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零班)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零班) 解析版

上饶县中学 2019 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零班) 一、选择题 1.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落实,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未来 几年会有一定的增长。下列有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没有影响 B. 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C. 会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而死亡率不变 D. 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不是解决;“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家庭 负担可能会加重,但不一定持续加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不会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会导致人口增加,有利于扩大内需。 【详解】“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幼年个体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 人口的年龄结构,A 错误;“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幼年个体增多,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 龄组成,B 正确;“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会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无关,C 错误;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逐步转变为稳定型,D 错误。 【点睛】本题以“国家生育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 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 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 查。 2.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 所示的数据[单位:J/(cm2·a)]。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464.6 J/ (cm2·a) B. 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C.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13.52%,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 传递效率约为 20.06% D.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除最高营养级以外,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 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464.6J/(cm2•a),A 正确;“未 利用”就是指同化量中除去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和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利用之外剩余的能量, B 正确;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62.8/464.6×100%=13.52%,第二营养级 到第三营养级效率为 12.6/62.8×100%= 20.06%,C 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中一部 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等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家研究了某矮草草原能量流动情况,其结果是:根、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固 定的能量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值)在重放牧区所占比例依次为 69%、12%和 19%;在轻放牧 区所占比例依次为 60%、18%和 22%;在未放牧区内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所占比例为 14%。由此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未放牧区牧草根的净初级生产量较多 B. 与未放牧区相比,放牧区的净初级生产量减少 C. 重放牧区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更多地集中在冠部 D. 轻度放牧能刺激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量的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所给数据分析,根、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固定的能量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值) 在重放牧区所占比例与在轻放牧区所占比例不同,重放牧区根的净初级生产量多于轻放牧区, 而重牧区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少于轻放牧区,据此答题。 【详解】题目中未给出未放牧区牧草根的净初级生产量的大小,因此也无法得出“未放牧区 牧草根的净初级生产量较多”的结论,A 错误;根据所给数据无法得出“与未放牧区相比,放 牧区的净初级生产量减少”的结论,B 错误;由于重放牧区根部的净初级生产量所占比例依次 为 69%,远远大于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说明重放牧区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更多地集中 在根部,C 错误;据题中所给数据可知,轻度放牧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重放牧区冠 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说明轻度放牧能刺激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量的增加,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分析根、冠部和茎秆的 净初级生产量在不同放牧区所占的比例不同的原因,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4.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 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B. 果蚁与真菌都是分解者,均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传递给真菌 D. 果蚁与真菌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根据题意可知果蚁与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生物间的种 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详解】落叶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 素的分解,A 正确;果蚁与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都能够分解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B 正确;真菌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落叶,C 错误;果蚁与真菌 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 B.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 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 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 【答案】D 【解析】 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只能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 只能中 10%~20%之间,A 项错误;农业生态系统也需要一部分人为的系统外物质输入,例如 施肥等,B 项错误;动物粪便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C 项错误;若一个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D 项正确。 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 1/4 调整到 3/4,假设能量传 递效率按 20%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 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A. 2kg B. 2.5kg C. 4kg D. 4.5kg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 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 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2、图示代表 的是食物网,草是生产者,其他代表消费者,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食物改变前:1kg 蛇消耗草:0.75×5×5×5+0.25×5×5=100kg,改变 后:1kg 蛇消耗草:0.25×5×5×5+0.75×5×5=50kg。所以改变后和改变前相比剩余的 50kg 草可流向人。所以人可以增重 50×20%×20%=2kg。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能量流动的计算等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 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D.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 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 2、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 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 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多样性的保护:(1)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 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 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 植等。4、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 错误;保护生物多样 性,应加强立法,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 错误;栖息 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C 正确;湿地具有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由于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所以动物园里的全部动物不是一个系统 ②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生态系统的稳定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森林阶段仍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 木 ④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相对稳定 ⑤食物网与食物链中不包含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都是消费者 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B 【解析】 由于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因此动物园里的全部动物不是一个系统, ①正确;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信息传递还能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②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先出现, 接着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森林阶段仍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③正确;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④正确;食物网与 食物链中不包含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 者,⑤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 和食物网,⑥错误,故选 B。 9. 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 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 D 与 B 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 与 A 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 C. 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D. 乙图中 B 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 占的比例为 a.B 体重增加 x,至少需要 A 的量为 y,则:y=20ax+5x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 D 为细胞内液,B 为淋巴,其中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可以与淋巴之间直接进 行物质交换,A 错误;丙图中的 B 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捕食关系,B 错误;乙表示食物链,只 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群落;丙包括了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C 错误;乙图中 B 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 占的比例为 a,则 B 占的比例为 1-a。B 体重 增加 x,至少需要 A 的量为 y,按照能量传递效率 20%计算,从 A→C→B 这条食物链,需要 A 的量为 ax÷20%÷20%,即 25ax;按照 A→B 这条食物链,需要 A 的量为(1-a)x÷20%,即 5 (1-a)x,则总共消耗 A 的量 y=25ax+5(1-a)x=20ax+5x,D 正确。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内环境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 10.在某生态系统的调查中,得到如图信息。结合图 1,并依据能量传递效率 10%-20%,请将 图 2 中,将能量①②③④与 ABCDE 存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选出 A. ①—E B. ②—C C. ③—B D. ④—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 E 是无机环境、A 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 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 B 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 C 和 D 均为消费者。 【详解】结合碳循环过程和图 1 可知,图 1 中 A 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C 是初级消费者,D 是次级消费者,E 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组成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能 量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 10%-20%。所以对应关系是 A-①,B-②,C-③,D-④。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计算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及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11.下表为同一地区 2 个生态系统中生产量的测定结果,所有结果均以 MJ/(m2·年) (1MJ=106J)表示。其中初级生产量表示的是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热带雨林 一年生作物的农场 初级生产量 188 102 呼吸量(自养生物) 134 38 呼吸量(异养生物) 54 3 A. 农场每年积累的有机物多 B. 表中的异养生物只包括消费者 C. 热带雨林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更多 D. 热带雨林初级生产量大,这与热带雨林垂直分层结构明显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垂直分层现象;群落的水 平结构,在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不同。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 转 化 和 散 失 的 过 程 。 过 程 : 【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农场中初级生产者的生产量减去呼吸量,还有剩余量,可推知农 场每年积累的有机物多,A 正确;异养生物可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B 错误;根据热带雨林中 异养生物的呼吸量的值,可以推知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更多,C 正确;森林群落中的 垂直结构能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即提高初级生产量,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净初级生产量等于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的呼吸作 用消耗的能量,若总初级生产两大于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异养生物的呼吸量之和,说明该生态 系统在发展;若二者之差等于 0,说明该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若二者之差小于 0,说明该 生态系统处于衰退状态。 12.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我国湿地面积不断下降,已引 起环保专家的关注。下列与湿地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湿地被破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 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 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组成 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 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 能);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 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 正确;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因此湿地被破 坏会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B 正确;湿地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 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 错误;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 到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营养结构趋于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恢复力 稳定性上升,D 正确。 A 错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 如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等。 1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地甫鸟发现天敌后,雄鸟 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但还是引 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 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作用的 D. 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等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 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的某种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 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 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毒 蜂身上的斑斓花纹显示出警告、威吓的意思,属于物理信息;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属于 发现天敌的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椿象被杀死时,会产生某种化学,使同类获得危险信 号而逃跑。这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形式称为化学信息,A 正确;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越 复杂,信息交流越频繁,生态系统就越稳定,B 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 自非生物,C 错误;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等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作用,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对此分析错 误的是 A. 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 B. 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向稳定型演变 C. 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 D. 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通过降低出生率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属于生物防治。 【详解】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 A 正确;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降低出生率,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 成向衰退型演变,B 错误;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干扰 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C 正确;出生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 度,故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及 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B.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有能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参与 C.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D. 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的用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 18~25℃、前 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 条件是 30~35℃、一直需氧;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 核细胞,条件是 15-18℃,且需要一定的湿度。 【详解】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毛霉,其中醋 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 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分 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分泌的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 肪酸,B 错误;果酒制成后除需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外,还需醋酸杆菌且需在有氧环境中才可 制作果醋,C 错误;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铺厚一些,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微生物 的类型及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6.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 中,错误的是 A. 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 根据图 1 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 图 2 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 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酒精发酵后还可以进行果醋 发酵;图 2 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排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 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孔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 【详解】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后除去葡萄枝梗,而且冲洗时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 种流失,从而导致果酒制作的失败,A 正确;根据图 1 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可以先进 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也可以直接制作果醋,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 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B 错误;图 2 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形成液封,防止被空气中的杂 菌污染,C 正确;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而果醋制作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所以 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排出二氧化碳,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D 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及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 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的特点、发酵装置及作用,能结合 所学的知识答题。 17.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 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B. 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的积累 C. 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 D. 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业生产中常常作为食品添加剂。膳食中是亚硝酸盐 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摄入过多时,会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一般会随尿液排出,只有在 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详解】因为亚硝酸盐能随尿排出就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胎儿的血液中,从而导致胎儿畸 形,A 不符合题意;因为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可随尿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积累,B 符合题意; 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C 正确;亚硝酸盐在 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 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和代谢的有关知识。亚硝酸盐急性中毒会导致 C 项所示 的现象发生,而慢性中毒就是通过 D 过程产生致癌物质;因为它能随尿排出就能通过毛细血 管壁进入胎儿的血液中,从而导致 A 项所示的现象的发生;但绝对不会发生 B 项所示现象, 因为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可随尿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积累。 18.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 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 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 CO2 B. 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气体为 CO2 C. 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D.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泡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 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 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 【详解】泡菜发酵初期有气泡产生,是需氧菌如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 CO2,A 正确,C、 D 错误;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泡菜腌制过程中为了抑制其它杂菌的 繁殖,可以利用多种措施如:加盐、加白酒、加水密封等。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 量比约为 4:1,盐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 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1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者的双手、空气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 ③④②①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⑥②③④① D. ⑤③②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无菌操作技术有消毒和灭菌,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 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详解】培养基用⑤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③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②灼烧 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际操作者的双手①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用酒精擦拭双手; 空气可用④紫外线消毒。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菌操作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能力。 20.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B. 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 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 第 1 区和第 5 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与平板划线操作有关的题目,先梳理平板划线操作的相关知识, 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详解】划线时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 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A 错误;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 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但培养基只是在接种前进行灭菌即可,B 错误;接 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否则不能分离得到单菌落,C 正确;划线时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 5 的划线与第一区 1 相连,D 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平板划线操作划线前后的灭菌及目的,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结果预期, 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板划线法的掌握程度。 21.菌落特征常用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征完全一样 B.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菌落特征完全不一样 C.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 D. 一个菌落就是单个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并以此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子细 胞集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菌落是指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子细胞群 体。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 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 【详解】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A 错误;不同种类的微 生物其菌落特征存在区别,但也存在相同特征,B 错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菌落 差异是个体细胞形态差异的反映,C 正确;由于微生物大多数为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分裂 形成子细胞后,原来的母细胞已经不存在,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菌落的概念和特征的知识,识记菌落的概念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关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的叙述,正确 A. 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105 倍的稀释液 B. 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105 倍的稀释液 C.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5、106、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 D. 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时,可以将 101~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 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 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 中的菌株数=(c÷V)×M,其中 c 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 代表涂布平 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 代表稀释倍数。2、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比真菌的多,所 以为了确保稀释后能形成菌落数在 30-300 之间的培养皿,在进行分离与计数时,就需要按照 不同的稀释度分别进行涂布,测定细菌一般选择 104、105、106 倍稀释,测定放线菌一般选择 103、104、105 倍稀释,测定真菌一般选择 102、103、104 倍稀释,而首次做实验时,可将范围 放宽点,将 103~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详解】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105 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A 正确;测 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2、103、104 倍稀释,B 错误;测定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4、 105、106 倍稀释,C 错误; 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可将范围放宽点,将 103~107 倍 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重点考查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要求考生识记测定 微生物数量的两种方法,重点掌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3.下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 pH 值后高压蒸汽灭菌 B. 步骤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C. 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D. 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 择 培 养 基 培 养 基 中 加 入 某 种 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 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 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 酵母菌和霉菌 鉴 别 培 养 基 加 入 某 种 试 剂 或 化 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 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 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 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 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 杆菌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 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 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 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先调 pH 值后再进行髙压蒸汽灭菌,A 正确;要筛 选出能高效分解尿素细菌,所选用的培养基要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但牛肉膏和蛋白胨中都含 有氮源,因此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含有牛肉膏蛋白胨,B 错误;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种 的菌落分别接种,形成相互对照试验,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C 正确;步骤③纯化分解尿 素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D 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种类 及功能;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4.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 A. 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B. 是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 C. 是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D. 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加入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 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 素而出现透明圈,这是刚果红染液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据此答题。 【详解】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而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 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对于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的记忆及理解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25.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 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 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 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 ⑤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干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因变量是污渍的去污效果,原理是 酶的专一性,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 间等应该为无关变量,均应该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 【详解】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加酶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污渍的去污效果,其它变量都为无 关变量,均应该处于相同且适宜状态。所以①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②被洗涤的布料及 污渍状态相同,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 ⑤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相同都是正确的。①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错误,本实验不能添 加复合洗衣粉。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原理、变量等的分析,意在强化学生对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 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6.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 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 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 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 37℃ B. 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 将加酶洗衣粉加入 30℃水中不如加到 45℃的水中洗涤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 45℃为最适 温度 D. 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 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 最适温度”,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其他均为无关变量,无关 变量要相同且适宜。 【详解】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 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 效果好,说明适宜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普通洗衣粉好,但不能说明加酶洗衣 粉的最适温度为 37℃,A 错误;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B 错误;将加酶洗衣粉加入 30℃水中发现不如在 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可以说明加酶洗衣粉 在 45℃时比 30℃时洗涤效果好,但不能说明 45℃为最适温度,C 错误;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 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实验变量为不同的温度,同时要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即加入相同的污 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曲线;明 确探究实验的目的,能正确区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掌握根据探究实验的原则,能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7.下列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目的及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 干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需置于蒸馏水中活化 B. 固定化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比游离的酵母菌要低 C. 若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时凝胶珠呈白色,固定的细胞数目较多 D.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海藻酸钠焦糊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海藻酸钠溶液固定酵母细胞的步骤: 1、酵母细胞的活化 ;2、配制 0.05mol/L 的 CaCl2 溶液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5、固定化酵母细胞。二、海藻酸钠溶液固定酵母细胞的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 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 并匀速滴入;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 亡。 【详解】干酵母需置于蒸馏水中活化,需加入蒸馏水后使其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状态,A 正 确;固定化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比游离的酵母菌要低,B 正确;若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时 凝胶珠呈白色,固定的细胞数目过少,C 错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以 防止海藻酸钠焦糊,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 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 推测合理的是 A. 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 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 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D. “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为 RNA, 该种能分解酒精的酶不是 RNA,一定是蛋白质,A 错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的 形式进出细胞,B 错误;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不能被该种酶分解,C 错误;消化液中含有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该种酶不被分解,最大的可能就是“防护服” 阻碍了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形成知识网络,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 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9.如图是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得出的坐标曲线.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高温使得果胶酶结构被破坏 B. 图乙只能表示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最适 pH 通常为碱性条件 C. 图丙可表示苹果泥中加入果胶酶后得到的果汁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D. 图丁可表示苹果泥用量一定时,果胶酶用量对果汁产量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低温时酶活性受到抑制,活性较低;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使酶失活,因此图像应与乙图类似,且曲线右端最终应与横坐标相交,A 错误;图乙中曲线不 能用来表示酶的活性随 pH 变化的特性,因为酶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都会失活,因此曲线两 端应该与横坐标相交,且从乙图中无法判断果胶酶最适 pH 为碱性条件,B 错误;果胶酶可分 解植物细胞壁,增加果汁的出汁率,使水果更快到达出汁的最大值,如图丙所示,C 正确;苹 果泥用量一定时,果汁产量也为一定值。因此果汁产量应达到一定值后不再变化,D 错误。 30.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 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C.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D.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自来水冲洗,目的是洗去 CaCl2 和杂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 的 种 类 一种或几种 一种 一系列酶 制 作 方 法 吸附法、交联法、包埋 法 吸附法、包埋法 是 否 需 要 营 养 物质 否 否 是 缺点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 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 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 促反应 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 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 率下降 优点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 染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 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 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详解】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 的分子结构,因此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A 错误;尿糖试 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而不能再次使用,B 错误;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 则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 正确;固定化酵母细胞在凝胶珠中,用无菌水冲洗可洗去 CaCl2 和表面的杂菌,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区别及优缺点。 二、非选择题 31.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 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 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 2),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 1 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该生态系 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图 2 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2 中甲→乙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 间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 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_________保护。 (5)假设该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构成的食物网关系如图。若甲能量中比 例为 m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 A kJ,则消耗甲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kJ。 【答案】 (1). 黑鱼 (2).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3 (4). 三、四 (5). 无机环境→丁与甲→丙 (6). 含碳有机物 (7). CO2 (8). 正反馈调节 (9). 就地 (10). 100A/(9m+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的有关知识。能量流动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 递减。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主要以含碳的有机物形式进行 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若水体遭遇要重污染, 水生生物死亡,导致污染更加严重,则为正反馈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与 易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详解】(1)据图 1 可知,黑鱼处于最高营养级第五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能量流动的特点 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据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有 3 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三、四 营养 级。 (2)图 2 为碳循环途径,甲为初级消费者,乙为次级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生产者,应 该补充上无机环境→丁与甲→丙两个过程。 (3)图 2 中甲→乙过程为捕食关系,碳主要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是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 (4)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 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污水入湖的结果是水生 动物大量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故其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 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5)假设最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 a×m×10%,丙从甲→ 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 a×(1-m)×10%×1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m×10%+a× (1-m)×10%×10%=A,因此 a=100m/(9m+1),故甲能量中比例为 m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 要使丙能量增加 A kJ,最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100A/(9m+1)。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把握所学生物学知识要点的 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 的区别,同时要明确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 CO2 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 碳的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2.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 NS(无色的 NS 与碘作用可形成 蓝色反应),但可被 NS 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 NS 分解菌的过程中,以 NS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NS 可为 NS 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若要对 NS 分解菌加以纯化 并 计数,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 (2)NS 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为排除杂菌污染,应 设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 NS 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 NS 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 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颜色反应鉴别 NS 分解菌。 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 NS 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 (2). 碳源和氮源 (3). 稀释涂布平板 (4). 防止外来杂菌 的污染(或“无菌技术”) (5). 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6). 碘 (7). 用含相同 NS 浓 度的上述培养基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或直径)来 确定不同菌株降解 NS 能力的大小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以筛选 NS 分解菌为载体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解题时需要考生将课本上 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结合题意作答。 (1)在筛选 NS 分解菌的过程中,以 NS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抑制其他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 长,而促进所需要的 NS 分解菌的生长,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NS 是一种含氮的有机 物,所以 NS 可为 NS 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等营养物质。若要对 NS 分解菌加以纯 化并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或“无菌技术”), 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做对照实验。 (3)无色的 NS 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所以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碘,以用于颜色反应鉴别 NS 分解菌;可用含相同 NS 浓度的上述培养基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菌落周围透 明圈的大小(或直径)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 NS 能力的大小。 33.红遍大江南北的一档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期讲到了发酵,因为发酵丰富了我 们的餐饮生活。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发酵技术密不可分,如常见的果酒、果醋、腐乳、 泡菜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作果酒时,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 1/3 空间,以保证含有一定量氧气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后期,发酵瓶中酒精产生速率下降,最终发酵液中酒 精浓度不再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 (2)与酵母菌相比,醋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制作果 酒相比,利用醋酸杆菌制作果醋需在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完成。 (3)制作腐乳时,毛霉产生的_____________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消化吸 收的小分子物质。卤汤中酒精含量应控制在 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导致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装瓶时,需在豆腐块上逐层加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泡菜制作需要配置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 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 量时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 (2).营养物质减少;代谢产物积累; 环境阻力增大 (3).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 氧气充足和温度较高(30~35℃) (5). 蛋白酶、脂肪酶 (6). 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腐乳成熟期延长 (7). 析出豆腐中的 水分,使其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8). 1:4 (9). 腌制的时间 (10). 温度 (11). 食盐的用量 (12). 比色法 【解析】 【分析】 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用于酿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 1/3 的空间,目的是 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菌有氧呼 吸能产生醋酸,故需要通气。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可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增加乳酸产量; 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消灭杂菌。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发生反应 后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以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制作腐乳过程中所用到的微生物有毛霉、 青霉、曲霉、酵母菌等,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腐乳制成后在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 际上是微生物的菌丝。 【详解】(1)由试题分析可知,实验室制作果酒时,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 1/3 空间,以 保证含有一定量氧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无氧呼 吸,产生酒精。发酵后期,发酵瓶中酒精产生速率下降,最终发酵液中酒精浓度不再增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营养物质减少;代谢产物积累;环境阻力增大。 (2)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醋酸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且其繁殖时需要的温度较高,因此利用醋 酸杆菌制作果醋需在氧气充足和温度较高(30~35℃)的条件下完成。 (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所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将豆 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为小分子容易吸收的物质。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长 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使腐乳成 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难以成块。加 12%酒精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装瓶时,需在 豆腐块上逐层加盐,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 质。 (4)泡菜制作需要配置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 1:4;应控制的条件是腌制的时间、温 度和食盐的用量;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所用的方法是比色法。 【点睛】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 菜的原理及其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34.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污渍。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洗衣粉中的酶制剂里含有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类), 构成这些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 (3)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记录。 盆编号 洗涤物(等量) 洗涤温度 洗衣粉(等量) 水量 洗净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 加酶 2 L 9 min 4 油污布 5 ℃ 普通 2 L 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实验组 1 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 7 分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 氨基酸 (3). 温度、碱性蛋白酶的 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4). 0.6 (5). 对照、单一变量 (6). 酶失活 (7). ②④ (8). 用温水洗涤、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主要有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 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可使酶失活。据此解答。 【详解】(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有碱性蛋白酶和 碱性脂肪酶。其中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 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将大分子的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 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由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 50℃时,当该碱性蛋白酶含量达到 0.6%及以上时,该加酶洗衣粉去污力变化不大,即其最适 含量是 0.6%。 (3)①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实验设计主要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单一变量原则。 ②若 1 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 7min,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时间相同,则最可能的 原因是酶已经失活。 (4)②毛织品、④蚕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催化分解,故不适宜用添加蛋白 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故选:②④。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温水浸泡提高酶的活性,延长浸泡时间增加酶的催化时间,增加 酶的用量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这些措施均可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实验、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