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 3+时到达性成熟,即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 A. 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B. 由表可知,该鱼种群数量将增多 C. 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 D.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组成的类型有三类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种群年幼个体较多,稳定型种群各个年龄阶段相对稳定,衰退型种群年幼个体较少。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群幼年阶段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成年阶段的个体数为400,老年阶段个体数也是400,该种群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基本相当,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 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A错误;‎ B. 由上分析可知,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 种群数量还取决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C错误;‎ D. 鱼活动范围较大,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D。‎ ‎2.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t1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最剧烈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 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在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为N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正确;t2时该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剧烈,C错误;在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即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因此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 ‎3.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J”型增长 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D. 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答案】A ‎【解析】‎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乙图中的F点,但AC段已有少量个体被淘汰,所以不能看成是“J”型增长,A错误;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表示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正确;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以确保有最大增长速率,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C正确;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增长速率将不断增长,所以不能用图乙表示,D正确.故选A.‎ ‎4.下列有关物种、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能够交配产生后代的生物就是一个物种 B. 不同群落中同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C. 在裸岩上进行初生演替时首先定居的是地衣 D.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生物个体的多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详解】A. 凡是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才是一个物种,如果能交配繁殖产生的后代不育也不能叫一个物种,如马和驴生了骡子,A错误;B. 不同群落中同种生物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区域不一定相同,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一定相同,如两个大小不同的池塘的全部鲤鱼,属于两个种群,但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错误;C. 在裸岩上无土壤、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首先定居的是地衣,C正确;D.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生物物种数目的多少,D错误。故选C。‎ ‎5.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 A.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很少,应选择生长茂盛处取样调查其种群密度 B. 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探究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C.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某种田鼠的丰富度 D. 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统计其丰富度时一般用目测估计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信息传递功能,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 识。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信息包括物理(声、光、电、磁等) 、化学(化学物质) 和行为(特定的动作)信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灯光诱捕法和标 志重捕法。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很多,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捕,统计种类数。‎ ‎【详解】A、调查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B、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B正确;C、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C错误;D、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统计其丰富度时一般用记名计数法,D错误;故选B。‎ ‎6.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壁虎活动范围加大,活动能力较强,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会向着更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化;近岸区和湖心区处于水平方向上,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7.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B. 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 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D. 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甲、乙群落演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主要包括初生演替乙和次生演替甲。‎ ‎【详解】A、甲中①、②处物种丰富度相同,不能说明物种组成相同,A错误;‎ B、甲是次生演替,乙是初生演替,故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B正确;‎ C、甲属于次生演替,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C正确;‎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A。‎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B. 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C. 增加或延长果园中的食物链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食物网中表示的都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捕食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 B、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B正确;‎ C、增加或延长果园中的食物链能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D、食物网的生物中,通常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所食,所以食物网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D。‎ ‎9.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对于此种甲虫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B. 属于次级消费者 C. 与落叶树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D. 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A、甲虫可以分解落叶,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A正确;‎ B、甲虫属于分解者,B错误;‎ C、甲虫以落叶为食,不是以活的植物为食,属于分解者,二者不是捕食关系,C错误; ‎ D、甲虫不属于营养级,能量金字塔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点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占有营养级,其中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1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该包括 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能量 B.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2、营养结构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能量)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B。‎ ‎1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D传递到A和F B. 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 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 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可知,D是生产者,A、B、E都是消费者,F是分解者,C是二氧化碳库,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生态系统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故B正确,C错;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A错;由于F是分解者,因此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图文转化能力。‎ ‎12. 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B. 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C. 当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 D. 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蝙蝠通过回声定位对被捕食者进行捕食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A错误;‎ B.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为种间竞争,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错误;‎ C.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的是环境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未体现生物种间信息传递,C正确;‎ D.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定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点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信息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的 B. 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D. 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的关系:‎ ‎(1)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详解】A、信息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即信息在低营养级与高营养级之间是双向传递的,如狼可闻到羊的气味,同样羊也能闻到狼的气味,A错误;‎ B、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C错误;‎ D、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D正确。‎ 故选D。‎ ‎14.生态浮床技术常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收N、P等元素;同时也吸引了各种鸟类前来筑巢繁殖。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流经浮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密度会高于附近无浮床的水域 C. 生态浮床的应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 浮床建立初期鸟类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流经浮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1)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收N、P元素"、“吸引了各种鸟类前来筑巢繁殖,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环境”等答题。‎ ‎【详解】A、流经浮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A错误;‎ B、浮床下方水体中N、P元素含量较低,因此藻类植物的密度会低于附近无浮床的水域,B错误;‎ C、生态浮床的应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美化环境)和间接价值(净化水质),C正确;‎ D、浮床建立初期鸟类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错误。‎ 故选C。‎ ‎【点睛】结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题意是关键。‎ ‎15.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明辨图示中的数字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Ⅰ~Ⅳ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而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图中Ⅱ、Ⅲ和Ⅳ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由生产者、Ⅱ和Ⅲ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①过程,C错误;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①和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⑦⑧均以CO2的形式进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过程②③④⑤⑥都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 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的排出 C. 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用于醋酸发酵 D.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仍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果酒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为兼性厌氧型的酵母菌。果酒制作的过程中,初期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中期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对装置进行密封处理。②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 ‎【详解】A、果酒发酵需要无氧环境,该装置弯管中的水可阻止空气进入,创造无氧环境,因此能用于果酒发酵,A正确;‎ B、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便于二氧化碳的排除,B正确; ‎ C、醋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该装置若用于醋酸发酵,去除弯管中的水,空气从弯管中进入,但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大量的醋酸菌进行细胞呼吸时对氧气的需求,C错误; ‎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弯管仍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7.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 M. N. 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 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降低 C. 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 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细胞呼吸过程会不断释放热能,所以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升高,B错误;‎ C、酒精浓度过高对酵母菌本身有害,所以会抑制酵母菌繁殖,C正确;‎ D、N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种群增长速率为0,在K/2时最大,D错误。‎ ‎18.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C. 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详解】A、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瓶口需密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则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A正确;‎ B、制备果酒和果醋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B正确;‎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使得果酒变酸,C正确;‎ D、温度对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影响,在制葡萄酒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而在制葡萄醋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影响细胞呼吸过程中酶的活性,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很大影响,D错误。‎ 故选:D。‎ ‎19.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C.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相同 D. 过程①和③都有ATP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第二阶段,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④是利用乙醇发酵产生果醋的过程。‎ ‎【详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而过程①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 A错误;‎ B、过程①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③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C、过程①②③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④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C错误;‎ D、过程①和③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都能够产生ATP,D正确。‎ 故选D。‎ ‎20.将少量的酵母菌提取液加入到足量的葡萄汁中进行果酒制作,‎16 ℃‎条件下密封保温-段时间之后,检测到反应体系含有少量的酒精。如对上述实验的某个因子进行改动,实验的 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增加葡萄汁量,初期产生酒精的速率不变 B. 增加酵母提取液量,初期产生酒精的速率上升 C. 间隔通入氧气,若消耗等量有机物,产生的酒精量减少 D. 温度提高到‎23 ℃‎,初期酒精浓度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考查对果酒制作原理的理解。明确酵母菌的代谢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原实验中葡萄汁足量,增加葡萄汁量,初期产生酒精的速率不会改变,A项正确;增加酵母提取液量,初期氧气消耗较多,酵母菌较早进入无氧呼吸过程,产生酒精的速率会上升,B项正确;间隔通入氧气,会抑制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酒精量会减少,C项正确;温度提高到‎23℃‎,酶活性增强,酵母菌代谢加快,初期酒精浓度会上升,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忽略了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足量的葡萄汁”,因此葡萄汁的量不是产生酒精的限制因素。‎ ‎2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变酸的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繁殖形成的 C. 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答案】B ‎【解析】‎ ‎【分析】‎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详解】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于1/3的空间,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B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但不会排出二氧化碳,C错误;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果酒、果醋发酵的条件,以及实验过程中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控制好发酵的条件,再根据题意作答。‎ ‎2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 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得最终产品 C. 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 D. 都可以通过人工接种菌种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B ‎【解析】‎ 由于微生物发酵温度不同,所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A正确;果酒和果醋是利用的胞内酶,而腐乳主要是利用的毛霉的胞外酶,B错误;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培养基呈固态,C正确;一般工业上是采用人工接种优良菌株而提高产品质量的,D正确。‎ ‎23.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 B. 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正常生长 C. 在氧气、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 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干重减少,含有的能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详解】‎ 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冲洗再去枝梗,A错误;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大量生长繁殖,缺氧条件下酵母菌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存活,而其他微生物则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被抑制,B错误;醋酸菌为需氧菌,在氧气充足、糖源缺少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错误;腐乳制作过程毛霉等微生物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并利用其中一部分能量,因此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增多,但有机物的干重减少,含有的能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2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生长 B. 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D. 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需添加酵母菌菌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的控制、腐乳制作的过程中盐的作用的考查,回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的控制、腐乳制作的过程中盐的作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醋酸菌是好氧菌,果醋发酵过程中,应该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A正确;‎ B、制作腐乳时,盐的作用有使豆腐块变硬、防止酥烂、调节风味、抑制杂菌生长等,B正确;‎ C、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正确;‎ D、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可以不加酵母菌菌种,直接用葡萄上的野生酵母菌,D错误。‎ 故选D。‎ ‎25.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 B. 甲试管:醋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果醋 C. 甲试管:乳酸菌—果酒、乙试管:酵母菌—泡菜、丙试管:醋酸菌—果醋 D.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 ‎【答案】D ‎【解析】‎ 醋酸菌是好氧菌,分布在试管上层,用于制醋,为试管甲;乳酸菌是厌氧菌,分布于试管下层,用于泡菜发酵,为试管乙;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无氧都能生存,在试管中分布均匀,用于果酒制作,为试管丙。‎ ‎26.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然后装泡菜坛 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减少滤液中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2、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 ‎【详解】A、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比例为1:4,A错误;‎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C正确;‎ D、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2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一般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B. 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C. 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质,但可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D. 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详解】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一般不会危害身体健康,A正确;制作泡菜的过程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C正确;醋酸杆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D。‎ ‎28.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 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无菌操作,包括灭菌和消毒两种方式,消毒的方法有巴氏消毒法、酒精消毒、煮沸消毒法;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等待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才能开启锅盖,不能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A错误;‎ B、倒平板过程中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 C、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待冷却后才可以快速挑取菌落,C错误;‎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 故选D。‎ ‎29.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处理 B. 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C. 步骤②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 步骤③划线结束后在皿盖上做好标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倒平板,②是进行平板划线,③是培养。‎ ‎【详解】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 B、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错误;‎ C 步骤②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C正确;‎ D、图中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基皿底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而不在皿盖上做标注,D错误;‎ 故选C。‎ ‎30.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 B. 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适宜条件是18‎-25℃‎,密封;果醋所需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 ‎,持续通入空气;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详解】A、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但时间过长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原因,酒精产量减少,A错误;‎ B、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制作泡菜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不能产生CO2,D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种群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 B.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C. 两个均处于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其出生率不一定相同 D.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A.豌豆是雌雄同体的生物,该种群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A正确;‎ B.出生率(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B错误;‎ C.两个均处于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由于种群数量等各种因素不一定相同,故其出生率不一定相同,C正确;‎ D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D正确。‎ 故选B。‎ ‎【点睛】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32.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C. 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图2中的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分析题图:图1是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可知a表示性别比例,b表示年龄组成,c表示种群密度。图2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A、图1中的c表示种群密度,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B正确;‎ C、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 D、图2中丁表示年龄组成与图1中的b表示的含义相同,图2中丙表示性别比例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考查种群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特征,特别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明确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 B. 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 D. 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 群落演替的过程物种多样性越来越复杂,新出现的物种与其他原有物种之间可能会形成新的种间关系,故其中的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A正确;B.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B正确;C. 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上呈镶嵌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D. 种群必须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杂草不是同一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故不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D。‎ ‎34.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C. 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 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曲线①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值)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导致的;曲线③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崩溃;曲线④表明,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大于K/2)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维持平衡的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 ‎【详解】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导致牧草减少,进而使得羊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 B、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维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使害虫种群快速增长,则达不到理想效果,B正确;‎ C、图③中c点后该种群逐渐灭绝,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正确;‎ D、若图②所示为湖泊中草鱼的数量,b点后的变化与空间、营养等环境因素有关,使得环境容纳量增加,D错误。‎ 故选D。‎ ‎35.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 B.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5%‎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 kJ/(m2·a)‎ D. 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由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输入的能量。能量的去向: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③残体等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④未被利用的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A正确;该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0.25+0.05+5.1+2.1-5.0)×103=2.5×103 kJ/(m2·a),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处同化的能量为:(2.5+4+9+0.5-2)×103=1.4×104 kJ/(m2·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23+70+3+14)×103=1.1×105kJ/(m2·a)。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1+5.1+0.25+0.05-5)÷(4+9+0.5+2.5)]×100%=15.625%,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105kJ/(m2·a),C错误;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相关计算,以及某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再根据题意作答。‎ 二、非选择题 ‎36.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问题:‎ ‎(1‎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因此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泡菜坛进行密封处理。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目的是________。‎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将减少,种类将_______,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3)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盐酸中,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下图是制备的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其中①号管中不含亚硝酸盐,作为_____对照。‎ Ⅱ.请回答与“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有关的问题:‎ ‎(1)葡萄先用水洗净后,需用鲜红紫色的__________溶液浸泡5min;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后进行的。‎ ‎(2)接种菌种前干酵母制成糊状后,使酵母迅速发生作用,可加极少量_______。‎ ‎(3)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_________。‎ ‎(4)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下列选项中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__________。‎ A.用果酒为原料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 D.发酵阶段封闭充气口 ‎【答案】 (1). 异养厌氧型 (2). 提供乳酸菌菌种(或接种) (3). 增加 (4). 先增加后减少 (5).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6). 空白 (7). 高锰酸钾 (8). 蔗糖 (9). 2/3 (10). D ‎【解析】‎ ‎【分析】‎ ‎1、制作泡菜的实验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为了抑制其它杂菌的繁殖,可以利用多种措施如:加盐、加白酒、加水密封等;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 ‎,盐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泡菜变质原因很多,如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盐的比例过低等。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泡菜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等杂菌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亚硝酸盐含量又降低。‎ ‎2、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详解】Ⅰ.(1)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因此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泡菜坛进行密封处理;制作过程中加入 “陈泡菜水”的目的是提供乳酸菌菌种(或者接种)。‎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代谢产物,故有机物的干重将减少,而种类将增加;泡菜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等杂菌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亚硝酸盐含量又降低。‎ ‎(3)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盐酸溶液中,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如图是制备的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其中①号比色管中不含亚硝酸盐,作为空白对照。‎ Ⅱ.(1))葡萄先用水洗净后,需用鲜红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min;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但是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后进行的。‎ ‎(2)为了使酵母菌迅速发挥作用,可加少量蔗糖,酵母菌能分泌转化酶在胞外分解蔗糖后再吸收利用单糖,加入蔗糖使发酵原料更丰富,有利于早期酵母的大量繁殖,加快后期的发酵速度。‎ ‎(3)将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能超过2/3,要留有1/3的空间,既能保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又能防止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发酵液溢出。‎ ‎(4)A、醋酸菌可以利用果酒发酵更快的产生果醋,A正确;‎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果醋,B正确;‎ C、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有利于果醋发酵的进行,C正确;‎ D、发酵阶段封闭充气口,会抑制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不利于果醋发酵的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泡菜的制作原理与过程、亚硝酸盐的鉴定原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等知识点,弄清楚不同的过程需要的发酵条件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37.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湿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20‎ ‎13只/m2‎ ‎111只/m2‎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除图中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该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 ‎(3)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为____________,而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循环的形式是_________。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4)若鸟的食物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 (3). 速度和方向 (4). 次生演替 (5). 含碳有机物 (6). CO2 (7).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8). 7/9 (9).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据图分析,图中存在两条食物链,即互花米草→鸟、互花米草→植食性昆虫→鸟。‎ 根据表格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后实验区的植物类型增加了互花米草,结果是实验后实验区的昆虫种类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昆虫密度大大降低了。‎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于起始条件不为零,因此该湿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3)图中a、b、c过程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碳进入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此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 ‎(4)如果按照原来食物的2/3来源于互花米草,1/3来源于植食性昆虫,按传递效率20%计算,鸟增重‎1克需要草2/3÷20%+1/3÷20%÷20%=35/‎3克;调整为各占1/2,鸟增重‎1克需要1/2÷20%+1/2÷20%÷20%=‎15克,则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35/3÷15=7/9;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碳循环的概念并确定碳的流动形式,能够根据图形判断加入互花米草后存在的食物链关系,并能够根据表格分析加入互花米草后导致的实验结果。‎ ‎38.I.培养基配制与培养是微生物实验中的一重要环节。‎ ‎(1)图1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的实验操作步骤之一,一般称为倒平板。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______________,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是否彻底或是否被污染需要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理想菌种的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环境采集。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保藏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图2和图3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获得图2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获得图3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 ‎(5)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技术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_____________。‎ ‎【答案】 (1). 调pH (2). 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及芽孢 (3). 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4). 海滩等高盐 (5). 甘油管藏法 (6).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7). 高温 (8). 稀释涂布平板法 (9). 平板划线法 (10). 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 所示为培养基配置过程中的倒平板步骤,注意在酒精灯火焰焰旁进行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常见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者都可以用于菌种的分离,后者还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图2所示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3所示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详解】I.(1)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pH;“灭菌”具体是指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及芽孢,灭菌是否彻底或是否被污染需要检测,方法是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II.(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海滩等高盐环境采集;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3)微生物产生淀粉酶说明其碳源是淀粉,因此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温条件下培养。‎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所示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3所示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5)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斜面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关键操作是无菌技术,并能够判断图1所示的操作步骤的名称以及图2和图3所示的接种方法。‎ ‎39.Ⅰ.“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储存。‎ ‎(2)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kJ/m2.y。‎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Mn/m (2). 144 (3). 高 (4). 8/9(或32/36) (5). 2.5∶1 (6). 呼吸作用 (7). (有机物)稳定的化学能 (8). 1.09×105 (9). 10% (10).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向人类提供更多的水产品)‎ ‎【解析】‎ ‎【分析】‎ ‎1、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根据表格分析,初捕数(标记数)32只,重捕数36只,重捕标记数4只,且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因此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36×32÷4÷2=144只。‎ ‎2、据题Ⅱ 图分析:①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的来源为从生产者那里同化、由外界补充,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 ‎【详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为N=Mn/m。‎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重捕标记数减小,进而导致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大。‎ ‎(3)根据表格分析,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14+18)÷(18+18)=8/9。‎ ‎(4)根据题意分析,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则1 hm2有360个洞口,因此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360÷144=2.5∶1。‎ Ⅱ.(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小型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0.25+0.05+5.1+2.1﹣6.0=1.5×103kJ/m2.y,植食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1.5+4+9+0.5﹣2=13×103kJ/m2.y,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23+70+3+13=109×103kJ/m2.y =1.09×105kJ/m2•y。‎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1.5÷(13+2)×100%=10%。‎ ‎(4)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且需要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向人类提供更多的水产品),因此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需要输入越来越多有机物。‎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和能量流动的过程,明确表格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并注意样方的面积,能够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能量的箭头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