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10月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10月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 ‎1. 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 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①、②为同源染色体,a、b为姐妹染色单体,c、d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详解】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所以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 ‎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 故选D。‎ ‎【点睛】在解决减数分裂的相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考生特别铭记:减数第一次分裂进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进行的是姐妹染色单体 的分离。再结合题图解题即可。‎ ‎2. 下图是雌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 B. 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 D. 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正在进行联会,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详解】A、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Dd,A正确;‎ B、该细胞中染色体正在联会,故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 C、该细胞为雌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完成只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卵细胞,C错误;‎ D、A、a和D、d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C。‎ ‎【点睛】‎ ‎3. 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如果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分离,会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和一个含有两个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产生两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和两个有两条性染色体的配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也可以产生没有性染色体的配子,故③正确④错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产生AA型配子。故①正确②错误;答案选A。‎ ‎4.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遗传因子R对感病遗传因子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抗病基因R与感病基因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则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不能繁殖后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则抗病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感病植株rr=1/4×1/4=1/16。‎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以繁殖后代的群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再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 ‎5.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遗传平衡定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q是a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 2pq + q2 = 1。(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且表现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且与性别无关。‎ ‎【详解】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B错误;‎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C错误;‎ D、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则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D。‎ ‎6.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R)对绿色(r)为显性,圆粒种子(Y)对皱粒种子(y)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 24∶8∶3∶1 B. 25∶5∶5∶1‎ C. 15∶5∶3∶1 D. 9∶3∶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该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因此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_R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二者杂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交实验,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Yy×yy,圆粒∶皱粒=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因此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其中YyRR占1/3,YyRr占2/3。‎ ‎【详解】子一代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相互授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①Yy×Yy→黄色Y_=3/4、绿色yy=1/4,②R_×R_→皱粒rr=2/3×2/3×1/4=1/9,圆粒R_=8/9,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4×8/9)∶(1/4×8/9)∶(3/4×1/9)∶(1/4×1/9)=24∶8∶3∶1。‎ 故选A。‎ ‎7.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正常,父亲为红绿色盲。该夫妇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或表现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别是( )‎ A. 25% 0% B. 0% 50%‎ C. 50% 0% D. 0% 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假设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A控制,红绿色盲由b控制。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患者(XABY)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XaBXa-)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XBX-)正常,父亲为红绿色盲(XbY),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XaBXab。‎ ‎【详解】该夫妇XABY×XaBXab→XABXaB、XABXab、XaBY、XabY,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XaBY)的概率为25%,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XaBXa-)的概率为0。‎ 故选A。‎ ‎8. 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 B. 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 C.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 D. 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 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因此雄性基因型为aD a+、aDad,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 a+、a+ad,雌性基因型为adad。‎ ‎【详解】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不可能有aDaD,aD基因决定雄性,两个雄性无法杂交,A错误;‎ B、aDaD需要双亲分别提供aD的配子,而aD对a+、ad为显性,因此不可能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B错误;‎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需加倍才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错误;‎ D、若子代中1/4是雌株(adad),双亲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为1/2,则母本一定是a+ad(雌雄同株),D正确。‎ 故选D。‎ ‎9. 人类斑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男性只要携带一个斑秃基因 (A)就表现斑秃,而女性只有显性纯合子(AA)才表现斑秃。某家庭有关斑秃的遗传系谱图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4 的基因型是 aa B. Ⅱ-1 和Ⅱ-2 的基因型不相同 C. Ⅲ-1斑秃的概率是 1‎ D. 若Ⅱ-2 和Ⅱ-3再生一个非斑秃孩子的概率是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斑秃对应基因型为下表:‎ 基因型 AA Aa aa 男性表现型 斑秃 斑秃 正常 女性表现型 斑秃 正常 正常 分析题图可知,Ⅰ1和Ⅱ3均为正常男性,所以基因型为aa,Ⅰ2和Ⅱ4均为斑秃女性,基因型都为AA。‎ ‎【详解】A、由分析可知,Ⅱ3基因型为aa,Ⅱ4基因型都为AA,由子代逆推亲代可知Ⅰ3和Ⅰ4基因型都是Aa,A错误;‎ B、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所以Ⅱ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B错误;‎ C、Ⅲ1可能基因型为1/2Aa,1/2aa,由于Ⅲ1是女孩,一定正常,所以斑秃的概率是0,C错误;‎ D、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基因型为1/2Aa,1/2aa,非斑秃孩子概率是1-[1/2(Aa)×1/2(男孩)]=1-1/4=3/4,D正确;‎ 故选D。‎ ‎10. 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I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 Ⅱ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 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B. 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 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 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答案】A ‎【解析】‎ ‎【详解】AC、I1AaBB不会患病,说明A-B-的个体正常,II2和II3都有病,而其子代都没有病,说明其子代应都是AaBb,II2为aaBB,II3为Aabb,A正确、C错误;‎ B、因II3为Aabb,因此I3的基因型有可能是AABb,AaBb,B错误;‎ D、Ⅲ2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6/16或7/16,因为无法确定aabb的个体是否患病,D错误。‎ 故选A。‎ ‎11.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 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存在等位基因;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 A. 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B. Ⅱ-1区段 C. Ⅱ-2区段 D. 常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Ⅱ-1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Ⅱ-2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Ⅰ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存在等位基因。‎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位置,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后代的表现型可能不同,判断基因的位置时,可以逐一假设,推出与实验结果相同或矛盾的现象进行判断。‎ ‎【详解】由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可知,正常刚毛对截刚毛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正常刚毛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如刚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正常刚毛基因为A,子一代中正常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是截刚毛,与实验结果矛盾,因此也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如刚毛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子一代正常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表现正常刚毛,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为XAXa(雌性正常刚毛)、XaXa(雌性截刚毛)比例是1: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XaYA,都表现为正常刚毛,与实验结果相符;因此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即图中的Ⅰ区段。故选A。‎ ‎【点睛】‎ ‎13. 染色体上同一个位点的基因可以有多种情况,研究发现,S位点存在4种不同的基因状况(S1~4),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 A. S位点的4种类型基因由4种不同碱基序列构成,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 由于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导致油菜个体中相关基因型只有6种 C. 双亲基因型相同导致杂交不亲和,基因型不同可进行杂交并产生后代 D. 杂交不亲和时花粉管不能够萌发不能产生后代可避免自交退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可知:染色体上同一个位点的基因有4种类型,这4种不同的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每个生物个体只能含有4种基因中的任意两个,S位点存在4种基因就会出现以下10种基因型:S1S1、S2S2、S3S3、S4S4、S1S2、S1S3、S1S4、S2S3、S2S4、S3S4;据题图可知: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或1个)相同基因时,油菜花粉管就不能萌发,出现自交不亲和现象。‎ ‎【详解】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S位点的4种不同碱基序列构成了4种类型的基因,能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正确;‎ B、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或1个)相同基因时,油菜花粉管就不能萌发产生子代,故S1S1、S2S2、S3S3、S4S4这4种基因型个体不存在,导致油菜个体中相关基因型共有6种,分别是S1S2、S1S3、S1S4、S2S3、S2S4、S3S4,B正确;‎ C、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相同基因时,基因型相同,花粉管未萌发不能产生后代;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1个相同基因时,基因型不同,花粉管也未萌发也不能产生后代,C错误;‎ D、花粉管不萌发导致杂交不亲和,这样可避免自交造成种群退化,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并理解有关复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类型,正确提取题图的有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 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可以知道,野鼠色是双显基因控制的,棕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黄色、黑色分别是由单显基因控制的;‎ 故选A。‎ ‎15. 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 A. DdRR和ddRr B. DdRr和ddRr C. DdRr和Ddrr D. ddRr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_R_,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 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即F1×ddrr。‎ ‎【详解】单独分析高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杆:矮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综合以上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故选C。‎ ‎【点睛】关键:本题分析F1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由于隐性性状占的比例比显性多,显然F1的基因型不只一种,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又确定出F1不可能为显性纯合子,所以由此确定F1中控制抗病与染病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即Rr和rr。‎ 二、选择题 ‎16. 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可在上一时期的细胞中观察到赤道板 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 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可能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丙图中a组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b组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一样,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c组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赤道板只是一个空间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不会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错误;‎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B错误;‎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该过程中,C正确;‎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一样,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出现联会和形成四分体,D正确。‎ 故选AB。‎ ‎【点睛】‎ ‎17.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小鼠的体色为黑:灰:白=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详解】A、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l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若F1黑鼠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为1黑:2灰:1白,B错误;‎ C、F2灰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错误;‎ D、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D错误。‎ 故选BCD。‎ ‎【点睛】‎ ‎18.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 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C.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D.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双亲全为长翅果蝇,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因此亲本控制翅行的基因型肯定为Bb×Bb;若要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即1/4×1/2,则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据此分析。‎ ‎【详解】A、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 B、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比例相同,都占1/2,B正确;‎ C、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 bXr,B正确,C错误;‎ D、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D错误。‎ 故选ABC。‎ ‎19.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_,白色果实的 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致死的全部为黑色,因此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导致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 ‎【详解】A、据分析可知,致死全部为黑色,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 B、红色(bbR_)的个体存活,所以s应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当BB组合时ss也会组合从而使个体致死,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3种基因型,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转基因个体为BbRrs,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与bbrr杂交,子代有BbRrs、Bbrrs、bbRr、bbrr,子代没有致死个体,因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D正确。‎ 故选ACD。‎ ‎20. 将全部DNA分子的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 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D. 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C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将全部DNA分子的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若为有丝分裂,则DNA复制两次,若为减数分裂,则DNA复制一次。‎ ‎【详解】A、若进行有丝分裂,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都有一条链有标记,一条链没有标记;进行第二次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只有一条单体有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没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 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为2个或3个或4个,A错误;‎ BC、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说明DNA只复制了一次,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错误;C正确;‎ D、由AB项分析可知,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 ‎21. 下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图3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期。‎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所代表的时期。‎ ‎(3)图3中细胞进行①过程时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则F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答案】 (1). d (2). 有丝 (3). 后 (4). Ⅰ (5).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6). X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图2:Ⅰ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Ⅱ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2,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Ⅲ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0:1,且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Ⅳ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0:1,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分析图3:图3为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为初级精母细胞,BC为次级精母细胞,DEFG表示精细胞。‎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有d;图1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Ⅰ所代表的时期。‎ ‎(3)图3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若图中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异常(无基因突变),产生的G细胞基因型为aaX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因此图中D、E、F细胞的基因型依次为AY、AY、X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柱形图等,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 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与窄叶正常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宽叶正常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749株、窄叶雌株251株、宽叶正常株2250株、窄叶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_____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______。‎ ‎(2)为什么F2会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数量?______。‎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与杂合窄叶正常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 ‎【答案】 (1). 人工去雄 (2).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3).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 (5). 3/32 (6). ‎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宽叶与窄叶亲本杂交,F1全为宽叶,所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正常株:窄叶正常株=3:1:3:9,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由于雄性不育,所以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授粉后需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2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AAtt与杂合窄叶正常株aaTt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Aatt:宽叶正常株AaTt =1:1,F3群体中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AT、1/4At、1/4aT、1/4at,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8At、3/8at、1/8AT、1/8aT,所以F4中窄叶雌株aatt所占的比例为1/4×3/8=3/32。‎ ‎(4)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遗传图解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表现型的数量关系转换成考生们熟悉的比例关系,再联系所学的3:1和9:3:3:1的分离比或其变形去解题。‎ ‎23.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 (1). EeBb (2). eeBb(注:两空可颠倒) (3). eeBb (4). 1/2 (5). EE(Ee) (6). 灰体︰黑檀体=3︰1(灰体︰黑檀体=7︰9) (7). 灰体︰黑檀体=4︰1(灰体︰黑檀体=7︰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蝇的灰体与黑檀体、短刚毛与长刚毛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的后代比例为1:1: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EeBb和eebb或Eebb和eeBb。又实验二后代比例为3:1:3:1,说明亲本乙不可能是eebb。‎ ‎【详解】(1)由杂交组合一可知甲和乙的这两对基因相当于每对基因都是测交形式,而杂交二中说明短刚毛:长刚毛为3:1,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是杂交,另外一对是测交,即乙中肯定有Bb,所以乙基因型可能是EeBb或eeBb。如果实验一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是测交方式,说明甲应是eebb,乙应是EeBb,丙应是eeBb。‎ ‎(2)实验二的亲本是EeBb和eeBb,后代中和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1/2+1/2×1/2=1/2,所以和亲本基因型不同的是1-1/2=1/2。‎ ‎(3)第一种情况:可以用该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如果是基因突变,说明亲本是ee,F1是Ee,F1自由交配后子代中应是灰体:黑檀体为3:1,故I是灰体:黑檀体为3: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则亲本应是Oe,子一代是1/2Ee和1/2EO,自由交配后,因为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所以后代中灰体∶黑檀体=4∶1,此时为染色片段缺失,故II是灰体∶黑檀体=4∶1。‎ 第二种情况: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如果是基因突变,该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ee,F1基因型为1/2Ee和1/2ee,即E:e=1:3,F1自由交配后得到后代表现型比例灰体:黑檀体=7:9。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该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eO,F1基因型为1/4Ee、1/4ee、1/4EO、1/4eO,即E:e:O=1:2:1,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灰体:黑檀体=7:8。‎ ‎【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 ‎【点睛】1.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 ‎④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2、“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二看基因位置:若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基因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但基因的数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 ‎24. 果蝇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网状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它们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 ‎ ‎(1)根据实验②的杂交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果蝇灰体和黄体的显隐性关系。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①的F1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___;F1个体间随机交配,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 ‎(3)如果不确定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A、a)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就无法推断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但可通过上述实验中的F1果蝇与其亲本回交来确定,那么,应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①”或“②”)的果蝇作为回交材料,回交组合中的雌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能 (2). 遵循 (3). 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4). 2/3 (5). 2/3 (6). ② (7). 网状翅(或:网状翅黄体)‎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①正常翅与网状翅杂交,后代全为正常翅,说明正常翅对网状翅为显性,灰体与灰体后代出现黄体,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实验②体色性状受性别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实验①②正反交结果可知,控制翅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根据分析实验②的杂交结果,体色中灰体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①亲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F1基因型XBXB、XBXb、XBY、XbY,F1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4/6=2/3,F1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2/3。‎ ‎(3)假设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亲代基因型为XaXa和XAYA,则子代F1基因型为XAXa和XaYA,应选择实验②,和亲代回交后,雌果蝇(XaXa)的表现型为网状翅。‎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了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出基因的位置,从而写出亲本基因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同时要求考生掌握反推法在遗传学实验的应用。‎ ‎25.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代雌果蝇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 :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位于 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答案】(1)①aaXBXB 4 ②2:1 5/6‎ ‎(2)①常 ttAAXbY ②8 1/5 ③2 4‎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分析题干可知,控制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A、a就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粉红眼,该亲代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F1代全为红眼果蝇,故亲代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1代雌果蝇基因型AaXBXb,可以产生2×2=4种配子。‎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代雌、雄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利用拆分法,Aa×Aa→1AA、2Aa、1aa,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于是经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在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1/3×1/2=5/6。‎ ‎(2)①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t与性别无关,只是隐性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杂交,F2代无粉红眼出现,且雌雄比例为3:5(正常应该为1:1,),所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 ‎②已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所以F1代果蝇基因型为TtAAXBXb、TtAAXBY,由于F2代中有少数雌性个体发生性反转,所以F2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1/16),TTAAXbY(1/16),TtAAXBY(2/16),TtAAXbY(2/16),ttAAXBY(1/16),ttAAXbY(1/16)和ttAAXBXB(1/16),ttAAXBXb(1/16),其中不含Y的个体占1/5。‎ ‎③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可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2条X染色体,不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4条X染色体,因此观察到2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4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点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