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作业(北京专用)
第二单元 细胞代谢 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向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高考示例 素养要素 难度 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016天津理综,1,6分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中 ★☆☆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2018北京理综,1,6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易 ★★☆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018课标全国Ⅱ,2,6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易 分析解读 本专题知识难度较低,尤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渗透现象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二是通过图解、图表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近年来高考对本专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运用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真题探秘】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点集训】 考向1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将红细胞分别放在等渗的NaCl和KCl溶液中一段时间,前者不会引发溶血现象(血细胞破裂)而后者会出现。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Cl-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 B.KCl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溶液浓度 C.K+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 D.K+破坏了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考向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观察质壁分离的理想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且核质比大 B.紫色的细胞质基质失水后体积缩小 C.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D.水分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答案 D 考点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考点集训】 考向1 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1.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化学本质不同 B.①和②的空间结构相同 C.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蔗糖分子无影响 答案 C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Na+的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B.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细胞 C.性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 D.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答案 A 考向2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 B.肠腺细胞分泌肽酶到细胞外 C.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 D.生长激素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答案 C 4.下列关于囊泡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囊泡膜由单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B.囊泡与其他膜结构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 D.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炼技法 提能力 方法 “归纳法”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方法集训】 1.(2018北京东城期末,4)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是被动运输 B.上皮细胞中Na+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C.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主动运输 D.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依赖于Na+浓度梯度 答案 C 2.(2019北京西城期末,4)如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甲、乙为细胞器,a、b为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是溶酶体,其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B.若乙是线粒体,则葡萄糖可通过a进入 C.若乙是线粒体,则ATP都在b处合成 D.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则Na+转运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A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8北京理综,1,6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答案 B 2.(2014北京理综,3,6分)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 C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2017课标全国Ⅱ,4,6分)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 C 2.(2016天津理综,1,6分)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 B 考点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2019课标全国Ⅱ,3,6分)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答案 C 4.(2018课标全国Ⅰ,3,6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 A 5.(2018课标全国Ⅱ,2,6分)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 【三年模拟】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 1.(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6)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渗透吸水 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答案 D 2.(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7)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h后测定得到如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细胞 B.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 C.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 B 3.(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4)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溶酶体内的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的原因是:一方面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另一方面溶酶体内环境与细胞溶胶的pH不同,溶酶体内部偏酸性,而细胞溶胶近中性,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维持pH差异;植物细胞内无溶酶体,但其液泡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通过溶酶体的双层膜被运入 B.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溶酶体中的酶在细胞溶胶中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 D.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答案 B 4.(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7)生长在盐碱地中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C 5.(2019北京东城二模,2)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与细胞质基质(近中性)显著不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可以再利用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 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C.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 D.溶酶体内pH升高会影响其细胞内消化功能 答案 B 6.(2019北京海淀一模,2)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的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细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 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 C.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一定小于4.0 答案 D 7.(2019北京朝阳一模,2)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极低。科学家将细胞膜蛋白CHIP28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72h后将其放入低渗溶液中,与未注入此mRNA的卵母细胞作比较,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注入的mRNA在细胞中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B.推测CHIP28蛋白借助囊泡定位到细胞膜上 C.水分子自由扩散进入卵母细胞导致其膨胀 D.CHIP28蛋白增大了卵母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8.(2018北京海淀期末,26)(15分)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跨膜运输方式是研究热点。 (1)如图所示,小肠上皮细胞利用细胞内外Na+浓度差,通过 蛋白S吸收葡萄糖。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需要膜上的Na+-K+泵消耗 来维持。据此分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 。在基膜侧,小肠上皮细胞利用蛋白G将吸收的葡萄糖分子通过 方式运出,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的组织细胞。 (2)人体依靠 调节维持正常血糖浓度,参与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 。当血糖高于正常值时,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 ,从而使血糖降低。 (3)研究表明,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请结合上述研究,从两个不同角度解释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 。 答案 (1)转运(或“载体”) ATP 主动转运(或“主动运输”) 易化(协助)扩散 (2)神经—体液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利用和转化葡萄糖 (3)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异常;胰岛素靶细胞的GLUT4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受阻;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答两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