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年人的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4条多肽链组装而成,含有二价铁离子和574个氨基酸残基。在加热等条件下,组成血红蛋白的4条肽链去组装化而使血红蛋白失去原有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人血红蛋白的氨基酸都是由人的红细胞合成的 B.去组装化后的血红蛋白分子将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 C.血红蛋白分子的加工过程发生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中 D.去组装化后的血红蛋白分子和斐林试剂呈现紫色反应 2.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膜,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将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融合后,起初阶段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37℃下经过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荧光染料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结合而使细胞出现荧光现象 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说明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 C.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该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某小组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显微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然后在t1时给装片甲上的叶表皮细胞换上尿素溶液,给装片乙上的叶表皮细胞换上0.3 g/mL的蔗糖溶液,并观察细胞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共同构成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B.装片甲上的细胞因吸收尿素分子而使其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 C.装片乙上的细胞未出现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是由于细胞失水并死亡 D.在t2时刻,装片甲上表皮细胞的吸收能力比装片乙上表皮细胞的高 4.酵母菌属于一类真菌,其细胞中含有作用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多种呼吸酶。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的呼吸酶 A.只能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中起作用 B.能催化丙酮酸和水的反应过程并生成CO2 C.是由酵母菌细胞质中的基因编码产生的 D.能降低细胞呼吸过程中某些反应的活化能 5.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的增殖过程不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控制 B.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的复制与转录 C.通常情况下,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的基因型和染色体数目 D.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6.果蝇属于二倍体生物,其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发育成新个体。在果蝇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和受精卵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与重建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与交叉互换 C.核DNA复制与某些基因的转录 D.染色单体分离,细胞内出现4个染色体组 7.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中,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的转化实验 B.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C.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感染烟草并产生子代病毒的实验 D.摩尔根及其同事利用白眼果蝇进行的杂交和测交实验 8.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tRNA和氨基酸(用AA表示)在氨酰-tRNA合成酶及ATP(A-P~P~P)的作用下生成AA-tRNA、AMP(A-P)和PPi(P~P),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合成AA-tRNA的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 B.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氨基酸 C.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催化肽键的形成 D.真核细胞中tRNA是核基因的转录产物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9.人的红绿色盲和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甲(女性)和表现型正常的乙(男性)婚配,生育了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丙,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针对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现象而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产生含有致病基因卵细胞的概率为75% B.乙是白化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若甲与乙欲生二胎,则其生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7/16 D.控制白化与红绿色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0.一氧化氮(NO)是一种结构简单、水溶性的气体活性分子,作为信号分子和生长调节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具有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植物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NO和植物生长素都属于植物激素 B.NO和乙烯都通过极性运输进入细胞 C.在种子萌发时,NO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D.NO通过改变细胞内基因的结构而起调节作用 1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B与b基因的控制。在一个个体数量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存在长翅与残翅两种表现型的个体,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且不存在迁移。下列关于该果蝇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全部个体的B与b基因共同构成种群的基因库 B.在相同理化因素作用下,B与b基因都可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都可改变该果蝇种群b基因的频率 D.若b的频率保持不变,则种群中长翅个体所占比例会保持相对稳定 12.实验发现,一个健康的人一次性摄入过多的葡萄糖时,血糖浓度会超过1.8 g/L,会使人出现暂时的生理性糖尿等症状。当健康人摄入过多的葡萄糖时,血糖浓度过高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不包括 A.血浆渗透压将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胰岛B细胞的分泌增强,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升高 C.大脑皮层中某些神经元兴奋并产生渴觉 D.机体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并产生乳酸 13.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和盐酸,当食物进入胃腔中后,部分病原体可被胃液杀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胃液杀死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胃液中的盐酸和消化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胃蛋白酶、抗体、溶菌酶都属于分泌蛋白 D.胃液中的盐酸不会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4.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了体液免疫。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处理抗原的过程与其溶酶体有关 B.在抗原及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可进行分裂与分化 C.T淋巴细胞感应抗原刺激,说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分泌抗体并清除抗原 15.在某草原上,狐和兔共同生存了上万年,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能够依据狐留下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狐与兔之间存在相互选择与共同进化 B.狐属于消费者,其与兔间存在信息传递 C.兔的进化可能与草原环境的变化有关 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山区实行“退耕还林、还湖”政策后,弃耕农田上灌木丛生,乔木逐渐蔚然成林,十余年间该山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后,弃耕农田上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B.由农田到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C.群落演替不会改变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而增强 17.用橡胶塞密封发酵瓶口,在橡胶塞上插入一弯曲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中装入适量水,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行果酒、果醋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可防止外界氧气的进入并能排出发酵产生的CO2 B.在果酒发酵过程中,果汁中酵母菌的数量呈现“J”型增长 C.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酒精 D.与果酒发酵相比较,果醋发酵需要氧气和较高的温度条件 18.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其成分是在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浓度的牛胆盐、甘露醇、亚碲酸钠、葡萄糖、琼脂等物质。下表为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添加有关物质并接种培养后相关菌落的相对数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富集沙门菌的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基 B.为便于对活菌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可作为碳源被沙门菌等细菌利用 D.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胆盐、亚碲酸钠的目的是维持培养基的pH 19.在名贵花卉培养与繁殖过程中,常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幼苗,该技术的基本流程为“取材→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愈伤组织的培养→试管苗的形成→移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70%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并尽量减小其对细胞的伤害 B.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 C.由愈伤组织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称作脱分化,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由外植体形成试管苗的过程表明离体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0.科研人员利用猴的体细胞核构建重组细胞并将之培养成重组胚胎,然后将重组胚胎移入代孕母体内,最终成功培育出克隆猴新个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重组细胞时需将体细胞核移植到MII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 B.将重组细胞培养成胚胎时,气体环境中的CO2能维持培养液的pH C.重组细胞需在添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D.常选择原肠胚用于胚胎移植,其易与胚胎受体子宫建立组织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2分)在夏季晴朗的白天,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幼苗(甲)吸收CO2的速率在6:00~18:00(右图中AE时间段)间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作答: (1)在幼苗细胞中,会发生将CO2转化为葡萄糖并储存能量的代谢反应,作用于该代谢反应的酶分布于叶绿体的 中,为该代谢反应提供化学能的物质有 。 (2)与A时刻相比,B时刻时幼苗叶绿体中合成ATP速率 (填“快”“慢”或“相等”),判断的理由是 。在E时刻空气中CO2的浓度比B时刻时 (填“高”或“低”)。在BC时间段,幼苗吸收CO2的速率逐渐降低,原因是 。 (3)研究人员也检测了生长在缺少镁盐环境中的同种植物幼苗(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在相同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乙吸收与固定CO2的速率远远小于甲。对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22.(10分)小鼠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反馈调节机制的? 。 (2)研究显示,X溶液(用生理盐水配置而成)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 (填“高血糖”“正常血糖”或“低血糖”)的成年、同性别小鼠数只,均分成A、B两等组,做好相应标记,测量每只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并记录。 第二步:每天定期给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X溶液,B组注射 。 第三步:每天测量A、B两组小鼠 ,并记录。 第四步:比较A、B两组小鼠血糖浓度变化情况,若 ,则说明X溶液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降低。 23.(10分)研究人员追踪研究了人类活动对某海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海湾水体污染加重、物种丰富度呈下降态势,群落结构由复杂化向简单化演变。请回答: (1)渔民对海湾中的鱼类进行捕捞,使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密度等发生改变。对鱼类种群而言,利于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大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捕捞后水体中各鱼类种群的数量维持在 左右时,鱼类种群的恢复最快。 (2)水体污染使海水中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物种丰富度的含义是 。不同生物种群在海水中分层分布,这属于群落结构中的 。 (3)为保护海洋生态和鱼类资源,人们一方面对生活污水、废水等进行净化,减少对海洋的污染,一方面积极落实“休渔”政策。从种群的角度分析,实施“休渔”政策使鱼类种群数量得到恢复的原因是 。 24.(14分)果蝇的红眼与棕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灰体与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B(b)基因控制,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用1只棕红眼灰体雄蝇和1只红眼黄体雌蝇杂交,在获得的420个子一代中,有208只红眼黄体雄蝇、211只红眼灰体雌蝇、1只棕红眼灰体雌蝇(甲);让子一代中的红眼黄体雄蝇与红眼灰体雌蝇杂交,子二代出现了4种类型的个体,其数量比为3:1:3:1。请分析作答: (1)果蝇灰体与黄体中,显性性状是 。A(a)基因与B(b)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情况下,子一代红眼灰体雌蝇的相关基因型是 ,其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是 。 (3)研究发现,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表现为棕红眼(如图1、图2、图3所示)。 ①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红眼,而图1、图2个体表现为棕红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②有人认为,子一代甲的出现可能是图2或图3所示的变异导致的。请设计一杂交实验来确定甲属于图2所示的变异还是图3所示的变异(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测结果与结论)。 25.(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6分)某研究小组为了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①土壤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挑选菌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碳源为 ;除了碳源外,培养基中还应该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右图B所示接种方法是 ,该方法能用于测定菌体的数目,其原理是 。 (二)(8分)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转基因大肠杆菌并生产人胰岛素的技术路线图,其中的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Ori为复制原点,在质粒和目的基因上各有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 (1)在获取目的基因时,从胰岛细胞中提取胰岛素的mRNA,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称作 。与人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相比,eDNA中不存在的核苷酸序列有 (答出2个即可)。 (2)在制作重组质粒时,在EcoR I、Bgl II和Cla I这3种限制酶中,需选用 来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这种选择和处理的优点是 。 (3)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时,常用Ca2+处理细胞,然后将溶有重组质粒的缓冲液与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混合并完成转化。在上述过程中用Ca2+的作用是 ,这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称作 。 (4)为筛选出携带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根据图中质粒与目的基因的结构特点,需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中培养,携带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上能够存活的原因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