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苏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a处比在c处传递速度快 B.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D.兴奋在c处单向传递 解析:选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因此刺激d处,b处不会兴奋,仅e会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2019·清江中学模拟)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解析:选D 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 选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解析:选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胰腺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5.(2019·南通二模)如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 B.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外流的结果 C.刺激b处后,a、c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解析:选D 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3个突触;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b,兴奋只能从b的右侧向下传递到c,再传递到b,而不能从b的左侧传递到a,只有c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据图可知,刺激b时,兴奋可沿着b→c→b的方向顺时针持续传递,同时,又不能传递到a,因此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6.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甘氨酸为递质的突触主要分布在脊髓中,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甘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过程②表示甘氨酸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C.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解析:选A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过程②表示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Cl-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由于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抑制效果减弱至消失;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7.(2019·泰州中学模拟)‎ GABA(γ氨基丁酸)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从而抑制神经元兴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膜 B.GABA的释放与高尔基体有关,不消耗能量 C.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至受体细胞 D.GABA作用于受体后,氯离子通道打开,导致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 解析:选D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钾离子外流;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因此其释放与高尔基体有关,同时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突触前膜释放GABA后,会经过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扩散到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运输;GABA作用于受体后,氯离子通道打开,导致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 ‎8.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解析:选A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9.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若B受刺激,C会兴奋;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若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两次 解析:选D 由图可知,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在B、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为B→C,若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可能是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B神经元的兴奋;静息电位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b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 ‎10.(2019·苏州一模)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 ‎ B.有体温调节中枢 C.有渴觉中枢 ‎ D.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解析:选C 下丘脑存在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它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而促进机体通过控制抗利尿激素分泌来调节水盐平衡;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感受外界温度变化;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稳定。‎ ‎11.(2018·苏北四市一模,多选)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零 B.②为神经中枢,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C.③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D.刺激④会引起⑤的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 解析:选ACD ①表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②表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③表示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④表示传出神经,刺激④会引起⑤的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 ‎12.(2018·南通考前卷,多选)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代表传入神经元细胞体,b位于腰部脊髓中 B.膝跳反射是由两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完成的 C.在反射活动中,Ⅰ、Ⅱ处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D.切断Ⅱ后,刺激Ⅰ小腿抬起不属于反射 解析:选AD 图中a表示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形成的,b表示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腰部脊髓中;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膝跳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图中Ⅰ表示传出神经纤维,Ⅱ表示传入神经纤维,在反射活动中,Ⅰ、Ⅱ处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切断Ⅱ(传入神经纤维)后,刺激Ⅰ(传出神经纤维)小腿抬起,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 ‎13.(多选)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瘦素合成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B.当图1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解析:选CD 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后,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二、非选择题 ‎14.(2019·淮阴、海门、四校联考)为了研究河豚毒素对神经元兴奋的产生及其在之间传递的影响,科研工作者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如下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 突触前神经 元的动作电 位(mV)‎ 室温,0.5 ms 后测得突触 后神经元动 作电位(mV)‎ Ⅰ 未知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Ⅱ 浸润在河 豚毒素中 ‎5 min后 ‎65‎ ‎65‎ Ⅲ ‎10 min后 ‎50‎ ‎25‎ Ⅳ ‎15 min后 ‎40‎ ‎0‎ ‎(1)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兴奋,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 a.镇静剂  b.麻醉药  ‎ c.降糖药   d.肌肉松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测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不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对突触前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解析:(1)兴奋产生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即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因此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镇静剂、麻醉药、肌肉松弛剂等,但是不能作为降糖药。(4)根据题意分析,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不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对突触前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无影响,但是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有影响。‎ 答案:(1)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胞吐 神经递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3)a、b、d (4)无 有 ‎15.研究者发现,Ca2+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图2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肌肉收缩的部分过程,当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Ach受体兼Na+通道)时,产生动作电位,将兴奋传导至B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抑制图1中甲细胞膜上的Ca2+通道,乙细胞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细胞乙以________方式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图2中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此时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图2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肌肉会出现__________症状。‎ ‎(5)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肌肉会出现____________症状。‎ 解析:(1)抑制图1中甲细胞膜上的Ca2+通道,Ca2+不能内流,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所以乙细胞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2)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某些阴离子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3)神经—骨骼肌接头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Na+内流,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乙酰胆碱不能通过突触后膜进入细胞内,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4)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不断发挥作用,肌肉持续收缩。(5)因为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所以血钙含量偏高,会导致Na+内流减少,兴奋性减弱,骨骼肌收缩受抑制,表现为肌无力。‎ 答案:(1)Ca2+不能经过Ca2+通道内流,导致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 (2)胞吐 会 (3)效应器 不能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持续收缩 (5)肌无力(肌肉不能正常收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