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二)生物试题答案
生物线上测试(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 38 题,其中第 1-14、19-38 题每题 2 分,第 15-18 题每题 3 分,共 80 分) 1.C【详解】黄色的基因型为 YY、Yy,白色的基因型为 yy。根据题意可知,雌性无论什么基因型均为白色。由 于 yy 在雌雄中均表现为白色,Y_在雌性中表现为白色,雄性中表现为黄色。要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应 该选择的杂交后代应该全部是 Y_。故选 C。 2.D【详解】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 错误;F1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雄配子数量远多于 雌配子数量,B 错误;假说能解释 F1 测交出现 1∶1 分离比的原因,且在测交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所以假说成立, C 错误;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 正确。 故选 D。 3.C【详解】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 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 A,长度最短为 6+2=8 厘 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 AaBBCc,长度为 6+4×2=14 厘米,故选 C。 4.D【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显性基因 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B 存在时可抑制 其表达,所以其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是:A-B-、aaB-、aabb 表现为白色,A-bb 表现为黄色。F1 的基因型为 AaBb, 表现型为白色,A 错误;F2 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3:13,B 错误;F2 的白色个体应为 A-B-(9)、aaB-(3)、aabb (1),其中纯合子有 AABB(1)、aaBB(1)、aabb(1),所以 F2 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3/13,C 错误;F2 中黄色 个体的基因型为 1/3AAbb,2/3Aabb, 所以黄色个体自交有 2/3 会出现性状分离,D 正确。 5.C【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 D 和 d,说明模拟的是基因 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说明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 ①分别从两个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过程发生在图示的③时期,因为③时期表示的受精过程,①正确; ②每次要保证随机抓取,读取组合后必须放回,②正确;③要求每个桶中小球总数量不一定要相同,但每个桶中 不同的小球必须相等,③错误;④需要统计全班的结果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统计的误差,④正确。①②④ 正确,③错误。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6.C【详解】A、A 图为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卵母细胞,错误;B、B 图为有丝分裂,也可能发生,错误;C、 C 图为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在卵巢中,正确;D、D 图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 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可能发生,错误;故选 C。 7.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基因型为 XBXb,父亲色盲,基因型为 XbY,他们生 的子女的情况有:XBXb、XbXb、XBY、XbY,表现型分别是女孩携带、女孩色盲、男孩正常、男孩色盲。由题意已知 这对夫妇生了 4 个孩子,其中 1 个正常,2 个为携带者,1 个色盲,则正常的孩子肯定是男孩,携带的孩子肯定 是女孩,而色盲的孩子是男孩或女孩,所以他们生的 4 个孩子是两男两女或三女一男。故选 B。 8.D【详解】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 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 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 AAXBXb 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 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 错误;B、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经过了间期的 DNA 复制(核 DNA 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 DNA 减半),该细胞内 DNA 的含量与体细 胞相同,B 错误;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 与 a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 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 AaXBY 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 正确。故选 D。 9.A【详解】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A 正确;B、C~H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 能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B 错误;C、A~H 表示减数分裂,H~I 表示受精作用,C 错误;D、E~F 段表示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D 错误。故选 A。 10.D【详解】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 2 对同源染色体、4 对姐妹染色单体,A 错误;图②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 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中期,含有 2 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 条,C 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 排序为①③②④,且图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在卵细胞的形 成过程中,D 正确。 11.D【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1:1,说明亲本 的基因组成为 Rr 和 rr;黄色:绿色=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 Yy 和 Yy,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 YyRr、 Yyrr。故选 D。 12.C【详解】A、甲图既可表示有丝分裂,也可表示减数分裂,CD 段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时间是有丝分 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 A 错;B、图甲中的 AB 段表示 DNA 复制,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也可能是产生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故 B 错;C、在图乙 A 时期染色体复制, 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的比例为 1:2:2,故 C 正确;D、在图 乙中,CD 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由于着丝点 的分离,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C。 13.C【详解】A、该实验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它在侵染的过程中未进入大肠杆菌,故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 正确;B、由于充分搅拌,故理论上沉淀物不会出现放射性,B 正确;C、该实验上淸液 中的放射性很高,C 错误;D、该实验说明噬菌体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部,D 正确。故选 C。 14.D【详解】依题意可知:人的精原细胞中共有 46 条染色体、23 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但细胞 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同源染色体对数均不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每条染色体仍含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 92 条。故选 D。 15.A【解析】精原细胞产生 AAb、Aab、B、B 四个精子,说明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未正常分离,BC 错误;已知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则 Aab 精子中 a 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而 Aa 的出现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是由 A 突变产生的,属于隐 性突变,D 错误。 16.D【详解】A. 子代噬菌体中含 15N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2/n,A 错误;B.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含 15N 的培 养液直接培养,B 错误;C. 噬菌体 DNA 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是噬菌体本身的 DNA,C 错误;D. 根据题意,产生 n 个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 a 个腺嘌呤,则每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的个数为 a/(n-1),而 DNA 分子中腺嘌呤数量等 于胸腺嘧啶数量,故第一代噬菌体的 DNA 中含有 a/(n-1)个胸腺嘧啶,D 正确。 17.D【详解】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 14N,该大肠杆菌在含有 15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形成 4 个 DNA, 其中 2 个 DNA 为 15N14N,另外 2 个 DNA 为 15N15N。;再转到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DNA 为 15N14N 形成的子 代 DNA 中,一个 DNA 为 15N14N,另外 1 个 DNA 为 14N14N;而 DNA 为 15N15N 形成的 2 个子代 DNA 都为 15N14N;因 此理论上 DNA 分子的组成类有 15N14N 和 14N14N 两种,其比例为 3:1。 故选 D。 18.D【详解】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复制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时,共有 4 个细胞, 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含半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共有 2 条,含全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共有 6 条。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含半标记 DNA 的染色单体分别在两个细胞中,故有两个细胞的两 条染色单体荧光全被抑制,有两个细胞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一条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故 A、B 选 项正确;一个 DNA 分子中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由于 DNA 为半保留复制,故不含 BrdU 标记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分别位于两个 DNA 分子中,新复制得到的脱氧核苷酸链必然含 BrdU 标记,故所有 DNA 分子都被 BrdU 标记,C 选 项正确;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一共有 16 条 DNA 单链,含 BrdU 标记 的有 14 条,故有 7 8 的 DNA 单链被 BrdU 标记,D 选项错误。 19.C【解析】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A 错误。自由组合定律适 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之间,B 错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 新组合,D 错误。 20.A【详解】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 3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 X 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有 3 条常 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共计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 1 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因此共有 4 个脱氧 核糖核酸分子。综上分析,果蝇的卵细胞中不存在 Y 染色体,A 正确,B、C、D 均错误。 21.D【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 项正确;基因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项正确;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C 项正确;D、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 错。故选 D。 22.D【详解】A、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所以细菌不能先用 32P 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A 错;B、子 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只占少数,B 错;C、悬浮液中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离心时间短,C 错。如果保 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沉淀中放射性偏低,D 正确。 23.C【解析】DNA 复制的基本条件是模板(DNA 的双链)、能量(ATP 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 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同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选 C。 24.B【详解】由图示可知,④表示 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 CGA,其对应的 mRNA 上的密码子是 GCU,而氨基酸 是由 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的,因此④运输的氨基酸是丙氨酸(GCU)。故选 B。 25.D【详解】图 1 表示翻译过程, ①表示 mRNA,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多肽链,⑥表示核糖体。图 2 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①表示 DNA,②、③、④、⑤表示 mRNA,据此答题。A.图 1 表示翻译过程,图 2 表示边 转录边翻译过程,两图所示的过程不完全相同,A 错误;B.图 1 中的①表示 mRNA,且图 1 是翻译过程,不可以发 生细菌细胞内,在细菌体内转录与翻译是同时进行的,而图 2 中的①是 DNA,整个过程表示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 可表示原核生物(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不能表示真核生物酵母菌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B 错误;C. 图 2 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C 错误;D. 图 1 中②③④⑤ 表示正在合成的 4 条多肽链,从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 正确。故选 D。 26.C【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 Cas9 蛋白质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A 正确;B、向 导 RNA 中的双链区碱基对间遵循碱基配对原则,B 正确;C、向导 RNA 可通过转录形成,逆转录酶以 RNA 为模板 合成 DNA,C 错误;D、由于α链与识别序列的互补链序列相同,故两链碱基相同,只是其中 T 与 U 互换,D 正确。 27.C【详解】A、RNA 包括 tRNA、rRNA 和 mRNA 三种,都是由 DNA 转录而来的,A 正确;B、不同的 RNA 由不同的 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 正确;C、细胞中的 RNA 合成过程主要在细 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 RNA,C 错;D、转录是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核 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 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 正确。故选 C。 28.A【详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故选 A。 29.D【详解】分析题图:图甲示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其中①为 DNA 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 ③为翻译过程;④为 RNA 的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其中④和⑤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图乙表示细菌 的结构图,其⑥表示细菌的细胞壁,⑦表示转录,⑧表示 DNA 的复制过程,⑨表示翻译过程。A、据题图分析可 知,环丙沙星作用于⑧细菌 DNA 的复制过程,因此能抑制①DNA 复制过程;红霉素作用于⑨翻译过程,因此能抑 制③翻译过程,A 错误;B、据题图分析可知,青霉素改变⑥细菌的细胞壁,利福平作用于⑦转录过程,不能抑 制①DNA 复制过程,B 错误;C、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不会发生④⑤过程,C 错误;D、①为 DNA 的复制过程, 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而④和⑤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不会发生在 人体健康细胞中,D 正确;故选 D。 30.B【详解】A、由图示可知,Ⅱ-5 与 Ⅱ-6 不患病,而Ⅲ-11 患病,所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 错误;B、不论 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Ⅱ-5 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 正确;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 传病,Ⅱ-5 与Ⅱ-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8;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Ⅱ-5 与 Ⅱ-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4, C 错误;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Ⅲ-9 与正常女性结婚,子代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 错误。故本题选 B。 31.D【详解】①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①正确;②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 态一般不同,②正确;③人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 46 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有 23 条染色体,③错误;④含 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以是配子,也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④错误;故选 D。 32.C【详解】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 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 DNA 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 性状发生改变,B 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孕,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得其染色体数目 加倍,为可育的二倍体,且肯定是纯种,C 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倍数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 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利于育种, D 错误。 33.D【详解】A、B 和 b 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A 错误;B、若 ①上的基因 B 与②上的基因 b 发生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 错误;C、若①上的片段与③上的某片段发生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 错误;D、③和④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对应位置的基因也可以不同,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间期发生 了突变,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 正确。故选 D。 34.B【详解】A、培育太空椒属于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A 错;B、培育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 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 对;C、培育抗虫棉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C 错;D、我国用 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属于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而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 错。选 B。 35.C【解析】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 AAbb,①→③→④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 不是最简便的育种方法,A 错误;②过程属于自交,其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⑦ 过程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其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B 错误;③过程为 AaBb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Ab 配子的形成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致,体现了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的实质,C 正确;⑤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⑧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 重组,D 错误。 36.B【详解】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A 错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应在患者 家系中调查,B 正确,C 错误.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并且遗传病遗传特点的研究应在 患者家系中进行,D 错误. 37.D【解析】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两年后的种群与原种群是否存在生殖隔离,A 项错误;种群中原有残翅昆虫, 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翅的昆虫容易被吹到海中,残翅昆虫容易存活下来,环境只是选择残翅昆虫,而不是促 进残翅昆虫产生,B 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项错误;隔离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原有环境中的种群和海岛环境中的种群存在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 条件,D 项正确。 38.B【详解】据图可知,浅色岩 P 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 0.18,因为囊鼠的毛色(深色)与环境(浅色岩)差 异大易被天敌捕食,D 基因频率为 0.1,则 d 基因频率为 1-0.1=0.9;深色熔岩床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 0.95, 因为囊鼠颜色与环境差异小不易被天敌捕食,D 的基因频率为 0.7,则 d 的基因频率为 1-0.7=0.3;浅色岩 Q 区 的深色表现型频率为 0.50,因为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D 的基因频率为 0.3,则 d 的基因频率为 1-0.3=0.7。A、据图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 P 区和浅色岩 Q 区频率较低,因 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 正确;B、浅色岩 P 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 (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 P 相比,深 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 错误;C、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 Q 区的 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 DD、Dd,C 正确;D、浅色岩 Q 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 P 区 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 Q 区相比,浅色岩 P 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 高,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 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 基因 D、d 的频率分别为 P(D)、P(d),则基因型 DD、Dd、dd 的频率为:P(DD)=P(D)2,P(dd)=P(d)2,P (Dd)=2P(D)×P(d)。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39.(本题共 5 空,每空 2 分,共 10 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Y 或 AaXbY (3)5/8 Ⅲ8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 XbXb 的卵细胞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从Ⅱ的 4、5 号患甲病而所生女儿Ⅲ的 7 号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则 5 号和 8 号均为 1/3AA、2/3Aa;由于Ⅲ6 患乙病而Ⅱ的 4、5 号都不患乙病,所以乙病是隐性遗传 病;又Ⅱ5 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8 号为 1/2XBXB、1/2XBXb。又Ⅲ3 正常,其基因型为 aaXBY。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Ⅲ5 两病兼患,基因型为 AAXbY 或 AaXbY。 (3)根据分析:Ⅲ3 的基因型为 aaXBY,Ⅲ8 的基因型为 1/3AA、2/3Aa、1/2XBXB、1/2XBXb,Ⅲ3 与Ⅲ8 近亲结婚, 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 1-2/3×1/2=2/3,患乙病的概率为 1/2×1/4=1/8。因此,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3 ×7/8+1/3×1/8=5/8。若Ⅲ3 与Ⅲ8 生了一个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为 XXY 的孩子,则出现的原因是Ⅲ8 减 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 XbXb 的卵细胞。 40.(本题共 5 空,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b、c 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缺一不可) (2) ②③⑤ 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解析】(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转录和翻译,为 b 和 c,DNA 的复制需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然后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 DNA 子链。(2)RNA 中含有核糖,图中含有核糖的结构包括 mRNA、tRNA、rRNA。根据② mRNA 上的碱基顺序组成的密码子,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