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就不会做出反应 B.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C.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D.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依靠一个神经元就可完成 解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如果反射弧中的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都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若效应器没有受损,刺激效应器会做出反应;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但该反应不属于反射,属于应激性,反射是多细胞生物才具有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才能完成。 答案 C 2.(2019·河北邯郸)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 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C.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 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 解析 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作用的位置,A项错误;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B项错误;动作电位是由于组织液中Na+内流造成的,因此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有关,C项错误;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D项正确。 答案 D 3.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兴奋时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组成反射弧,其中肌肉和闰绍细胞属于效应器 B.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在图中其他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C.闰绍细胞转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图示反馈回路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 解析 图中神经细胞及肌肉构成效应器,A项错误;若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到b、c、d三点,这3点均能测得膜电位变化,B项正确;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神经递质的转运和释放提供能量,C项正确;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的运动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运动神经元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D项正确。 答案 A 4.(2018·安徽)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 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解析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A项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但是不能向脊髓(神经中枢)传导,B项错误;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C项错误;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D项正确。 答案 D 5.下图为被针刺后抬手动作的神经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 B.图中传出神经元为c1和c2 C.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会引起屈肌和伸肌收缩 解析 肌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项正确;图中的c1和c2都是从神经中枢传出的传出神经元(根据突触结构判断),B项正确;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项正确;在箭头处施加强刺激,伸肌与屈肌不会同时收缩,D项错误。 答案 D 6.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被损伤的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解析 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宜刺激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造成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当兴奋传至a电极处时,记录仪的指针为零,说明此时a、c两电极处膜外电位相同,而此时a电极膜外是负电位,因此,被损伤部位c点膜外也为负电位;兴奋传至b点时,a处的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即a处膜外为正电位,c处膜外为负电位,此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记录仪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因此,结果能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答案 C 7.(2018·山东)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 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解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只刺激a,c神经元产生了电位变化,即兴奋通过突触1由a传到了c,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间以电信号传递,A项错误;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B项错误;乙表示只刺激b,结果c没有产生电位变化;丙表示同时刺激a、b,结果c产生了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说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8.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会刺激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神经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产生尿意后,(环境适宜时)大脑传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 B.若某患者神经系统d处受损, 则其既能产生尿意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C.某小孩对妈妈说“我想小便”,参与该过程的中枢包括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以及言语区的S区 D.逼尿肌收缩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 图示反射弧中,b为传入神经;c为脊髓内的初级排尿中枢;f为大脑皮层高级排尿中枢;e和d分别为上行传导和下行传导通路,实现c与f之间的神经联系;a为传出神经。产生尿意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牵张感受器→b→c→e→f;产生尿意后,(环境适宜时)大脑传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A项正确;某患者神经系统d处受损时,产生尿意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仍然完整,故能产生尿意;初级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b→c→a→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也完整,故能完成排尿反射,只是该排尿反射不再受高级神经中枢(f)的分级调节,B项正确;尿意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中形成,表达“我想小便”的中枢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C项正确;由题意可知,逼尿肌开始收缩时,会刺激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方式,因此该现象体现了神经系统的(正)反馈调节,D项错误。 答案 D 9.肾上腺素既是一种动物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与作为神经递质比,下列哪项是其作为动物激素所特有的( ) A.靶细胞存在相应的受体 B.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 C.随血液运输到全身 D.起作用后即被灭活 解析 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均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项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使靶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而动物激素不行,B项错误;动物激素需要依靠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动物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需要依靠组织液,才能作用于靶细胞,C项正确;动物激素与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8·江西)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 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 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 解析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A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B项正确;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项错误。 答案 B 11.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Na+通道和K+通道的生理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图2中的乙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 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 解析 A项错误: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图2中的乙表示Na+大量内流,K+少量外流,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C项错误: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D项错误:适当增大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 答案 B 1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细胞上 C.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D.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解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项正确;由于传出神经可支配肌肉和腺体等,因此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除了分布在神经细胞上,还可以位于肌细胞和腺细胞上,B 项错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C项正确;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因此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可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D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甲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相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效应器是________。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 使相应的肌肉________(“收缩”“舒张”),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刺激e处时,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依据所观察到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图中的________。 解析 (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肌肉受牵拉时肌梭产生的兴奋,通过一定路径的传递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说明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或反馈)调节。(3)大脑发出的冲动通过脊髓才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这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依题意可知,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α传出神经的活动受到抑制,导致相应肌肉舒张,以防止肌肉受到损伤。(5)刺激e处,会产生动作电位,e处膜外电位由正电荷变为负电荷,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静息时膜电位为零,产生动作电位时,局部电流先通过右电极再通过左电极,故电流变化图形为C。 答案 (1)脊髓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正)反馈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4)舒张 防止肌肉受到损伤 (5)由正(电荷)变负(电荷)(或由正变负再变正) C 14.(2018·海南)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蛀(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答案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