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 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小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详解】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 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有各自独立的生命活动,又对与其他细胞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活动起作用,C错误;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D正确。 故选C。 2.“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 “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 “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超级细菌可归类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NDM-1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IDW-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错误;“NDN-1 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溶液变成砖红色 B. 稀释的蛋清溶液与苏丹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 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 D. 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物质的鉴定及染色: 【详解】A、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浅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错误; B、检测组织样液中的脂肪时,若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若检测蛋白质,是使用双缩脲试剂,显色结果是紫色,错误; C、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错误; D、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外液体浓度大,原生质层内部浓度小,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 B. 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由N条环状肽链构成,完全水解共需(M-N)个水分子 C. 在小麦细胞中A、G、C、T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D.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详解】糖原和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脂肪和核糖不属生物大分子,A错误;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由N条环状肽链构成,其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M个,完全水解共需M个水分子,B错误;小麦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A、G、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各有2种,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1种,所以由A、G、C、T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2×3+1=7种,C错误;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共同决定,因此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D正确;故选D。 5.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B. 某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是C、H、O、N、S、Fe,则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C. 蛋白质分子的N多数存在于氨基中 D. 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含C、H、O、N这4种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脂肪(酸)、糖类都只有C、H、O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其他元素;磷脂、ATP(ADP)、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 【详解】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不同,磷脂含有N和P元素,脂肪酸中没有,A错误;分析该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可知,构成该化合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其次还有少量的S元素和Fe元素,该化合物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分子的N多数存在于肽键中,C错误;淀粉和脂肪都只含C、H、O这3种元素,D错误。 【点睛】易错选项C,由于蛋白质(多肽)中肽键数常常多于氨基数,所以蛋白质中N原子主要存在于肽键,而不是氨基。 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红蛋白都由大量元素组成,参与氧气的运输 B. 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C.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 D. DNA分子转录过程中,有双链的解开和恢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基因的表达,考查对组成细胞的元素、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酶的化学本质、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明确RNA的合成过程、种类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血红蛋白中的Fe属于微量元素,A项错误;mRNA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RNA酶具有催化作用,tRNA可识别并搬运特定的氨基酸,B项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为生化反应提供介质,运输反应物和生成物,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C项正确;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过程中,有双链的解开和恢复,D项正确。 【点睛】RNA的种类及功能: (1)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 (2)tRNA:识别并搬运特定的氨基酸,根据其中的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把mRNA中的碱基顺序“翻译”为氨基酸顺序。 (3)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成,参与翻译过程。 (4)RNA酶:具有催化作用。 7.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口服液中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B. 自由水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中,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NA和RNA的水解反应 C. 用32P作标记可以检测出人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成分 D. 染色体、噬菌体和核糖体的成分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主要C、H、O、N、P、S、K、Ca、Mg,微量元素主要包括Fe、Mn、Zn、Cu、B、Mo等,不管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生物体而言都是必需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之分,自由水具有多种功能,如:(1)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2)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3)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生活的水环境(4)运输养料及代谢废物(5)维持细胞的固有形态,而结合水则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细胞结构;胆固醇属于固醇类,其元素组成为C、H、O三种化学元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含少量RNA),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衣壳蛋白)和遗传物质(DNA)构成,核糖体则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 【详解】口服液中的N和P都属于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因此,A错误;自由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DNA和RNA的水解反应等都有水参与,B正确;由于胆固醇不含P元素,故不能用32 P对其进行标记检测,C错误;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构成,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核糖体则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上图中大分子B呈双螺旋结构 B. 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C.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D.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HIV是RNA病毒,小分子a是氨基酸,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大分子A是蛋白质,大分子B是RNA,据此分析。 【详解】A. 图中大分子B是RNA,是单链结构,A错误; B. 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a的种类约20种,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B错误; C. 氨基酸之间以“-CO-NH-”相连,C错误; D.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D正确。 9.为了研究水分对野生水稻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两只花盆里分别种下长势相似、数量相同的野生水稻幼苗,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处理。其中一处设计不当,修正方法为( ) 花盆 光 温度 水 甲 光亮处 5℃ 充足 乙 光亮处 25℃ 不足 A. 甲花盆放在25℃环境中 B. 乙花盆放在5℃环境中 C. 两花盆的温度应高于25℃ D. 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分对野生水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题目中涉及到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根据题意和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水分是否充足,因变量为野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其他均为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不同以外,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同学为了探究水分对野生水稻的影响的实验,自变量应该是水分是否充足,其他条件则应相同。本题表格中却出现了两个不同条件:温度和水分,所以应把两个花盆都应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即25℃环境中。综上所述, A正确,BCD错误。 10.下列选项中描述的化合物,其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 ) A.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 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 C. 细菌的遗传物质,HIV病毒的遗传物质 D. 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叶绿素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重要的储能物质。 【详解】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组成元素含有C、H、O、N,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或RNA,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可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或蛋白质类或脂质,组成元素有区别,B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二者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C正确;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含铁,叶绿素分子含镁,D错误。故选C。 11.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B.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 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D.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4、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详解】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 B、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B错误; C、酵母菌细胞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不含磷脂,D正确。 12.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 A 67 20 微量 细胞器 B 59 40 0 细胞器 C 61 0 39 A. 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C6H12O6+6H2O+6O6CO2+12H2O+能量 B. 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 C. 细胞器 C 中的唯一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 D. 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 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磷脂是脂质的一种,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支架;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 【详解】如果细胞器 A 是线粒体,它不能完成有氧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项错误;细胞器 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应具有膜结构,B项正确;细胞器C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应为核糖体,其功能是按照 mRNA 的指令把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肽链,C项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具备膜结构细胞器,D项正确。 1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 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利于酶的合成分泌 C. 皮肤细胞中,中心体数量明显增加,利于细胞分裂 D. 线粒体体积较小且内膜面积大,利于在细胞中移动和代谢 【答案】C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含丰富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的“车间”及“发送站”;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其内膜折叠形成嵴;中心体存在于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体现,A正确; B. 胰腺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而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加工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因此该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利于酶的合成分泌,B正确; C. 皮肤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中心体数量没有增加,C错误; 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体积较小且内膜面积大,利于在细胞中移动和代谢,D正确。 14.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 细胞骨架:纤维素 C. 细胞质基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 D. 染色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B错误. 细胞质基质是以水为溶剂,含有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的溶胶,C正确. 染色质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D正确. 15.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和图乙没有染色体,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B. 图乙和图丁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 图乙、图丙和图丁均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D. 四幅图的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都由自身呼吸作用提供 【答案】B 【解析】 图甲为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图乙为蓝藻,没有细胞核,因此图甲和图乙都没有染色体,但二者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A错误;图乙所示的蓝藻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图丁所示的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图丁所示的叶肉细胞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图乙所示的蓝藻和图丙所示的酵母菌的细胞壁不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C错误;除了图甲外,其余三幅图的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都由自身呼吸作用提供,D错误。 16.下面是人体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器,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结构a是具有单层生物膜的核糖体,发挥功能时需与mRNA结合 B. 结构b是含有大量磷脂的内质网,在脂肪细胞中最为发达 C. 结构c是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D. 结构d是线粒体,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所有细胞中,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据图分析,物质R是氨基酸,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据此分析。 【详解】A. a为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 B. 结构b是内质网,含有大量磷脂,其在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较发达,在脂肪细胞中不发达,原因是脂肪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旺盛,合成分泌蛋白少,B错误; C. 结构c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正确; D. 有些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17.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 在玻璃槽中能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B. 在玻璃槽中能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C.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上升后又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渗透装置,理解渗透作用。渗透装置需要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要有浓度差。 【详解】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外侧浓度低于漏斗内,水分子进大于出,故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水解蔗糖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溶质分子数量增加,漏斗液面继续上升,但葡萄糖可以跨过半透胞膜,故加酶后先上升后又下降,D正确。 18.取同一植物组织,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中,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吸水,液泡会变大,ABC项细胞均发生了质壁分离即细胞失水,故D正确。 19.所谓质壁分离中的“质壁”分别是指() A. 细胞质、细胞壁 B. 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C. 原生质、细胞壁 D. 原生质层、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定义。 【详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的环境下,细胞內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进而失水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产生了这种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故D正确。 20.图1至4表示不同情况下某些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图1与图3表示甘油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B. 可用图2与图4表示人体小肠细胞吸收葡糖糖 C. 图中A、C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 D. 图中B、D两点的限制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识图能力。据图分析:图1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载体蛋白数量或能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图4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者胞吞和胞吐。 【详解】图1与图3说明该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图2与图4表示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人体小肠细胞吸收葡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氧气,C正确;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D错误。 21.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方式的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和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详解】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胞吞和胞吐;而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因为细胞吸收半乳糖时消耗ATP,可知半乳糖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主动运输,B正确。 2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和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 B. 二氧化碳出线粒体的方式和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相同 C. 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 D.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和维生素D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因此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和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A正确;二氧化碳出线粒体的方式和性激素(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因此二者的方式相同,B正确;突触小泡和囊泡运输都属于胞吞或者胞吐的方式,因此都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C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维生素D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二者的方式不同,D错误。 23.下列组合中都属于自养型生物的是( ) A. 小麦和青霉 B. 小麦和硝化细菌 C. 乳酸菌和青霉 D. 乳酸菌和硝化细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代谢类型,要求考生明确同化作用的类型有自养型和异养型两大类,自养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否则为异养型生物。 自养型生物是指能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的生物,包括光合作用型和化能合成作用型两大类,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故两者都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乳酸菌和青霉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两者都不是自养生物,都属于异养生物,必需从环境中直接获取有机物,A、C、D错误。 2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B. 细胞的调亡是受基因控制的自然过程 C.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需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实现 D. 生物的细胞衰老与机体的衰老都是同步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对有机体是有积极意义的,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因此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需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实现,C正确;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非同步进行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能与细胞坏死进行区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5. .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于下列哪种生物( ) A. 人类 B. 玉米 C. 蓝藻 D. 大豆 【答案】C 【解析】 人类、玉米和大豆,都能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肯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而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及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6.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 B. 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3:1 C. 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 D. 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非甜与甜比例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假定黄与红用A、a表示,非甜与甜用B、b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杂交得到Fl为AaBb。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则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都会出现3:l的比例,A正确; B、杂交得到Fl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其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黄色非甜(A_B_)占9/16,红色甜(aabb)占1/16,二者之比是9:l,B错误; C、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Fl(AaBb)与aabb进行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C正确; D、单看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它们均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因此测交结果均为1:1,D正确。 故选B。 27.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A项正确; B.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决定,所以基因型相同,生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型可能不同,B项正确; C.基因型相同,生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型可能不同,C项错误; D.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所以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项正确; 答案选C。 28.下列属于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A. 提高突变率 B.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 果实和种子都较大 D. 成活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由于遗传物质变化,遗传特性也因此发生改变。 【详解】多倍体的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比较;高营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植物碱等含量偏高。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选C。 【点睛】注意对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进行比较、理解和识记,以防混淆。 单倍体育种先获得单倍体再获得纯合二倍体,在于 “快”;多倍体育种在于“多”,染色体多、营养物质多、器官大;诱变育种在于“新”。 29.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哪种调节机制 A. 神经—体液调节 B. 分级调节 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本题较为简单,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直接选择答案C。分级调节、反馈调节都只是神经和激素调节中的一种,不全面。故A、B、D均错。 30.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物的动物称为( ) A. 初级消费者 B. 次级消费者 C. 第二营养级 D. 三级消费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第三、第四营养级分别为次级消费者与三级消费者,消费级别总是比营养级高一个级别,因此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据此答题。 【详解】A、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 B、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B正确; C、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 D、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31.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________种观点,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 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动物/植物)细胞,将装片向____________方移动可将上图所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③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答案】 (1). ② (2). 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3). 不能 (4). 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5). 植物 (6). 右上 (7). A (8). A 【解析】 【分析】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 2、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代谢和繁殖,因此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顺序应该是先有细胞,后有病毒,即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观点合理。 (2)根据题意可知,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因此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生长;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 (3)①图示细胞呈正方形,表示细胞结构外有一层细胞壁,因此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到物象是倒立的虚像,视野中观察物象在哪个位置,要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就将该装片往哪个位置移动,图中细胞在右上方,所以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0×40=400倍,选A。 ③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由于是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因此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病毒营寄生生活、病毒的基本结构以及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明确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虚像,且放大倍数是长度或者宽度。 32.下图是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__________,吸收光能的物质①是____________。 (2)产生的光合作用产物④是 _____________ ,该物质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 (3)据图分析,CO2 是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阶段的原料,该阶段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呼吸中产生的代谢产物⑤是 ______________ ; 代表物质⑦的是 __________ 。 【答案】 (1). [H] (2). 色素 (3). (CH2O)或糖类等有机物 (4). 太阳能或光能 (5). 暗反应 (6). 叶绿体基质 (7). CO2 和 H2O (8). ATP 【解析】 【分析】 本题的考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涉及代谢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暗反应与光反应之间的联系,考查通过比较总结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 【详解】(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ATP和[H],分别为暗反应供能和供氢;叶绿体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作用的物质是光合作用色素。 (2)光合作用暗反应C3的还原生成(CH2O)或糖类等有机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所以该物质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或太阳能。 (3)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据图分析,CO2 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的原料,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4)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 和 H2O,即代谢产物⑤,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物质⑦代表ATP。 【点睛】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暗反应和光反应通过ATP和[H]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3.现有两个纯合的水稻品种:甲(抗病高秆)和乙(感病矮秆),已知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甲与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F2有四种表现型,其中抗病矮杆所占比例为3/16。现以甲、乙为材料,经不同育种方法培育获得矮秆抗病的植株,过程图如下。请回答问题: (1)A/a、B/b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程①③可表示___________,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获得新基因的是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 。 (4)过程④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___种单倍体,过程⑤常采用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试剂)处理单倍体的幼苗,图中与之处理相同的是过程___(填序号)。 【答案】 (1). 分别位于2对(非/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2). 杂交育种 (3). 基因重组 (4). ② (5). 诱变育种 (6). 4 (7). 秋水仙素 (8). ⑦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子一代自交抗病矮杆所占比例为3/16,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 【详解】(1)由于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过程①表示杂交,③表示自交,整个过程表示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图中②过程表示杂交育种,可通过诱变获得新基因,该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 (4)F1可产生四种配子,分别为AB、Ab、aB、ab,所以过程④花药离体培养理论上可获得四种单倍体,过程⑤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⑦过程为多倍体育种,与⑤处理方法相似。 【点睛】本题是对育种的考查,考查对育种方法、育种原理、育种步骤等知识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育种过程的起点、过程和终点判断其育种方法,分析育种原理。 34.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6)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填字母)左右。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 幼叶 +++ +++ — — 伸长茎 ++ ++ — — 侧 芽 + + — — 成熟叶 + + — +++ 根 + + — — 根 尖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答案】 (1). 促进果实的成熟 (2). 吲哚乙酸 (3). 脱落酸 (4).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5). 伸长 (6). 细胞分裂 (7).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相互作用) (8). D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 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 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 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1)植物激素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促进生长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的细胞分裂素、抑制分裂和促进衰老和脱落的脱落酸、以及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而表格中有四种,缺少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3)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熟的叶片中有较多的脱落酸,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幼叶和伸长的茎中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因此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伸长,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6)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敏感,图中①表示双子叶植物,②表示单子叶植物,由图可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D左右时,利于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 【点睛】本题主要对植物激素的考查,包括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识记各种植物激素的区别与联系,在平时学习中学会利用表格、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将植物激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更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35.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____克。 (3)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该食物网中的所有动植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_______(是或否) (4)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个,该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名称为___________ 。 (5)鹰所处的最高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营养级。 【答案】 (1). CO2 (2). 有机物 (3). 400 (4). 捕食和竞争 (5). 否 (6). 180 (7). 标志重捕法 (8). 四 【解析】 【分析】 图中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共包括3条食物链,即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详解】(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 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通过食物链植物→兔→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2÷20%÷20%=100;通过食物链植物→鼠→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4÷20%÷20%=50;通过食物链植物→鼠→蛇→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1/4÷20%÷20%÷20%=250,因此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400克。 (3)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因此所有动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4)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标记的个体数量/种群的个体总数=重捕标记的个体总数/重捕的个体总数,由此可知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30/10×60=180个。 (5)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所占营养级最高,为第四营养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食物链和生物群落的概念以及学会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去解答相关能量计算的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