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冲刺押题卷(三)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三冲刺押题卷(三)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江苏高考冲刺押题卷(三)‎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膜蛋白也可以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 B. 酶促反应都伴随着ATP的合成或水解 C. 蛋白质的合成一定离不开ATP的水解 D. 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也能水解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膜蛋白也可以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如钠—钾泵既能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也能催化ATP水解。‎ ‎【详解】A、膜蛋白也可以是酶,A正确;‎ B、酶促反应不一定伴随着ATP的合成或水解,例如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酶促反应,却无ATP的合成或水解,B错误;‎ C、合成蛋白质需要消耗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 D、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因而不含P元素 B. 脂质都能与苏丹Ⅳ染液反应出现红色 C. 细胞骨架与生物膜支架的主要成分相同 D 组织液中Cl-大量减少将使其渗透压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 38 -‎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构成其基本支架。‎ ‎【详解】A、核糖体无膜,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RNA含有P元素,A错误;‎ B、脂质中的脂肪能与苏丹Ⅳ染液反应出现红色,其他脂质如磷脂、固醇则不能,B错误;‎ C、细胞骨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生物膜支架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因此组织液中Cl-大量减少将使其渗透压降低,D正确。‎ 故选D。‎ ‎3.生物学中有“三体”:载体、受体和抗体,三者的基本组成成分均为蛋白质。下列对这三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核基因的唯一载体 B. 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一定需载体协助但不一定消耗能量 C. 生物体中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不都位于细胞膜上 D. 抗体只与有生命的生物特异性结合并将其凝聚以阻止其扩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分为核基因和质基因,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详解】A、真核生物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其中染色体是核基因的唯一载体,A正确;‎ - 38 -‎ B、葡萄糖进入绝大多数人体组织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且消耗能量,但其进入人成熟红细胞时,为协助扩散,需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正确;‎ C、生物体中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不都位于细胞膜上,有的位于细胞内,如性激素,C正确;‎ D、抗体可与有生命的病原体结合,也可与没有生命的抗原物质结合,如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外毒素,以起到凝聚、阻止其扩散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尽量降低仓库中O2浓度,以利于水果、蔬菜保鲜 B. 水稻田适时排水,有助于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都能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D. 温室栽培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或薄膜作为顶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稻田适时排水,能够为根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产量。‎ ‎【详解】A、在低氧环境下,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但不是越低越好,氧浓度太低,无氧呼吸增强,产生酒精增多,不利于水果蔬菜的保鲜,A错误;‎ B、水稻田适时排水,可促进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 C、农业上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均能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作物产量,C正确;‎ D、农作物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光,其他光也会吸收一些,故温室栽培时,应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或薄膜作为顶棚,D正确。‎ 故选A。‎ ‎5.绿藻中的氢酶被激活后,能将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为H2,然而氢酶对氧气非常敏感,在有氧的情况下,氢酶迅速失去活性不能持续产生H2。为绿藻细胞披上一层二氧化硅“外衣”,能够使其在自然条件下持续利用光合作用产生H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藻光反应产生的[H]与细胞中含氮的叶绿素有关 B. 绿藻细胞中氢酶的失活与光反应有关 - 38 -‎ C. 绿藻细胞披上“外衣”隔绝了氢酶与外界氧气的接触 D. 绿藻细胞产生的H2会促进其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 光下 有光、无光均可 反应 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 ‎①水的光解:‎ ‎ ‎ ‎②ATP的合成:‎ ‎ ‎ 有机物(糖类)的合成 ‎①CO2的固定:‎ ‎ ‎ ‎②C3的还原:‎ ‎ ‎ 能量转化 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②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③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详解】A、绿藻细胞产生的[H]来自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H]与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有关,叶绿素中含有氮元素,A正确;‎ B、根据题意,氢酶失活是因为接触氧气,而植物细胞中氧气在光反应过程中产生,因此绿藻细胞中氢酶的失活与光反应有关,B正确;‎ C、在有氧的情况下,氢酶迅速失去活性,不能持续产生H2。为绿藻细胞披上一层二氧化硅“外衣”后能持续产生H2,说明绿藻细胞披上“外衣”隔绝了氢酶与外界氧气的接触,C正确;‎ D、绿藻细胞产生H2会导致更少的[H]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因此细胞中有机物减少,D错误。‎ - 38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需要考生熟记相关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结合题中所给信息综合作答。‎ ‎6.2019年1月2日,《科技日报》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利用猪肌肉干细胞,经过20天的培养,生产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人造肉。下列有关肌肉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肉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始终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 肌肉干细胞与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C. 肌肉干细胞的核糖体上可发生单体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 D. 在培养过程中肌肉干细胞的线粒体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肌肉干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 38 -‎ 增殖方式 二分裂 ‎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肌肉干细胞的增殖过程为有丝分裂,细胞中始终都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 B、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无核仁,B错误;‎ C、肌肉干细胞的核糖体上可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错误;‎ D、肌肉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葡萄糖的分解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A。‎ ‎7.黑腐皮壳菌(一种真菌)感染苹果植株可引发腐烂病。现科研人员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下表是分离培养时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自来水 氯霉素 琼脂 含量 ‎200g ‎20g ‎1000mL ‎0.3g ‎20g A. 培养基中加入氯霉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等杂菌的生长繁殖 B. 马铃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 C. 制备该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倒平板 D. 对该菌进行培养并计数时,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 38 -‎ ‎【详解】A、氯霉素为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 B、马铃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B正确;‎ C、制备该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C错误;‎ D、对培养菌种计数时,接种方法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 故选C。‎ ‎8.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发生错配处会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凸起(如图所示),此结构可被细胞中的相关酶系统识别,并将错配碱基去除,从而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错配的碱基之间形成凸起结构与碱基的分子结构有关 B. 正常肌细胞和白细胞中,细胞核DNA不会出现图示结构 C. 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而错配则不需要 D. 若某次DNA复制时错配未被识别,可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 ‎1、DNA复制过程为:‎ ‎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螺旋的双链解开。‎ ‎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 38 -‎ ‎5、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6、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详解】A、正常配对的碱基之间会形成氢键,错配的碱基之间无法形成氢键,形成凸起结构,与碱基的分子结构有关,A正确;‎ B、正常心肌细胞和白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能进行DNA复制,在心肌细胞和白细胞中,核内DNA不会出现图示结构,B正确;‎ C、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而错配也是在解旋、复制过程中发生的,因此也需要这些酶,C错误;‎ D、若某次DNA复制时错配未被识别,可能影响转录和翻译,从而影响合成蛋白质的结构,进而改变生物的表现型,D正确。‎ 故选C。‎ ‎9.在蛋白质合成之前细胞内的各种氨基酸,首先会在某些酶的催化作用下与ATP结合在一起,形成活化氨基酸,然后再与特定的tRNA结合起来,被运送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由DNA转录合成时需核糖核苷酸参与 B. tRNA既能识别活化的氨基酸又能识别密码子 C. 抑制线粒体功能会影响翻译过程但不影响转录 D. 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转录、翻译的比较:‎ 转录 翻译 时间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 38 -‎ 条件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详解】A、tRNA属于RNA的一种,也是通过基因转录合成的,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tRNA的一端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氨基酸,另一端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能识别密码子,B正确;‎ C、从题干信息判断,抑制线粒体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活化,进而影响翻译,但基因的转录过程也需消耗ATP,故若抑制线粒体功能,转录和翻译均会受抑制,C错误;‎ D、核糖体上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识别位点,D正确。‎ 故选C。‎ ‎10.穿山甲可能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寄主,在这之前科研小组已完成了全球首个穿山甲(2N=38)基因组测序工作,相关研究表明穿山甲进化出鳞片可能是为了增强表皮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需要测定20条染色体上全部DNA序列 B. 若穿山甲某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则其为雌性 C. 穿山甲表皮免疫防御对大多数病原菌都起作用 D. 穿山甲进化出鳞片前一定发生过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穿山甲38条染色体,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基因组染色体数为18条常染色体+X+Y,共20条染色体。‎ - 38 -‎ ‎2、有关免疫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构成第一道防线;(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3)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第三道防线。‎ ‎3、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详解】A、根据题意,穿山甲基因组为18+X+Y,共需测定20条染色体上全部的DNA序列,A正确;‎ B、若某细胞含有2条X染色体,可能为雌性体细胞或雄性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错误;‎ C、皮肤为第一道免疫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针对大多数病原菌都起作用,C正确;‎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穿山甲进化出鳞片前一定发生过突变,D正确。‎ 故选B。‎ ‎11.已知缺乏Y染色体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且正常的雄性果蝇缺失一条常染色体不影响细胞的增殖。某生物小组发现一只只有7条染色体的雄果蝇,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子细胞中有一半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异常的,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精原细胞经分裂产生的异常细胞中染色体为7条 B. 该精原细胞中一定含有3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C. 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3对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加倍 D. 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核DNA数量不变,每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各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 38 -‎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②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时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减数分裂 间期 ‎2N ‎0→4N ‎2N→4N 减Ⅰ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详解】A、由“精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子细胞中有一半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可知,精原细胞进行的不是有丝分裂,因为有丝分裂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所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异常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条,A错误;‎ B、如果该雄果蝇缺失的是Y染色体,则细胞中含有3对形态大小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如果该雄果蝇是正常雄果蝇缺失一条常染色体,那么在精原细胞中有2对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和1对形态不同的同源染色体(X、Y),B错误;‎ C、第一次分裂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第二次细胞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目不变,每一极均为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各异,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需要考生识记相关内容,结合题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12.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要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 B. 欲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需用四倍体作母本与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 - 38 -‎ C. 欲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须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D. 将存在于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中的基因集中到同一个体,可采用杂交育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见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比较如下:‎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优点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含量 缺点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详解】A、多倍体植株的一般特征是茎粗、叶大、花大、果实大,且营养物质含量丰富,A正确;‎ 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时,需用四倍体作母本与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B正确;‎ C、欲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也可利用诱变育种,C错误;‎ D、杂交育种能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个个体上,D正确。‎ 故选C。‎ ‎13.炎热的夏天某人给自己准备了多种饮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功能性饮料中某种成分可使中枢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 - 38 -‎ B. 碳酸饮料的摄入会引起人体的血浆pH先随之降低再升高 C. 多喝一些盐汽水主要补充该人剧烈运动后流失的水分和钙盐 D. 喝冰镇饮料会刺激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进而可能导致汗液分泌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1. 血浆中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血浆中含有HCO3-、HPO4- 等离子作缓冲物质,对进入内环境中的酸或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2. 温度感受器有的在体表,有的在体内,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的分布。‎ ‎3.神经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导致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A、功能性饮料中的某种成分如咖啡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A正确;‎ B、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碳酸饮料摄入后人体血浆pH基本能维持稳定,B错误;‎ C、剧烈运动流失的主要是水分和钠盐,C错误;‎ D、夏天喝冰镇饮料、会刺激消化道内的冷觉感受器,从而可能会导致汗液分泌减少,冷觉感受器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 ‎14.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RNA型逆转录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高热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登革热病毒增殖所需酶的模板来自宿主细胞 B. 登革热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进入靶细胞将其消灭 C 登革热病毒再次入侵机体后可刺激记忆细胞产生效应T细胞 D. 效应T细胞能通过裂解靶细胞直接消灭登革热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8 -‎ 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裂解靶细胞。‎ ‎【详解】A、登革热病毒所需酶的模板来自病毒本身,A错误;‎ B、抗体不能进入靶细胞,B错误;‎ C、登革热病毒再次入侵机体后可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C正确;‎ D、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横轴表示一个繁殖地中某种雌性成鸟的数量,纵轴表示平均每只雌性成鸟可以养育成活出飞的幼鸟数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通过雌雄性成鸟的性别比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以及该地鸟窝的数量 C. 当雌性成鸟数量为80时,该鸟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D. 图示抚养成活后代数与雌性成鸟数量的关系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估算方法有两种:‎ - 38 -‎ ‎①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其关键是要随机取样;‎ ‎②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它们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方向,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详解】A、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但不能预测变化方向,A正确;‎ B、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但调查鸟窝的数量应用样方法,B错误;‎ C、当雌性成鸟数量为80时,该鸟种群中出生率不一定小于死亡率,C错误;‎ D、图示在一定范围内,雌性成鸟数量越多,抚养成活的后代数越少,这样可以限制该种群数量的过度增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 故选A。‎ ‎16.果酒制作过程中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如图为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应对培养液进行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B. 稳定期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 C. 对该菌种长久保藏时应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菌种采用甘油管藏法进行保存 D. 衰亡期时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法所统计的数值较图中实际活菌计数值要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为: ‎ - 38 -‎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为:。‎ ‎【详解】A、为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应对培养液采用高压蒸汽法灭菌,采用干热灭菌会将培养液中水分蒸干,A错误;‎ B、酵母菌酒精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是,B正确;‎ C、对数生长期时菌群生长繁殖较快,因此对该菌种长久保藏时应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菌种采用甘油管藏法进行保存,C正确;‎ D、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法统计细胞数时,由于显微镜下分不清细胞死活,会将死亡细胞统计在内,因此所统计的数值较图中实际活菌计数值要高,D正确。‎ 故选A。‎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理念。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B. 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 C.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长期相互选择、适应的结果 D. 野生水稻具有某些特有的基因,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2)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等。‎ ‎(3)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详解】A、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通过控制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A正确;‎ - 38 -‎ B、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短期内能提高粮食产量,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引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严重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误;‎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长期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的结果,C错误;‎ D、野生水稻具有某些特有的基因,这些基因可用于杂交育种等科研活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 ‎18.如图为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初始CD4+T细胞被活化后分化成滤泡辅助性T细胞,后者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与吞噬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B. T细胞是功能特化的一系列细胞而不是一种细胞 C. 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促使靶细胞坏死的作用 D. Thl、Th2、Tfh和Treg中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38 -‎ 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裂解靶细胞。‎ ‎【详解】A、图示树突状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与吞噬细胞的功能相似,A正确;‎ B、图示细胞毒性T细胞、IL-4等都属于T细胞,因此说T细胞是功能特化的一系列细胞而不是一种细胞,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促进其细胞凋亡,使其裂解,C错误;‎ D、Thl、Th2、Tfh和Treg均由初始CD4+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D正确。‎ 故选C。‎ ‎19.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某一浓度的2,4-D既能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又能使灰菜倒伏而死亡。某同学欲设计实验探究这一浓度,为小麦田间去除灰菜提供依据。下面是该同学的实验方案:‎ ‎①室内盆栽:甲组为小麦,乙组为灰菜,丙组模拟田间,为小麦和灰菜3:1混栽;‎ ‎②配制浓度由低到高5种浓度的2,4-D溶液;‎ ‎③待盆栽小麦、灰菜长到4~5叶期时,每天叶面喷施2,4-D溶液;‎ ‎④观察记录。‎ 下面对该同学实验方案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4-D溶液的浓度等 B. 甲、乙、丙每组均应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C. 可以去掉甲组和乙组,只盆裁丙组进行实验即可 D. 每天只需观察记录并统计灰菜倒伏及死亡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 38 -‎ ‎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故其作用具有两重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本实验是为了探究既能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又能使灰菜倒伏而死亡的2,4-D浓度,设置了浓度由低到高5种浓度的2,4-D溶液,均作为实验组,根据对照原则,需设置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别作为对照组。‎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4-D溶液的浓度、植物种类,A正确;‎ B、甲、乙、丙每组虽配制的2,4-D溶液有5种不同浓度,但还需另外设置一个对照组,B正确;‎ C、实验目的是探究促进小麦生长、使灰菜倒伏而死亡的2,4-D溶液的浓度,故可只盆栽6组丙进行实验即可,C正确;‎ D、每天既要观察记录灰菜倒伏及死亡情况,同时需观察小麦生长情况,D错误。‎ 故选D。‎ ‎20.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的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要的酶是DNA聚合酶,过程②需要DNA连接酶等 B. 过程①②获得的目的基因具有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 C. 过程③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 D. 过程④常用基因枪法,过程⑤包括烟草细胞的再分化和愈伤组织的脱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逆转录,②获取目的基因,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植物组织培养。‎ ‎【详解】A、过程①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过程②获取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而不是DNA连接酶,A错误;‎ 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过程①②获得的目的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B错误;‎ C、过程③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该过程要求目的基因必须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C正确;‎ - 38 -‎ D、烟草为双子叶植物,过程④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过程⑤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烟草细胞的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过程,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 ‎21.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扦插枝条无不定根生成一定是未分清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上下端 B. 为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将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 C. 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时,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 根据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趋湿性来收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扦插枝条不能生成不定根的原因很多,如枝条的形态学上下端弄反了;扦插枝条所带的叶太多,蒸腾失水过多,导致扦插枝条死亡;枝条幼芽、幼叶保留太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得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等。‎ ‎【详解】A、扦插枝条不能生成不定根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未分清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上下端,A错误;‎ B、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且难以数清,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需先将培养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再进行计数,B正确;‎ C、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然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C错误;‎ D、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性和趋湿性,D错误。‎ 故选ACD。‎ ‎22.如图是“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①为提取鸡细胞核内的DNA,玻璃棒应按逆时针方向搅拌10 min - 38 -‎ B. 图②对图①的溶液进行过滤,纱布上是一些固体杂质,DNA在滤液中 C. 图③加入蒸馏水将浓NaCl2稀释至0.14 mol·L-1,以析出溶液中的DNA D. 图④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更有利于提高DNA的溶解度 ‎【答案】BC ‎【解析】‎ ‎【分析】‎ ‎1、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DNA粗提取和鉴定的过程:‎ ‎(1)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质和DNA的变性温度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4)DNA的析出与鉴定:‎ ‎①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 38 -‎ ‎②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蓝。‎ ‎【详解】A、图①为提取鸡细胞核内的DNA,玻璃棒应按顺时针方向搅拌5 min,A错误;‎ B、图②是对图①的溶液进行过滤,纱布上是一些不溶的固体杂质,DNA在滤液中,B正确;‎ C、DNA在0.14 mol·L-1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因此能析出,C正确;‎ D、某些蛋白质能溶解于酒精中,而DNA不溶于酒精中,用冷却的95%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更佳,D错误。‎ 故选BC。‎ ‎23.将A地区某甲种群的一部分个体迁移到B地区形成乙种群,若两地区的气候等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地区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基因库 B. B地区的环境条件会诱使乙种群发生定向的变异 C. 乙种群只能与B地区当地所有生物发生共同进化 D. B地区的乙种群一定会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发生进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A地区某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 B、环境条件起定向选择的作用,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乙种群能与B地区当地所有生物及当地无机环境发生共同进化,C错误;‎ D、一段时间后乙种群一定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会进化,但是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正确。‎ 故选ABC。‎ - 38 -‎ ‎24.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Aβ)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使其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设计了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抗体,开发出治疗AD的药物X。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神经细胞膜外电位最低时,膜内外Na+量相等 B. 正常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内Na+/K+的值会降低 C. 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会导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受阻 D. 药物X发挥作用时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代谢会更活跃 ‎【答案】AB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A、当膜外电位最低时,膜内外Na+浓度并不相等,膜外Na+浓度高,A错误;‎ B、正常神经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时,大量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膜电位,细胞膜内Na+与K+的比值升高,B错误;‎ C、AD患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使得兴奋在突触(或反射弧)处传导受阻,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正确;‎ D、从免疫角度分析,药物X治疗AD的机理是β淀粉样蛋白的抗体与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通过其溶酶体予以清除,因此药物X发挥作用时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代谢会更活跃,D正确。‎ 故选AB。‎ ‎25.如图为科学家培育克隆猴的基本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 所需猴卵母细胞需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 38 -‎ B. 对A猴卵母细胞去核是为保证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都来自B猴 C. 必须将重组细胞培养至桑椹胚或原肠胚时才能移植入代孕受体 D. A猴的卵母细胞质中含有促进B猴体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核基因完全来自供体动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 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因为体细胞的全能性低于胚胎细胞。‎ ‎【详解】A、该技术中所需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A正确;‎ B、去除A猴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目的是排除A猴核遗传物质的干扰,保证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都来自B猴,B正确;‎ C、应选用桑椹胚或囊胚期的早期胚胎进行核移植,C错误;‎ D、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故体细胞的细胞核需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后才能表现出全能性,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 ‎ ‎26.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回答下列问题:‎ ‎(1)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参与细胞内V-ATPase合成、运输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④线粒体 ⑤细胞膜 ⑥溶酶体 ‎(2)由V-ATPase的特性可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溶酶体膜的基本支架为_____________,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肝细胞内V-ATPase运输H+的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_________。‎ - 38 -‎ ‎(5)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水解酶水解,这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_____________分解,从而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 ‎【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②③④ (3). 催化 (4). 运输(顺序可颠倒) (5). 磷脂双分子层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8). 自身水解酶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1)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运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其中具膜的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即②③④。‎ - 38 -‎ ‎(2)由题干可知,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说明具有催化功能;V-ATPase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说明具有运输功能。‎ ‎(3)溶酶体膜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为膜的基本支架;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通过题干分析,V-ATPase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可知V-ATPase 运输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为。‎ ‎(5)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其膜上有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功能、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以及主动运输等内容,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结合题干准确作答。‎ ‎27.光质和光周期均会影响植物的光合特性,下表是光照处理时间对草莓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 处理时间 净光合速率 Pn(μmol·m-2·s-1)‎ 蒸腾速率 Tr(mmol·m-2·s-1)‎ 气孔导度 Gs(mmol·m-2·s-1)‎ 胞间CO2浓度 Ci(μmol·mol-1)‎ ‎8 h·d-1‎ ‎12.4‎ ‎4.62‎ ‎468.33‎ ‎447.33‎ ‎12 h·d-1‎ ‎13.3‎ ‎5.06‎ ‎552.00‎ ‎493.00‎ ‎16 h·d-1‎ ‎15.3‎ ‎5.51‎ ‎613.67‎ ‎506.00‎ ‎20 h·d-1‎ ‎9.47‎ ‎4.29‎ ‎319.67‎ ‎562.00‎ ‎(1)常用______________(试剂)提取草莓植株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中,__________不能吸收红光。‎ ‎(2)请据表描述草莓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处理时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直接影响气体的吸收,20h·d-1时气孔导度最低,但胞间CO2浓度却最高,试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腾速率直接影响草莓叶片的温度,请结合表格数据,光照处理时间为20h·d-1‎ - 38 -‎ 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光照处理时间为20h·d-1时,气孔导度最低,___________________最低,叶片散热较慢导致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水乙醇 (2).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 类胡萝卜素 (4). 随光照处理时间增大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随光照处理时间增大而减小 (5). 此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消耗的二氧化碳少,胞间积累的二氧化碳较多 (6). 蒸腾速率 (7). 温度 (8). 酶的活性 ‎【解析】‎ ‎【分析】‎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就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2、叶绿体中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详解】(1)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草莓植株叶片中的光合色素;研磨时需要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处理时间8~16 h·d-1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在逐渐增大,16 h·d-1后净光合速率减小,因此草莓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处理时间的关系为:随光照处理时间增大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随光照处理时间增大而减小;分析表中数据,20h·d-1时虽然气孔导度最低,但此时叶片净光合速率也最低,消耗的二氧化碳少,因此胞间积累的二氧化碳较多。‎ ‎(3)气孔导度既影响CO2浓度又影响蒸腾速率,光照处理时间为20h·d-1时,气孔导度最低,蒸腾速率也最低,叶片散热较慢导致叶片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 - 38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对光谱的吸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知识,能够对表格数据进行正确分析。‎ ‎2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RNA病毒,该病毒在T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酶来自_______________(填“HIV”或“T细胞”),在逆转录过程中,逆转录酶的作用是以_______________为模板催化_______________合成DNA。‎ ‎(2)过程③④均为转录,但不是从同一条链上的相同起点开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若过程②合成的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A+T占40%。则该DNA分子中A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复制2次需要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第3次复制时需消耗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4)经研究发现,过程⑤合成的蛋白质有许多种,从RNA携带的密码子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IV (2). RNA (3). 脱氧核糖核苷酸 (4). 过程③和过程④形成的是不同的RNA(合理即可) (5). 20% (6). 6000 (7). 12000 (8). RNA上含有不同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HIV病毒在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DNA复制过程;③④表示转录过程,⑤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酶来自HIV自身,在逆转录过程中,逆转录酶的作用是以RNA为模板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DNA的过程。‎ - 38 -‎ ‎(2)过程③④均为转录,但转录合成的RNA不同,说明两个转录过程的模板不同,不是从同一条链上的相同起点开始的。‎ ‎(3)因为DNA一条链中A+T占40%,根据A与T配对可知,DNA的另一条链上的T+A=40%,则该DNA分子中A占一条链的40%,占全部碱基的20%,,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故含有A=5000×2×20%=20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A=2000个,G=C=3000个;该DNA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000×(22-1)=6000个;第3次复制时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3000×(23-22)=12000。‎ ‎(4)过程⑤为翻译过程,因为RNA上含有不同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因此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会有许多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逆转录、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本题难点为DNA复制过程中相关计算,需要重点理解并学会运用。‎ ‎29.家蚕蛾(ZW型)的触角有多节数、中节数、少节数之分,分别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现用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均为多节数,雌性中节数:少节数=1:1,回答下列问题:‎ ‎(1)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雄性中节数家蚕蛾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从F1中取出两只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请利用题干F1的家蚕蛾设计一次简便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相关杂交组合类型)。‎ ‎(3)纯合中节数家蚕蛾抗病能力较强,某人利用F1中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让F1中___________雄性家蚕蛾分别与___________雌性家蚕蛾杂交;从后代中出现___________雌性或不出现___________的杂交组合子代中,挑选出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家蚕蛾。‎ ‎【答案】 (1). 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 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3). (4). (5). 多节数 (6). 中节数 (7). 中节数 (8). 少节数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Fl中雌性家蚕蛾中中节数():少节数()=1:1,可知其亲本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题干中雄性家蚕蛾为中节数,故B2对B3‎ - 38 -‎ 为显性。亲本多节数雌性家蚕蛾基因型为,所得Fl中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均表现为多节数,因此B1对B2、B3均为显性。‎ ‎【详解】(1)等位基因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根据分析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2)由分析可知,亲本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亲本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所以Fl中雌性家蚕蛾的基因型为和,雄性家蚕蛾的基因型为。若从F1中取出两只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可以让两只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分别与Fl中少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即杂交组合为,观察子代表现型,若子代出现少节数雄性家蚕蛾,则F1中取出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若子代不出现少节数雄性家蚕蛾,则F1中取出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 ‎(3)根据以上分析,Fl中雌性家蚕蛾的基因型为和,雄性家蚕蛾的基因型为,想以Fl中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则Fl中选取的亲本必须都含有。则必须选取Fl中中节数雌性家蚕蛾()为母本,让其与Fl中多节数雄性家蚕蛾()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若一杂交组合中出现中节数雌性家蚕蛾或不出现少节数家蚕蛾,则说明该组合中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该组杂交组合为 和,从其子代中挑选出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相关内容,易错点为家蚕蛾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本题考查了复等位基因,需要考生对子代性状进行分析,从而推出亲本基因型,方可进一步解答本题。‎ ‎30.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_____________有关。‎ - 38 -‎ ‎(2)为探究轻度运动(ME)与虾青素(AX)能否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科研人员将小鼠分为四组:久坐+安慰剂(SE+PL)、轻度运动+安慰剂(ME+PL)、久坐+虾青素(SE+AX)和轻度运动+虾青素(ME+AX),进行了相关探究,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Ⅰ.图示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表明ME与AX在作用效果方面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Ⅱ.瘦素(LEP)是一种激素,其调节特点包括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含量很高 ②具有高效性 ‎③通过体液运输 ④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Ⅲ.研究表明,ME与AX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需要LEP的参与,现有LEP缺乏模型鼠和正常鼠,某人设计实验对此进行验证:分别对LEP缺乏模型鼠和正常鼠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并比较它们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再对______________注射一定量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答案】 (1). 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2).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3). 轻度运动(ME)与虾青素(AX)都能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佳 (4). 协同 (5). ②③④ (6). ME与AX (7). LEP缺乏模型鼠 (8). LEP ‎【解析】‎ ‎【分析】‎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1)根据学习的概念,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 38 -‎ ‎(2)Ⅰ、据图分析,久坐+安慰剂(SE+PL)和轻度运动+安慰剂(ME+PL)这两组实验的结果作比较,轻度运动+安慰剂(ME+PL)这组实验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值较高,说明轻度运动能够提高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久坐+安慰剂(SE+PL)和久坐+虾青素(SE+AX)这两组实验的结果作比较,久坐+虾青素(SE+AX)这组实验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值较高,说明虾青素能够提高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比较四组数据,轻度运动+虾青素(ME+AX)这组实验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值最高,综合以上分析,轻度运动(ME)与虾青素(AX)都能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佳。轻度运动(ME)与虾青素(AX)的作用效果相同,说明两者在作用效果方面存在协同关系。‎ Ⅱ、瘦素(LEP)是一种激素,其调节特点应与激素调节特点相同: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即为②③④。‎ Ⅲ、为了验证ME与AX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是否需要LEP的参与,可以设置两组实验,自变量为小鼠的类型,即是否含有LEP。实验时一组小鼠为LEP缺乏模型鼠,另一组为正常鼠,用等量的ME与AX对两组小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并比较它们学习和记忆能力。如果LEP缺乏模型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低于正常鼠,注射一定量的LEP后,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所提高,说明ME与AX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需要LEP的参与;若注射一定量的LEP后,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没有提高,说明ME与AX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不需要LEP的参与。‎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习和记忆、激素的调节特点等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对实验的理解、分析和总结能力,需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 ‎31.为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利用燕麦幼苗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实验材料 ②土壤含水量 ③有无光照 ④有无单侧光照 - 38 -‎ ‎(2)分析图形,乙组燕麦的地下部分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试从生长素作用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生长素从水______________的一侧运输到水______________的一侧,导致水多的一侧生长素多__________根的生长,水少的一侧生长素少______________根的生长。‎ ‎(3)甲、乙组对比说明,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表现出______________;推测c左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右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__,导致左侧生长比右侧生长快。为验证这一推测,可剪取乙组燕麦地上部分的胚芽鞘尖端从中部纵切成左右两部分,并分别放在标有左、右两空白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左、右两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若放置左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放置右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则上述推测成立。‎ ‎(4)实验结果间接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④ (2). 少 (3). 多 (4). 抑制 (5). 促进 (6). 向光性(向光弯曲生长) (7). 高 (8). 大于 (9). 两重性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分析两组实验,甲组无单侧光乙组有单侧光,甲组根两侧土壤含水量相同乙组根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因此两组的区别是有无单侧光以及土壤的含水量,为实验自变量。‎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以及土壤的含水量,即②④。‎ ‎(2)由乙组图可知,燕麦幼苗根部弯向土壤含水量多的一侧,说明根部土壤含水量少的一侧长得快,土壤含水量多的一侧长得慢。因为根部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土壤含水量多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表现为抑制生长;土壤含水量低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表现为促进生长,即生长素从土壤含水量少的一侧向土壤含水量多的一侧运输。‎ ‎(3)分析甲乙两组图,乙组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向光弯曲生长)。根据课本中向光性实验可以推测,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即c左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右侧生长素浓度高,导致左侧生长比右侧生长快。‎ - 38 -‎ 如果该推测成立,即c左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右侧生长素浓度高,将乙组燕麦地上部分的胚芽鞘尖端从中部纵切成左右两部分,并分别放在标有左、右两空白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左、右两琼脂块中分别含有胚芽鞘尖端左右两部分的生长素,左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高,右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低,将左、右两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则放置左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应大于放置右侧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 ‎(4)分析实验结果,燕麦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根部生长素浓度低的一侧长得快,生长素浓度高的一侧长得慢,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实验结果间接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识记和理解,掌握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分析。‎ ‎32.皂角又名皂角树,生长旺盛,雌树结荚(皂角)能力强。皂角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皂荚中含有大量的皂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若要提高萃取的产量和品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般不采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皂素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没有洗衣粉之前,人们常用皂角洗衣服、洗头发等。现在家庭使用的都是工业生产的加酶洗衣粉或洗衣液,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______________酶;若要固定化这些酶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包埋法 ②化学结合法 ③物理吸附法 ‎(3)皂角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含有合成人体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提取皂角种子中的蛋白质时,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四步。其中粗分离时可采用透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可采用电泳法,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适当延长萃取时间 (2). 提高温度 (3). 原料会发生焦糊 (4). 纤维素 (5). ②③ (6). 样品处理 (7).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8). 不同分子因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将样品中各种分子分离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 38 -‎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固定酶的种类 一种 一系列 适用方法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特点 优点 酶既可与反应物结合,又可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缺点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可能导致反应效率下降 实例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化酵母细胞 ‎【详解】(1)萃取皂素时可提高温度、适当延长萃取时间,来提高萃取的产量和品质。若用水中蒸馏法提取皂素会导致原料焦糊,因此一般用萃取法提取。‎ ‎(2)现在家庭使用的都是工业生产的加酶洗衣粉或洗衣液,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都是目前常用的酶制剂。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即②③。‎ ‎(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一般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蛋白质的粗分离方法采用透析法,由于透析袋是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自由通过,而大分子物质留在袋内,因此可以通过透析除去分子量小的杂质。分离蛋白质可采用电泳法,电泳的原理是不同分子因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将样品中各种分子中分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色素的提取、固定化酶、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33.近年来,一种名为“爱媛橙”的柑橘类水果因皮薄易剥、细腻多汁、口感似果冻等优点,被网友们称为“果冻橙”,并迅速成为网红水果。“爱媛橙”由柑橘品种南香与西子香杂交获得。某科研小组欲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培育“爱媛橙”,其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38 -‎ ‎(1)过程①应将两种植物细胞分别置于含有_______________酶的_______________(填“低渗”“等渗”或“高渗”)溶液中制备原生质体;与动物细胞融合相比,过程②不具有的融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愈伤组织的细胞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称为_______________。‎ ‎(3)与通过南香与西子香杂交培育成的“爱媛橙”相比,该育种方法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技术遵循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③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④细胞增殖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 (2). 等渗 (3).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4). 细胞壁的形成 (5). 细胞高度液泡化,处于无定形状态 (6). 再分化 (7). 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 ①③④‎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1)欲获得原生质体,需将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为了保证原生质体的活性,需将两种植物细胞分别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制备。与动物细胞融合相比,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时不具有的融合方法是生物法(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2)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细胞壁标志着杂种细胞的形成。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高度液泡化、处于无定形状态的细胞团,即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通过⑤再分化,形成“爱媛橙”植株。‎ - 38 -‎ ‎(3)常规的杂交育种只能整合已有的性状,不能产生新性状,不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题中“爱媛橙”植株的获得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遵循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原理,即①③④。‎ ‎【点睛】本题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图,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过程、意义,能够准确判断各步骤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 38 -‎ - 3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