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考)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 C. 等位基因——基因A和a D.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2.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 B. 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C. 在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 测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3.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 1/8 B. 1/16 C. 1/32 D. 1/64 4.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5. 下列对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子自由结合 C.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且其中纯合子有四种基因型 D.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孟德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 6.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毛色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为:A(黄色)、a1(灰色)、a2(黑色),显隐性关系为A>a1>a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黄色鼠与任意毛色异性鼠杂交,子代至少会出现两种表现型 B. 任意两只黄色鼠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为2:1 C. 无论何种亲本组合方式,子代都不会同时出现三种表现型 D. 该自然鼠群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种的进化 1. 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为红眼。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 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 C. 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 D. F2代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 2.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如图所示为某一单瓣花(Aa)变异个体,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个体产生的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不可育,其他类型的配子均可育。若该个体自交,F1中单瓣花与重单瓣花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1︰0 B. 1︰1 C. 2︰1 D. 3︰1 3.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 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 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4.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 1:3、1:2:1和3:1 B. 3:1、1:2:1和3:1 C. 3:1、1:3和3:1 D. 1:3、1:2:1和1:3 5.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1全是黄粒玉米,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由于F1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 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C. F1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籽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D. 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1.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 ) A. ① B. ①和② C. ② D. ②和③ 2.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B.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3. 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雌性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 )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个碱基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B. 双链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C)/(G+T)的比例上 C. 某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1:2,则该DNA分子中A:T=2:1 D. 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嘌呤含量不等于嘧啶含量,该生物样品不可能是噬菌体 16.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仅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 B.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 在细菌体内复制时,噬菌体利用的原料是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17.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 A. DNA和tRNA上 B. DNA和mRNA上 C. mRNA和tRNA上 D. 染色体和基因上 18.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模板链中应有A和G的个数是( ) A. 12 B. 18 C. 24 D. 30 19.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活细胞均可发生②和③ B. 所有的病毒均可发生④和⑤ C. 人体所有细胞核均可发生①② D. 不同基因表达的产物均是相应的蛋白质 20.如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与DNA复制的共同点,都是以DNA单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 B. ②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 C. DNA上某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 人的白化病是通过蛋白质间接表现,囊性纤维病是通过蛋白质直接表现 21.下面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B.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 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都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2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若子代有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6:1,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7/16 D. 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23.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如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Ⅰ区是X和Y的同源区段,Ⅱ区是X和Y的非同源区段,包括Ⅱ-1片段和Ⅱ-2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 位于Ⅱ-2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 C. 位于Ⅱ-1片段上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 D. 一个含有染色体为XYY男性患者,是由于父方或母方在减Ⅱ分裂异常引起的 24.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雌蜂体内所有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C. 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D. 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 25.下列遗传病用光学显微镜难以检测出的是( ) A. 红绿色盲 B. 21三体综合征 C. 猫叫综合征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6.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病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C. Ⅱ1、Ⅱ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 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6 27.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 A. AAXBY,9/16 B. AAXBY,1/8或AaXBY,1/4 C. AAXBY,1/16或AaXBY,3/8 D. AAXBY,1/16或AaXBY,1/8 28.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A.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B.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 C.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发病率 D. 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⑦ 30.在一个种群中(雌:雄=1:1),XBXB的个体占20%,XbXb的个体占10%,XbY的个体占20%,则基因XB和Xb的频率分别是( ) A. 60%,40% B. 80%,20% C. 40%,60% D. 70%,3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每空2分)) 31.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甲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甲、乙、丙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⑵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段。 32.现有两个纯种普通小麦品种,品种①高秆抗病(TTRR),品种②矮秆易感病(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①、②培育品种⑥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方法,其中,Ⅰ~Ⅶ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由品种①、②经过Ⅰ、Ⅱ、Ⅲ过程培育出新品种⑥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Ⅵ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单倍体幼苗,再通过Ⅶ过程获得ttRR。这种育种方法的显著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Ⅳ、Ⅴ,也可培育出品种⑥,其中,过程Ⅳ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大。 33.某植物的花色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在每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花瓣中含有哪种颜色的色素就表现为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色素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BbDd的植物开__________色花,理论上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蓝花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取(1)问中子一代的蓝花随机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紫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4.某人类遗传病研究所一直在开展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研究,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某家系同时存在两种遗传病在家族中遗传,根据谈话调查绘制了该家族遗传系谱,请你分析图谱和我们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病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要让你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Ⅲ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Ⅲ13与Ⅲ14生一个孩子两病共患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5DDB CB 6-10CCBDA 11-15DABCD 16-20ABBAD 21-25DDDDA 26-30DDCCA 31.(1)4 AaBb 丙 (2)第一极体 de 32. (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2)花药(粉)离体培养;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 33.(1)紫;紫色花;蓝色花;白色花 =9:3:4;1/3 (2)蓝色花:白色花=8:1 (3)3/8 34.(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和I4生Ⅱ10属于无中生有,可以判定是隐性遗传病,I3不患甲病否定伴X隐性遗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是伴X隐性遗传 (3)做基因检测,看Ⅱ8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4)1/4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