芒果口感好,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类等有机物的积累。‎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判断甲图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及其场所,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以及场所,结合图中的判断进行解决问题;能够正确分析乙图的坐标曲线图中的关键点的含义和生理过程,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35.某同学对凝乳酶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牛乳汁。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保温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条件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给该实验写一个实验题目______;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 ‎(2)实验中每组两支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先在设定温度保温15min 后再混合,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影响凝乳时间的因素,除温度外再写出两种:_______。‎ ‎(3)酶是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上述实验并不能确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如需进一步确认酶的最适温度,接下来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 ‎【答案】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 凝乳所需的时间(酶活性的高低) 保证酶与底物在设定的温度下反应,避免温度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凝乳酶的用量、牛乳汁的浓度、试管大小、保温时间等 酶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在30℃〜50℃的范围内,每5℃(合理就行)设置一个水浴保温的梯度继续上述实验 ‎【解析】分析表格:凝乳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凝乳酶的活性越高。温度为1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凝乳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温度为40~6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凝乳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到60℃时,凝乳酶变性失活。‎ ‎【详解】(1)根据表格的分析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凝乳所需的时间。‎ ‎(2)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每组两支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先在设定温度保温15min 后再混合,这样做保证酶与底物在设定的温度下反应,避免温度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影响凝乳时间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凝乳酶的用量、牛乳汁的浓度、试管大小、保温时间等。‎ ‎(3)酶是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50℃之间,若探究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0℃~5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实验,凝乳时间最短对应的温度接近最适温度。‎ ‎【点睛】本题以凝乳酶为背景考查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把握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是突破该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分析表中的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酶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进而判断实验的的目的和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对实验进一步进行补充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