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测试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综合测试三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将 种子堆放在一起,最后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温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B.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 C.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有利于降低脱落酸的含量 D.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 解析:种子处于温水中,酶的活性升高,细胞代谢加快,细胞呼 吸释放的能量增加,使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 发,故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可以降低脱落酸的含量,促进种子萌 发;成熟的种子中也含有赤霉素,但含量较少。 2.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某生物小组将某种 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 能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 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抑制也越强。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B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伸长生长 B.植物根尖生长受到抑制是乙烯作用的结果 C.该实验说明了根尖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 D.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细胞分裂素的作 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 错误;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 胞合成并分泌乙烯,使根尖的生长受抑制,B 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 用具有两重性,该实验只能说明根尖的生长与高浓度的生长素呈负相 关,C 错误;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拮抗作用,D 错误。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解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程序 性表达的结果,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 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A 正确;杨树顶芽产生生长素,进行极性 运输,使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低,快速生长,B 错误;生长素具有两重 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 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受 多种激素的调节,某一生理活动中有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有的减少, D 错误。 4.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 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 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B ) 解析:A、C、D 项中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由于云母片 插入胚芽鞘尖端,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 布不均匀;B 项中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首先发生横向运输, 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 生长素含量的多少,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 分布不均匀。 5.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图示结果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相互拮抗 D.可喷施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解析:图中实验没有未加生长素的对照组,故不能体现生长素生 理作用的两重性,A 正确;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乙烯的含量也增加, B 正确;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图 中无法体现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有拮抗作用,C 错误;由图可知, 通过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可降低该植物成熟叶片的脱落率,D 正确。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赤霉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 B.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细胞分裂素有关 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 D.脱落酸不只存在于衰老的植株体内 解析:赤霉素促进细胞生长,但不促进细胞增殖,A 错误;顶端 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B 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促 进果实发育,C 错误;脱落酸在将要衰老、脱落的器官中分布较多, 幼嫩植株、衰老植株中都含有,D 正确。 7.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 2 mm,在上端放一块 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 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 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关于 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只能得出结论②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结果与结论均推理正确 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 ② D.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 学下端 解析:此实验只证明了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运输至 形态学下端,但因没有对照实验,故不能得出结论②;要想得到结论 ②,应设置对照实验,即把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颠倒, 再观察下端的琼脂块能否收集到生长素。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番茄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果 B.玉米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D.赤霉素通过抑制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诱导其发芽 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 抑制生长,所以番茄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低浓度)的 2,4-D 可防止 落花落果,A 项正确;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非极性运输,B 项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 体内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C 项正确;用赤霉素处理大 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从而诱导种子 发芽,D 项错误。 9.如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可以 看出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 B ) A.赤霉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含量都会增加,而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故对种子萌发发挥抑制作用 的是脱落酸。 10.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某一浓度 的生长素处理时细胞内 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细胞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B.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应的实验结果一定不同 D.该实验可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 解析: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在施加生长素的过程中, RNA 和蛋白质的量增多,说明生长素能促进转录和翻译过程,A、B 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前,随生长素浓度 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强,超过最适浓度,随生长素的浓度增加, 促进作用不断减弱直至抑制生长,因此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不同 生长素浓度,C 错误;在探究生长素的最适浓度时,实验的自变量是 生长素的浓度,D 正确。 11.草莓果实随着发育而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去除即将成熟的 草莓果实表面种子(去籽),分别喷施等量的水、生长素类似物(NAA) 和生长素抑制剂(POA),一段时间后测定果实中花青素含量,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草莓果实的绿色、红色分别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液泡中的 花青素有关 B.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所产生的生长素对果实中花青素的合成 起抑制作用 C.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可获得色泽 深红的草莓 D.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 NAA,可获得色泽深红的 草莓 解析:草莓果实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花青素存在于果 实细胞的液泡内,A 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产 生生长素,对果实中花青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B 正确;由于生长素 可抑制花青素的合成,故为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可在草莓成熟阶段 喷施生长素抑制剂,C 正确、D 错误。 12.下表格列举了白菜经不同方式处理后,植株的开花情况。据 表格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组别 处理方法 开花情况 1 低温处理,不另外施加赤霉素 白菜开花 2 未经低温处理,另外施加赤霉素 白菜开花 3 未经低温处理,不另外施加赤霉素 白菜不开花 A.赤霉素能促进花的发育 B.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 C.赤霉素必须经低温诱导才能合成 D.白菜必须经低温环境处理才能开花 解析:比较组别 1、2 和 3 可知,白菜开花可以低温处理或者用 赤霉素适度处理,因此赤霉素能促进花的发育,A 正确;题目中未涉 及种子休眠问题,B 错误;据题干信息不能得出低温能诱导赤霉素的 合成这一结论,而且诱导赤霉素合成的方法也不一定只有低温处理一 种,C 错误;根据组别 2 的处理方法所对应的处理结果可知,D 错误。 1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 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 可初步推测( B ) A.浓度高于 10-6 mol/L 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 M 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一定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解析:与对照组相比可知,生长素浓度高于 10-6 mol/L 时,仍 能促进茎段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但不是抑制生长,A 错误; 由曲线图可以看出,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 M 值时,乙烯的量由 0 开始增加,因此此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长素的含量先增加,乙烯的含量后增加,因此生长素含量的增加会 促进乙烯合成,C 错误;由曲线图可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 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D 错误。 14.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 0~5 ℃的低温下 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 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不 正确的是( D ) A.据图可知,脱落酸可抑制种子的萌发 B.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C.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D.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用脱落酸处理可提前萌发 解析:由题图可知,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 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A 正确;在种子萌发早期,赤霉素能促 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两者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B 正确;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 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C 正确;脱落酸可抑制马铃薯块茎萌发, D 不正确。 15.植物生长受到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够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 GA20ox 和 GA3ox 的表达,而植物中 STM 蛋 白能诱导细胞分裂素在芽顶端分生组织聚集,并能结合到 GA20ox 启动子上直接抑制它的转录从而负向调控 GA(赤霉素)在芽顶端分生 组织中的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均能产生赤霉素 B.上述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能抑制赤霉素合成 C. STM 蛋白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中不需要穿过核膜 D.细胞分裂素只在根中形成,由根运至其他器官 解析: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需 要生长,能产生赤霉素,A 正确;细胞分裂素能够抑制赤霉素合成基 因 GA20ox 和 GA3ox 的表达,从而抑制赤霉素合成,B 正确;STM 蛋白属于大分子,在细胞质中合成,从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穿过 核膜,C 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 中含量较高,D 错误。 16.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 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 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 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 琼脂块均不含 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 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 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 B.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 C.胚芽鞘 b′侧细胞能运输 IAA 而 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的 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 解析:由题意可知,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a 中不含 IAA, 而 a′中含 IAA,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故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 量较 b′侧少,A 错误;对照组胚芽鞘上琼脂块 a 中无 IAA,且胚芽 鞘无弯曲生长,故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相同,B 错 误;生长素在胚芽鞘 b′侧和 c′侧均可进行极性运输,只是 b′侧 IAA 含量高,C 错误;琼脂块 d′不可能获得 a′中全部的 IAA,D 正确。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 正确;在成 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 正确;植物的不 同器官、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更 敏感,C 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 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 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D 正确。 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C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解析:脱落酸是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分裂等作用 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 度的脱落酸会促进果实脱落,A 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可以打破植物的休眠,促进植物萌发,不利于植物储存,B 项错误; 乙烯利是一种乙烯类似物,能够促进果实成熟,C 项正确;如果要得 到多倍体番茄,应该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幼苗,生产上用一 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获得无子番茄,D 项 错误。 19.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C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不是相互对抗的 解析:由表格只能得出,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促进雌株形成,A 项错误;由表格也只能得出叶产生的赤霉素促进雄株形成,B 项错误; 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减 少,所以雌株数量增多,C 项正确;赤霉素促进分化为雄株,而细胞 分裂素促进分化为雌株,所以二者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故 D 项错误。 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根>芽>茎,故 A 项错误;棉花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 表现出顶端优势,故 B 项正确;低浓度的 2,4-D 能刺激植物生长, 可用于防止落花落果,能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故 C 项正确; IBA 是吲哚丁酸,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可促进植物根的生长,可用 于诱导插条生根,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13 分)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请回 答相关问题: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每种激素的作用 效果除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期、激素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时间外, 还与激素的浓度有关。 (2)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用植物幼茎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图中 T1 之后,植物幼茎的生长速度与生长 素浓度不成正比。据图中生长素与乙烯的浓度变化关系分析,其原因 是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 M 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植物 生长有抑制作用。 (3)有关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脱落酸能促进玉米幼苗根的生长, 乙烯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人提出: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 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来实现的。为了验证这种假设,研究者选用 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 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不(或用等量清水)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实 验组和对照组)乙烯含量。若检测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则说明上 述假设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解析:(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植物激素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其作用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 期、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有关。(2)在其他条件适宜时, 图中 T1 之后,植物幼茎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不成正比。据图中 生长素与乙烯的浓度变化关系分析,其原因是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 M 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3)研究 者选用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的 脱落酸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处理或用等量清水处理;一段时间后, 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乙烯含量。若检测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则 说明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不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则假设不 成立;若检测结果是实验组乙烯含量低于对照组,则支持该假设。 22.(16 分)根的生长受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 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 天后对主根长 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二:用 14CO2 饲喂叶片,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下主 根和侧根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主 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 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抑制(填 “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 150×10-6 mol/L 时, 促进(填“促进”或“抑制”)侧根生长。由表中数据不能(填“能”或 “不能”)判断 25×10-6 mol/L 的生长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除生长 素外,根部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激素)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促 进作用。 (3)若生长素对菊花插条生根和侧根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现有 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作用于插条后生根的数目是 6,为确定该 生长素的实际浓度,可将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处理)后作用于插条, 若生根数目大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 150×10-6 mol/L;若生根数目 小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 50×10-6 mol/L。 (4)CO2 进入细胞后,在叶绿体(或叶绿体基质)转化成糖类等营养 物质。综合两个实验数据,请对生长素对主根和侧根生长造成的不同 影响,作出合理假设:生长素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更多地分配到侧根, 促进侧根生长。 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 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在植物体 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 素在成熟的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促进侧 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区域在(50~150)×10-6 mol/L,此浓度区域 下主根长度都小于不施用生长素时根的长度,即抑制主根伸长;由表 中数据不能判断 25×10-6 mol/L 的生长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还需 要适当稀释浓度;除生长素外,根部产生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都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根据表中 的数据可知,对于侧根而言,生长素浓度为 0 mol/L 时,生根数为 4; 随着浓度增加到 100×10- 6 mol/L 左右时,生根数逐渐增加,到 150×10-6 mol/L 时,生根数为 6;现有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作用于插条后生根的数目是 6,此浓度可能是 50×10- 6 mol/L 或 150×10-6 mol/L,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可将生长素溶液适 当稀释后作用于插条,若生根数目大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 150×10 -6 mol/L;若生根数目小于 6,则生长素浓度为 50×10-6 mol/L。(4)CO2 进入细胞后,在叶绿体(或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转化成糖类 等营养物质;综合两个实验数据,可假设:生长素能促进光合作用产 物更多地分配到侧根,促进侧根生长。 23.(16 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 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 IAA 处理后, 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如图甲; 实验二:用 14CO2 饲喂叶片,测定去顶 8 h 时侧芽附近 14C 放射 性强度和 IAA 含量,如图乙。 (1)IAA 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 IAA 通过 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 32 h 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 是涂抹的 IAA 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 IAA 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实验二中,14CO2 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 14C 的有机 物是三碳化合物,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 ATP。 a、b 两组侧芽附近 14C 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 的光合产物增多。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 8 h 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 IAA 浓度关系为:Ⅰ组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Ⅲ组; 去顶 8 h 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 设: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 解析:(1)IAA 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 分子,IAA 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分析实验一及图甲:Ⅰ 组顶芽完整,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Ⅱ组去除顶 芽后,顶端优势被解除,侧芽开始生长;Ⅲ组虽然去除顶芽,但又在 切口涂抹生长素,当涂抹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高浓度的生长素会 抑制侧芽生长。(3)14CO2 进入叶绿体,通过 CO2 的固定先生成 C3, C3 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 ATP。(4)分析实验二及图 乙: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除顶芽 8 h 侧芽处 14C 放射性强度显著增强, 而生长素含量基本无变化。Ⅲ组去除顶芽后虽然涂抹了生长素,但是 在 8 h 时与Ⅱ组只去除顶芽 8 h 时的侧芽长度相等,且与Ⅰ组相比均 有生长,说明涂抹的生长素尚未运输至侧芽附近,故Ⅲ组与去顶芽组 (Ⅱ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应相等;再根据实验二的结论可知,去 除顶芽(Ⅱ组)8 h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与完整植株(Ⅰ组)基本相同, 故此时Ⅰ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等于Ⅲ组的。通过 14C 放射性强度的 明显变化,且去除顶芽 8 h 时Ⅱ组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说明此 时Ⅱ组往侧芽处分配的光合产物较多,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24.(15 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 中的 X 基因和 Y 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 转基因植株(A 组,即对照组)、反义 X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 组)和反 义 Y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 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 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 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 B 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 C 组果 实中没有检测到 Y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 组果实中与乙烯 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 基因和 Y 基因,B 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 基因有 X 基因、Y 基因和反义 X 基因。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A 组,其原因是乙烯具有促进果 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如果在 35 天时采摘 A 组与 B 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B 组。 解析:(1)由于 C 组果实中含有反义 Y 基因,没有检测到 Y 基因 的产物,乙烯释放量为 0,说明 Y 基因、反义 Y 基因影响乙烯的产 生;B 组果实中含有反义 X 基因,没有检测到 X 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乙烯释放量降低,说明 X 基因、反义 X 基因影响乙烯的产生,而从 C 组知 Y 基因也影响乙烯产生,故 B 组果实中影响乙烯产生的基因 有 X 基因、反义 X 基因和 Y 基因;A 组果实为对照组,含有 X 基因、 Y 基因,乙烯含量正常,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为 X 基因、Y 基因。 (2)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三组果实中乙烯释 放量越高,成熟越早;乙烯释放量越小,成熟越晚,常温下储存时间 越长。所以 A 组成熟时间最早,在 35 天时采摘 A 组和 B 组果实, 在常温中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B 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