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福建省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福建省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50.0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 年龄组成 B. 性别比例 C. 水平结构 D. 出生率 2.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 A. 器官移植病人 B. SARS病人 C. AIDS病人 D. 结核病人 3. 以下对生物学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4.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①③④的成分接近,但③中蛋白质含量更高 C.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5. 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组织液; B. 组织液、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6.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1. 分析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图,叙述错误的是( ) ‎ A.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 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 3 个磷脂双分子层 C.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 pH 稳定在 7.35-7.45 D. 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 A. 肝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B. 呼吸系统呼出CO2和吸入O2 C. 泌尿系统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 胃酸分泌过多,吃苏打饼干可缓解症状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D.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糖尿病 4. 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 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5.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1. 下列中枢所在的部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A.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小脑 B. 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C. 高级运动中枢——脊髓 D. 呼吸中枢——脑干 2.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刺激a点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 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电表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3.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 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4.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的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 针刺产生痛觉和打针时不收缩都属于反射活动 B. 若支配手指传出神经受损则针刺时没有感觉 ‎ C. 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感觉痛疼之后才完成收缩 D. 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1. 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 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 B. 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 C.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 D. 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 2.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点和Q点可分别表示(     ) A. 植株横放时根弯曲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 B. 植株横放时茎弯曲部位的远地侧和近地侧 C. 具顶端优势的植株的顶芽部位和侧芽部位 D.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向光侧和背光侧 3.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生长 B. 促进侧芽生长 C. 抑制其开花结果 D. 抑制向光性 4. 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甲、乙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 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5. 用赤霉素GA3、生长素类似物4-CPA和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处理方法和开花后第21天的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组别2的作用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B. 组别1和2说明受粉能促进激素的合成 C. 组别2、3和4说明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类似物4-CPA D. 组别4、6和7说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赤霉素GA3合成 1. 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 B.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预实验的数据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C. 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小 D. 五点取样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种群密度最大的样方作为实验结果 2.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提出的问题: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 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 如果用浸泡法,对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 如果用沾蘸法,对不同插条蘸取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要有不同的梯度 3.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乙烯 B. 2,4-D C. 赤霉素 D. 吲哚乙酸 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发育 B.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为其提供生长素 C.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不能获得无籽番茄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5. 整形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向植物喷施整形素溶液,植物的茎叶会吸收整形素,然后运输至全身,整形素能阻碍内源生长素从顶芽向下转运,也能提高分解吲哚乙酸的酶的活性。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植物体内合成的整形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 B. 整形素能够减弱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 C. 喷施整形素溶液,不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 D. 整形素是生长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抑制剂 1.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以花的直径表示)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 B. 赤霉素浓度越高,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C. 图中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花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 若改赤霉素为生长素,则不可能出现与图示相似的趋势 2. 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  ) ①萘乙酸   ②生长素   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   ⑤乙烯。‎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3.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B. 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C. 凡嫁接矮果及花,以小便浸之,以泥封处之,则生根 D.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4. 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 B. 决定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C. 老年个体多于幼年个体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D. 种群的空间特征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设置1公顷的调査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理论上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约为(    )‎ A. 30只 B. 32只 C. 64只 D. 96只 6.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 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该种群K值为K1 D. 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 1.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太平洋中的蓝鲸 B. 珠江里的各种肉食性生物 C. 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 D. 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 2.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 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 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6月份时最大 C. 梨茶间作园的在6月份时物种最丰富 D. 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3.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 A. 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B. 共生、寄生 C. 寄生 D. 种内斗争 4. 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 A. 样方法 B. 灯光诱捕法 C. 标志重捕法 D. 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5. 某兴趣小组在一个10mL的密闭空间内培养酵母菌细胞,观察其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K值约为12000个 B. 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种内斗争激烈 C. 可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D. 不能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1.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 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丛生单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 C. 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上层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D.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 2.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3. 下列描述中,属于种群特征的一项是( )‎ A. 某池塘水面10亩,放养了5种家鱼 B. 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而稗草随机分布 C. 用记名计算法数出一定面积样地中的种群数 D. 用样方法调查到某草原有一年生草本植物18种 4.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 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 D.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是由光照决定的 5.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 改变培养液的浓度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后再盖上盖玻片对酵母菌准确计数,以免污染镜头 D.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 1. 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某同学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吸取摇匀的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块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有一个计数室 B. 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 C. 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 D. 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2.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牛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脚趾浸入0.5%HCl 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而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中的 (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3.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存在分级调节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4.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 C. 当人体摄取食盐过多或过少时,肾脏可通过排尿来调节 D.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对刺激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5. 如果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时,导致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仍能写字、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可能是如图的哪个区受损(  )‎ A. W区 B. V区 C. S区 D. H区 1. 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 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2. 如图所示的机体免疫过程属于 ( ) ‎ ‎①体液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细胞免疫④先天性免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 C. 正常人的免疫系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D. 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能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4. 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天花病毒、结核杆菌是抗原 B. 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和特异性 C. 预防乙肝的疫苗是抗体 D. 抗体能标记抗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5.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三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 __。稻田中的水稻在竞争中占_____(优势或劣势),福寿螺和鸭舌草之间主要构成______关系。‎ ‎(2)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型增长。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3)稻田中不同种植物之间的高度不同,称为群落的_______,此外,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特点是常常呈现_______分布。‎ 1. 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增加,继而促进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2)运动员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在a〜d中选择填空)。 a.葡萄糖 b.脂肪 c.ATP d.糖原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通常感觉肌肉酸痛,这主要是肌肉细胞中____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 2. 人体的内环境具有“自稳态”,当气温变化较大或人体疲劳时,这种“自稳态”易遭到破坏,机体出现疾病。2017年末一种乙型流感开始在人群中传播,这与各地气温骤降不无关联。本次流感传染性强,患者会高烧、咳嗽,并伴有头痛和周身不适。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2)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增加,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增加。‎ ‎(3)当机体受到乙型流感病毒侵染后,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___________(填一种细胞器名称)直接相关;机体在第二次被同种病毒侵染时,能够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 ‎(4)患乙型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但血糖浓度还能基本维持平衡,此时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 ‎54. 春天将活的幼嫩柳条切成段,悬于潮湿的空气中,几天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1)造成这种生根与生芽的极性,与植物体内的______分布有关。‎ ‎(2)因为这种物质总是从茎的______部位产生,向______运输.‎ ‎(3)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茎段中该物质浓度高的一端有利于生______,浓度较低的一端则有利于生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AACD DCDCC ‎11——20 CCCDD BCBDC ‎21——30 ACBDB CDBBD ‎31——40 CBCAA BDBBA ‎41——50 DDCDD CDABC 51.【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劣势 捕食  ‎ ‎(2)大于 S 次生 狐尾草 (3)垂直结构 镶嵌(式) 52.【答案】(1)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 ‎(2)毛细血管舒张    (3)c  (4)乳酸 ‎53.【答案】(1)理化性质  (2)TRH (3)溶酶体  记忆细胞  (4)胰高血糖素 ‎54.【答案】(1)生长素   (2)上端(顶端,尖端,形态学上端)   ‎ 下端(形态学下端,底端,底部)   ‎ ‎(3)生根(长根,根的分化) 生芽(长芽,芽的分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