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本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草履虫的应激性离不开细胞 B. 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 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可以离开细胞进行 D. 人完成反射活动离不开神经细胞 ‎【答案】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正确。人的生殖和发育是由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的,B正确。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也是以细胞为基础的,C错误。人完成反射需要2个或多个神经细胞的参与,D正确。‎ 点睛: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 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项错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农贸市场上各种生物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能构成群落,B项错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C项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 下列关于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B. 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C. 细胞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 D. 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是含量很少的元素 ‎【答案】A ‎【解析】微量元素通常是指在人体中含量在万分之以下的元素,但不是所有的,A错误。微量元素虽然量很少但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B正确。细胞中所有的其它元素是3%‎ ‎,而微量元素就属于其它元素中的,C正确。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须的,量少但不能缺,D正确。‎ ‎4.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可能是蛋白质 B. 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 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 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x可以被胃液中分解,且含有S元素,所以x是蛋白质,Y用胃液不会变还含有N和P,不能被苏丹III染色,说明不是脂肪,在细胞膜上也没有,说明y是核酸,所以A正确。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能是载体,C正确。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存在细胞核,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D错误。‎ ‎5. 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 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 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 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 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答案】D ‎【解析】①酵母菌为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②乳酸菌为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⑥烟草花叶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遗传物质可复制,故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和③硝化细菌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都不含叶绿素.①酵母菌和②乳酸菌都是腐生生物,属于分解者;③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B错误;①酵母菌和③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①酵母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③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为自养生物,C错误;③硝化细菌是细菌,④衣藻和⑤金鱼藻是植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病毒在内的一切生物遗传物质都能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真核生物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很特殊,它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这个要对比记忆,易错.细菌、酵母菌和植物虽然都有细胞壁,但它们三者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主要由D-葡聚糖和D-甘露聚糖两类多糖组成组成,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6.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磷脂和蛋白质是高尔基体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B. 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C. 溶酶体对自身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D. 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答案】C ‎【解析】高尔基体膜为单层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B正确。溶酶体除了可以分解外界的病原体,还可以分解细胞内衰老的以及损伤的细胞器,C错误。线粒体为双层膜,其含有DNA和RNA,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 ‎7. 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能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细胞器 B. 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内乙的含量较多 C. 丁可以为细胞内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D.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甲 ‎【答案】A ‎【解析】图甲是双层膜的细胞器且内膜向内凹陷,说明甲是线粒体;乙是由单层膜和囊泡组成说明是高尔基体,细胞分泌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多;丙是叶绿体。‎ ‎【考点定位】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8.‎ ‎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d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B. b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的曲线M C. 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的是图甲中的a,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N D. 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c和M ‎【答案】D ‎【解析】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d过程的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可知对应的气体分别是O2、CO2 ,A正确;b运输方式自由扩散符合图乙中的曲线M,B正确;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的是图甲中的a,即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N,C正确;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分别对应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N,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1.图甲中b是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是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离开细胞,a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是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图乙中M是自由扩散,N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丙中不管细胞内外浓度梯度差的方向如何,物质都能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的方式。2.影响物质自由扩散速率的因素是浓度差,影响物质协助扩散速率的因素是浓度差及载体数量,影响物质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差、载体数量及能量供应量。‎ ‎9. 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 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可在①时 C. 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 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中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形成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所以①中a:b:c=1:2:2,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和中期,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B正确;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形成染色单体,用③→①表示最恰当,C错误;③可以表示细胞分裂完成,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B. 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C. 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D. 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图1中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所以ab段是DNA复制,bc 段是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A正确。de段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正确。图2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位于图1中的de段,C正确。图2中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 ‎11. 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如图所示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C. 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D. 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此果蝇体内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含一个染色体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时为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由于X与Y染色体上存在非同源区域,所以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都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B错误;‎ ‎.................................‎ D、由于Ⅱ2、Ⅲ2、Ⅳ1是常染色体,而XY是性染色体,所以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2. 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1/18‎ D. 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答案】C ‎【解析】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Ⅱ-6,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错误;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Ⅱ-13,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中的4个乙病患者都为男性,没有女患者,从发病率上看男性大于女性,且根据题意已知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B错误;根据两种病的遗传特点,Ⅰ-1和Ⅰ-2的基因型是HhXTY、HhXTXt,Ⅰ-3和Ⅰ-4的基因型是HhXTY、HhXTXt,所以Ⅱ-9的基因型是2/3HhXTY,Ⅱ-10的基因型是2/3Hh(1/2)XTXt,所以Ⅱ-9和Ⅱ-10结婚,其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2/3×1/4×1/2=1/18,C正确;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两病都患的Ⅱ-13,说明Ⅰ-3和Ⅰ-4的基因型是HhXTY、HhXTXt,则Ⅱ-10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有2×2=4种可能,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单基因遗传病符合遗传基本规律,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简化程序为:‎ Ⅰ.肯定(否定)伴Y及细胞质遗传 Ⅱ.判定显、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Ⅲ.判定遗传方式 Ⅳ.从隐性个体确定基因型开始,推亲子代个体的基因型;‎ Ⅴ.结合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及其可能性,计算相关出生概率和存在概率。‎ ‎13.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B. 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 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D. 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点分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由于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进行的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只能是减数分裂.‎ 解:A、人体细胞是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而图示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A正确;‎ B、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因此此图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正确;‎ C、次级精母细胞是由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如果分裂后产生的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则初级精母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产生两个子细胞,D正确.‎ 故选C.‎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14. 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根据8个精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CcD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解: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则图中精细胞:‎ ‎(1)①ACd和④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②ACD和⑥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3)③AcD和⑤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⑦aCd和⑧aCd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且③AcD、⑤AcD和⑦aCd、⑧aCd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综合以上可知,图中8个精细胞至少来自3个精原细胞.‎ 故选:B.‎ 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15. 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蚕豆病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患有该病外,其他人均正常.该男孩的蚕豆病基因来自( )‎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母 D. 外祖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该病的致病基因为a,则其等位基因为A,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Y,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XA、XAXa,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 解:蚕豆病男孩的基因型为XaY,致病基因来自男孩的母亲,由于男孩的外祖父正常,基因型为XAY,所以男孩的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男孩的外祖母.‎ 故选:C.‎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16.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D.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D ‎【解析】此细胞内含有四分体,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图形表明,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图中A与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17. 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各组亲本杂交后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 A. 白眼♀×白眼♂ B. 杂合红眼♀×红眼♂‎ C. 白眼♀×红眼♂ D. 杂合红眼♀×白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XAXa(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下列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量不同 B. 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C. 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量不同,A正确;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错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无论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是选择性表达,D错误.‎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名师点睛】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9. 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不可能的原因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D.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则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和22+XY或22+XX和22+Y两种情况。如果是前者,则卵细胞正常,精子异常,其形成原因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如果是后者,则卵细胞异常,精子正常,其形成原因是XX是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也可能是相同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所以选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7种 B. DNA的两条互补链的每一条都带有相同的生物信息 C. 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到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 D. 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答案】C ‎【解析】碱基A、C能参与核糖核苷酸的构成也能参与脱氧核苷酸的组成,而T只能参与脱氧核苷酸的组成,U只能参与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所以它们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A错误。DNA的两条链才携带遗传信息,转录时是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的,B错误。一个用15‎ 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因为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得到的后代4个DNA分子中6条链都含有含15N,而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只有2条,所以之比为1∶3,C正确。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都是DNA,D错误。‎ 点睛:DNA复制计算要看清楚问题是问含标记的DNA分子还是含标记的DNA链,含原有标记的DNA链只有2条且在2个DNA分子中,而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新标记,但链只有2n-1。‎ ‎21. 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解旋酶可作用于①、②处 B. “G”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C+T)的比例上 D.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答案】B ‎22. 治疗艾滋病(艾滋病病毒遗传物质为RNA)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试问AZT抑制病毒繁殖的机制是什么(  )‎ A. 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转录 B. 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逆转录 C. 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 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自我复制 ‎【答案】B ‎【解析】艾滋病是RNA病毒,到机体内需要先逆转录成DNA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该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因此在逆转录时可以将该药物结合上,B正确。艾滋病病毒RNA不转录,A错误。翻译是RNA形成蛋白质,该过程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RNA自我复制也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3.‎ ‎ 噬菌斑(图甲)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断裂解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T4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图乙),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 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 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 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 ‎【答案】D ‎【解析】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繁殖到让细菌裂解的程度,而不代表没有侵染细菌,A错误。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着病毒的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不是细菌自身的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繁殖了3到4代,C错误。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所以增加较慢,D正确。‎ ‎2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 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细菌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C.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D. 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解:A、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说明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型细菌,但转化效率是很低的,所以从死亡小鼠体内能分离到S型细菌,也能分离到R型细菌,A正确;‎ B、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并与R型细菌的DNA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 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C正确;‎ D、由于S型细菌有毒,能破坏细菌的免疫系统,所以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D正确.‎ 故选:B.‎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肺炎双球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 ‎【考点定位】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26. 下列物质中,不是由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是(  )‎ A. 胃蛋白酶 B. 尿激酶 C. 雌性激素 D. 卵清蛋白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是蛋白质,是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胃蛋白酶,尿激酶和卵清蛋白都是蛋白质,所以A、B、D正确。而雌性激素是脂质,不是DNA 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C错误。‎ ‎27.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 1/2n,1/2n B. 1/2n,1/2n-1 C. 1/2n,1/2n+1 D. 1/2n-1,1/2n ‎【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DNA分子数目为2n个(单链数目为2n+1),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5N的单链有2个),所以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2÷2n+1,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2÷2n。‎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能得到2n个子代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两个DNA分子一条链含有15N标记,另一条链含有14N标记,其余(2n-2)DNA分子都只含14N标记。‎ ‎28. 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该过程需要消耗ATP提供能量,其中转录过程RNA含量增加,ATP含量会下降但又可快速通过细胞呼吸得到补充,而不会降为0,因此A正确.B错误;细胞中DNA在没有复制时,其含量稳定,C错误,因翻译过程要消耗氨基酸,因此氨基酸含量会下降,D错误。‎ ‎29.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的(  )‎ A.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tRNA不同 D. mRNA不同 ‎【答案】D ‎【解析】是同一个个体的细胞,是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得到的,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都不会改变遗传物质,即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相同,A错误。核糖体也是相同的,B 错误。tRNA都是61种,C错误。细胞分化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mRNA不同,D正确。‎ 点睛:细胞分化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RNA有所不同,翻译出的蛋白质也有所不同。‎ ‎30. 人体细胞中,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都是AUG,但胰岛素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加工修饰的结果。下列关于胰岛素基因转录翻译及多肽链加工修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作为模板的物质既有DNA也有RNA B. 这些过程中既有肽键形成也有肽键水解 C. 加工修饰的场所既有内质网也有高尔基体 D. 催化过程既要DNA聚合酶也要R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作为模板的物质先再DNA上,然后转录到RNA上,翻译就是以RNA为模板,A正确。合成胰岛素的过程有肽键的合成,但第一个氨基酸不是甲硫氨酸说明该氨基酸被水解掉,此时肽键水解,B正确。初步加工是在内质网,深加工是在高尔基体,C正确。催化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错误。‎ ‎31.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 A. 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 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 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 一个Y染色体,一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答案】C ‎【解析】已知男性患有色盲,基因型是XbY,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但是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A错误;该色盲男性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或者不含Y染色体,不可能有一个Y染色体,同理也不可能有一个色盲基因,B错误;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且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该色盲男性次级精母细胞中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同源染色体X与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已离,进入了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了,D错误。‎ ‎32. 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 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 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分析可知,Ⅰ区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位于I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传递给男性后代,所以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A正确;由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分析可知,Ⅱ为X、Y共有的片段,为两者的同源区,其上有等位基因,所以位于II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一致,如XDXd×XdYD的后代,男性全部是显性性状,女性一半是显性性状,一半是隐性性状,B错误;Ⅲ区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雌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上均可以有相应的基因(如一个为A一个为a),故可能有等位基因,C正确;性染色体病是普遍存在于体细胞内的,因为个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发育的前提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其染色体组成是不变的,D正确。‎ 考点:伴性遗传 ‎33.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 B. 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答案】D ‎【解析】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正确;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C正确;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错误.‎ ‎【考点定位】精子的形成过程 ‎34. 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B、b)随机嵌合。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玳瑁猫一般是雌猫,雄猫很罕见 B. 玳瑁猫皮肤不同毛色的区域,毛色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C. 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黄色和黑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 D. 玳瑁雄猫的产生都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玳瑁猫一般是雌猫,雄猫很罕见,A项正确;玳瑁猫皮肤黄色区域,基因B能表达,但在黑色区域,基因B没有表达,基因b表达,说明玳瑁猫皮肤不同毛色的区域,毛色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项正确;玳瑁雌猫XBXb的子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BY、XbY,毛色分别为黄色和黑色,比例为1:1,C项正确;玳瑁雄猫的基因型为XBXbY,该玳瑁雄猫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玳瑁雌猫的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XBXb的卵细胞,然后该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受精,最终形成了XBXbY的玳瑁雄猫。该玳瑁雄猫也有可能是由于某种基因型的雄性个体(如XbY)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XbY的精子,然后该精子与卵细胞XB受精,最终形成XBXbY的玳瑁雄猫,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以玳瑁猫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题中信息“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准确判断各选项。玳瑁猫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造成的,其含有B、b两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基因型为XBXb,常表现为黄色和黑色随机嵌合。可据此答题。‎ ‎35.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 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 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 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周期长短也不同,A错误,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不同,B错误,G2期时DNA已经复制完成,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对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6.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和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答案】D ‎【解析】ZW有1/2几率产生Z卵细胞,另外3个极体分别为Z、W、W,故ZZ概率为1/6,ZW概率为1/2×2/3=1/3;有1/2几率产生W卵细胞,另外3个极体分别为W、Z、Z,故WW概率为1/6,ZW概率为1/3。因为WW不能存活,故ZZ占1/5,ZW占4/5,所以雌性比例为4:1,选D。‎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37.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 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若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Ⅲ1患病而其母Ⅱ1正常,则Ⅱ1必为杂合子,A错误;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Ⅲ1患病推出Ⅱ1必患病,由Ⅱ3患病推出Ⅲ2必患病,与图不符合,B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必为杂合子,C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必为杂合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8. 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如果Ⅲ8是女孩,则基因型只有2种 D. 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答案】C ‎【解析】根据1号、2号患有甲病,不患乙病,其女4号患有乙病,其子6号不患甲病,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项、B项正确;设甲病的致病基因为A,乙病的致病基因为b,1号、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根据9号没有甲病且患有乙病,可判断3号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Y,4号的基因型为bbXAXa,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2×2=4种基因型,C项错误;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BB XaXa,6号基因型为1/3BBXaY、2/3BbXaY,Ⅲ10不会携带乙致病基因,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2/3)(1/2)=2/3,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2/3)=2/3,D项正确。‎ ‎39.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 解:根据“一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变为Aa,如果是伴X遗传则为:XaXa变为XAXa.这样的话,不管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就会有“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有野生型,也有突变型.”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 故选:A.‎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伴性遗传.‎ ‎40.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1/4 B. 3/4 C. 1/8 D. 3/8‎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AXBXb)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aaXBY)婚配, 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aaXBY),则妻子的基因型为AaXBXb,丈夫的基因型为aaXBY,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1/2x1/4=1/8,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二、填空题 ‎41. 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图2的曲线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 ‎(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1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2)细胞①③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细胞(填序号),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在图1①、②、③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________。‎ ‎【答案】 (1). ①→③→② (2). 卵细胞和极体 (3). 初级卵母细胞 (4).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5). ① (6). 1 (7). AB或Ab或aB或ab (8). ①和③‎ ‎【解析】由图客制化该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图1中是各分裂时期的图像,因为有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有的细胞质不均等平分,所以观察的是减数分裂,图2中一条染色体DNA含量增加是因为DNA复制,bc段是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1)图中①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旁,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质不均等平分,没有同源染色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所以顺序是①→③→②。‎ ‎(2)因为有细胞质不均等平分,所以代表的应是卵原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①是初级卵母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应发生在①细胞中。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4)在图1①、②、③三图中,与b~c段即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相对应的细胞是图①和③。‎ 点睛:关于细胞分裂图像判断,有细胞质不均等平分的一定是卵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此时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42. 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____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直接/间接)控制。‎ ‎【答案】 (1). 转录 (2). 核孔 (3). 翻译 (4). 线粒体、核糖体 (5). 细胞核 (6). 叶绿体 (7). 线粒体 (8). 间接 ‎【解析】由图可知该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考察了转录、翻译过程及基因对行政化的控制途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它们的过程。‎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即由DNA得到RNA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转录。‎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是由RNA得到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需要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需要以核糖体为场所,线粒体提供能量。‎ ‎(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即转录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就是含有DNA的结构都可以。‎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43.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逆转录 (2). mRNA (3). 多肽(或蛋白质) (4). 小鼠上皮细胞 (5). 病毒RNA (6). 密码子 (7). RNA→DNA→RNA→蛋白质 ‎【解析】试题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析:(1)①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且含有碱基U,应为RNA分子;产物X含有碱基T,应为DNA分子.因此,试管甲中模拟的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 ②产物X为DNA分子,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为mRNA分子,因此试管乙模拟的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③病毒的外壳是蛋白质,而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为蛋白质。 (2)病毒侵染小鼠上皮细胞后,以自身的核酸(RNA)为模板控制子代病毒的合成,而合成子代病毒所需的原料均由小鼠上皮细胞提供.自然界所有生物共有一套遗传密码.根据图解可知,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RNA→DNA→mRNA→蛋白质。‎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判断不同试管模拟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4.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 Z—Z— 或aa Z— W)‎ A存在,B不存在 ‎(A ZbZb或A ZbW)‎ A和B同时存在 ‎(A ZBZ—或A ZBW)‎ 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1)黑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_。‎ ‎【答案】 (1). 6 (2). 4 (3). 黑色 (4). 灰色 (5). AaZBW (6). AaZBZB (7). AaZbW (8). AaZBZb (9). 3:3:2‎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知黑鸟的基因型为A ZBZ-或A ZBW,有AAZBZB、AAZBZb、AaZBZb、AaZBZB、AAZBW和AaZBW,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Zb、AAZbW、AaZbW,四种基因型。‎ ‎(2)纯合的灰雄鸟基因型为AAZbZb,杂合的黑雌鸟基因型为AaZBW,则产生后代为AAZBZb∶AAZbW∶AaZBZb∶AaZbW=1∶1∶1∶1,则雄鸟为黑色,雌鸟为灰色。‎ ‎(3)两只黑色鸟基因型为A ZBZ-和A ZBW,子代要有白色aaZ-Z-或aaZ-W,则亲本黑鸟必是AaZBZ-和AaZBW。又因后代中无灰鸟ZbW出现,则亲本雄鸟为AaZBZB。‎ ‎(4)黑色雄鸟基因型为AZBZ-,雌鸟基因型为AZbW。因子代中有灰色和白色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利用分枝法可计算出后代黑色∶灰色∶白色=3∶3∶2。‎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