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寒假考试(3)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寒假考试(3)生物试卷

生物试卷三 ‎ 一、单选题 ‎1.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 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 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 D.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是供能 ‎2.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 ‎3.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器无磷脂双分子层 B.该细胞器能固定 C.该细胞能产生水 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5.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存在图中甲(微自噬)、乙(巨自噬)、丙(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 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的自噬过程 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7.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 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8.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核膜由两层膜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运输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9.胆固醇在人体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胆固醇会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细胞利用胆固醇需要借助溶酶体的作用 C.LDL受体合成后可被重复利用 D.LDL(包含胆固醇)与LDL受体结合后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10.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 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 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11.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达到平衡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大于Mb B.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 C.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漏斗内外液面最终会齐平 ‎12.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H+/K+-ATP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D.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A项错误;“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项错误;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而水分子中H原子数大于O原子数,因此,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C项正确;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不一定都是供能,例如糖类和脂肪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但是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能,而脂肪的主要功能是储能备用,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酶2的作用结果可知,此多肽中只含有1个赖氨酸(23号),A错误;由酶1的作用结果可知,第16、30和48 位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多肽的左侧为氨基端,右侧为羧基端),B错误;与原四十九肽相比,短肽D、E失去了 1个赖氨酸 (减少2个氧原子),但水解时消耗2分子水(增加2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相同,1个赖氨酸含2个氮原子,所以氮原子数减少2个,C正确;在酶1作用的基础上,酶2可将17 ~ 30 片段水解成:17~ 22、24 ~ 30,因此,共形成4条短肽,D错误。‎ ‎3.答案:C 解析:B、能固定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错误;‎ CD、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即线粒体能产生水、能进行能量转换,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降低,A项错误;人体细胞内,O2从细胞质基质经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CO2由线粒体产生,从线粒体经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所以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低,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Na+通道打开,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停止供应CO2后,C5与CO2反应减少,C5增多,C5/C3的比值升高,D项正确。 ‎ ‎5.答案:C 解析:A、细胞内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A正确; 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 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 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D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其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人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植物甲52 ℃左右时,离子渗漏作用加剧.植物乙 在55 ℃时,离子渗漏作用加剧,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A正确;由图可知.乙植物的耐高温的能力高于甲.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B正确;根据离子渗透作用,在温度低于52 ℃左右时,离子很少渗漏到细胞外,可见细胞需要的离子是不能随便渗漏出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当温度变为52℃左右时,甲开始发生离子渗漏,很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载体变性失活,膜的通透性增大造成的,D错误。‎ ‎8.答案:A 解析:A、核膜具有双层膜,核孔复合物实现核质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核孔,B错误; C、由题意知,核孔复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的结构,运输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但核膜运输物质的方式不属于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主动运输,C错误; D、mRNA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需要消耗能量的,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分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 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11.答案:A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漏斗两侧的浓度差较小,液面上升高度较小,因此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a>Mb,A正确;图甲漏斗两侧的浓度差较小,液面上升高度较小,因此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B错误;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但是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C错误;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则漏斗内的蔗糖被水解成单糖,可以移动到漏斗外,而漏斗外的蔗糖不能被水解,所以漏斗内外溶液浓度难以相等,因此漏斗内外液面不会齐平,D错误。‎ ‎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涉及了物质运输、内环境等相关知识点。图中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使携带无活性的H+ /K+ -ATP酶的囊泡与朝向胃腔一侧的细胞膜融合, H+ /K+ -ATP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进而将H+泵到胃腔中,增加胃液酸性,但胃腔不属于内环境,可见食物和组织胺可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A、C正确,B错误;综上分析,组织胺抑制物和H+ /K+ - ATP酶抑 制物均可抑制胃酸的分泌,进而减轻胃灼热,D正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