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作业
2021届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作业 考点规范练+高频考向练第70页 基础达标 1.(2019陕西铜川摸底检测)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B.大气中CO2含量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不会有明显季节变化 C.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调整碳的含量 D.分解者在碳循环中不可缺少 答案:B 解析:冬季气温低,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减少,故大气中CO2含量会随季节变化。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阐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需要能量的驱动 B.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大豆与根瘤菌间的种间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该过程需要光能,A项正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因此信息传递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B项正确;大豆与根瘤菌间属于互利共生,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C项错误;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进行,D项正确。 3.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对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B点后乙生态系统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影响较大,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若对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A 解析: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 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④-①表示 B.若②的量减小,则该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死亡率降低 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④-②表示 答案:A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消耗量=生产者光合作用量-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可用④-①表示,A项正确;分解者能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出物及遗体残骸,因此②的量减小,不能说明该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死亡率降低,B项错误;消费者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不可用③表示,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④-①-②-③表示,D项错误。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C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项正确;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项正确;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C项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项正确。 7.图甲、图乙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题图所示的两个生态系统不一定由3个营养级组成,B项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虽然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但其也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项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输入的物质,D项错误。 能力提升 1.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途径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相关过程,A~C表示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A、B、C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碳元素主要是通过①途径进入生物群落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及在生物群落内部都以CO2的形式传递 D.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 kJ,则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的能量为1 kJ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是生产者,B是各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的能量为100×10%×10%=1(kJ)。 2.群居动物中有一种警报系统,只要有一只动物发现捕猎者,它一发出警报,就可引起全群反应。有人将一只饥饿的苍鹰放出使之向鸽群袭击,观测鸽的种群数量与报警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界中鸽→苍鹰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B.鸽大声鸣叫报警属于行为信息 C.鸽种群密度越大,反应越快,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少 D.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C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是就相邻两个营养级而言的,由于鸽所在的营养级和苍鹰所在的营养级都含有多个种群,故在自然界中鸽→苍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是10%~20%,A项错误;鸽大声鸣叫报警属于物理信息,B项错误;由图可知,鸽种群密度越大,报警的平均距离越远,对苍鹰的袭击反应越快,故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少,C项正确;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种内互助,互利共生是指种间关系,而鸽属于一个种群,D项错误。 3.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过程①主要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 (3)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 (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获得的能量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答案:(1)光合作用 D、B (2)有机物 CO2 (3)负反馈(反馈) 自我调节 (4)2.46×108 (5)2 解析:(1)由图甲可知,A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过程①主要表示光合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2)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蛇的数量减少,导致蟾蜍因缺少天敌而增加,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又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6.8×109-1.3×108÷20%)×(20%)2=2.46×108 (kJ)。 (5)改变前,蛇增重1 kg消耗草3/4÷(20%)3+1/4÷(20%)2=100(kg);改变后,蛇增重1 kg消耗草1/4÷(20%)3+3/4÷(20%)2=50(kg)。改变后与改变前相比,节余的50 kg草可流向人,故人获得的能量比原来增重50×20%×20%=2(kg)。 4.根据下列两个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 图1中的a曲线表示40年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CO2相对量,b曲线为环境中CO2的实际增加相对量。 资料2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其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特别是在冬季,高原雪兔几乎成为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和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的基部咬断。另外,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图2为冬季雪兔能量流动的图解[单位:J/(hm2·a)]。 图1 图2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返回大气的途径,除了资料1中化石燃料燃烧外,还有 (至少答出两条)。图1中a、b两条曲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2)试根据资料2写出一条食物链: 。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度,体现在 ;图2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于高原雪兔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J/(hm2·a)。 (3)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 。 (4)草原中有一种植物的根能分泌一种萘醒,这种萘醒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这属于 信息,说明生物体的 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关。 答案:(1)呼吸作用(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不同时间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量不同 (2)草→高原雪兔→狼(香鼬、艾虎、赤狐) 调节植物间的关系,增加植物多样性,有利于动物的繁衍 14% 2.35×108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4)化学 生命活动 解析:(1)CO2返回大气的途径,除了化石燃料燃烧,还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1中a、b两条曲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时间生产者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量不同。(2)根据资料2可以写出一条食物链:草→高原雪兔→狼(香鼬、艾虎、赤狐)。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的基部咬断,增加了矮生植物的数量;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提高了这些生物的生存率,这些都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图2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4×107-1.9×107)÷(1.05×109-3×108)×100%=14%。用于高原雪兔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量-呼吸量=1.05×109-3×108-5.15×108=2.35×108 [J/(hm2·a)]。(3)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食物网)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4)萘醒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这属于化学信息,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