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丹东市 2020 年高三线上教学质量监测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一、选择题 ‎1.自2019年12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以来,我们政府与世卫组织通力合作,全力防控,目前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遏制,下列有关此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B.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 该病毒侵入人体肺泡细胞后,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使该肺泡细胞裂解死亡 D. 组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单体共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C、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启动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会识别被该病毒侵入的肺泡细胞后,使该肺泡细胞裂解死亡,病毒暴露出来,被抗体消灭,C正确;‎ D、组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单体共有4种,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实验或研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和观察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制备临时装片 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固定细胞形态后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冲洗2次 C.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D.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的土壤为对照组,60℃恒温箱灭菌1h的土壤为实验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 15 -‎ 抽样检测法的操作: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和观察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制备临时装片,而直接制成组织样液来进行观察,A正确;‎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固定细胞形态后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冲洗2次,洗去卡诺氏固定液,防止对后续实验步骤的干扰,B正确;‎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C错误;‎ 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通常自然状态下的实验为对照实验,据此可知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的土壤为对照组,60℃恒温箱灭菌1h的土壤为实验组,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 衰老的细胞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不发生改变 C. 细胞的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D. 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 15 -‎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 ‎【详解】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 B、衰老的细胞不只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而且细胞中的生理状态也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其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 D、癌变与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与基因有关,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癌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最终发生的癌症是由癌变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引起,D正确。 ‎ 故选B。‎ ‎4.关于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 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形成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C.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往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 15 -‎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A正确;‎ B、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形成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从而使得后代有了更大的变异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正确;‎ C、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往往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进而表现出生物体性状上的差异,C正确;‎ D、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故选D。‎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玉米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乙醇和乳酸 D.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需要合成ATP的酶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 - 15 -‎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 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 ‎【详解】A、细胞呼吸与光照无关,故玉米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DNA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供能,B正确;‎ C、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C错误;‎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伴随着ATP的合成过程,故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需要合成ATP的酶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 ‎6.近年来村民已逐渐认识到滥用农药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 在图中C点时,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 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D. 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① “ J”型增长曲线 - 15 -‎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 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 ‎②“ S”型增长曲线 ‎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与密度有关 用N表示种群数量,当N=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图中C点)‎ ‎  N>K/2时,种群增长速率降低,‎ ‎  N<K/2时,种群增长速率增大.。‎ 联系实际:保护珍贵动物及消灭害虫时,注意K值,即在保护(消灭)种群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减小)他们的环境容纳量。‎ ‎【详解】A、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如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A正确;‎ B、在图中e点增长速率为0,表明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错误;‎ D、在图中a~c段内,青蛙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说明青蛙的数量在快速增多,此时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大,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而不是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错误。‎ 故选A。‎ ‎7.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物质A是____,物质C是_____,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 ‎(2)图2中,O→t1段,该植物中C6H12O6的含量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___________‎ - 15 -‎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据图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TP、[H] (2). O2 (3). ①③④⑤ (4). ①③ (5). 降低 (6). 降低 (7). 增强 (8).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题图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H]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故物质A表示光反应提供给暗反应的物质,即为[H]和ATP,物质C为O2,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过程有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①③④⑤,其中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为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①③。‎ - 15 -‎ ‎(2)图2中0→tl段,细胞处于黑暗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葡萄糖,所以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降低;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则植物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会还原更多的C3化合物,而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并未发生改变,故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降低;t3时刻,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增加,产生的C3化合物增多,进而会消耗更多的[H]和ATP,产生更多的ADP和Pi,从而提高了光反应的速率,故此推测在t3→t4段,图1中的①过程,即光反应增强。‎ ‎(3)据图可知,适当增加光照和提高二氧化碳供应能够提高光合速率,所以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点睛】熟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读图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 ‎8.Ⅰ.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n=16),雄蜂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雄蜂体细胞中含____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条同源染色体。‎ ‎(2)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的只能产生_______ 种类型的精子。‎ Ⅱ.今年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为研制相关疫苗,科学家首先要了解该病毒的结构,确定它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假设新型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类型。‎ 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 (1). 1 (2). 0 (3). 一 (4).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 15 -‎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5).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解析】‎ ‎【分析】‎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题图分析,雄蜂精子的形成过程是: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16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该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精子细胞,另一个细胞退化消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染色体,退化消失。‎ ‎【详解】Ⅰ(1)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含有16条染色体,故可知雄蜂体细胞中含1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根据图中蜜蜂精子的产生过程可知,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的只能产生1种类型的精子。‎ Ⅱ.(1)实验目的是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应根据两种核酸的特殊性来设计实验,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尿嘧啶是RNA特有碱基,另病毒为专性寄生物,故为了检测病毒是否被标记,应该首先获得标记的宿主细胞,然后再用病毒去侵染该细胞,然后再检测病毒的放射性。故此实验思路如下 ‎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 ‎(2)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则该病毒为RNA病毒;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无放射性,而乙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则该病毒为DNA病毒。‎ ‎【点睛】熟知病毒特性以及DNA和RNA的区别是解答本实验设计的关键!正确辨别图中的信息进行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9.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 15 -‎ ‎(2)神经细胞具有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在神经纤维上,由于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3)神经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 ‎①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_,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②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作用于该器官,这体现了两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 ‎③下丘脑的另一些神经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 ‎【答案】 (1). 神经中枢 (2). Na+ (3). 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4). 化学信号 (5). 神经递质 (6). 垂体 (7). 拮抗 (8). 肾小管和集合管 (9). 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考查对兴奋产生、传导、传递机理、激素作用、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详解】(1)在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2)在神经纤维上,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这一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3)①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②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也能作用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体现了两种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③下丘脑另一些神经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点睛】熟悉下丘脑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在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中、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以及作为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功能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以下是生态系统相关问题,请回答:‎ - 15 -‎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______信息。虎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猎物同样也能够依据虎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体现了信息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C分别表示华南虎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若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按能量传递效率 10%计算,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_________倍。‎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____。‎ ‎【答案】 (1). 化学 (2). 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3). 同化量 (4).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5). 100 (6). 负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 ‎3.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1)“尿液”中有化学物质,是一种化学信息,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虎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猎物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猎物同样也能够依据虎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从而通过捕食关系达到了数量上的相互制约,这显示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2)图中为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表示华南虎的同化量、C表示华南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消耗的能量。为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按能量传递效率 - 15 -‎ ‎ 10%计算,虎作为肉食动物,为了求得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最少值,则虎应以位于第三营养级来计算,故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含的能量至少应为B÷10%÷10%=100B。‎ ‎(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熟知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辨别图中字母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苹果酒风味清爽,且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的简要流程如下:‎ ‎(1)过程②分离酵母菌应采用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为________。扩大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获得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________法,选择此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采用________技术。‎ ‎(3)工业生产中,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Ⅰ: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 (2). 高压蒸汽灭菌 (3). 增加目的菌(酵母菌)的浓度 (4). 包埋法 (5). 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6). 固定化酶技术 (7).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8). 使胶体聚沉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 15 -‎ ‎【详解】(1)过程②分离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保证从众多的菌体中选择出酵母菌,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通过扩大培养可以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这里是为了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2)过程③获得固定化酵母细胞常采用包埋法,如果希望反复使用这些固定化酵母细胞,一定要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选择此方法的原因是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可以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即一般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3)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其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从而形成凝胶珠。‎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菌技术和固定化酶技术。熟知相关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把握实验步骤中的关键点时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_____。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通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__。如果不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 ‎(3)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为什么?_____________。‎ ‎(4)如果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是供体动物100%的复制吗?___(是/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 (2). 小于 (3).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4). 显微操作去核法 (5). 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 (6). 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7). 否 (8). “中中”和“华华”绝大部分的DNA来自于供体细胞,但其核外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是来自受体卵母细胞。另外即使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一些行为、习性等与环境有关 ‎【解析】‎ ‎【分析】‎ - 15 -‎ 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核移植主要用于细胞移植和异种器官移植。‎ 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还有人采用其他方法,如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这些方法是在没有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去除细胞核或使卵细胞核DNA变性,从而达到去核目的。‎ ‎【详解】(1)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根据供核细胞的种类不同,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故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 ‎(2)由分析可知,目前核移植技术中普通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如果不刺破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质膜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梯度离心、紫外光短时间照射、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 。‎ ‎(3)由于细胞传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为了保证所提供的细胞核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所以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提供细胞核。‎ ‎(4)“中中”和“华华”绝大部分的DMA来自于供体细胞,但其核外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是来自受体卵母细胞。另外即使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一些行为、习性等与环境有关,所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并不是供体动物100%的复制。‎ ‎【点睛】熟知核移植技术的操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核移植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第2小题是学生的失分点,因为该知识点处于旁栏资料卡中,提醒学生关注旁栏内容。‎ - 15 -‎ ‎ ‎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