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混交林更易遭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 B.人造马尾松林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C.松毛虫的繁殖能力强 D.人造马尾松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解析:人造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松毛虫的天敌少,松毛虫害发生时,难以控制。 答案:A 2.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B 3.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随后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 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B 4.单靠自然条件,磷元素的输入和输出难以达到平衡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需不断输出农产品。若单靠自然条件,农田生态系统的磷元 素的输出量大于其输入量,难以达到平衡,所以需要人工输入。 答案:D 5.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是( ) A.捕食者和寄生生物较少的生态系统 B.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相等的生态系统 C.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生态系统 D.生物种类较多的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 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 答案:D 6.下列食物网的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 解析:对比四幅图,可看出 D 图中的食物网最复杂,食物链最多,因此最稳定。 答案:D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一般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相对稳定 C.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并不是任何一个生态系 统或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的。 答案:A 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 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C 9.现有 A、B 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 A 瓶的生态系统较 B 瓶的稳定。 生态瓶 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 的泥沙 浮游 藻类 水草 浮游 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 间关系为 。 (2)一段时间后,B 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 ,原因 是 ;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 是 。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答案:(1)生物群落 竞争 (2)降低 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降低 氧气与食物不足(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除去杂草提高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除去 杂草提高牧草的产量后,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答案:B 2.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 D.限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解析: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而且干扰甚至破坏了原 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这个措施 是不可取的。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不能使 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限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反而降低了稳定性, 这是因为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使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 断增加的过程,是营养结构更趋复杂的过程,所以演替的过程一般是其稳定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不是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才能使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大,从而使其稳定 性进一步提高。 答案:C 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之所以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 )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 出相对平衡 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 ⑥有一定 的自我调节能力 ⑦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已经处于森林阶段,通常不会有大量物种的更替,①错误;生产 者所含的能量最多,并不意味着其个体数量就最多,⑦错误。 答案:B 4.★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 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 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 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只具有水平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 群落甲变化较大,群落乙变化较小。群落甲和乙都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只是乙的缓 冲能力大些,甲的缓冲能力小些。群落中任一物种消失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一定会破坏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5.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 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外来物种大多会因缺乏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 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根据当地情况科学引入外来物种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本 题中的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形成的是竞争关系,本地植物因不能获得阳光而死亡。 答案:A 6.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 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 ,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 是 。 (2)图甲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猫头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 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是一种 调节,这说明了信息 传递的作用是 。 (3)图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 。 (4)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偏离正常范围的大小,y 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 的 ;x 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一个生态系统 的 TS 越大,该生态系统 。 答案:(1)猫头鹰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负)反馈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 (3)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4)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总稳定 性越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