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基础对点] 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作为指标来反映稳态的是 ( ) A.血浆 pH 和渗透压 B.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含量 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D.体温 答案 B 解析 血压、心率是描述心脏功能的指标,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其含量 变化与是否患贫血症有关。 2.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 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 D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 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每种成分的变化范围与化验结果误差无关,A、B 正确,D 错误;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 正确。 知识点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3.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B.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参与 C.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结果 D.机体的稳态是指机体各项理化性质的绝对稳定 答案 D 解析 机体的稳态是指机体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4.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 CO2、吸入 O2 C.肾脏把代谢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答案 D 解析 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因此血糖含量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 节范畴,A 不符合题意;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 CO2 和吸入 O2,属于内环境稳 态的调节范畴,B 不符合题意;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内环 境的稳态,C 不符合题意;内环境是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主要是对细胞外 液成分和理化性质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的新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稳定的调节,D 符合题意。 5.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 A.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B.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C.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升高 D.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 答案 C 解析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症状,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 不符 合题意;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持续兴奋,导致抽搐,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B 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略有升高,但是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变动,不 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 符合题意;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热,说明体 温失调,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 不符合题意。 6.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 答案 C 解析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 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 答案 D 解析 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 性。 8.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后,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 pH 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答案 D 解析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 的正常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 B 正确;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C 正确;血液 pH 稳定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患有疾病,如遗传病,D 错误。 知识点三 实验: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9.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清洗,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 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 pH 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以酸或碱 的量为纵轴 答案 D 解析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和眼睛,否则,会对皮肤 和眼睛造成伤害,A 正确;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清洗, 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 正确;生物材料中加入 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pH 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的很接近,因此,生物材料更像 是缓冲液,C 正确;绘制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 pH 为纵 轴,D 错误。 10.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 pH 试纸 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 NaOH 溶液。摇匀后,再用 pH 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 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 pH 试纸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 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 pH 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 稳定不变 答案 D 解析 “等量”排除数量多与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正确;摇匀有利于反 应完全,B 正确;乙试管为空白对照,pH 变化明显,血浆中因有缓冲物质,pH 保 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变化,D 错误,C 正确。 [能力提升] 1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 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 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A 错误;本题中转氨酶 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量增多时,可作为肝炎的一个诊断依据,B 正确;稳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 错误;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一些物 质进入内环境,会引起内环境的轻微变动,内环境中存在一些缓冲物质,可以使 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D 错误。 12.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人体的单个细胞却只能在 37 ℃左右 的环境中生活。金鱼能在 pH=10 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 pH=10 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死亡。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本身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血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的稳态 D.多细胞生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 机制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A 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于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因此单个细胞适应 环境的能力差,B、D 正确;内环境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稳态, C 错误。 13.下面的概念图左侧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右侧代表细胞外液理化性 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填写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概念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 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 ① 发 生 严 重 腹 泻 后 , 只 喝 水 、 不 补 充 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高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 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答案 (1)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前两空位置可换,后 三空位置可换) (2)①内环境渗透压变小,细胞吸水膨胀 ②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3)内环境 消化 循环 循环 泌尿 呼吸 解析 (1)A、B 为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位置可换),C、D、E 为渗透压、酸碱 度、温度(位置可换)。 (2)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保障,当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 时带走一部分无机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膨胀;发 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 (3)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 物质通过消化、循环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 物要通过循环、泌尿、呼吸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14.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 Na2HPO4、KH2PO4 的溶液,pH=7)和血浆分 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 骤如下: 分别加入 25 mL 实验材料→测 pH→滴加 5 mL 0.1 mol/L 的盐酸,摇匀→测 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 pH,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下图所示曲线来预测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 预 期 结 果 中 明 显 不 科 学 的 是 _____________ 组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作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 pH 作比较 (2)①清水 清水中滴加盐酸后,溶液 pH 下降 ②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 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比较强 (3)加入 NaOH 溶液后,血浆 pH 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实验 解析 (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 pH,以便与加入盐酸后的 pH 作比较, 得出 pH 稳定与否的结论。 (2)清水组加入盐酸,酸性增强,pH 应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 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设置清水、缓冲液两组是为了作对照。清水组不能维 持 pH 稳定,血浆与缓冲液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从坐标曲线图可知,血浆维 持 pH 稳定的能力更强。 (3)本实验从加酸的角度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为了实验结论 的准确性,还应从加碱的角度进行探究。 15.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 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血 液 中 的 氧 被 组 织 细 胞 利 用 经 过 的 途 径 是 ( 用 图 中 的 数 字 表 示)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 浓度最高的为图中的 [ ]________。 (3)④与⑥相比,⑥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 pH 明显下降?________,原 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5) 若 该 图 为 肝 脏 组 织 的 局 部 结 构 模 式 图 , 则 合 成 肝 糖 原 的 场 所 为 [ ]________。 答案 (1)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2)⑤→④→③→⑥→② 6 ② 组织细胞 (3)蛋白质 (4)否 ④ 缓冲 (5)② 肝细胞 解析 题图中①是淋巴,②是组织细胞(或细胞内液),③是毛细血管壁细胞, ④是血浆,⑤是红细胞,⑥是组织液。血液中的氧通过红细胞运输,在组织细胞 中被利用,所以通过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其中红细 胞 1 层膜,毛细血管壁 2 层膜,组织细胞 1 层膜,线粒体 2 层膜,共 6 层膜,CO2 浓度最高的为图中的②组织细胞。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很少。若题图为肝脏组织,合成肝糖原的 场所为②肝细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