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C. 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据此答题。 【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故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细胞外液,A、B正确;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血液不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C错误; 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属于外界环境,其中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D正确。 故选:C。 2.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血管,成为血浆,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成为组织液,即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内,成为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终回流到血液,即进入血浆。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两部分。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所以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正确。 故选C。 4.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 A. 大于7.35~7.45 B. 小于7.35~7.45 C. 维持在7.35~7.45 D. 稳定在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组织细胞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内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反应,形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无论是在剧烈运动时还是在安静时,血浆的pH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故选:C。 5.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 血浆pH值能保持相对稳定 B. 人体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C. 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人体能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遗传物质在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体温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它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符合题意,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 【名师点睛】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在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 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成分的是 (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 A. 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和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7.人在15℃环境中和5℃环境中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无寒颤,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A. 增减产热量 B. 调节皮肤血管口径 C. 立毛肌收缩或舒张 D. 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体温调节的效应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物理保温,如穿衣取暖;二是汗腺分泌汗液散热;三是毛细血管收缩或者舒张,通过加快血流量减少散热或者增加产热;另外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寒颤加快产热;所以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8. 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 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答案】C 【解析】 9.190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作出假设,最终发现了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 B. ②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 C. 小肠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 D. ①②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胃酸刺激小肠导致小肠分泌促胰液素,既可能是神经调节,也可以是体液条件,A错误;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肯定属于激素调节,B正确;本实验中只能确定小肠是该调节过程中的感受器,C错误;胃酸不属于激素,只能说①过程也可能是体液调节,D错误。 点睛: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10. 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A. 睾丸发育不全 B. 甲状腺功能低下 C.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答案】B 【解析】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说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低,进而推知该成年雄狗神经系统发育不全,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该成年雄狗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低,说明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进而说明该成年雄狗甲状腺功能低下,B项正确;无求偶行为,说明缺乏雄性激素,进而说明该成年雄狗的睾丸发育不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材矮小,但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和性腺的发育,C、D项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成年雄狗的行为”为情境,实则考查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生理功能。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 阅读题干,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准解题的切入点,如本题的有效信息和准解题的切入点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② 联想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有关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1.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 加速血糖分解 C. 降低血糖浓度 D. 促进肝糖原分解 【答案】D 【解析】 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的作用,A正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B正确;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识记血糖调节的过程,能理清与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的功能。 12.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 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动物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 2、激素是信息分子,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不能提供能量,也没有催化作用,只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激素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范 比较长 (2)联系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详解】A、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信息分子,且都是有机物,A正确; B、激素只能调节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但不能直接参与代谢活动,B错误; 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故选:B。 【点睛】易错点:本题注意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 13. 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甲可使细胞乙的活动增强 B. 细胞乙是胰岛B细胞 C. 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 激素乙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解,细胞甲是胰岛B细胞,细胞乙是胰岛A细胞;激素甲是胰岛素,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B错误。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错。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C正确。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升高血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主要方式 C.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D. 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热方式主要是骨骼肌的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温觉感受器既存在于皮肤中,也存在于内脏器官中,A错误; B、人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B错误; C、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 D、人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在剧烈运动时产热方式主要是骨骼肌的收缩,D正确。 故选:D。 15. 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 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增加氧耗,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产热增多。促甲状腺素通过调控甲状腺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节新陈代谢。A、B、D项与体温调节都有关系;而胰岛素只是降低血糖浓度,与体温调节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激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A错误;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正确;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C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17.下面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B. 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进行调节 C. 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 D. 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详解】A、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E皮肤和F汗腺散热,D骨骼肌是产热器官,A错误; B、当机体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B→C→G这个反射弧来进行对体温的调节,B正确; C、D途径属于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C正确; D、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A。 18. 健康的人一次摄入了大量的水之后,会引起( ) A.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B.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 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 尿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当人体饮水过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A正确;当人体饮水过多,不能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错误;当人体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含量下降,C错误;当人体饮水过多,尿量增加,D错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识记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9. 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下列变化合理的是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大鼠的排尿量增加 C.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答案】B 【解析】 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项错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尿量增加,故B项正确,C项错误;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血糖浓度会略有降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D项错误。 【考点定位】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水盐平衡的调节 (1)构建水盐平衡调节模型 (2)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和体液调节。 (3)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4)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 20.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 B. 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C. 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 D. 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进而增加散热量,A错误; B.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B错误; C.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 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D正确; 本题答案选D。 【定位】体温调节 【点睛】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二.非选择题 21.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 (填字母)内存在着 等离子.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 . (4)A液与B液相比,A液中不含 . (5)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 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答案】(1) (2)不会 B液 HPO4﹣、HCO3﹣ (3)组织液 (4)大分子蛋白质 (5)内环境 海洋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①为组织细胞,②为淋巴细胞,③为毛细血管壁,A液、B液、C液构成内环境. 解:(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由于图中B液内存在着HPO4﹣、HCO3﹣ 等离子(或者缓冲对、缓冲物质),因此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4)A液组织液与B液血浆相比,B液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5)概括地说,由A液组织液、B液血浆、C液淋巴组成的内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故答案为: (1) (2)不会 B液 HPO4﹣、HCO3﹣ (3)组织液 (4)大分子蛋白质 (5)内环境 海洋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22.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的物质交换。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其中A代表___,B代表____,C代表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E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系统、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系统、__系统。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内环境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淋巴 (5). 消化系统 (6). 泌尿系统 (7). 消化 (8). 循环 (9). 循环 (10). 泌尿 (11).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解析】 【分析】 本题形象地反映出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解答本题时要结合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图解分析解答。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也就是说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获得氧气、营养和排出代谢废物。这些过程需要通过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四大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内环境是外界环境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 【详解】(1)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C)等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 (2)D吸收营养物质,应为消化系统;E排出代谢废物,应为泌尿系统。 (3)(4)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Na+、Cl-、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需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而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经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5)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识记和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应系统和相应器官的参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e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_(填“内”或“外”)为正电位。 (5)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正常情况下被酶催化分解而失去活性,如果用某种药物破坏该酶的活性,则肌肉会________。 (6)如果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传入神经 (2). d (3). 神经递质 (4). 兴奋或抑制 (5). 轴突 (6). 外 (7). 传出 (8). 电位变化 (9). 持续性收缩(僵直) (10). 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c、d、e、f分别为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突触、传入神经和感受器。 乙图中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后膜。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1)甲图中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突触、e为传入神经、f为感受器。图乙为突触结构,①为轴突、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小泡、④为突触前膜、⑤为突触后膜,图乙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神经元间传递兴奋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即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3)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因而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4)图乙[①]结构的名称是轴突;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外为正电位。 (5)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正常情况下被酶催化分解而失去活性,如果用某种药物破坏该酶的活性,则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性收缩(僵直)。 (6)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针刺手指取血化验时,手指不缩回,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________。“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________调节,肾上腺在此调节中属于________;“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________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________。 (2)从图中分析,激素A、B、C、D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激素作用的受体。 【答案】 (1). 下丘脑 (2). 神经 (3). 效应器 (4). 体液 (5). 靶细胞 (6).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7). 促甲状腺激素 (8). 甲状腺激素 (9). 肾上腺素 (10). A和C 【解析】 【分析】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收缩,同时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 【详解】(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肾上腺是效应器;“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2)由题图看出,B作用于甲状腺,是促甲状腺激素,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是肾上腺素。垂体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故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A和C激素作用的受体。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结合图解,分析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识记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