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之一 C.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D. 分离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假说一演绎法”‎ ‎【答案】C ‎【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发现问题:通过对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针对问题提出假说: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F1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4.测交实验验证;5.对假说进行总结。‎ ‎【详解】A、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A正确;‎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B正确;‎ 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没有涉及基因的概念,C错误;‎ D、孟德尔发现基因的遗传定律过程的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D正确。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孟德尔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基因遗传定律的过程,掌握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演绎推理的内容、测交实验目的等知识点,分析各选项。‎ ‎2.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C中赤道板上下对应的不是同源染色体,C错误;‎ D、D中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的识记,根据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殊行为,分析判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 ‎3.下列各图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 (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细胞中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A错误;‎ B、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B正确;‎ C、细胞中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C错误;‎ D、同源染色体不联会分离,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错误。故选B。‎ ‎4.对一对色觉正常夫妇所生子女的正确估计是( )‎ A. 儿子中不会有色盲患者 B. 女儿中可能有色盲患者 C. 儿子中可能有正常 D. 女儿全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答案】C ‎【解析】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2)男患者多于女患者;(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一对夫妇,丈夫色觉正常,基因型表示为XBY;妻子色觉正常,基因型表示为XBX-,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基因型XBY、X-Y和XBX-,因此表现为儿子可能会有色盲,女儿色觉正常,可能为色盲携带者,故选C。‎ ‎5.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分别是(  )‎ A. 4和4 B. 8和‎4 ‎C. 8和8 D. 16和4‎ ‎【答案】D ‎【解析】根据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可知,精原细胞中含有4对8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每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是16和4,故选D。‎ ‎6.在西瓜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比例是( )‎ A. 9种 12∶3∶1 B. 两种 13∶3‎ C. 三种 10∶3∶3 D. 三种 12∶3∶1‎ ‎【答案】A ‎【解析】西瓜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本应是4种表现型为9:3:3:1,有W基因均表现为白色,故应有3种表现型。‎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有1wwYY、2wwYy;绿皮的有1wwyy。所以后代基因型种类9种,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故选A。‎ ‎7.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 1/16 B. 5/‎8 ‎C. 1/4 D. 3/8‎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c:Abc:aBc:abc=1:1:1:1,自交后代棉花与亲本长度相同的显性基因数是2个,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cc、aaBBcc、AaBbcc,比例为1/16+1/16+4/16=3/8,故F1的棉花纤维长度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8=5/8。故选B。‎ ‎8.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一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 A. 25% B. 12.5% C. 32.5% D. 0.75%‎ ‎【答案】A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由于视神经萎缩症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设用A、a表示,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即Aa×Aa,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AA(患病):Aa(患病):aa(正常)=1:2:1,因此他们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为25%。A正确。故选A。‎ ‎9.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他的基因型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是:( )‎ A. aa、AA、Aa B. Aa、Aa、aa ‎ C. aa、Aa、Aa D. aa、AA、AA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女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她却是单眼皮,说明单眼皮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详解】根据女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她却是单眼皮,可判断女孩是隐性纯合体,其基因型为aa;由于双亲都是双眼皮,所以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故选C ‎10.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  )‎ A. 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 B. DNA是遗传物质 C. 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A错误; B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因子的本质,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D错误; C、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即“转化因子”,C正确。故选C。‎ ‎11.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 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 只有35S C.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 只有32P ‎【答案】A ‎【解析】T2噬菌体的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外壳含有C、H、O、N、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据此,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都含有35S、部分含32P,B、C、D均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①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②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若是噬菌体则标记蛋白质的元素在子代不会出现;若是细菌则在子代噬菌体中都会出现。‎ ‎12.下列哪项不是蚕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 A. 染色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线粒体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分布情况,对于真核细胞来说,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详解】A、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 B、蚕豆属于植物,在部分细胞的叶绿体上也含有DNA,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之一,B正确; ‎ 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不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错误; D、线粒体内部也含有少量的DNA,是DNA的载体之一,D正确;故选C。‎ ‎13.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A正确; 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 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且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C正确; 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且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相连,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熟记DNA分子结构的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14.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C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A. 24%,288个 B. 26%,312个 ‎ C. 24%,298个 D. 12%,144个 ‎【答案】A ‎【解析】DNA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A会与碱基T配对,碱基C会与碱基G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DNA结构中的相关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该DNA片段为双链DNA分子,因此在该DNA内部,A的个数与T的个数相等,比例也相等,则A也占所有碱基的26%,因此C和G共同占所有碱基的48%,所以C占所有碱基的24%,同时可以算的该DNA共有碱基为312/26%=1200个,因此C的个数为1200×24%=288个;故选A。‎ ‎15.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21%、12% B. 12%、34% ‎ C. 30%、24% D. 58%、30%‎ ‎【答案】B ‎【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即A+T=42%,则A=T=21%,C=G=50%-21%=29%;又已知一条链上的胞嘧啶(C1)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T1)占30%,即C1=24%,T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C1+C2)/2、T=(T 1+ T 2)/2,所以C2=34%、T2=12%;故选B。‎ ‎16.某一个DNA分子中,A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A的脱氧核苷酸6 2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 A. 4次 B. 3次 C. 5次 D. 6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详解】某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是200,复制n次后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有关系式200×(2n﹣1)=6200,解得n=5;故选C。‎ ‎17.DNA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这两个相同DNA分子形成在(  )‎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在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都会经历DNA的复制和细胞的分裂过程,该题主要考察了DNA复制发生的时期,识记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DNA的行为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过程,即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故选C。‎ ‎18.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体现在 A. DNA分子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结的方式稳定不变 B. DNA分子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不变 C.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 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 ‎【答案】D ‎【解析】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详解】DNA分子的稳定性体现在: DNA分子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结的方式稳定不变;DNA分子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不变,A、B错误。DNA分子的多样性体现在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错误。虽然DNA具有多样性,但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这就是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 ‎19.一对有病的夫妇生下一个正常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 A. 伴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遗传 C. 显性遗传 D. 隐性遗传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判定,根据题意可绘制遗传系谱图,父母均患病而生育的男孩正常。‎ ‎【详解】夫妇均患病,生育的孩子是正常的,这属于有中生无为显性,所以该病不可能为隐性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都有可能因为性状分离生育正常的男孩;故选D。‎ ‎20.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 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 两种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 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答案】C ‎【解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NA的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为模板进行的,DNA的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识记复制和转录的过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A、DNA的复制和转录在真核细胞中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A正确; B、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正确; C、DNA复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 D、 DNA复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D正确;故选C。‎ ‎21.一种动物体内的某种酶是由2条多肽链构成的,含有l50个肽键,则控制这个酶合成的基因中核苷酸的分子数至少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 912个 B. 456个 C. 450个 D. 906个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含氨基酸150+2=152个,氨基酸与DNA中碱基比例是1:6,所以控制合成该酶的基因中核苷酸分子数至少有152×6=912个。A正确。故选A ‎22.已知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的3个碱基顺序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UA,UUG,CUU,CUA,CUC,CUG),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 )‎ A. GAU B. CAT C. CUA D. GAT ‎【答案】D ‎【解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一个转运RNA一端的碱基序列是GAU(反密码子),则其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CUA(密码子),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其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GAT。故选D。‎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推测出氨基酸的密码子,再推出基因模板链上的碱基即可。‎ ‎23.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参与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 B. 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解旋酶 ‎【答案】C ‎【解析】翻译是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翻译过程不需要,A错误;‎ B、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翻译过程的原料是氨基酸,B错误;‎ C、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C正确;‎ D、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解螺旋,翻译时不需要解旋酶,D错误。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区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条件的异同点。‎ ‎24.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答案】C ‎【解析】考点是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B正确。‎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的移接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 发生交叉互换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所以可能产生4种配子,D正确。‎ ‎【点睛】只考虑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考虑两对等位基因,且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的移接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交叉互换称为基因重组。‎ ‎25.下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 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 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 D. 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答案】B ‎【解析】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如果Ⅱ-3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A错误;‎ 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因为Ⅱ-3是携带者的可能性占1/2,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占1/4,二者相乘即为1/8,B正确; ‎ 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如果正常女性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C错误;‎ 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D错误。故选B。‎ ‎26.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II和酶III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控制三种酶的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非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 37/64 B. 1/‎64 ‎C. 27/64 D. 9/64‎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C_,其余基因型为非黑色。‎ ‎【详解】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A_B_C_的概率为3/4×3/4×3/4=27/64,非黑色个体的概率为1-27/64=37/64。‎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27.在大豆根尖分生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转移通常不发生(  )‎ A. 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 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 从RNA→RNA及RNA→DNA D. 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大豆根尖分生区体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该过程中可发生DNA→DNA的复制过程,A不符合; BD、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因此都会发生从DNA→RNA的转录过程和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BD不符合; C、从RNA→RNA的RNA复制过程及RNA→DNA的逆转录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C符合。故选C。‎ ‎28.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了 A.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的性状 D. 基因和性状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正常,呈圆饼状,而异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异常,其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这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9.我国科学家精选的农作物种子通过“天宫一号”搭载上天,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育种,这些变异(  )‎ A. 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B. 对人类都有益 C. 是定向的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A ‎【解析】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人工诱变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缩短育种年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需进行人工筛选;空间诱变育种能培育出带有新性状的新品种。‎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太空诱变育种能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A正确; BC、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太空诱变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都是有益,B错误,B、C错误; D、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故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A。‎ ‎3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白化病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 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的唯一手段 C. 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 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答案】C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等。 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详解】A、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患白化病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选择生女孩、男孩患病概率相同,A错误; 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B错误;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C正确; ‎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做出诊断,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型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表现型成为双雌蕊可育;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型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子BBEE的表现型是野生型和bbEE的表现型是双雌蕊可育,若二者杂交,应选择bbEE (基因型)作母本,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败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提示: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________纯合子杂交,得到F1;‎ ‎②F1自交,得到F2。‎ 结果预测:‎ 如果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F2中有败育植株出现,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答案】野生型∶双雌蕊=3∶1 1/4 BBEE和bbEE 野生型 没有败育植株出现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_E_表现为野生型,开两性花;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表现型成为双雌蕊可育,bbE_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型为败育,即_ _ee植物表现为败育。‎ ‎【详解】(1)纯合子BBEE野生型和bbEE个体杂交,bbEE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能做母本,F1的基因组成为BbEE,表现为开两性花;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表现型)为BBEE(表现为野生型)、BbEE(表现为野生型)、bbEE(表现为双雌蕊),比例是1:2:1,所以子二代中野生型与双雌蕊型之比是3:1。 (2)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_E_:B_ee:bbE_:bbee=9:3:3:1,由题意可知,其中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型为败育,即B_ee和bbee表现为败育,所以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1/4;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BBEE和bbEE。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根据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表现型成为双雌蕊可育可知,该双雌蕊个体若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EE,与野生纯合子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EE ‎,让子一代自交获得子二代,基因型中全含有EE,因此全都为野生型可育;若该双雌蕊个体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bbEe,与野生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BbEE和BbEe,让子一代杂交的子二代,BbEe自交后代中含有ee个体,由题意可知,含有ee的个体是不育的,因此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是: 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得到F1;②F1自交,得到F2.  预期结果和结论: F2中没有败育植株出现,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F2中有败育植株出现,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点睛】本题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后,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表现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3)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期,先根据实验目的和给出的材料,选出杂交组合,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分析实验结果及结论,然后倒过去应用。‎ ‎32.下图一是某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2n=4),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答案】乙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丙 ‎【解析】分析图一: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题图二是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ab段染色体数目是n,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为2n,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f段染色体数目为n,是末期,染色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是乙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2)图二bc段染色体组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图二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是n→2n→n,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因此b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以表示图一中丙染色体数目变化。‎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33.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答案】隐性 Ⅲ-1、Ⅲ-3和Ⅲ-4 Ⅰ-2、Ⅱ-2、Ⅱ-4 Ⅲ-2‎ ‎【解析】(1)分析系谱图可知,表现型正常的Ⅱ-1和Ⅱ-2生了一个患病的Ⅲ-1,因此可以确定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具有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的特点,并且女性不会患病.因此Ⅱ-1正常,不会生患该病的Ⅲ-1;Ⅲ-3是女性,故不会患此病;Ⅱ-3患此病,因此其儿子Ⅲ-4也应患此病。‎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Ⅰ-1患病,其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女儿,因此Ⅱ-2肯定为杂合子;又因为Ⅱ-3为该病患者,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母方,因此Ⅰ-2肯定为携带者;由于Ⅲ-3患病,其致病基因之一肯定来自于母方,因此Ⅱ-4肯定是携带者.由于Ⅱ-2肯定为杂合子,因此其所生女儿Ⅲ-2有一半的概率是杂合子。‎ ‎【点睛】通过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下图:‎ ‎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其次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下图1。‎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下图2。‎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如下图1。‎ b.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下图2。‎ ‎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下图1。‎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下图2。‎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①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如下图:‎ ‎②如下图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34.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的转录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与c在结构组成上不同的化学基团为________。‎ ‎(2)a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为________。‎ ‎(3)上述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RNA聚合酶 核糖核苷酸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内DNA转录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化过程;b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为转录形成的RNA 。‎ ‎【详解】(1) 分析图示可知,b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二者在结构组成上不相同的化学基团为五碳糖(b为脱氧核糖,c为核糖)。‎ ‎(2) a为催化转录过程的RNA聚合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 上述过程为转录,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的原料核糖核苷酸。‎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核酸种类及化学组成、转录过程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a、b、c所示物质的名称,进而围绕题意和表中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35.下图表示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______图。‎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______图。‎ ‎(3)如果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______图。‎ ‎(4)如果C图中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______倍体。‎ ‎【答案】 D A B、C 单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的是某些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A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B和C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D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由于D图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最可能为单倍体。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对应A图,判断的理由是该植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会因为染色体联会紊乱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不能产生种子。 (3)如果这些植物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形成的,则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对应B、C图。 (4)如果C图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形成的,由配子直接发来的是单倍体。‎ ‎【点睛】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明确染色体组的判断和生物体倍性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